禮類
小學類
經解類
五經總義類
易類
論語類
四書類
書類
春秋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載記類
政書類
正史類
雜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儒家類
兵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史傳部類
禪宗部類
洞神部
太玄部
子曰诗三百注孔安国曰篇之大数也一言以蔽之注
苞氏曰蔽犹当也曰思无邪注苞氏曰归于正也疏(子曰
至无邪 此章举诗證为政以德之事也云诗三百者诗即今之毛诗也三百者诗篇大数也诗有三百五篇
此举其全数也云一言以蔽之者一言谓思无邪也蔽当也诗虽三百篇之多六义之广而唯用思无邪之一
言以当三百篇之理也犹如为政其事乃多而终归于以德不动也云曰思无邪者此即诗中之一言也言为
政之道唯思于无邪无邪则归于正也 卫瓘
云不曰思正而曰思无邪明正无所思邪邪去则合于正也)
子曰导之以政注孔安国曰政谓法教也齐之以刑注
马融曰 …… (第 18b 页)
也云子曰云云者向樊迟释
无违旨也孟孙三家偕滥违礼故孔子以每事须礼为荅也此三事为人子之大礼故特举之也故 卫瓘 云三
家僭侈皆不以礼也故以礼荅之也或问曰孔子何不即告孟孙乃还告樊迟耶荅曰欲厉于孟孙言其人不 (第 21a 页)
苞氏曰蔽犹当也曰思无邪注苞氏曰归于正也疏(子曰
至无邪 此章举诗證为政以德之事也云诗三百者诗即今之毛诗也三百者诗篇大数也诗有三百五篇
此举其全数也云一言以蔽之者一言谓思无邪也蔽当也诗虽三百篇之多六义之广而唯用思无邪之一
言以当三百篇之理也犹如为政其事乃多而终归于以德不动也云曰思无邪者此即诗中之一言也言为
政之道唯思于无邪无邪则归于正也
子曰导之以政注孔安国曰政谓法教也齐之以刑注
马融曰 …… (第 18b 页)
也云子曰云云者向樊迟释
无违旨也孟孙三家偕滥违礼故孔子以每事须礼为荅也此三事为人子之大礼故特举之也故 卫瓘 云三
家僭侈皆不以礼也故以礼荅之也或问曰孔子何不即告孟孙乃还告樊迟耶荅曰欲厉于孟孙言其人不 (第 21a 页)
耳此皆陈深崇于教以尽汲
引之道也一家云十室中若有忠信如丘者则其馀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言今不好学不忠信耳故 卫瓘 曰所 …… (第 20a 页)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注苞氏曰
果谓果敢决断也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
与子曰赐也达注孔安国曰达谓通于物理也于从政
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子曰求也艺注孔安国
曰艺谓多才能也于从政乎何有疏(季康子问至何有 云季康子问仲
由可使从政也与者仲由子路也鲁卿季康子问孔子曰子路可使从政为官长诸侯不也云子曰由也果者
荅康子说子路才行可为政也言子路才性果敢能决断也云于从政乎何有者既解决断则必能从政也何
有言不足有也故 卫瓘
曰何有者有馀力也云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者又问孔子曰子贡可使从政不也云
子曰赐也达者亦荅才能也言赐能达于 (第 27a 页)
引之道也一家云十室中若有忠信如丘者则其馀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言今不好学不忠信耳故 卫瓘 曰所 …… (第 20a 页)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注苞氏曰
果谓果敢决断也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
与子曰赐也达注孔安国曰达谓通于物理也于从政
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子曰求也艺注孔安国
曰艺谓多才能也于从政乎何有疏(季康子问至何有 云季康子问仲
由可使从政也与者仲由子路也鲁卿季康子问孔子曰子路可使从政为官长诸侯不也云子曰由也果者
荅康子说子路才行可为政也言子路才性果敢能决断也云于从政乎何有者既解决断则必能从政也何
有言不足有也故
子曰赐也达者亦荅才能也言赐能达于 (第 27a 页)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注乐其善故使重
歌而后自和之也疏(子与至和也 此明孔子重于正音也反犹重也孔子与人共歌若
彼人歌善合于雅颂者则孔子欲重闻其音曲故必使重歌也重歌既竟欣之无己故孔子又自歌以荅和之
也 卫瓘 曰礼无不荅歌以和相荅也其善乃当和音不相反故今更为歌然后和也案卫之后句不及也 注
乐其至之也 如前释也 (第 20a 页)
歌而后自和之也疏(子与至和也 此明孔子重于正音也反犹重也孔子与人共歌若
彼人歌善合于雅颂者则孔子欲重闻其音曲故必使重歌也重歌既竟欣之无己故孔子又自歌以荅和之
也 卫瓘 曰礼无不荅歌以和相荅也其善乃当和音不相反故今更为歌然后和也案卫之后句不及也 注
乐其至之也 如前释也 (第 20a 页)
也云天之未丧云云者天今使我知之是未欲丧此文也既未欲丧此文使已传之则匡人岂
能违天而害我乎故云如予何也 卫瓘 云若孔子自明非阳虎必谓之诈晏然而言若是匡人是知非阳虎而
惧害贤所以免也江熙云言文王之道为后代之轨已未 …… (第 5b 页)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
困何有于我哉注马融曰困乱也疏(子曰至我哉 云出则事公卿者公
君也卿长也人子之礼移事父孝以事于君则忠移事兄悌以事于长则从也故出仕朝廷必事公卿也云入
则事父兄者孝以事父悌以事兄还入闺门宜尽其礼先言朝廷后云闺门者勖已仕者也犹仕而优则学也
云丧事不敢不勉者勉强也父兄天性续莫大马公卿义合厚莫重焉若有丧事则不敢不勉强也云不为酒
困者虽唯酒无量不及乱时多沈酗故戒之也 卫瓘 云三事为酒兴也侃案如衔意言朝廷闺门及有丧者并 …… (第 13b 页)
升车必正立执绥注周生烈曰正立执绥所以为安也
车中不内顾注苞氏曰舆中不内顾者前视不过衡枙
旁视不过輢毂也不疾言不亲指疏(升车至亲指 云升车必正立执绥
者谓孔子升车礼也绥牵以上车之绳也若升车时则正立而执绥以上所以为安也云车中不内顾者内犹
后也顾回头也升在车上不回头后顾也所以然者后人从已者不能常正若转顾见之则掩人私不备非大
德之所为故不为也故 卫瓘 云不掩人之不备也云不疾言者疾高急也在车上言易高故不疾言为惊于人
也故缪协云车行则言伤疾也云不亲指者车 (第 37b 页)
能违天而害我乎故云如予何也 卫瓘 云若孔子自明非阳虎必谓之诈晏然而言若是匡人是知非阳虎而
惧害贤所以免也江熙云言文王之道为后代之轨已未 …… (第 5b 页)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
困何有于我哉注马融曰困乱也疏(子曰至我哉 云出则事公卿者公
君也卿长也人子之礼移事父孝以事于君则忠移事兄悌以事于长则从也故出仕朝廷必事公卿也云入
则事父兄者孝以事父悌以事兄还入闺门宜尽其礼先言朝廷后云闺门者勖已仕者也犹仕而优则学也
云丧事不敢不勉者勉强也父兄天性续莫大马公卿义合厚莫重焉若有丧事则不敢不勉强也云不为酒
困者虽唯酒无量不及乱时多沈酗故戒之也 卫瓘 云三事为酒兴也侃案如衔意言朝廷闺门及有丧者并 …… (第 13b 页)
升车必正立执绥注周生烈曰正立执绥所以为安也
车中不内顾注苞氏曰舆中不内顾者前视不过衡枙
旁视不过輢毂也不疾言不亲指疏(升车至亲指 云升车必正立执绥
者谓孔子升车礼也绥牵以上车之绳也若升车时则正立而执绥以上所以为安也云车中不内顾者内犹
后也顾回头也升在车上不回头后顾也所以然者后人从已者不能常正若转顾见之则掩人私不备非大
德之所为故不为也故 卫瓘 云不掩人之不备也云不疾言者疾高急也在车上言易高故不疾言为惊于人
也故缪协云车行则言伤疾也云不亲指者车 (第 37b 页)
子曰鲁卫之政兄弟注苞氏曰鲁周公之封卫康叔之
封也周公康叔既为兄弟康叔睦于周公其国之政亦
如兄弟也疏(子曰鲁卫之政兄弟 鲁是周公之封卫是康叔之封周公康叔是兄弟当周公初
时则二国风化政亦俱能治化如兄弟至周末二国风化俱恶亦如兄弟故 卫瓘 曰言治乱略同也 注苞氏
曰至弟也 睦亲也言康叔亲于周公故风政得和好也) …… (第 6b 页)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注孔安国
曰南人南国之人也郑玄曰言巫医不能治无常之人
也善夫注苞氏曰善南人之言也不恒其德或承之羞
注孔安国曰此易恒卦之辞也言德无常则羞辱承之
也子曰不占而已矣注郑玄曰易所以占吉凶也无恒
之人易所不占也疏(子曰至已矣 云子曰云云者南人南国人也无恒用行无常也巫
接事鬼神者医能治人病者南人旧有言云人若用行不恒者则巫医为治之不差故云不可作巫医也一云
言不可使无恒之人为巫医也 卫瓘 曰言无恒之人乃不可以为巫医巫医则疑误人也而况其馀乎云善夫
者孔子述南人言故先称之而后云善夫也矣云不恒 …… (第 15b 页)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注孔安国曰为己
履道而行之也为人徒能言之也疏(子曰至为人 明今古有异也古人
所学己未善故学先王之道欲以自已行之成己而已也今之世学非复为补己之行阙正是图能胜人欲为
人言己之美非为己行不足也 注孔安国曰至言之也 徒空也外空为人言之而已无其行也一云徒则
图也言徒为人说也)
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注孔安国曰 伯玉 卫大夫蘧瑗也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
而未能也注言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无过也使者出
子曰使乎使乎注陈 …… (第 37b 页)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注孔安国曰敬其身也曰
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注孔安国曰人谓朋友九
族也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
尧舜其犹病诸注孔安国曰病犹难也疏(子路问至病诸 云子路
问君子者问为君子之法也云子曰修己以敬者身正则民从故君子自修己身而自敬也云曰如斯而已乎
者子路嫌其少故重更咨问孔子如此而已乎斯此也云曰修己以安人者荅子路言当能先自修敬己而后
安人也云曰如斯而已乎者子路又嫌少也云曰修己以安百姓者又荅曰先修敬己身然后乃安于百姓也
云修己云云者病难也诸之也言先能内自修己而外安百姓此事为大难也尧舜之至圣犹患此事难故云
病诸也 卫瓘
曰此难事而子路狭掠之再云如斯而已乎故云过此则尧舜所病也郭象曰夫君子者不能索
足故修己者索已故修己者仅 (第 46b 页)
封也周公康叔既为兄弟康叔睦于周公其国之政亦
如兄弟也疏(子曰鲁卫之政兄弟 鲁是周公之封卫是康叔之封周公康叔是兄弟当周公初
时则二国风化政亦俱能治化如兄弟至周末二国风化俱恶亦如兄弟故 卫瓘 曰言治乱略同也 注苞氏
曰至弟也 睦亲也言康叔亲于周公故风政得和好也) …… (第 6b 页)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注孔安国
曰南人南国之人也郑玄曰言巫医不能治无常之人
也善夫注苞氏曰善南人之言也不恒其德或承之羞
注孔安国曰此易恒卦之辞也言德无常则羞辱承之
也子曰不占而已矣注郑玄曰易所以占吉凶也无恒
之人易所不占也疏(子曰至已矣 云子曰云云者南人南国人也无恒用行无常也巫
接事鬼神者医能治人病者南人旧有言云人若用行不恒者则巫医为治之不差故云不可作巫医也一云
言不可使无恒之人为巫医也 卫瓘 曰言无恒之人乃不可以为巫医巫医则疑误人也而况其馀乎云善夫
者孔子述南人言故先称之而后云善夫也矣云不恒 …… (第 15b 页)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注孔安国曰为己
履道而行之也为人徒能言之也疏(子曰至为人 明今古有异也古人
所学己未善故学先王之道欲以自已行之成己而已也今之世学非复为补己之行阙正是图能胜人欲为
人言己之美非为己行不足也 注孔安国曰至言之也 徒空也外空为人言之而已无其行也一云徒则
图也言徒为人说也)
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注孔安国曰 伯玉 卫大夫蘧瑗也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
而未能也注言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无过也使者出
子曰使乎使乎注陈 …… (第 37b 页)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注孔安国曰敬其身也曰
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注孔安国曰人谓朋友九
族也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
尧舜其犹病诸注孔安国曰病犹难也疏(子路问至病诸 云子路
问君子者问为君子之法也云子曰修己以敬者身正则民从故君子自修己身而自敬也云曰如斯而已乎
者子路嫌其少故重更咨问孔子如此而已乎斯此也云曰修己以安人者荅子路言当能先自修敬己而后
安人也云曰如斯而已乎者子路又嫌少也云曰修己以安百姓者又荅曰先修敬己身然后乃安于百姓也
云修己云云者病难也诸之也言先能内自修己而外安百姓此事为大难也尧舜之至圣犹患此事难故云
病诸也
足故修己者索已故修己者仅 (第 46b 页)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注孔安国曰巧言利
口则乱德义小不忍则乱大谋也疏(子曰至大谋 云巧言乱德者辞达
而已不须巧辨巧辨文多更于德为乱之也云小不忍则乱大谋者人须容忍则大事乃成若不能忍小则大
事之谋乱也又一通云凡为人法当依事以断事无大小皆便求了若小小不忍有所慈为则大谋不成也)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注王肃曰或众阿
党比周或其人特立不群故好恶不可不察也疏(子曰至察
焉 云众恶之必察焉者设有一人为众所憎恶者必当察其德不可从众雷同而恶之也所以然者此人或
特立不群为众佞共所陷害故必察之也云众好之必察焉者又设有一人为众所好爱者亦当必察不可随
众而崇重之也所以然者或此人行恶为群恶之所党爱故亦必察也 卫瓘 曰贤人不与俗争则莫不好爱也
俗人与时同好亦则见好也凶邪害善则莫不恶之行高志远与俗违忤俗亦恶之皆不可不 (第 13a 页)
口则乱德义小不忍则乱大谋也疏(子曰至大谋 云巧言乱德者辞达
而已不须巧辨巧辨文多更于德为乱之也云小不忍则乱大谋者人须容忍则大事乃成若不能忍小则大
事之谋乱也又一通云凡为人法当依事以断事无大小皆便求了若小小不忍有所慈为则大谋不成也)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注王肃曰或众阿
党比周或其人特立不群故好恶不可不察也疏(子曰至察
焉 云众恶之必察焉者设有一人为众所憎恶者必当察其德不可从众雷同而恶之也所以然者此人或
特立不群为众佞共所陷害故必察之也云众好之必察焉者又设有一人为众所好爱者亦当必察不可随
众而崇重之也所以然者或此人行恶为群恶之所党爱故亦必察也 卫瓘 曰贤人不与俗争则莫不好爱也
俗人与时同好亦则见好也凶邪害善则莫不恶之行高志远与俗违忤俗亦恶之皆不可不 (第 13a 页)
彼康王报诰之辞如此足为父子之懿克绍文/武述作盖光周德矣贾谊言三王教世子有道信乎其)
(有道也晋武帝谓 卫瓘 曰太子胜前唐太宗/曰青雀投我怀口虽不尽言心固忧惧矣)群公既皆
听命相揖趋出王释冕反丧服(观二书之变古 (第 12a 页)
(有道也晋武帝谓 卫瓘 曰太子胜前唐太宗/曰青雀投我怀口虽不尽言心固忧惧矣)群公既皆
听命相揖趋出王释冕反丧服(观二书之变古 (第 12a 页)
(如此射矣山涛没舒领司徒所得禄赐皆散之九族/时有陈留周震不利公辟世称为杀公椽舒竟辟之)
(无患也年将及舒辄以老病逊位辞让敦切 司空卫/瓘 与之书曰每与足下共论此事日日未果可谓瞻)
(之在前匆焉在后矣故并立/则乐相下不厌魏舒亦有焉)
( (第 56b 页)
(无患也年将及舒辄以老病逊位辞让敦切 司空卫/瓘 与之书曰每与足下共论此事日日未果可谓瞻)
(之在前匆焉在后矣故并立/则乐相下不厌魏舒亦有焉)
( (第 56b 页)
昏(许云切日冥也三略军谶曰窃公为恩令上下昏曹大家东征赋怅容与而久驻兮忘日夕而将昏到长坦之)
(境界察农野之居民八)婚(嫁也易林牝马龙身日取三千上苍梧与福为婚婚千雌人切)挥(振也王粲诗荆)
(轲为燕使送者盈水滨缟素易水上涕泣不可挥)煇(赤色貌毛诗庭燎有煇张衡西都赋金戺玉阶彤庭煇煇珊瑚)
(琳碧瓀珉璘彬)埙(埙篪白虎通埙之为言勋也阳气于黄泉之下勋蒸而萌)埙(埙一作埙风俗通引毛诗天之)
(牖民如埙如篪埙埙古今字也)阍(守门吏也扬雄甘泉赋选巫咸兮叫帝阍开天庭兮延群神)训(诫也 卫瓘)
(
字势大晋开元弘道敷训天垂其象地耀其文文微匀切) 轩(许巾切车也陆云夏府君诔丘园靡滞鸾骥凭轩岂)
(方 (第 25b 页)
(境界察农野之居民八)婚(嫁也易林牝马龙身日取三千上苍梧与福为婚婚千雌人切)挥(振也王粲诗荆)
(轲为燕使送者盈水滨缟素易水上涕泣不可挥)煇(赤色貌毛诗庭燎有煇张衡西都赋金戺玉阶彤庭煇煇珊瑚)
(琳碧瓀珉璘彬)埙(埙篪白虎通埙之为言勋也阳气于黄泉之下勋蒸而萌)埙(埙一作埙风俗通引毛诗天之)
(牖民如埙如篪埙埙古今字也)阍(守门吏也扬雄甘泉赋选巫咸兮叫帝阍开天庭兮延群神)训(诫也 卫瓘)
(
(方 (第 25b 页)
魏止有太和正始无政和年号政和宋徽宗也
虞松弱冠有才景初二年从司马懿征辽东檄文露
布皆其所作懿还辟为掾时年二十四(世/语)
卫瓘 觊子也十岁丧父年七十二为贾后所杀(晋/书)
邯郸淳初平时从三辅客荆州荆州内附曹公闻其
名召与相见 (第 45b 页)
虞松弱冠有才景初二年从司马懿征辽东檄文露
布皆其所作懿还辟为掾时年二十四(世/语)
卫瓘 觊子也十岁丧父年七十二为贾后所杀(晋/书)
邯郸淳初平时从三辅客荆州荆州内附曹公闻其
名召与相见 (第 45b 页)
八分书之于石竖在汉碑之西则魏正始中原有五经书石之事其云政和则宋徽宗年号系正始笔误第是时无卫觊名卫觊者 卫瓘
之父经典稽疑据瓘传谓觊当以太和三年死时虞松年十五钟会裁五岁断不能同时作书且钟会母张氏传称会十三诵周礼 (第 3a 页)
加淮
南因逆为利窃飨大邦值西朝政刑失裁中兴因而不
夺今王道维新岂可不大判臧否谓广陵国宜在削除
故太保 卫瓘 本爵菑阳县公既被横害乃进茅土始赠
兰陵又转江夏中朝名臣多非理终瓘功德无殊而独
受偏赏谓宜罢其郡封复邑 (第 14a 页)
南因逆为利窃飨大邦值西朝政刑失裁中兴因而不
夺今王道维新岂可不大判臧否谓广陵国宜在削除
故太保 卫瓘 本爵菑阳县公既被横害乃进茅土始赠
兰陵又转江夏中朝名臣多非理终瓘功德无殊而独
受偏赏谓宜罢其郡封复邑 (第 14a 页)
非助我者也公卿侍中尚书常侍省之而已勿复
有所议亦不须荅诏也
晋武帝平吴混一区宇太康元年九月庚寅尚书令 卫
瓘 左仆射山涛魏舒尚书刘实张华等上奏曰圣德隆
茂光被四表诸夏乂清幽荒率从神策庙笇席捲吴越
孙皓稽颡六合为 (第 6a 页)
有所议亦不须荅诏也
晋武帝平吴混一区宇太康元年九月庚寅尚书令 卫
瓘 左仆射山涛魏舒尚书刘实张华等上奏曰圣德隆
茂光被四表诸夏乂清幽荒率从神策庙笇席捲吴越
孙皓稽颡六合为 (第 6a 页)
王祥(弟/览)郑冲 何曾(子劭/ 遵)石苞(子崇孙欧阳/建 铄)羊
祜 杜预(子/锡)陈骞(子/舆)裴秀(子顾楷秀从弟/楷 子宪) 卫瓘
(子恒玠孙/璪) 张华(子祎卞韪/ 刘)王沈(子/浚)荀顗 荀勖
(子藩组藩子邃弈/藩弟 组子)冯统 贾 (第 5b 页)
祜 杜预(子/锡)陈骞(子/舆)裴秀(子顾楷秀从弟/楷 子宪) 卫瓘
(子恒玠孙/璪) 张华(子祎卞韪/ 刘)王沈(子/浚)荀顗 荀勖
(子藩组藩子邃弈/藩弟 组子)冯统 贾 (第 5b 页)
月庚申
相国晋王昭奏复五等爵甲戌改元癸未追命舞阳宣
文侯懿为晋宣王舞阳忠武侯师为晋景王六月镇西
将军 卫瓘 上雍州兵于成都县获璧玉印各一文似成
信字依周成王归禾之义宣示百官藏于相国府初自
平蜀之后吴寇屯逼永安 (第 80b 页)
相国晋王昭奏复五等爵甲戌改元癸未追命舞阳宣
文侯懿为晋宣王舞阳忠武侯师为晋景王六月镇西
将军 卫瓘 上雍州兵于成都县获璧玉印各一文似成
信字依周成王归禾之义宣示百官藏于相国府初自
平蜀之后吴寇屯逼永安 (第 80b 页)
长安是时魏诸王侯悉在邺城命从事中郎山涛行军
司事镇于邺遣护军贾充持节督诸军据汉中钟会遂
反于蜀监军 卫瓘 右将军胡烈攻会斩之初会之代蜀
也西曹属邵悌言于帝曰钟会难信不可令行帝笑曰 …… (第 37b 页)
公太尉王祥为太保睢陵公丞
相何曾为太尉朗陵公御史大夫王沉为骠骑将军博
陵公司空荀顗为临淮公镇北大将军 卫瓘 为菑阳公
其馀增封进爵各有差文武并增位二等改景初历为
泰始历腊以酉社以丑戊辰下诏大弘俭约出御府珠 …… (第 41b 页)
之阳平置秦州辛巳白龙二见于赵国青徐兖三州
水遣使振恤之壬寅以尚书左仆射羊祜都督荆州诸
军事征东大将军 卫瓘 都督青州诸军事东莞王胄镇
东大将军都督徐州诸军事丁亥诏曰古者岁书群吏
之能否三年而诛赏之诸令史前后但 …… (第 47b 页)
都
督秦凉二州诸军事吴将陶璜等围交趾太守杨稷与
郁林太守毛炅及日南等三郡降于吴八月丙戌以征
东大将军 卫瓘 为征北大将军都督幽州诸军事丙申
城阳王宪薨分益州之南中四郡置宁州曲赦四郡殊
死以下冬十月丁丑日有蚀之 …… (第 50a 页)
敦为安平王诏以卫将军扶风王亮为宗
师凡宗室戚属所当施行皆咨之庚寅始平王裕薨有
星孛于西方使征北大将军 卫瓘 讨鲜卑力微三月平
虏护军文淑讨叛虏树机能等并破之有星孛于胃乙
未帝将射雉虑损麦苗而止夏五月戊子吴将邵 …… (第 55b 页)
薨癸巳范阳
王绥薨荆扬郡国二十皆大水九月以太傅何曾为太
宰辛巳以尚书令李允为司徒冬十月以征北大将军 卫瓘 为尚书令扬州刺史应绰伐吴皖城斩首五千级 …… (第 57a 页)
空齐王攸为大司马督青州诸军事镇东大将军琅
邪王胄为抚军大将军汝南王亮为太尉光禄大夫山
涛为司徒尚书令 卫瓘 为司空丙申诏四方水旱甚者
无出田租
四年春正月甲申以尚书右仆射魏舒为尚书左仆射
下邳王晃为尚书右仆射 …… (第 62a 页)
太熙元年春正月辛酉朔改元己巳以尚书左仆射王
浑为司徒司空 卫瓘 为太保二月辛丑东夷七国朝贡
琅邪王觐薨三月甲子以右光禄大夫石鉴为司空夏
四月辛丑以侍中车骑将军杨骏为 …… (第 67a 页)
大赦改元贾后矫诏废皇太后为庶
人徙于金墉城告于天地宗庙诛太后母庞氏壬寅徵
大司马汝南王亮为太宰与太保 卫瓘 辅政以秦王柬 …… (第 69b 页)
三匹六月贾后矫诏使楚王玮杀太宰汝南王亮太保
菑阳公 卫瓘 乙丑以玮擅害亮瓘杀之曲赦洛阳以广
陵王师刘寔为太子太保司空陇西王泰录尚书事秋
七月分扬州荆州十郡为江 (第 70b 页)
司事镇于邺遣护军贾充持节督诸军据汉中钟会遂
反于蜀监军 卫瓘 右将军胡烈攻会斩之初会之代蜀
也西曹属邵悌言于帝曰钟会难信不可令行帝笑曰 …… (第 37b 页)
公太尉王祥为太保睢陵公丞
相何曾为太尉朗陵公御史大夫王沉为骠骑将军博
陵公司空荀顗为临淮公镇北大将军 卫瓘 为菑阳公
其馀增封进爵各有差文武并增位二等改景初历为
泰始历腊以酉社以丑戊辰下诏大弘俭约出御府珠 …… (第 41b 页)
之阳平置秦州辛巳白龙二见于赵国青徐兖三州
水遣使振恤之壬寅以尚书左仆射羊祜都督荆州诸
军事征东大将军 卫瓘 都督青州诸军事东莞王胄镇
东大将军都督徐州诸军事丁亥诏曰古者岁书群吏
之能否三年而诛赏之诸令史前后但 …… (第 47b 页)
都
督秦凉二州诸军事吴将陶璜等围交趾太守杨稷与
郁林太守毛炅及日南等三郡降于吴八月丙戌以征
东大将军 卫瓘 为征北大将军都督幽州诸军事丙申
城阳王宪薨分益州之南中四郡置宁州曲赦四郡殊
死以下冬十月丁丑日有蚀之 …… (第 50a 页)
敦为安平王诏以卫将军扶风王亮为宗
师凡宗室戚属所当施行皆咨之庚寅始平王裕薨有
星孛于西方使征北大将军 卫瓘 讨鲜卑力微三月平
虏护军文淑讨叛虏树机能等并破之有星孛于胃乙
未帝将射雉虑损麦苗而止夏五月戊子吴将邵 …… (第 55b 页)
薨癸巳范阳
王绥薨荆扬郡国二十皆大水九月以太傅何曾为太
宰辛巳以尚书令李允为司徒冬十月以征北大将军 卫瓘 为尚书令扬州刺史应绰伐吴皖城斩首五千级 …… (第 57a 页)
空齐王攸为大司马督青州诸军事镇东大将军琅
邪王胄为抚军大将军汝南王亮为太尉光禄大夫山
涛为司徒尚书令 卫瓘 为司空丙申诏四方水旱甚者
无出田租
四年春正月甲申以尚书右仆射魏舒为尚书左仆射
下邳王晃为尚书右仆射 …… (第 62a 页)
太熙元年春正月辛酉朔改元己巳以尚书左仆射王
浑为司徒司空 卫瓘 为太保二月辛丑东夷七国朝贡
琅邪王觐薨三月甲子以右光禄大夫石鉴为司空夏
四月辛丑以侍中车骑将军杨骏为 …… (第 67a 页)
大赦改元贾后矫诏废皇太后为庶
人徙于金墉城告于天地宗庙诛太后母庞氏壬寅徵
大司马汝南王亮为太宰与太保 卫瓘 辅政以秦王柬 …… (第 69b 页)
三匹六月贾后矫诏使楚王玮杀太宰汝南王亮太保
菑阳公 卫瓘 乙丑以玮擅害亮瓘杀之曲赦洛阳以广
陵王师刘寔为太子太保司空陇西王泰录尚书事秋
七月分扬州荆州十郡为江 (第 70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