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類
易類
正史類
類書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文于 伯子先生。
先生未及下笔而殉道。不胜痛恨之极。子其成先生之志而铭吾先人之墓。其请甚恳。余以拙陋辞不获。略叙之如右 …… (第 494L 页)
曰。人子悖恶。举因父母之溺爱而教之不严也。仍勉戒曰。人不学则已。学则必学圣人。岂专事功令而止哉。吾闻 当世 有渊斋先生。必往师之。又常戒之曰。人之生也直而已。欺心便是欺天。只一直字。宜终身服事也。己丑四月二十 (第 495H 页)
曰。人子悖恶。举因父母之溺爱而教之不严也。仍勉戒曰。人不学则已。学则必学圣人。岂专事功令而止哉。吾闻 当世 有渊斋先生。必往师之。又常戒之曰。人之生也直而已。欺心便是欺天。只一直字。宜终身服事也。己丑四月二十 (第 495H 页)
资益之好。一日来语余曰。吾先君才德之纯美。宜享寿考。而遽尔早世。殆将泯没无徵。故略记事行。欲请墓文于 伯子先生。
未及遂愿而奄哭山颓。小子茹恨。顾益罔涯。子其怜之。阐幽光于吾先君之墓。余虽不文。不忍辜负。按其状而撮 (第 586L 页)
李公讳润性字百显之藏也。余尝记其绰楔之闾。而知公懿行之卓异矣。公之孙龟铉以其家状来示余曰。昔谒墓文于 伯子先生。
未及下笔。奄遭山颓之痛。今继而成之者。非子而谁。愿赐数行文。以光阡道。余虽非其人而不忍终辞。按其状。 (第 597H 页)
和。暖律思吹秖自茹。与物胞民其柰我。愿年希道也关渠。经冬老柳门前对。喜尔微含远色舒。
谨次晚愚亭韵 先生当世 老。犹星在晓旻。歇泊遗宠利。恬贞守道真。林园付馀景。坟籍拾遗尘。囊封触时义。龂龂一番新。不觉风涛险。 (第 197H 页)
谨次晚愚亭韵 先生当世 老。犹星在晓旻。歇泊遗宠利。恬贞守道真。林园付馀景。坟籍拾遗尘。囊封触时义。龂龂一番新。不觉风涛险。 (第 197H 页)
重同宗百世之谊。而勉其敦睦。以不坠祖先之家训。以永树乔木之风声。退而脩诸家。进而施诸国。赞兴礼乐。仪 范当世。
则其所以管摄人心。收宗族而厚风俗者。亶在于斯。斯其所以谱不可无也。在昔唐尧克明峻德。以亲九族。推而至 (第 154L 页)
,敛才而不放;精能之至,乃见平澹;萧寥高旷,一语百折。唐之姚武功、宋之陈去非,往往有此意境。同时通州 范无错
明经 当世,
亦主张宋人者,思想笔力,亦复空世所有。然以较海藏,则犹不逮。无他,一则极其才思而才思极,一则不极其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