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春秋類
樂類
易類
經解類
小學類
五經總義類
四書類
詩類
書類
孝經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紀事本末類
職官類
正史類
詔令奏議類
史鈔類
載記類
雜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術數類
雜家類
譜錄類
儒家類
兵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中觀部類
史傳部類
事彙部類
經集部類
洞真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色又衣采色鲜集韵或作緂𤎥通作菼今文诗毳衣如菼广韵从裧○说文俗作毯非)
毯(毛席纤五采如绦为之或作㲜 晋张轨 传㲜布三万匹)倓(安也安然不管也荀子倓然见管仲之能足以
托国也又本韵)○𧝓(徒感切徵浊音说文除服祭 (第 19a 页)
毯(毛席纤五采如绦为之或作㲜 晋张轨 传㲜布三万匹)倓(安也安然不管也荀子倓然见管仲之能足以
托国也又本韵)○𧝓(徒感切徵浊音说文除服祭 (第 19a 页)
二吾近而非吾应四吾应而与吾远远者不得从近
者不能从何也义也此舍车而徒行之象也太公非
不贤而伯夷不从之以 凉武王 侯霸非顺指而严光
不从之以事光武初九贲世之放民也斯世而有斯
人非荣乎夫君子所以设饰其身在于节义之 (第 14b 页)
者不能从何也义也此舍车而徒行之象也太公非
不贤而伯夷不从之以 凉武王 侯霸非顺指而严光
不从之以事光武初九贲世之放民也斯世而有斯
人非荣乎夫君子所以设饰其身在于节义之 (第 14b 页)
武王祔至康王时则太王祧文
王迁而成王祔至昭王时则王季祧武王迁而康王
祔自此以上亦皆且为五庙而祧者藏于 太祖 之庙
至穆王时则文王亲尽当祧而以有功当宗故别立
一庙于西北而谓之文世室于是成王迁昭王祔而
为六庙矣至 (第 21a 页)
王迁而成王祔至昭王时则王季祧武王迁而康王
祔自此以上亦皆且为五庙而祧者藏于 太祖 之庙
至穆王时则文王亲尽当祧而以有功当宗故别立
一庙于西北而谓之文世室于是成王迁昭王祔而
为六庙矣至 (第 21a 页)
曰终禘及郊宗石室是也旁及毁庙者谓四庙二祧之外又及毁庙皆升合食序昭穆故韩诗内传曰禘取毁庙之主皆升合食于 太祖
是也下逮功臣者谓功臣从祀周书大匡曰勇如害上不登于明堂高堂隆释之云谓有勇而无义死不登堂而配食故蔡氏据礼 (第 15a 页)
天下莫彊焉江/ 者其东方之与国也二国来定盟则楚人失其右臂)
(矣乐毅破齐先结韩赵孔明伐魏申好江东虽 武王牧/ 野之师亦誓友邦远及庸蜀彭濮八国之人共为犄角)
(之势也桓公此盟其服荆楚之虑周矣其攘夷狄免民/于左衽之 (第 8a 页)
(矣乐毅破齐先结韩赵孔明伐魏申好江东虽 武王牧/ 野之师亦誓友邦远及庸蜀彭濮八国之人共为犄角)
(之势也桓公此盟其服荆楚之虑周矣其攘夷狄免民/于左衽之 (第 8a 页)
地故其心不快也象曰旅于处未得位也得其资斧心
未快也音义(资斧如字子夏传及众家并作齐斧 张轨/ 云齐斧盖黄钺斧也张晏云整齐也应劭)
(云利也虞喜志林云齐当作齐齐戒入庙而/受斧下卦同快苦夬反斫诸若反 (第 31a 页)
未快也音义(资斧如字子夏传及众家并作齐斧 张轨/ 云齐斧盖黄钺斧也张晏云整齐也应劭)
(云利也虞喜志林云齐当作齐齐戒入庙而/受斧下卦同快苦夬反斫诸若反 (第 31a 页)
(云亲寡旅也唐人诗云渐兴骨肉远转于童仆亲在/旅之时所亲者童仆耳然久而不归则解体若此旅)
(岂久安/之地哉)
九四旅于处得其资斧(子夏传及众家并作齐斧 张轨 云齐斧盖黄钺斧也) …… (第 42b 页)
九五涣汗其大号(户羔/反)涣王居无咎(变艮为蒙约/象艮变坤上)
(卦风以散之下卦坎水汗之象也巽为命令故称号五/为君又阳爻故称大夫君者出令臣者行君之令而教)
(之民者也是以五取大号象散人之疾而使之愈者汗/也解天下之难而使之安者号令也曰涣汗其大号者)
(王者以天下为一身欲涣周身之汗其必有大号以与/天下更始而后可凡大命令之下大政事之布大财用)
(之𤼵以散则为和风以润则为甘雨如人之汗从心而/液遍一身之皮毛爪甲无不沾透若 武王 克商武成诸)
(篇及唐德宗罪已之诏皆是也夫如是则群邪之郁积/尽涣而天下之险难亦庶乎可解矣然所涣者尤必 (第 65b 页)
(岂久安/之地哉)
九四旅于处得其资斧(子夏传及众家并作齐斧 张轨 云齐斧盖黄钺斧也) …… (第 42b 页)
九五涣汗其大号(户羔/反)涣王居无咎(变艮为蒙约/象艮变坤上)
(卦风以散之下卦坎水汗之象也巽为命令故称号五/为君又阳爻故称大夫君者出令臣者行君之令而教)
(之民者也是以五取大号象散人之疾而使之愈者汗/也解天下之难而使之安者号令也曰涣汗其大号者)
(王者以天下为一身欲涣周身之汗其必有大号以与/天下更始而后可凡大命令之下大政事之布大财用)
(之𤼵以散则为和风以润则为甘雨如人之汗从心而/液遍一身之皮毛爪甲无不沾透若 武王 克商武成诸)
(篇及唐德宗罪已之诏皆是也夫如是则群邪之郁积/尽涣而天下之险难亦庶乎可解矣然所涣者尤必 (第 65b 页)
(三十/六)富辰以封国属周公其实历武成康
伯仲叔季长幼之次也故通谓国衰为叔世将亡为季
世昔周公伤彼夏殷二国叔世疏其亲戚令使宗族之
不同心以相匡辅至于灭亡故封立亲戚为诸侯之君
以为蕃篱屏蔽周室言封此以下文武周公之子孙为
二十六国也此二 十六国武王 克商之后下及成康之
世乃可封建毕矣非是一时封建非尽周公所为富辰
尽以其事属周公者以武王克殷周公为辅又 (第 15b 页)
伯仲叔季长幼之次也故通谓国衰为叔世将亡为季
世昔周公伤彼夏殷二国叔世疏其亲戚令使宗族之
不同心以相匡辅至于灭亡故封立亲戚为诸侯之君
以为蕃篱屏蔽周室言封此以下文武周公之子孙为
二十六国也此二 十六国武王 克商之后下及成康之
世乃可封建毕矣非是一时封建非尽周公所为富辰
尽以其事属周公者以武王克殷周公为辅又 (第 15b 页)
(二/十)资斧诸家作齐斧或斋斧
九四旅于处得其资斧我心不快斧所以斫除荆棘以
安其舍者也虽处上体之下不先于物然而不得其位
不获平坦之地客于所处不得其次而得其资斧之地
故其心不快也得其资斧如字子夏传及众家并作齐
斧 张轨 云齐斧盖黄钺斧也张晏云整齐也应劭云齐
利也虞喜志林云齐当作斋斋戒入庙而受斧下卦同 (第 9a 页)
九四旅于处得其资斧我心不快斧所以斫除荆棘以
安其舍者也虽处上体之下不先于物然而不得其位
不获平坦之地客于所处不得其次而得其资斧之地
故其心不快也得其资斧如字子夏传及众家并作齐
斧 张轨 云齐斧盖黄钺斧也张晏云整齐也应劭云齐
利也虞喜志林云齐当作斋斋戒入庙而受斧下卦同 (第 9a 页)
其交龙为旂阳阳然有文和在轼前铃在旂上悬于
竿央央有声鞗革辔首以金饰之有鸧法度休美而
有烈大光明也成王率之见于昭考 太祖 居中左昭
右穆文王当穆武王当昭康诰曰穆考文王此昭考
武王也以致孝子之事以献祭祀之礼以助眉寿永
(第 10b 页)
竿央央有声鞗革辔首以金饰之有鸧法度休美而
有烈大光明也成王率之见于昭考 太祖 居中左昭
右穆文王当穆武王当昭康诰曰穆考文王此昭考
武王也以致孝子之事以献祭祀之礼以助眉寿永
(第 10b 页)
歼则胁从可以勿问故不可以疾贞不可以疾贞者
谓当有以宽之而不当有以急之也大首之得在我
既得其志而又疾贞焉则人将有不堪者矣其 武王
牧 野之事乎牧野之战纣伏其辜则偃武修文与天
下同为安静之举不可疾贞武王盖知之矣
六四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 (第 26b 页)
谓当有以宽之而不当有以急之也大首之得在我
既得其志而又疾贞焉则人将有不堪者矣其 武王
牧 野之事乎牧野之战纣伏其辜则偃武修文与天
下同为安静之举不可疾贞武王盖知之矣
六四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 (第 26b 页)
杂见旁證(此三十一家不载代与书名冯厚/斋易解载在杂见旁證下今附此)
房玄龄 龙昌期 卢穆 代渊 薛温其
陈文佐 杨绘(元/素) 汪沿 于弇(见房审权/权义海)
白氏 集氏 范氏 虞喜 王符
王嗣宗 徐邈 荀悦 崔憬 刘子政
刘歆 刘炳 向秀(子/期) 刘宾 张晏 张轨 侯果 孟康 崔子玄 服虔(见晁以/道古易)
虔薛(音注见陆/德明引) 皇甫谧(见正/义)
愚 (第 95a 页)
房玄龄 龙昌期 卢穆 代渊 薛温其
陈文佐 杨绘(元/素) 汪沿 于弇(见房审权/权义海)
白氏 集氏 范氏 虞喜 王符
王嗣宗 徐邈 荀悦 崔憬 刘子政
刘歆 刘炳 向秀(子/期) 刘宾 张晏 张轨 侯果 孟康 崔子玄 服虔(见晁以/道古易)
虔薛(音注见陆/德明引) 皇甫谧(见正/义)
愚 (第 95a 页)
泉如河自馀沟渠流入泽中其间乃无燥地又汉书
称凉州之畜为天下饶吏民相亲谷籴常贱诚沃土
也是故诸凉以一郡而雄视西河西夏以一隅而抗
衡中国 (张轨 为前凉吕光为后凉李皓迁酒泉为西/凉沮渠蒙逊据张掖为北凉秃发乌孤据姑)
(臧为南凉宋元昊并/五凉之地 (第 26b 页)
称凉州之畜为天下饶吏民相亲谷籴常贱诚沃土
也是故诸凉以一郡而雄视西河西夏以一隅而抗
衡中国 (张轨 为前凉吕光为后凉李皓迁酒泉为西/凉沮渠蒙逊据张掖为北凉秃发乌孤据姑)
(臧为南凉宋元昊并/五凉之地 (第 2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