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易類
書類
別史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地理類
史評類
別集類
政書類
史鈔類
載記類
目錄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術數類
雜家類
天文算法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兵家類
釋家類
別集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中觀部類
史傳部類
洞真部
太玄部
臾变在
不测者其如宗庙何其如太后何坚曰善昔文公悟愆
于虞人朕闻罪于王洛吾过也自是遂不复猎坚闻桓
温废 海西公
也谓群臣曰温前败灞上后败枋头十五
年间再倾国师六十岁公举动如此不能思愆免退以
谢百姓方废君以自悦将如 …… (第 30a 页)
威西郡太守索泮奋威督洪池已南诸军事酒
泉太守宋皓等并为光所杀坚尚书令魏昌公苻纂自
关中来奔拜太尉进封 东海王
以中山太守王兖为平
东将军平州刺史阜城侯苻定为征东将军冀州牧高
城侯苻绍为镇东将军督冀州诸军事重合侯 (第 74b 页)
 起于魏卯本汉制所以辅卯金又宜魏所除也

晋制每岁朝设苇茭桃梗磔鸡于宫及百寺之门以辟
恶气太始二年有司奏春分祀厉殃及禳祠诏曰不在
祀典除之
晋公卿以下至于庶人皆禊洛水之侧东晋元帝诏罢
三日弄具 海西公
于钟山立流杯曲水延百僚
宋省磔禳之礼而郡县往往犹存
齐以三月三日曲水会古禊祭也今相承为百戏之具 (第 34b 页)
不别禘祫远近则非也
东晋升平五年五月穆帝崩十月殷兴宁三年二月哀
皇帝崩明帝太和元年三月皇后庾氏崩(废 帝海西/公
后也)
月殷(此哀皇帝再周之内/庾氏既葬之后殷也)太元二十一年十月应殷其 (第 25a 页)
 改元二(隆和一/) (兴宁三/)
废帝名弈哀帝母弟哀帝崩皇太后诏立之以丙寅嗣
立时年二十四在位六年辛未桓温废之
 改元一(太和五/)
简文皇帝名昱元帝少子封会稽王桓温既废 海西公
迎立之以辛未嗣立时年五十一在位二年壬申崩寿 (第 19b 页)
军翼等议
谓父尊尽于一家君敬重于天下郑元议合情理之中
太后从之自是朝臣皆敬裒焉帝加元服乃居崇德宫
帝海西公
之世太后复临朝称制简文帝即位尊后 (第 21b 页)
 (博士参定其仪据杜元凯左氏传说主昏是供其昏/礼之币而已又周灵王求昏于齐先儒以为邱明详)
 (录为王者昏礼故成帝临轩遣使/称制拜后然其仪注又不具存)
章太妃周氏以选入成帝宫生哀帝及 海西公
拜贵人
哀帝即位诏有司议贵人位号太尉桓温议宜称夫人
尚书仆射江霦议应曰太夫人诏崇为皇太妃仪服与
太后 …… (第 37a 页)
 四海皇天无亲惟德是依可不慎欤
穆章何皇后名法倪庐江灊人父准升平八年以名家
膺选册为皇后无子哀帝即位称穆皇后居永安宫永
兴三年崩年六十六在位四十八年
哀靖王皇后名穆之大原晋阳人司徒左长使濛之女
哀帝即位以王妃立为皇后无子在位三年兴庆三年崩

废帝庾皇后名道怜颍川𨻳陵人父冰初为东海王妃
王即位立为后太和六年崩帝废追赠为 海西公
夫人
简文宣郑太后名阿春河南荥阳人先适渤海田氏生
一男而寡元帝纳之生简文帝咸和元年薨简文即位
未及追 (第 41b 页)
成帝二男太妃周氏生哀 帝海西公
简文帝七男王皇后生会稽思世子道生皇子俞生胡
淑仪生临川王郁皇子朱生王淑仪生皇子天流李夫
人生孝武帝会 …… (第 17b 页)
 (其朱衣冠冕唯施/天朝宜褠帻而已)
宋武帝七男张夫人生少帝孙脩华生庐陵孝献王义
真胡倢伃生文帝王脩容生彭城王义康桓美人生江
夏文献王义恭孙美人生南郡王义宣吕美人生衡阳
文王义季
文帝十九男元皇后生元凶劭潘淑妃生始兴王浚路
淑媛生孝武帝吴淑仪生南平穆王铄高脩仪生庐陵

昭王绍殷脩华生竟陵王诞曹倢伃生建平宣简王宏
陈脩容生 东海王
袆谢容华生晋熙王昶江脩容生武
昌王浑沈倢伃生明帝杨美人生始安王休仁邢美人
生山阳王休祐蔡美人生海陵王 (第 20a 页)
海西公太和元年八月戊午太白犯岁在太微中 三
年六月甲寅太白掩荧惑在太微端门中六年 海西公

简文咸安二年正月己酉岁星犯镇星在须女占曰为
内乱七月帝崩桓温擅权谋杀侍中王坦之等内乱之

孝武 …… (第 27a 页)
太微时镇星在太微荧惑绕镇星成钩已其
年四月庚戌从端门出占曰荧惑与镇星钩已天庭天
下更纪十二月安帝母弟 琅琊王
践阼是曰恭帝来年
禅于宋
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二月金火水合于柬井
梁武帝普通七年正月癸卯太白岁星在牛相 (第 29b 页)
 连徵不入及薨于镇以丧还都葬皆如谣言
穆帝升平中童儿辈忽歌于道曰阿子闻曲终辄云阿
子汝闻不无几而帝崩太后哭之曰阿子汝闻不 升
平末俗间忽作廉歌有扈谦者闻之曰廉者临也歌云
白门廉宫庭廉内外悉临国家其大讳乎少时而穆帝
晏驾 哀帝隆和初童谣曰升平不满斗隆和那得久
桓公入石头陛下徒跣走朝廷闻而恶之改年曰兴宁

人复歌曰虽复改兴宁亦复无聊生哀帝寻崩升平五
年而穆帝崩不满斗升平不至十年也 海西公太和
中百姓歌曰青青御路杨白马紫游缰汝非皇太子那
得甘露浆识者曰白者金行马者国族紫为夺正之色
明以紫间朱也 海西公
寻废其三子并非 (第 14b 页)
海西公
之子
(一赐/反)以马缰(君良/反)死之明日南方献甘露焉 太和
末童谣曰犁牛耕御路白门种小麦及 (第 14b 页)
海西公
被废百
姓耕其门以种小麦遂如谣言 (第 14b 页)
海西公
初生皇子百 …… (第 14b 页)
姓歌云凤凰生一雏天下莫不喜本言是马驹今定成
龙子其歌甚美其旨甚微 海西公
不男使左右向龙与
内侍接生子以为己子
 桓石民为荆州镇上明百姓忽歌曰黄昙(音/覃)子曲中
 又曰黄昙 (第 15a 页)
十二)帝幼冲嗣位不亲庶政及长
颇有勤俭之德(长知/两翻) 甲午琅邪王即皇帝位大赦
己亥封成帝子丕为 琅邪王奕
(第 3a 页)
东海王 
康帝亮阴
不言委政于庾冰何充秋七月丙辰葬成帝于兴平陵 …… (第 3a 页)
望言其多也按目录)
(书是年代/王还云中)
  康皇帝(讳岳字世同成帝母弟也咸和元年封吴/王二年徙封 琅邪王
谥法温柔好乐曰康)
建元元年春二月高句丽王钊遣其弟称臣入朝于燕 (第 8a 页)
事遂寝帝无嗣丁酉皇太后诏以 琅邪王奕
承大统(奕/当)
(作/弈)百官奉迎于琅邪第是日即皇帝位大赦 秦大赦
改元建元 燕太宰恪吴王垂共攻洛 …… (第 22a 页)
仆射
   海西公
(讳弈字 (第 25b 页)
延龄
哀帝之母弟也咸康八年/封为 (第 25b 页)
东海王
穆帝升平五年改封琅邪)
   (王即位后桓温/废为 (第 25b 页)
海西公)
太和元年春三月荆州刺史桓豁使督护桓罴攻南郑
讨司马勋 燕太宰大司马恪太傅司徒评稽首归政
上章绶请归 (第 25b 页)
 撰
              胡三省 音注
 晋记二十四(起屠维大荒落尽/上章敦牂凡二年)
   海西公

太和四年春三月大司马温请与徐兖二州刺史郗愔
江州刺史桓冲豫州刺史袁真等伐燕(慕容恪死温乃/伐燕自 …… (第 1a 页)
晋阳为地道使虎
牙将军张蚝帅壮士数百潜入城中大呼斩关纳秦兵
(呼绂/处翻)辛巳猛安入晋阳执燕并州刺史 东海王
庄太傅
评畏猛不敢进屯于潞川(水经注潞川在上党潞县北/阚骃曰潞水即漳水也为冀)
(州/浸)冬十月辛亥 (第 24b 页)
海西县侯庚寅封海西县公(安考异曰 海西公
纪云咸/ 二年正月降封今从简)
(文帝/纪)温威振内外帝虽处尊位(处昌/吕翻)拱默而已常惧废
黜先 …… (第 14a 页)
 (恤/翻)由不得其道故也
三月戊午遣侍中王坦之徵大司马温入辅温复辞(复/扶)
(又/翻) 秦王坚诏关东之民学通一经才成一艺者在所

以礼送之在官百石以上学不通一经才不成一艺者
罢遣还民(苻坚之政如此而犹不/能终况不及苻坚者乎) 夏四月徙 海西公
于吴县西柴里敕吴国内史刁彝防卫又遣御史顾允
监察之(监工/衔翻)彝协之子也(刁协元帝/信用之) 六月 …… (第 17a 页)
徒后复还毗陵东海王越世子名毗东海国故食毗)
(陵永嘉五年改为晋陵大兴/初郡及丹徒县悉治京口)希诈称受 海西公
密旨诛
大司马温建康震扰内外戒严卞□发诸县兵二千人
击希希败闭城自守温遣东海内史周少孙讨之(元帝/割 …… (第 17b 页)
为所责
朝议乃定(朝直/遥翻)太子即皇帝位大赦崇德太后令(康献/褚太)
(后既归政于穆帝居崇德宫及哀 帝海西公
之世复/临朝称制海西既废简文即位尊后为崇德太后)
帝冲幼加在谅闇(阇音/阴)令温依周公居摄故事事已 …… (第 19a 页)
月遣弟子许龙如吴晨到 海西公
门称太后密诏奉迎
兴复公初欲从之纳保母谏而止龙曰大事垂捷焉用
儿女子言乎(焉于/虔翻)公曰我得罪于此 …… (第 22a 页)
也汝必为乱因
叱左右缚之龙惧而走甲午悚帅众三百人晨攻广莫
(广莫门建康城北门/也帅读曰率下同)诈称 海西公
还由云龙门突入
殿庭(云龙门建/康宫门也)略取武库甲仗门下吏士骇愕不知所
(吏士守卫云/龙门者也) …… (第 22a 页)
(难乃旦翻/帅读曰率)手自奋击左卫将军殷康中领军桓秘入
止车门与安之并力讨诛之并党与死者数百人 海西
深虑横祸(横户/孟翻)专饮酒恣声色有子不育时人怜之
朝廷知其安于屈辱故不复为虞(虞防也备也/复扶又翻 (第 22b 页)
杨氏为上夫人杨氏引剑刺永(刺七/亦翻)为永所杀 甲申 海西公奕
薨于吴(年四/十五) 燕寺人吴深据清河反(寺音/侍又)
(如/字)燕主垂攻之不克 后秦主苌还安定(自 (第 35b 页)
  卷(黄氏书目万邦孚/著字汝永宁波人)  勾股算术(黄氏书目李/瓒著乌程人)
 星历辨析(嘉靖宁波府/志陈槐著)
 算法要术又勾股开方法(归安县志 吴延龄
著)
 六十甲子解又七十二候解(括苍汇纪/毛仲著)
 选择新书(万历嘉善县/志袁仁著) …… (第 5a 页)
  卷西学历法假如一卷回回历法假如一卷(馀姚/黄宗)
  (羲/著)
 九章算法(嘉靖仁和县/志吴敬著)  算法要术(归安县志/吴 延龄
著)
  五行
 周易集林一卷(隋书经籍/志虞翻撰) 稽疑二卷(宋史艺文/志朱异撰)
 黄金尺一卷( …… (第 5b 页)
 内经抄又素问注又经络考又正脉论(鄞县志赵献/可著字养葵)

 经络发明(万历义乌县志金/孔贤著字希范)经络腧穴(归安县志吴 延龄
著字介)
  (石/)
 灵素合钞十五卷(杭州林澜/观子著)
   右经脉
 谈道述徐悦体疗杂病疾源 …… (第 10a 页)
 群医纂集(万历义乌县志/陈樵著字时彩) 医筌(万历崇德县/志沈宏著)
 医案(萧山县志王应/华著字武桥)   体仁会编(嘉禾徵献录/陆长庚著)
 医学质疑(归安县志/吴 延龄
著)   医先一卷(续说郛王/文禄撰)
 明医指掌图后集(钱塘皇甫/中编集)岐黄要旨(建德县志/宋贤 (第 12a 页)
  书台八功德水在其下(一清二泠三香四柔五/甘六净七不饐八蠲疴)
  以后取供御案南有冈曰独龙峰曰玩珠山半有
  井曰应潮或云其水与江潮为盈缩麓有霹雳沟
  有曲水 晋海西公
疏以宴百僚宋时三月三日祓
  除于此通鉴胡三省注自山趾筑道坡陀以登山
  名曰龙尾一名龙广山北五里为 …… (第 2b 页)
  垒于四望矶以逼石头按府志云山下有矶也

  幕府山在府西北二十里得胜门外通鉴注即晋
  王导迎 琅邪王
东渡建幕之处故名北滨大江与
  直渎诸山接为建业门户梁书齐师至钟山龙尾
  陈霸先自率麾下出幕府山齐 (第 9a 页)
书车灌止之
温遂城赭圻居之固让内录遥领扬州牧
三年大司马温移镇姑孰二月丙申帝崩于西堂帝无
嗣皇后诏以 琅邪王奕
承大统百官奉迎于琅邪第是
日即皇帝位大赦
海西公 …… (第 50a 页)
霍光传礼度仪制定于须臾彪之朝
服当阶神彩毅然曾无惧容文武仪准莫不取定朝廷以
此服之于是宣太后令废帝为 东海王
以丞相录尚书
事会稽王昱统承皇极百官入太极前殿温使督护 …… (第 51b 页)
作郎殷涓太宰长史庾倩掾曹秀舍人
刘彊散骑常侍庾柔等谋反帝对之流涕温皆收付廷
尉倩柔皆蕴之弟也癸丑温杀 东海王
三子及其母甲
寅御史中丞谯王恬承温旨请依律诛武陵王晞诏曰
悲 …… (第 53a 页)
不能
为性命忍须臾邪
二年春三月戊午遣侍中王坦之徵大司马温入辅温
复辞  夏四月徙 海西公
于吴县西柴里敇吴国内
史刁彝防卫又遣御史顾允监察之彝协之子也 …… (第 55a 页)
六月庾希庾邈与故青州刺史武林之子遵聚众夜入
京口城晋陵太守卞□踰城奔曲阿希诈称受 海西公
密旨诛大司马温建康震扰内外戒严卞□发诸县兵
二千人击希希败闭城自守温遣东海内史周少孙讨
之秋七月壬辰 …… (第 55b 页)
心衔之诏谢安徵温入辅温又辞 冬十月彭
城妖人卢悚自称大道祭酒事之者八百馀家十一月
遣弟子许龙如吴晨到 海西公
门称太后密诏奉迎兴
复公初欲从之纳保母谏而止龙曰大事垂捷焉用儿
女子言乎公曰我得罪于此幸蒙宽宥岂敢妄 …… (第 57a 页)
缚之龙惧而走甲午悚帅众三百人晨攻广莫门诈称 海西公
还由云龙门突入殿庭略取武库甲仗门下吏
士骇愕不知所为游击将军毛安之闻难帅众直入云
龙门手自奋击左卫将 …… (第 57b 页)
军桓秘入止车门
与安之并力讨诛之并党与死者数百人 海西公
深虑
横祸专饮酒恣声色有子不肖时人怜之朝廷以其安
于屈辱故不复为虞
武帝宁康元年春二月大司马温来朝辛 …… (第 57b 页)
返密计愔大怒曰小子死已晚矣遂不复哭
十一年冬十月甲申 海西公奕
薨于吴
 
 
 
 
 
 通鉴纪事本末卷十五上 (第 60b 页)
 帝不豫或诈为尚书符敕宫门无得纳宰相众皆失
 色庾冰曰此必诈也推问果然帝二子丕(即哀/帝)(字/延)
 (龄即 海/西公)
皆在襁褓冰请以母弟琅邪王岳为嗣帝许
 之中书何充曰父子相传先王旧典且今将如孺子
 何冰不听帝乃诏冰充 …… (第 55b 页)
 昱(元帝少子/即简文帝)尚书令诸葛恢(字道明/阳都人)并受顾命而崩
 琅邪王即位委政于冰充已而封丕 琅邪王奕东海
 王

秋七月葬兴平陵
 (史臣曰成帝幼冲嗣位不亲庶政及长留心万几务/在简约雄武之度虽有愧于前王恭俭之德兄追 (第 55b 页)
 领扬州牧
(乙/丑)三年(秦建元/元年)春正月皇后王氏崩(谥曰/靖)
桓温移镇姑孰以弟豁(朗之/子)监荆扬等州军事
三月帝崩 琅邪王奕(帝之/弟)
即位(是为/废帝)
 帝崩无嗣皇太后诏以奕承大统
燕陷洛阳将军沈劲(字世坚/充之子)死之 (第 34a 页)
 永进据长子即帝位将以秦后杨氏为上夫人杨氏
 引剑刺之为永所杀(时燕主垂之子柔及孙盛会/皆在长子相继逃归于垂) 海西公奕
薨于吴
 公自徙吴之后深虑横祸专饮酒恣声色有子不育 (第 2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