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孝經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載記類
政書類
職官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術數類
儒家類
兵家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史傳部類
禪宗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洞真部
洞玄部
洞神部
正一部
太清部
續道藏
太平部
太玄部
(杜牧羊栏浦夜陪宴会诗红弦/丨丨声声急珠唱铺圆袅袅长)
高清(紫元夫人歌控飙扇/太虚八景飞丨丨) 高澄(云笈七签气清/丨丨积阳成天)
高浮(杜甫凤皇台诗山峻/路绝踪石林气丨丨)
高飘(范云之零陵郡次新亭诗/沧流未可源丨丨去何已)
(第 53a 页)
四年自洛阳徙于邺至河阳投于水至邺者不满大半
高澄
迁洛阳汉魏石经五十二碑于邺齐皇建元年
列学馆周大象元年徙洛阳隋开皇六年又自邺载入
长安置于秘书内省议 (第 23b 页)
始中立一字石经相承以为七经正字后东
魏末(武定四年八月)自洛阳徙于邺都至河阳没于水得至邺
者不盈大半 (高澄
迁洛阳汉魏石经五十二碑于邺齐皇建元年八月列学馆后周大象元年徙)
(洛阳)隋开皇六年又自邺京载入长安置 (第 8a 页)
 一卷 唐志十八卷(又大业令三十卷四年十月乙卯颁新式)

东魏麟趾格

后魏书孝静帝兴和二年诏群臣于麟趾阁议定法制
谓之麟趾格(隋志云于麟趾殿制正刑典)十月甲寅颁行也 唐志
北齐麟趾格四卷 文襄帝
时撰 元魏太和元年九月 (第 60a 页)
年劳之制务求才实(一云 高澄
摄尚书始改年劳之制衡镜之美辛术一人而已) (第 7a 页)

俭曰选曹之始近自汉末今若反古使州郡贡计王
府辟士与众共之犹贤一人之意隋制尚书举其大者
侍郎铨其小者五 (第 7a 页)
李乂无蹊径

见前丘山沔水

引致才名

东魏以 高澄
摄吏部尚书始改崔亮年劳之制铨擢贤
能又沙汰尚书郎妙选人地以充之凡才名之士皆引
致门下与之游宴

遏绝 (第 17a 页)
李乂无蹊径

见前丘山沔水

引致才名

东魏以 高澄
摄吏部尚书始改崔亮年劳之制铨擢贤
能又沙汰尚书郎妙选人地以充之凡才名之士皆引
致门下与之游宴

遏绝 (第 17a 页)
   萧宝融  卷一百三十  偏霸部十四
   北齐高欢      高澄
   
高洋
  卷一百三十一 偏霸部十五
   北齐高殷     高演
   高湛       高纬 …… (第 112b 页)
   陈陈霸先章后   陈茜沈后

   陈顼柳后     陈叔宝沈后
   张贵妃      北齐高欢娄后
   尔朱太后      高澄
元后
   高洋李后     高演元后
   高湛胡后     高纬斛律后
  卷一百四十四 皇亲部 (第 121a 页)
王阐谯郡王亮追奔至□农而
还豫洛二州平二年正月渤海王高欢请在并州置晋
阳宫以处配没之口三月渤海王世子 高澄
为大将军 …… (第 17a 页)
自颍州班师大将军 高澄
迎劳于石济高澄还晋阳秋
七月以大将军高澄为使持节大丞相都督 (第 18a 页)
自颍州班师大将军高澄迎劳于石济 高澄
还晋阳秋
七月以大将军 (第 18a 页)
高澄
为使持节大丞相都督内外诸军
事录尚书行大行台渤海 …… (第 18a 页)
正表以钟离
内属三月侯景尅建业还以萧衍为主衍弟子北襄州
刺史定襄侯萧祗湘潭侯萧退来降夏四月诏渤海王 高澄
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是月侯景杀萧衍
立子纲为主六月尅颍州擒西魏大将军尚书左仆射
东道大行台太原郡 …… (第 18b 页)
颍州刺史皇甫僧
显及战士男女数万口八月盗杀渤海王 高澄
甲午太 …… (第 18b 页)
原公高洋如晋阳八年春正月帝为渤海王 高澄
举哀
于东堂诏太原公高洋嗣事二月进爵为 (第 19a 页)
齐王
夏五月
(第 19a 页)
齐王
为相国总百揆进九锡以齐国太妃为王太后
诏归帝位于 (第 19a 页)
齐王
即日逊居别宫齐天保元年封中山
王二年冬十月殂时年二十八谥曰孝静皇帝葬于漳
西山冈
 
  (第 19a 页)
 太平御览卷一百三十
            宋 李昉等 撰
  偏霸部十四
   北齐高欢     高澄
   高洋
    高欢
北齐书曰高祖神武皇帝姓高氏讳欢字贺六浑渤海 …… (第 1a 页)
其为我耶死亦何恨庚午陈启于魏帝
是日崩于晋阳时年五十二秘不发丧天保初追崇为
献武帝庙号太祖
     高澄
北齐书曰世祖文襄皇帝讳澄字 (第 11a 页)
子惠
神武长子母曰
太后生而岐嶷神武异之魏中兴元年立为 (第 11a 页)
     侯景(附/)
梁书曰侯景河朔人也少不羁高欢以为将军雄勇冠时征伐
数有大功尝谓欢曰若假景三万人当横行天下要须
缚取萧衍老翁遣作太平寺主后高欢死景乃以河南
降于 梁高澄
使慕容绍宗军围长社景谓绍宗曰欲送
客耶将定雄雌耶绍宗曰吾将决战景乃令将士皆披 (第 13a 页)
   北齐

   高欢娄后    尔朱太妃
    高澄
元后    高洋李后
   高演元后    高湛胡后 …… (第 2a 页)
武喜曰此二妇并堪击贼后为尼
神武为起佛寺天保初为太妃及文宣狂酒将无礼于
太妃太妃不从遂遇祸
     高澄
元后
北齐书曰文襄敬皇后元氏魏孝静帝之妹也孝武帝 (第 12b 页)
宠性又刚直遂多
所弹糺远近畏之豪右屏气高祖尝呼为李生又从容
谓群臣曰吾之有李生犹汉之有汲黯
北齐书曰 齐王高澄
用崔暹为御史中尉宋游道为尚
书左丞谓之曰卿一人处南台一人处北省当使天下
肃然
又曰琅琊王俨字仁威武成 (第 4b 页)
百南过小城城人
登陴诟之曰跛脚奴景怒攻城拔之杀诟者而去
又曰周王思政固守颖川高岳久围不解陈元康言于 齐王澄
曰公自匡辅朝政未有殊功虽败侯景本非外
贼颖城将陷愿公因而乘之足以取威定业王从之于
是亲至颖川益发其众 (第 4a 页)
加其礼宽乃裁所
卧之毡夜缒而出因得遁还见于太祖太祖顾谓诸公曰
被坚执锐或有其人疾风劲草岁寒方验裴宽为 高澄
如此厚遇乃能冒死归我虽古之竹帛所载何以加之
又曰太祖时梁元帝遣使请旧图以定疆界又连结于
齐言辞悖慢太 (第 4a 页)
略曰周王思政固守颍川思政运米数百车欲
向孔城齐大都督破六韩常与洛州刺史可朱浑宝愿
前后要袭获之乃启于 齐王澄
曰常自镇河阳已来频
出关口大谷二道所有要害莫不知悉请于形胜之处
营筑城戍安置士马截其往来彼之咽喉既断 (第 15a 页)
至殆请以劲骑数千
至关中取之欢以告其妃娄氏娄氏曰彼若得泰景亦
不归高欢乃止后欢死景乃以河南十三州降于 梁高
使慕容绍宗围景于长社景乃走绍宗追之至涡阳
景遣使谓绍宗曰欲送客耶将定雌雄耶绍宗曰决战
景乃令将士皆披 (第 13b 页)
酒一斗臧盾饮尽颜色不变言笑自若介染翰便成
文无加点帝两美之曰臧盾之饮萧介之文即席之美

三国典略曰 高澄
嗣渤海王闻谢挺徐陵来聘遣中书
侍郎陆昂于滑台迎劳于席赋诗昂必先成虽未能尽
工亦以敏速见美 (第 4a 页)
后或书经坐禅尽日不食又于
元光殿坐师子座讲金字经云
又曰贞阳侯明俘执至魏魏帝引见明及诸将晋阳渤
海王 高澄
礼明甚重谓曰王与梁主和好十有馀年闻
彼礼佛文常云为魏主及先王此甚是梁主厚意不谓
一朝 (第 6b 页)
银二千两且辞励励问其故文育以告励乃遣
又曰东魏相 齐王澄
以舟师还次于小平津北岸古冢
崩骨见铭曰今卜高原千秋之后化为下泉当逢霸主
必为改迁王曰古人之卜何其至也 (第 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