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子标题
古今画赞 其四 汉明帝 西晋 · 傅玄
四言诗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全晋文卷四十六
肃矣孝明,仗法任刑。
勤综万机,察下以情。
未弘道治,用致太平。
专信俗儒,非礼之经(《艺文类聚》十二)。
周宗庙歌十二首 其九 皇夏(献明皇帝。) 北周 · 庾信
若水逢降君,穷桑属惟政。
不哉驭帝箓,郁矣当天命。
方定五云官,先齐八风令。
文昌气似珠,太史河如镜。
南宫学已开,东观书还聚。
文辞金石韵,毫翰风飙竖。
清室桂冯冯,齐房芝诩诩。
宁思玉管笛,空见灵衣舞(同上)。
真游殿祥瑞表十道 其七 孝明皇后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四
嗣天子臣某诚感诚庆、顿首顿首再拜上言:伏以驾飙之游,俯临于秘宇;凌云之构,钦奉于灵源。完葺在辰,祺祥叠矩。瑞图祗考,实茂于降祯;慈训永怀,益增于追孝。臣无任感幸激切之至,谨奉表称谢以闻。臣某诚感诚庆、顿首顿首,再拜谨言。
万岁殿祥瑞表十一道 其八 孝明皇后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四
嗣天子臣某诚感诚庆、顿首顿首再拜上言:近以中闱授役,方在缮完,普宙降祥,遽彰鉴祐。嘉祥屡睹,瑞典寔符。缵绍基图,茂臻于善应;励精夙夜,庶展于孝思。臣无任感幸激切之至,谨奉表称谢以闻。臣某诚感诚庆、顿首顿首,再拜谨言。
唐旧书杂论一 其三十 明皇祠后土 北宋 · 晁补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三四
汾阴后土之祠,自汉武帝后废而不行。开元十一年上亲祠,改汾阴为宝鼎。二十年,中书令萧嵩上言:「十一年亲祠祈谷,自是累年丰登。有祈必报,礼之大者。且汉武亲祠,前后数四。伏请准旧行赛谢之礼」。上从之。
右《志第四》。祠后土,非古也,旷代不讲,而明皇行之。行之十年,不复讲矣,而萧嵩劝之。嵩为公相,不能止人主非礼之动,又劝之,异哉!
皇后庙十五首 其四 酌献孝明皇后室用《惠安》 宋 · 郊庙朝会歌辞
四言诗 押屋韵
祀事孔明,庙室惟肃。
铏登笾豆,金石丝竹。
既灌既荐,允恭允穆。
奉神如在,以介景福。
汉论二 其二 明帝 南宋 · 陈亮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四○
人主为治,莫患乎饰治者有馀、而出治者不足也。夫文物者饰治之具,而宽洪者出治之本。自夫本不足而具有馀,是以一时之政虽足以眩耀人之耳目,而大体实伤于冥冥之中。何也?品式之具而根本之戕也,华藻之丽而质朴之亡也,典章之盛而道德之役役也。故善为政者,宁使治本之不立,有如文物之灿然,而宽洪之缺然,则治本亦既不立矣,于治具乎何观?是故古之圣人,以具扶本,不以具胜本;以文辅质,不以文灭质。先立其大者,而后从事于其小者,是以政之成也,有条理而不紊。后世人主,惟务治具之举张,而大本不立,君子奚取焉!吾尝求之天地矣:日月星辰系焉,山川草木丽焉,人以为天地之文,若是然也,而天地曷尝无文,然天地之德不专在于文也,是以《易》于《贲》卦则贵夫「白贲」,而赞乾坤之德者,亦惟曰「大哉乾元」,曰「含洪光大」而已矣。人君出而经理天下,岂能不从事于文物,而索天下于枯槁之域也哉!顾唐、虞、三代之君,所以存心、所以抚物及人者,必有出于文物之表,而不从倚办于文物,何也?本大则末必蹶,华盛则实必衰,文之綦则德之凉也。是故临简御宽者,皆圣人体天地之量;而以严束下,以慧察物者,必非进德之阶。彼狭隘褊急者,非不知为君之道不应尔也,然冒而为之、有所不顾者,盖其溺心于刑政之末,常虞人臣之欺己,是以逞聪明而役智虑,务以察见臣下之情。夫岂知为君之道,不难于使人臣之不敢欺,而难于使人臣之不忍欺。万几之夥,千官亿丑之众,岂一人聪明智虑之所能固?有所及必有所不及。自其有所及,是以有文物之可述;自其有所不及,则宽洪之量欲进于常王之域,毋乃大有径庭乎!君子是以为显宗喜而亦为显宗不满也。且以治具之綦大者,不过数端而已:制度也,时令也,养老而乞言也,崇儒而重道也,厚本而劝农也。今也帝皆能之,可覆而按也。定南北郊之冠冕车服制度,则永平元年也;亲幸辟雍,尊事三老,兄事五更,则永平二年也;亲耕藉田,以祈农事,则永平四年之诏也;开立学校,置五经师,则永平九年之诏也。洋洋乎诗书之盛,彬彬乎文学之盛,孰谓永平之政非一时之至治乎?然刑理善而德化之不闻,法令明而度量之不广,好以耳目隐发为明,故公卿大臣数被诋毁,近臣尚书以下至见提拽,以万乘之尊而自以杖撞郎,其与帝尧容四凶而不诛,周人容饮酒而不杀者,不亦大相远邪!是以朝廷莫不悚慄,争为严切以避诛责,而以苛刻为俗。百官无相亲之心,吏人无雍雍之志。至于感逆和气,以致天灾,有如钟离意之言者,信有之矣。宋均亦以慧察为言。岂非文物有馀而宽洪不足乎?向使帝循高文之家法,以宽仁为心,以洪大为度,毋狃其南阳之对以为能,则永平之政岂止于今日之所观!后之有为治之志者,请以显宗为法;无容人之量者,请以显宗为戒。
两汉论 其七 明帝 南宋 · 戴溪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三一
夫天下是非折于理,不折于势,故君子论学,不容以挟贵为也。况夫天子有天下之尊,意所予夺,群臣承望不及,是是非非,岂能尽当于天下之理乎?汉明、章皆崇儒重道之君也,尊礼师傅,是正经义,岂不尽善尽美哉?明帝临幸辟雍,自为辨说,固已失人君之体矣。他日章帝患五经同异,博集诸儒,会议白虎观,天子称制临决。去圣久远,六经残阙,诸儒论难,前后异说,而欲以天子之尊临定其是非于一言之间,难矣哉。夫有的于此,十人射之,不如百人之射,谓其中者之多也。当六经残阙之馀,诸儒各以其意说经,一是一非,何常之有。并存不削,以待后之人择焉,夫亦何恶于明经哉?必将去彼取此,则纷纷之见何时定乎!呜呼!秦火汉壁之馀,散失已久,岂无字画之讹,义理之难晓哉?蔡邕书五经文字,刻石置诸太学,观者填咽,亦安保其无失也?孔颖达等作五经正义,杂取谶讳之说,以为注疏之学,又恶可尽信乎?自宣帝讲五经于石渠,已不能行于后世。章帝复踵宣帝故事,天子自定其是非,恶保其久而不变乎?夫天子之尊,不当自用其聪明也。隋炀帝自以诗名,而忌群臣之能,此固不足责矣。唐太宗命群臣修晋史,而加以御制,为人君亦安用修史为也?自秦、汉以来,小人事君为容悦者,恶群臣异议,始劝人君自为制作,以震服群臣。杜周欲人主自为法令,儿宽劝人主自为礼乐,此岂可以为法哉!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 其一百二 邓彪(少修孝行让国于异母弟凤显宗高其节许焉又曹子建诗) 宋末元初 · 林同
五言绝句 押支韵
让国异母弟,如彪正自奇。
今人有同彦,煮豆且燃萁。
咏史(上) 其二 明帝 宋末元初 · 陈普
七言绝句 押豪韵
盘木白狼纷贡毛,龟兹侍子荐蒲萄。
满朝虎拜南山寿,无一人能作旅獒(自注:光、明,贤主也,皆以志满不能永年。永平十七年,公卿以远人咸服,集朝堂上寿。越明年而崩,年四十八,岂盈而荡乎。使时有贤圣辅之,陈丹书,作旅獒、无逸,使知为君之难,则以明帝之贤,当慄慄危惧,不敢荒宁。太戊、大丁之寿,汉业未可量也。章帝三十二,孝和二十七,孝和不寿而汉遂衰。岂非光、明不能持盈戒满,理势之所致欤。)。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五十八 汉明帝 明 · 孙承恩
于惟显宗,亦世其烈。
宪章慎守,幽枉必雪。
崇儒养老,文教聿兴。
增光前人,汉道允升。
续咏史诗一百五十首 其三十七 云台(汉显宗图中兴功臣高密侯邓禹等三十六人于云台) 明 · 钱子义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三华集卷七
汉家三十六功臣,一一丹青写凤麟。
嵲屼坏台遗几尺,风云还为护荆榛。
全韵诗上去入声七十六首 其二十五 汉明帝 清 · 弘历
押词韵第十二部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四十九
旧学桓荣尚书受,养老辟雍礼则有。
虽好褊察伤仁厚,建武制度变更否。
自起撞郎实堪丑,抑后妃家法足取。
东平乐善相亲友,云台图像表勋旧(叶)。
失一二得乃八九,责贤何必备滕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