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两汉 其七 明帝 南宋 · 戴溪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三一
天下是非折于理,不折于势,故君论学不容挟贵为也。
况夫天子天下之尊,意所予夺,群臣承望不及是是非非岂能尽当于天下之理乎?
明、章崇儒重道之君也,尊礼师傅是正经义岂不尽善尽美哉?
明帝临幸辟雍自为辨说,固已失人君之体矣。
他日章帝五经同异,博集诸儒,白虎天子称制临决
去圣久远六经残阙,诸儒论难前后异说,而欲以天子尊临定其是非一言之间,难矣哉
有的于此十人射之,不如百人之射,谓其中者之多也。
六经残阙之馀,诸儒各以其意说经一是一非何常之有。
并存不削,以待后之人择焉,夫亦何恶于明经哉?
必将去彼取此,则纷纷之见何时定乎!
呜呼
秦火汉壁之馀,散失已久,岂无字画之讹,义理之难晓哉?
蔡邕五经文字刻石置诸太学,观者填咽,亦安保无失也?
孔颖达等作五经正义,杂取谶讳之说以为注疏之学,又恶可尽信乎?
自宣帝讲五经石渠已不能行于后世
章帝复踵宣帝故事天子自定是非,恶保其久而不变乎?
天子之尊,不当自用聪明也。
隋炀帝自以诗名,而忌群臣之能,此固不足责矣。
唐太宗命群臣修晋史,而加以御制为人君亦安用修史为也?
自秦、汉以来小人事君为容悦者,恶群臣异议,始劝人君自为制作,以震服群臣。
杜周人主自为法令儿宽人主自为礼乐,此岂可以为法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