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唐通和先生祖君墓志铭 后梁 · 许鼎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四十二
先生讳贯
字子元
范阳人
曾祖济。
蜀州司马
祖计。
掌膳郎。
父斌。
守植不仕。
先生性宽平。
家人州里。
莫得见其喜怒长短。
颇览书传。
尤工诗句。
天才器识。
少有伦侣。
益修之术。
贺监知章得摄生之妙。
近数百年不死。
负笈卖药韩康伯
近于台州上升。
遍于人听。
元和己亥年
先生遇之。
先生曰。
宽中而柔外。
可语以至道也。
仙家品秩。
如青紫基级。
不可骤寘。
必以退节为首。
退节则寡欲。
寡欲则神逸。
神逸则无为无不为也。
反此而求道。
犹却走以追奔也。
子其志之。
后遇今岁。
遇尔于小有也。
乃授断谷丹经。
先生盟而受之。
吞一粟则十年不饥。
门人得之。
皆符经诀。
于是先生道誉。
喧动公卿耳目。
求见就谒。
凡累十人。
丁酉年
鄂侯杨公为华牧张公乞丹于先生
先生曰。
学道先乎养神。
然后吞药。
药吏也。
神君也。
君逸于上。
吏劳于下。
以劳助逸。
是谓万毕。
贯将吞丹也。
坐忘所思。
行忘所之。
却视其身。
萧寥希夷。
所以绝谷十年不饥。
今张公万乘柱石。
百姓父母。
一物失所。
必轸于怀。
欲无劳神。
其可得乎。
虽九转还丹。
亦无补也。
公曰。
其言至矣。
己亥年秋九月
先生召门人婿侄曰。
二仪者。
万有之逆旅。
两曜者。
百灵之灯烛。
欲灯烛之不晓。
安逆旅之不去。
怪矣。
贺公之期至矣。
乃就沐浴。
如有所候。
八日
奄然委化。
寿九十有五。
先生夫人胡氏。
蚤死。
无嗣。
一女适张审言。
无男。
一女适黄虞卿
虽别族姓。
得凤毛
伏览经法。
养志丘园。
声华籍甚。
则曰先生无愧矣。
始刻石。
子婿与表侄孙谢骘门弟子闵仲孚等议曰。
昔娄妻谥其夫曰康
至今韪之。
二三子得不以黔妻为式乎。
先生听于无声。
视于无形。
不曰通乎。
言不讼物之短。
心不系时之非。
不曰和乎。
谨号通和先生
以彰先生之德也。
何如。
佥曰俞。
遂刻号于石。
其年冬十一月十一日
葬于宅东北隅
胡夫人坟右。
世礼也。
鼎亦先生所教者。
奉门人婿侄命为坟表。
铭曰。
北西山。
南东湖。
水为陵。
山为洿。
先生名字终不诬。
胡夫人挽歌子哲1052年 北宋 · 梅尧臣
 押鱼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已哉胡夫人,其寿七十馀。
其子哀母死,一夕髭皓如。
髭白发亦白,长号守茅庐。
扶棺埋吴云,来会倾市墟。
谁复向寒月,卧冰求鲤鱼。
祭妻母德清县胡夫人元祐八年十二月 北宋 · 韦骧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八○、《钱塘韦先生文集》卷一六
维元祐八年岁次癸酉十二月朔二十七日,子婿左朝散大夫尚书主客郎中上护军韦某谨致清酌庶羞之奠,敬祭于丈母德清县胡氏夫人之灵:呜呼!
夫人之德,玉洁兰薰。
夫人之节,雪霜松筠。
孝于怙恃,幼已出伦。
移事舅姑,爱敬日新
奉养夫疾,踰五十
夙夜如初,不懈其勤。
虽古贤妇,其亦奚云。
封邑德清,神相厥身。
寿不及耄,命殆违仁。
某之不肖,蚤厕婿列,蒙被慈眷,铭心深切。
驰走王事,违远门闑,不耳謦欬,积有岁月。
闻讣且后,拊膺悲咽,想仰丛涂,莫由竭蹶。
遥致薄奠,以时诚洁。
远日有期,终天之诀。
呜呼哀哉!
尚飨。
姑溪居士胡氏文柔墓志铭大观四年十一月 北宋 · 李之仪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三○、《姑溪居士文集》卷五○
文柔讳淑修字文柔姓胡氏,世为常州晋陵著姓。
祖宿,历位要显,其子孙族属多能取美官,遂为大族。
父宗质,娶宣城施元长之女。
元长丹阳刁氏,约之妹。
馆阁旧人,乐善喜宾客,公卿巨人多所亲厚,故相因习,以风范好事,互为表发。
文柔当内外族盛时,独能于所闻见,择而不随,一时翕然以为贤。
选所宜归,皆侈家达门,文柔辞焉。
于是先人蹭蹬禄仕,敝车羸马奉朝请
余方从学者游,有以合姓为言者,先人难之。
文柔谓其亲曰:「此可托也」。
乃归于我。
事先人、先妣,能尽其所以事。
嫁方数月,先人当赴远官,余将从举子试,皆不欲余相远。
文柔曰:「君无以我为重,而使君有新婚惜别之议。
凡晨昏致养,我之职也,第勉之」。
后先人得疾,文柔未尝去其侧,药饵非亲尝不进。
甫属纩,谓文柔曰:「吾幼女及行而不及见,以是累尔」。
文柔涕泣承命。
既佐先妣营葬事,治家外,一意掇拾,多取其自随物为其用,卒得佳配以行。
余既出仕,表偏亲,禄不给于养,文柔谨甘旨,均有无,脱粟不自厌,而门内无间言。
施夫人卒,文柔即褫去服饰,不茹荤血。
先妣屡强其反常,文柔每谢曰:「内失吾舅,外失吾母,可复世间欣艳以相夸邪」?
卒不回。
先妣弃孤遗于京师,余羸然在疚,傍无一力之助。
文柔经理促办,迨护丧归葬,无一事不至。
凡穿穴封殖,率与余分任。
每举其衰襦,运土以从事,而手实之。
其松槚灌溉,则涕泪与水俱,无虑数十本,后无一不荣者。
父感疾,善医者曰:「非灼艾不能效」。
固请不可,文柔泣曰:「疾已至此,得不为儿女念」?
辄炷香于臂曰:「愿于一炷对一壮」。
至十馀,父始觉,至噭呼,亲以手拨去,犹不已。
既丧,推毁几不胜衣,掖之乃能行。
京师新辟禅刹,召名师主之,学者至奔走天下,然一方犹未全信。
文柔著坏色衣,一饭不粥,随诸学者参问,而所谓明师者,皆即其可。
上自宗室公卿家,往往化之,类中遂为领袖,而名闻京师
天下丛林,至今称之,文柔亦以是为己任。
崇宁二年,余以撰故宰相范忠宣公行状,逮系御史狱,方大暑文柔颍昌兼程野宿,追余至京师,僦数椽地,手自执爨,具狱中饮,当烈日烟焰中,斯须不暂,过者为流涕。
狱词有所追诏,而所追偶寄一姻家,其长雅不相习,文柔曰:「彼若觉,则不可取」。
辄绐曰:「久阔,幸一相见」。
先厚赂其使令,而得其处,入门则相与破锁发箧,得所追以出。
长大惊曰:「一何妙耶」!
亦具以是诉于人间者曰:「富有是乎」!
已而曰:「岂古所谓烈女者」!
莫不首肯而嗟赏之不已。
余既南迁,文柔相迎于御史府,顾余泣且喜曰:「囹圉中何所不有,而君乃丰悦过于常时,岂不以之介然邪?
我当与君俱贬所,未必恶也」。
遂同涉阛阓,止旅邸,其修途所次,具已集矣。
或曰:「陆趋良劳,又方庚伏中,且久雨,奈何」?
遂附运粮空舟以行,而舟敝,上不能蔽,果大霪,至加雨衣相拥覆,兼昼夜者六七。
比舍舟而陆,历深山大泽,夫妇形影相携。
暑每增炽,率达旦命途,时藉草以休其乏。
既即贬所,异乡人情龃龉,又以罪来,上下观望,几不相谁何,蓬荜萧然,惟薪水相给而已。
文柔间谓余曰:「通塞自有其数,苟不偶于今日,则合眼再开,未必无佳处。
要须于向上事精进,当能必致其佳」。
既到此,尤甚自策。
一报缘中,不昧者有几?
遂一意佛事,朝暮礼观音忏不懈,间邀余共之。
先是,文柔三弟各分俸为助,忽语余曰:「日月易得,食其所分行二年矣。
此时以我故分,而元与之约,遇赦恩或得免,则还之。
赦来而不及,彼不能无所望」。
余曰:「姑少待以成其义」。
文柔曰:「第还之,我亦欲履其约也」。
家人辈窃疑其说。
一日,二三禅者相过处,遽留饭,饔涤举馈,文柔皆不以委人。
既彻,微觉疾作,居两日,遂革。
辄自洮颒更衣,屡举身起,欲跏趺而行,家人辈幸其生,不为之掖,乃两手结弥陀印而逝,时四年二月四日也。
气候已暄,犹停七日,以待其子。
甫就木,颜色光润如笑。
呜呼,之仪不幸,事先人之日短文柔间关相保于穷约中,与先妣不异亲母子,无顷刻暂相舍。
终养,见遗像,必出涕。
遇时享,荐献必亲。
而历道其平生,咨嗟感咽不自禁。
余仕不偶,偶又仰禄为生,文柔能使不足为有馀。
既笃于其姑,又不忘其父母之爱,周旋往来,常恐有所不及。
二家中表,矜式其所践而严惮之。
其二亲之葬,适在数千里外,皆轻装赴之。
孤妹自襁褓拊育至及行,又亲为纫制以待。
性高严,喜风节,自许与甚重。
练达世故,喜论事,于人物取舍则毫发不假借。
上自六经、司马氏,更及诸纂集,多所终识,于佛书则终一《大藏》,作小诗、歌词、禅颂,皆有师法,而尤精于算数。
沈括存中,余少相师友,间有疑忘,必邀余质于文柔,屡叹曰:「得为男子,吾益友也」。
余从辟苏轼子瞻府,文柔屡语余曰:「子瞻名重一时,读其书,使人有杀身成仁之志,君其善同之」。
邂逅子瞻过余,方从容笑语,忽有以公事至前,遂力为办理,以竟曲直。
文柔从屏间叹曰:「我尝谓苏子瞻未能脱书生谈士空文游说之蔽,今见其所临不苟,信一代豪杰也」。
比通家,则子瞻命其子妇尊事之,常以至言妙道属其子妇,持以论难,呼为法喜上人
子瞻既贬,手自制衣以赆曰:「我一女子,得是等人知我,复何憾」?
雅不耐事,责己甚常,而待人御下必欲如己。
自始蔬食,迄老不少辍,虽疾病亦不易。
无盐酪,终粗粝属餍尔。
随禅者力行,受圆炤宗本师记,从其门弟子,别名守慧
两男子:长未名而卒,次尧行,未葬前一年亦已卒。
一女子,嫁馀杭虞奕,孝而义,甚似其母,而明丧疏通,不胶于事,文字一过眼辄诵,为文多魏晋间人语,后文柔数日卒。
内外孙儿女十三人。
李氏占数沧州无棣,后徙楚州山阳,今得卜于太平州当涂县藏云山之致雨峰下,遂迁先人妣以葬,而以文柔从葬。
先人讳颀,先妣田氏。
享年五十八,其葬以大观四年十一月十八日
先以余通籍朝列,封蓬莱县君
再以余加大夫阶,进封南华
后以余复官,追封静安
嘉祐中尝从其祖母至内廷,见于柔仪殿,中宫拊之曰:「是乃胡氏有学能文之女乎」?
后因上元节,御宣德门观灯,命妇皆在侍,又顾胡夫人曰:「能文之女何不来」?
文柔适在后,遂呼出而赐冠帔。
文柔生平可纪之事固多,惜非其地,而终不能超见其志,宜能文词者抑扬以信后世。
然与余四十年伉俪,且复所履历,皆人所不能堪,亦人之所甚难,又多缘我而致,加之闺门之外,或不及遍知,苟非亲为直书其事,则九原之下所深负矣。
辄揽涕而铭之,尚恨有所不尽也。
铭曰:
生之非艰,行之则难。
胡舍彼以即此,盖所遇之适然。
达我行之必至,庶古人之莫能先。
或谓此丈夫之事也,孔子不曰有妇人焉。
噫,求仁而得仁矣,亶吾铭之弗谖。
魏府君墓绍圣五年七月1098年9月6日 北宋 · 陈师道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七一、《后山居士文集》卷一八 创作地点:江苏省徐州市
君讳宗讷,字景仁彭城安德里人。
治平几年,东人饥,天子出使振业之,募民出而赐以官,君于是为州助教
其先累富,父齐,为洋州司理参军,娶胡氏,有五男子,君以季少任事。
矜恤内外,敬士而亲。
缓急扣门,不以事辞,有报者未尝不辞也。
凡贷而后,则倍期而不倍息,或损之,曰:「人一而吾二尔,何损」?
凡质不问当否,惟所欲。
有来以箧,使自验而不发。
或疑焉,曰:「虽妄何惮!
且一失不复,人必不为也」。
及疾,属其子于母兄以学。
度不可偿与偿而后者,皆焚其券。
后其兄病,胡夫人复行之,人谈之至今。
君以熙宁三年八月甲子卒,年三十有三。
娶高氏,一男四女。
绍圣五年七月甲子,其子涤谋于其宗,自大父而下与君凡几柩,别葬于大彭乡之新城村
涤举进士,方质谨厚,不谈人之短,有谈者弗应。
至巨恶人所唾骂,一叹而已。
家虽贫,不苟受。
将葬,宗不共其费,或问之,曰:「葬,吾责也。
使不同,吾且专之,而况有助乎」?
余由是与之游,始葬,欲余铭而不敢请,既闻而哀之。
阮思旷有好车,人欲借以葬,而难之,思旷曰:「车而使人惮借,何以为也」!
遂焚之。
思旷之车,与人共之,犹以为难,则余之色辞拒者众矣。
于是申以叙之,使陈诸墓。
古者葬以死,祭以生,谓鬼有知而尸无知也,故不封而庙。
后之人薄祭而厚葬,既封植之而又识之,既掩诸幽而又揭于道,既守之子孙而又以累人,其为不朽极矣。
虽然,韩退之为铭文数十,去今几时,穹石伟画,顾无存者,而其人之事功,烨烨在人心目,如今日事。
是以知金石之不足恃也。
今魏氏欲显其亲而必余之述,岂不悖哉!
宋故胡夫人孙氏墓志铭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九六、《鸿庆居士文集》卷四○
夫人晋陵孙氏。
曾祖讽,尚书职方员外郎
祖夷清。
志康登州文学、赠宣教郎
母,太安人蔡氏。
夫人年二十五,嫁为同县进士胡谔字正卿之妻。
正卿年三十九病卒,夫人嫠居四十年,为妇为母,淑慎慈祥,内外族姻叹誉之无閒言。
享寿七十七,以绍兴九年三月甲子感微疾而终。
初,正卿之没也,夫人之亲固亡恙。
生二男子,一女尚幼,而其姑已老,一室萧然,茕独无依,众谓夫人曰不安于胡氏矣。
夫人哭其夫,三年不御酒乐,未尝一日去姑之侧。
母弟稹尤友爱,挟二孤甥以归,而进诸学;
幼女才七岁,约他日归其子好德者,曰:「可以纾吾姊之忧矣」。
居久之,二子曰安节安道,皆以文行称一乡;
女归好德如约,而夫人为寿母。
建炎南渡,盗残其庐,安节安道相继遇疾,皆物故,诸孙犹未胜衣,于是好德夫妇又迎夫人以归。
辟寝庐,奏滑甘,视寒燠之宜,奉事十年如一日。
属纩之夕,好德治丧于正寝,合孙氏、胡氏两族数十人会哭于其家;
饭僧供佛,梵呗之声连昼夜不绝。
卜以十年丙申于县万安东乡夏庄原上。
呜呼!
夫人少寡,不践二庭,甫见二子之立,又弃而先。
独馀一女,有士君子之操,奉其母周旋不遗力矣。
始,正卿从其亲于墓次,今又举夫人合祔焉。
除治故茔,撤而新之,尺椽寸瓦,皆自手出;
躬视畚筑,不避风雨;
又从茔旁若干步结屋三十楹,以舍守冢者。
好德助之,无毫发计惜,曰:「以成吾父之志也」。
某,夫人之从子也,知之尤详,宜为铭。
铭曰:
猗嗟夫人兮,女史之标。
事专屋而閒居兮,菽水箪瓢。
泣呱呱以盈前兮,牧众稚之垂髫。
闵凯风之劬劳兮,棘薪盛而夭夭。
一日不见兮,奄忽滔滔。
从夫子于故丘兮,视铭其昭。
胡夫人出尘庵诗四首(并引) 其三 北宋末 · 周紫芝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当日飞升云路赊,夫人原属旧仙家。
莫将林下能诗(明抄校、金本作神龙)女,轻比神仙萼绿华(诸本注:世传钟离先生,岂非夫人之家乎?)
仁和胡夫人二首 其二 宋 · 洪朋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王父依诸舅,夫人实外家。
往时拜颜色,仰德重咨嗟。
世事如流水,仙游只暮霞。
可堪衰绋(鲍校本、丁本、朱作哀拂)涕,风雨白杨斜。
采桑子 闺怨集句 宋 · 朱希真
 押词韵第五部
王孙去后朱淑真芳草,绿遍香阶李秀兰《减字木兰花》)
尘满妆台吴淑姬
粉面羞搽泪满腮王幼玉
教我甚情怀李清照

去时梅蕊全然少窦夫人,等到花开苏小小
花已成(陶氏《苏幕遮 闰怨》)
梅子青青又带黄胡夫人《采桑子》),兀自未归(玉娇姿)来。
刘君季从墓志铭1193年秋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七四、《诚斋集》卷一三○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
君讳大同,字季从姓刘氏,世居庐陵石塘
祖华祖珍,父逢辰,皆不仕。
父以儒学行义,劬躬会友,所与游皆州里名士。
尝从参政董公学,参政贤之,为其子聘其女焉。
君生三岁而母胡夫人卒,又八岁而孤,哀毁已如成人。
有兄既壮,不寿,君抚其犹子而教之,因谓曰:「先人门户托予二人,若不力学,何由自立」?
乃聘人士之善讲习能文辞者,相与北面师之。
君种学绩文,弥久不懈,月生日长,从进士举,数无遇于有司,君举益不懈。
性谨厚,不妄笑语,平居接物,色怡气平,惟恐伤之。
尝曰:「与物无竞,吾乐也」。
笃亲宣慈,善行纯表,终始若一。
侄寖长,欲分田畴,畀之沃壤,而己取其瘠焉。
量入为出,不蝇营于锥刀。
倒廪于谷贵之岁,辄痛损其估以济人,人多德之。
里有大东塘,溉田数十百顷,岁久不治,将遂圮废,众惮其费,莫敢议其役。
君一旦视之,慨然曰:「吾田须此水者甚寡,然使水既潴,亦众利也」。
乃捐金鸠氓筑之,疏为沟塍,取之不竭,旱有先备,岁无大侵。
吉塘有小溪横道,患无舆梁,每雨集暴涨,及隆冬凝寒,往来者病涉。
君乃召匠计工,伐石它山桥其上,费一钱粒不徵于人。
桥成,行道呼舞。
君之乐于利人类此。
使天假之年,则其推有馀,济不足,其事当益宏大,又非今所见闻者比也。
绍熙三年三月乙亥,君以疾卒于正寝,年三十有八。
娶杨氏,赠左中大夫徽猷阁待制谥忠襄邦乂之孙,故右朝奉郎都大提点坑冶铸钱司主管文字振文之女。
生三男:䇾、察、谟,皆竞爽。
四女:许嫁罗步萧昌龄、宣溪王桯、卢溪王溉泉江郭栖凤。
君卒之明年,其孤欲以九月甲申葬君于高泽乡遥塘之原。
前期,以迪功郎潭州浏阳县萧一致之状来谒铭于予。
忠襄,予叔祖也;
主管,予叔父也。
虽予宦游北南,与君未觌面,然与君亲也,且闻其贤,则哭而铭之曰:
龀而不天,壮而不年,学而不骞。
其立匪易,其劬匪置,其折匪意。
莫贤者渊,莫孝者骞,则亦云然。
君也何怼,子也可诲,庸讵不大?
滕府君行状 南宋 · 程洵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三二、《尊德性斋小集》卷三
君讳洙,字希尹姓滕氏,世家徽之婺源
其始不知何自徙居,熙宁中,君族叔祖循州兴宁县申游京师,见龙图阁学士东阳滕公达道叙家世,知东阳婺源之滕本出一族,而至其所由合散,亦不能言也。
君曾祖谷、祖为、父恂,皆不仕。
君未冠而孤,自力学问。
叔父信州司户参军恺,儒学决科。
尝从豫章罗公仲恭,其弟叔恭,传眉山苏氏之学;
又从神崧吕公节夫及其弟仁夫,传伊洛程氏之学。
皆得其旨,文词卓伟,声名动一时。
君幼闻家庭之训,已知所趋向。
乡先生俞靖、宋祐者,多见前辈大老,学有师承,亦司户公之师友也。
君复从之。
又从它知名士俞允若顺卿李缯参仲江介邦直、汪廷祐子卿先君子,磨砻浸灌,久益完粹。
尤好《春秋左氏传》,对客论事,或援證至数百言不休,于他书亦口诵手抄勤甚。
其为举子之,精致有程度,然以试有司,辄不利,因弃去不复作。
久之,二子璘、珙浸长,知读书,乃以所学授之,曰:「是庶几能成吾志者」。
晦翁先生朱公方倡道闽中,即使璘、珙以书自言愿受业于门。
朱公见书喜,复之曰:「学者患不知所归趣与所以蔽害之者,今既知之矣,诚能于圣门亲切之训,心念而躬行之,渐涵既久,心定理明,将自有得」。
二子得书,佩服惟谨。
君又时时诵其语,戒之曰:「勿负先生所以期汝者」。
及朱公还里中,二子日往从之质疑问难,归辄疏所论于纸,君见之,曰:「非先生意也!
先生诲汝时,岂不曰心念躬行,将自有得乎」?
二子感悟刻励。
及擢第守四方,则又日以异时里闾所见闻人情之诚伪,事理之是非诲饬之,由是二子克自树立,为时所称,由君所以教之素有方也。
晚得末疾,犹手抄言仁为一编,日夕诵味。
尝大书壁间以自警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盖其好学检身,虽老且病,犹不倦如此。
绍熙四年,病复作,夏秋寖剧,知不可为,却医药不御,书子语示诸子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居无何,遂卒,享年六十有五,实是岁七月二十七日也。
夫人胡氏,与君同甲子,资温淑,能顺君所为以成其志,里人咨其贤,前君一年卒。
五男子,璘、珙、瓘、珵、琇。
璘,从政郎鄂州州学教授
珙,迪功郎宁国府旌德县主簿
瓘、珵皆业进士
琇前卒。
二女子,适程万顷、程樵之。
七男孙,五女孙。
君为人恭俭好义,遇人无少长,俛首接语,如见大宾
凡少年所为饮酒歌呼、饶乐放纵事,未尝一接也。
自奉菲薄,食不二味,无彫镂之器,华饰之衣,苦节力行,终身如一日,不以丰约易其度。
尝有一士族女年甫龆龀,家贫母病,父为牙侩所欺,鬻之倡家。
闻者不平而莫能谁何,君独愤然,呼倡、侩许偿直还女。
倡阳诺,而实谋挟之以遁。
君廉知之,亟诉诸官,未决。
倡与侩谋伪契,增其直累数倍,觊君惮费而止。
君喜女得还,不复斥其伪,即谋所以酬之。
然未有处也。
会璘举乡贡,郡馈鹿鸣劝驾之金,即以取女还其家。
县令张安中闻之,击节称叹,书其牍,誉君良美。
盖虽居困约,犹自拔为义。
至他嫁亲戚孤遗之女与矜其贫而恤之者犹多,不能尽书也。
洵之祖妣胡氏夫人与君母夫人,兄弟也。
胡夫人无恙时,尝为洵言:「峨山府君既殁,子幼家贫,未有以葬。
有地在县西易潭上,术家以为吉,而吾家未之知。
一日,滕氏妹来省,从容为我言:『姊夫捐馆,岁久未葬,闻姊家有吉地在易潭山,或嘱我以重赀求之。
我谓姊夫犹未葬,不许也。
姊子弱,虑为他人所訹,盍早图之』?
吾闻之矍然,遂以葬府君,今所谓峨山是也」。
因叹曰:「是家有阴德,子孙其兴乎」!
洵闻此时方壮岁,今又三十年矣,而君二子相继取高科,叔季皆力世其家。
夫人之言,于是可信。
诸孤将以某年月日合葬君夫妇万安乡松岩龙陂西四壮之原,书来求状君行,将属名世之士为之铭。
洵既叙其大概,又因记祖妣语于其末,使览者知君家之所由兴云。
谨状。
胡夫人吕氏墓碣铭1176年 南宋 · 陈亮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四六、《陈亮集》卷三七 创作地点: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
往余闻吕氏母劳苦有功于家,晚以其女孙妻吾从叔次愈,盖犹及识之。
于是时年七八十岁,言语质实无饰,抚问其旁儿女子,谆谆有恩意。
因叹承平遗民,虽妇人犹能如此。
其女孙之嫁胡氏者,有子从余游。
闻其始嫁时盖甚少,舅姑辛勤起家,冀得妇以相吾事,且又未有他妇,已自能劳苦以取其舅姑欢心。
诸叔之幼小者,抚视加恳恻焉。
其后各各有妇,常先后弥缝之,故上下无大阙失。
要之,虽女训久废不用,彼其在父母家习见其尊上人所为,宜不误人家事也。
吕氏世居婺之永康,曾祖孟,祖该,父章。
年十九嫁同邑胡汝弼
从余游之子名括,余爱其可与共学者也。
下有二子,尚幼。
一女,适东阳陈师古
嫁之二十九年,以淳熙二年三月二十五日卒。
明年十有二月甲申,葬于去家二里先茔之侧。
先事,括拜且泣曰:「括无以自致于其母者,且伤吾母之德由是而澌尽矣,虽其邱垄,他日未可知也」。
余无力以重之,为书其石曰:
吾叙次夫人,以存其大母之遗风
吾因其大母,以著太平之遗民
铭乎远矣,庶及其坟。
太孺人吴氏墓志铭宝庆元年1225年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二三、《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八一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宝庆元年,余待罪太史氏,孙之宏与余雅相善也。
一日泣而请曰:「之宏不天,夙丧我先君,吾母抚诸孤凡二十有四年而又弃之。
厥既得卜祔于吾父之兆而未有以铭也,敢惟子也请」。
余曰:「子善自饬以成其身,兹其为铭大矣」。
曰:「是敢不勉。
虽然,之宏之穷毒人有不及知者。
我先君之五世自山阴馀姚,皆力穑自给。
伯父早卒,大父修职某、大母胡夫人年浸高,先君独任家事,褚无私藏。
吾母承顺其志,虽馀财斥币,恬不訾省,得故衣败絮亦与冢姒陆氏尺裂而均之。
讫先君之世,聚居雍睦无间言。
先君肆力于学,州荐其名,益从师友讲肄,矹矹穷晨夜。
或寻师它州,动涉旬岁,吾母服劳馈事,不以累先君。
君性素刚,毋问戚疏,必觇其所趣而进退之。
吾母务为涵覆,承宁族姻,赒恤乡䣊,人人自以㥦志。
之宏兄弟年少长,又俾负笈千里以赴师友之会,多一时知名士。
课督诸孙,察其少进则喜见词色。
不靡衣食,不事游观,不溺佛老,惟致严于宗室之奉。
岁时夙兴行事,子妇若孙咸在,翼翼如也。
之宏进士,试吏为某官,薄禄不足养也,吾母处之裕如。
闻楚朴声则曰:『焉事此』?
閒得其情以告则怿。
晚岁听聪视明,德性弘裕,未尝有厉声疾呼。
水心先生叶正则葬有日,之宏往会,吾母曰:『其已事即反』。
四月之吉,起盥洗簪珥,家人集,忽指头:『何岑岑若是』!
掖扶就衽,已眩不起,哀哉!
之宏犹未反室,终天之恨,九殒莫赎,脱又无以铭之,于吾心独无恨乎」!
余瞿然谢曰:「如子之言,子之先君子上顺父母,旁睦兄弟,下宜子孙,则先夫人棐承之力,是乌可以无纪」?
周公之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宜尔室家,乐尔妻孥」。
孔子大之,曰「父母其顺矣乎」。
夫道行于家而妻子好合,此刑善之著也,则兄弟以和,室家以宜,子孙以乐,顺亲之道孰大于是,非所谓风自火出者乎!
世降俗薄,二女同居,志不相得,而家道以睽、子孙是效者,往往而是。
呜呼,闻夫人之风,余惧夫词之不令也,以为神羞
虽然,余曷敢不铭?
夫人吴氏,世为馀姚著姓。
父讳端礼,赠武义郎
母喻氏,封太恭人
夫人子男四人:之宏,今以承直郎荆湖南路安抚司准备差遣
次之亮,乡贡进士,先夫人卒;
次之震,从荆湖制置幕府得官,知郢州长寿县
次之颖。
女嫁知某州史弥忠
孙男九人:自中,乡贡进士
自道、自明、自昭自诚自牧、自强,馀未名。
孙女四人,长嫁新晋陵县赵与昭,次外孙史巍之,余尚处。
夫人生以绍兴十一年四月甲午,卒以嘉定十六年四月癸酉朔,葬以十月壬午,墓在某县某乡某山之原。
铭曰:
士不遇,曷其望?
维逑之良,式扶而将,浅于泳兮深于方。
既顺乃祥,厥基允荒。
诏子孙,世其庆。
友仁先生圹记淳祐十二年十一月 宋末元初 · 许月卿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四七、《先天集》卷七、《新安文献志》卷九一
许氏,姜姓也,先君讳大宁字宁之徽州婺源许昌人
签书枢密院事鹤山先生魏文靖公尝友其仁,曰天下仁人也,以小篆扁其堂曰「友仁」,对客称为友仁。
先生曾祖考讳良,故尚书工部侍郎秀岩先生李公题墓道云「有宋善士」。
祖考讳安国,参知政事凤山先生李公署以「淡轩居士道」。
考讳琳,故左丞相克斋先生游靖献公以「长者」书墓道之颜。
先生生而秀颖,孝友异常儿,左右就养,四亲异之。
十年哭淡轩,诚哀如成人,执丧如成人。
厥九年丧长者,于是大母张、母胡两世只景,癯于双鹤。
先生哀尽,然有以得两母心,生其死骨,二昆曰:吾有弟矣。
张夫人殁十有五年而胡夫人即世,先生哭之若丧长者,而哀曰:「余为童子时,笔墨洗空畦径,诸老先生摩其顶曰希有希有。
朝廷方以进士科级人,余傲兀其间,归而读,有司所可者皆余始所为后改之者也。
又三年率如是,转教人意懒矣,胡母欲进士余,余如泉石何!
今吾终不复有母,又奚暇进士哉」!
盖自是不应书。
先生和平温厚,视人犹己,过人不欲人誉己,济人不欲人德己,性于天,世于家,然其用力于求仁深矣,故当理而无私,全体而能恻隐。
见有蕴年者,先生为之诵《西铭》,曰:「谒籴者岂获已哉!
挟金不多,人往往厌其烦,饿者由是众。
必多金然后得籴,得籴者滋寡,殍死者山积,安乎」?
先生手权衡,背汗滂,若无秋毫厌斁意。
粜未遍,家人云食,终不食,曰:「一人籴,其家待而食者且十人,饿吾一人而食之,胡不可」?
人私其私,以邻为壑,先生不间远近,一之以《西铭》。
岁覈户若干口,人予之,户户春风,而族姻浓焉,曰:「籴者,《西铭》『理一』也;
予者,《西铭》『分殊也」』。
药其病,棺衾其死,泉币其穷。
无告者不必族姻然,不幸丽桁杨,即衣纩之。
逵径辟之石之;
川不梁,造舟而梁之。
衣冠佩玉不动声容,而悍者神伏,狡者心化。
有不善萌焉,畏先生知,不敢为者甚多。
讼不即有司而之先生之庐,得片言,皆失其所以争而去。
常曰:「之下,其草不殖。
为富不仁者,未尝学问耳」。
先生之乡,贫富皆得所安。
急人之急,虽犯大寒暑,当大患难,得疾疢,致空乏,为世非笑,了不顾。
二昆既逝,恤孤扶危,有人所甚难者,盖先生一身即《西铭》也。
哭从兄端之诗云:「几年书案共囊萤,岂料于今隔死生。
回首鹡鸰原上路,云愁烟惨不胜情」。
是时才十有三龄云。
平生祭必敬,祭已必哀,事尊者必尽礼,遇少贱必降屈,共利必薄取,共患必先赴。
乐道人之善,恶称人之恶,忧人之忧,乐人之乐,出于至诚,人为感动。
犯之不校,淆之不浊,性有常度,终身如一日。
家传紫阳夫子之学,本身證民,坦然明白,易知易行。
学者问疑,刃解辐辏,见其进则喜如己子,异时场屋人人自秘先生昌言之闻,而用其言辄得售,司文衡者所击节处盖先生语。
病中读韩退之文杜子美苏子瞻诗,终身不遗忘,曰:「吾病未尝无所得」。
用是,先生诗文似韩、杜、苏。
晚读黄鲁直诗而说之,故暮年诗体一变。
月卿初能言,抱而教之曰:「『段秀实笏击朱泚颜杲卿面折禄山,简册有光,精爽如在。
惟尔英烈,追配古人』,此高宗皇帝追贲李若水辞也,小子识之」。
淳祐四年月卿幸赐对,因忧勤逸乐之问,极陈时宰以逸乐二字为窃权之本,考官惧,第为五甲,有旨升第四,先生喜曰:「真吾子也」!
月卿西仕危边,人笑其左,先生曰:「吾教之耳」。
宾客,无日不投辖
筑群书楼、爱莲阁,一觞一咏,至者忘归。
客方贵盛,礼不为加;
其落陷阱,悉力拯之不倦。
仁之义、仁之勇如此,夫盘错游刃而沈静如愚,使用于世,才德之杰也。
生于绍熙四年十一月廿日癸未,殁于淳祐九年七月七日丙子,得年仅五十有七。
神明不乱,笑语而终,知与不知,皆为流涕。
更相唁曰:「世复有仁人如是乎」!
先是,欲以少牢享神祠,乃辍不享,不肉食者不知其几家。
或曰:「仁者寿,夫子欺予哉」。
或曰:「愚窃闻之矣,岁戊申久不雨,民无生意,先生斋宿吁帝,愿减龄以救天下,其词良痛,明日雨,明年先生殁。
先生,真能行朱文公之学者。
世之誇口耳,曰吾学道德性命,遇事辄趋利,秦越视人。
世道日降,有由哉。
先生之风,庶其有瘳乎。
此其寿盖弊天壤矣,仲尼不我欺也」。
有《双桂堂稿》若干卷,《减龄词》无稿。
先生为善不蕲人知,类如此。
其诵言曰:「阴德如耳鸣,人知之者岂阴德耶」?
彼沾沾自表露者,相去盖九牛毛不翅矣。
娶李氏,子男月卿承直郎、前差充淮南西路安抚司准备差遣
协卿后仲氏;
日卿、时卿业进士
女适俞有大、张沂,季未行嫁。
孙男允茂、允勋、允庄、允英、允芳、允
孙女五人。
十有二年十一月有一日甲辰葬北珠潭之上。
月卿泣血记。
陆义姑姊歌 明 · 陆之裘
陆义姑姊女中不可无,少年嫁为蒋氏妇,夫亡抱子夜泣衡门乌。
有弟天下选,给事上都
抗章斥宰相,叩头伏阁当天衢。
龙帏览书宰相罢,给事亦谪蛮滇隅。
弟妻忽云没,弟在万里途。
室中何所有,男女遗两孤。
高堂胡夫人,眸昏但悲呼。
义君闻之语:"其子今日之责,非我其谁乎?
汝谨守尔室,我往抚二雏。
"谁谓寡姑老,存亡甘与俱。
日提岁鞠胜己子,侄亦相亲忘母徂。
弟迁县令归缱绻,义君促弟宜疾驱:"家有而姊在,行行慎无虞。
"弟无内顾忧,遂作兼程趋。
三年上书赐完璧,二雏壮长明双珠。
衣奁尽出义君手,日日缝纫到西晡。
一朝婚嫁毕,复归蒋氏从儿居。
弟率男若女,长跪亲捧壶:"愿我姑姊百千寿,花前看舞红氍毹。
"卓哉陆家好兄弟,交游冠佩多名儒。
共闻义君贤,入门皆叹吁。
吁嗟乎弟有义姊,侄有义姑,嘉名籍,流东吴
鲁妇人,李文姬
钗布中,真丈夫。
陆义君,斯人徒。
金闺太史傥见采,知予义姑姊歌良不诬。
鹤市诗三十八首于虎丘盈盈一水楼作 其十六 清 · 王昙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烟霞万古楼诗集卷五
江东神女镐池君(池国邑工诗,仓山寄女。),为重卿卿负此因。
大舍聪明先作合(谓蓝胡公子夫人,随、寓两园女公子也。)小怜妆粉已随身。
文君忽怨相如袁盎犹留侍史春。
孤负有人绳息妫,三年空做不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