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孝武帝哀策文 东晋 · 王珣
 出处:全晋文卷二十
同轨毕至,百司胥亚,法物夕陈,辒辌夙驾,亲执馈奠,长号永夜,惧鼓刻之遄尽,哀良辰之莫借,悲宫宇之寥垃痛圣仪之幽化。
夫至德无名,固理绝称谓,然视史陈辞,亦臣子所贵。
寄穷情于翰墨,庶遗尘之仿佛,其辞曰:
惟皇作极,五德迭胤,康实复夏,武亦隆晋。
亹亹太宗,希夷其韵,镜之者玄,抚之者顺。
于穆皇考,嗣徽绝轨,前圣后哲,契合一揆。
心去其伐,行遗其美,废华任诚,舍筌存旨。
惟深通志,群方咸秩;
惟几成务,能事斯毕。
未若我皇,至则不疾,恢恢天网,疏而莫失。
居有以虚,宰多以少;
简则可从,易则不扰。
信及豚鱼,泽被亿兆;
湛然司契,坐一八表。
园陵既卫,威灵赫赫;
子来既构,寝庙奕奕。
武曰止戈,戎不极役;
文教聿修,有耻且格。
迹有远迩,感无高深。
道之所被,改色革音。
皓兽驯苑,素羽栖林;
殊柯通理,异蒂同根。
方融玄液,陶铸斯民。
云韶》侯奏,比屋思淳。
积祐莫应,天罚奄臻。
太山颓沟,洪渎竭津。
何殃之甚!
何酷之殷!
自罹旻凶,二气(《宋书》、《南史·王诞传》作「秋冬」。)代变霜繁广除,风回高殿(此二语王诞所益,见《宋书》、《南史·王诞传》。)
帷幕空张,肴俎虚荐,极听无闻,详视罔见。
人神道殊,吉凶有礼,龟筮参谋,埏隧告启。
史臣考吉,警者在陛,攀援忪忪,惟兄及弟。
龙舆肃以引迈,前騼纷以抗旒;
城阙俨以整列,驰道互以通修;
感乎昔之所幸,岂斯路之复由?
挽哀唱以翼衡,驷悲鸣而顾辀。
违华宇之晰晰,即永夜之悠悠。
奉灵榇而长决,缅终天而莫收。
诉穹苍以叫踊,洞五内其若抽。
傥性命之可赎,甘人百于山丘!
茫茫大运,靡始不终。
哲王遗世,贵在道融
昭哉我皇,万代流风!
良史式述,德音永隆(《艺文类聚》十三)
臧质等檄 南朝宋 · 柳元景
 出处:全宋文卷四十三
夫革道应运,基命之洪符,嗣业兴邦,绍历之明算。
自非瑞积神衷,德充民极,孰能升临宝位,景属天居。
大宋启期,理高中世,皇根帝叶,永流无疆。
夷陂递来,遘兹凶难,国祸冤深,人纲郁灭。
主上圣略聪武,孝感通神,义变草木,哀动精纬,躬幸南郢,亲扫大逆,道援横流,德模灵造,三光重照,七庙载兴。
臧质少负疵衅,衣冠不齿,昧利诬天,著于触。
受任述职,不以宣效为心,专方莅民,惟以侵剥为务。
官自贿至,族以货倾。
是以康周陀覆命屠宗,冤达苍昊;
郭伯、西门遗出自皂隶,宠越州朝。
往莅东守,鬻爵三千。
率卒西讨,窃俘取黜。
荷恩彭、泗,贪虐以逞,坑戮边氓,忽若草芥,倾竭仓庾,割没军粮。
作牧汉南,公盗府蓄,矫易文簿,专行欺妄。
及受命北伐,惮役缓期,师出有辰,顾怀私爱,匹马弃众,宵行独返,遂复携嫔拥姬,淫宴军幕
孔、范之变,显于逆辞。
凡此诸衅,皆彰著于宪简,振曝于观听。
去岁义举,虽豫诚款,而淹留西楚,私相崇戴,奉书致命,形于心迹。
新亭之捷,大难已夷,凶命假存,悬在晷刻,广莫之军,曾无遗矢,重关自开,伪众已溃,犹复盘桓衢巷,后骑陈师。
劳不足甄,定于朝议,而虚张功伐,扇动怨辞,自谓斯举,勋莫己若。
初践殿守,忘犬马之情,奔趣帑藏,顿倾天府
山海弘量,苞荒藏疾,录其一介之心,掩其不逞之衅。
遂爵首元等,职班盛级,优荣溢宠,莫与为畴,自恣丑薄,罔知涯涘,干谒陈闻,曾无纪极,请乐穷大予之英,求器尽官府之选。
徐司空匪躬王室,遭罹凶祸,与之少长,亲交兼常,曾无抚孤之仁,惟闻陵侮之酷,尺田寸宝,靡有孑遗。
及受命南徂,临路滋甚,逼夺妻嫔,略市金帛,怨动京邑,丑闻都鄙。
弃逐旧故,委蔑忠勤,鲁尚期、尹周之徒,心腹所倚,泣诉于御筵;
袁同、连子敬之畴,爪牙所杖,一逝而不反。
虽上旨频烦,屡求劳牒,但称伐在己,不逮僚隶,托咎朝廷,归罪有司,国士解心,有识莫附。
何文敬趋走厮养,天性愚狡,迷其奸谄,置怀委杖,遂外擅威刑,内游房室。
生与衅俱,不可详究,擢发数罪,曾何足言。
丞相威重位尊,任居分陕,宗国倚赖,实兼恒情,而不及谦冲之途,弗见逆顺之训,蔽同却至,理乖范变。
遂乃远忽世祀,近受欺构,杖纳奸疏,还谋社稷。
日者宴安上流,坐观成败,示遣疲卒,众裁三千,戎马不供,军粮靡献。
皇朝直以亲秩之重,酬宠兼极,近渐别子,礼越常均,苟识无所守,功弗由己,必为义不全,终于败德。
今兹放命,恨心于本,推诸昔岁,迹是诚非矣。
且家国夷险,情事异常,豫是臣子,孰不星赴,而玩寇忘哀,曾无奔拽。
面蕃十稔,惠政蔑闻,重赃深掠,纵欲已甚,姬妾百房,尼僧千计,败道伤俗,悖乱人神,民怨盈途,国谤弥岁。
又贼劭未禽,凶威犹强,将毁其私坟,戮其诸子,图成骇机,垂赖义举,捷期云速,不日告平,释怨毒之心,解倒悬之急,论恩叙德,造育为重。
援人自助,弃人快谗,怙乱疑功,未闻其比。
仆以不肖,过蒙荣私,荷佩升越,光绝伦伍
家本北边,志存慷慨,常甘投生,以殉艰棘,惟恩思难,激气冲襟,故以眺三湘而永慨,望九江遐愤
若使身死国康,誓在殒命,况仰禀圣略,俯鞠义徒,万全之形,愚夫所照。
夫薛竟陵控率突骑,陆道步驰。
右卫、申右率、垣游击整勒锐师,飞轮构路。
豫州方舟缮甲,久已前驱。
仆训卒利兵,凌波电进。
沈镇军、萧安南接舳连旌,首尾风合。
骠骑竟陵王懿亲令誉,问望攸归,大司马江夏王道略明远,徽猷茂世,并旄钺临途,云驱齐引。
群兵竞迈,秘驾徐启。
八銮摇响,五牛舒旆。
千乘雷动,万轴云回。
腾威发号,星流汉转。
以上临下,易于转员。
加以三谋协从,七纬告庆,幽显同心,昭然易睹。
诸君或世恩幸,或身闻教义,当知君臣大节,誓不可犯,冠屦至诲,难用倒设。
履安奉顺,声泰事全,孰与附逆居危,身害名丑,慈亲垂白受戮,弱子婴孩就诛。
所以有诏迟回,未震雷霆者,正为诸君身拘寇手,或怀乃心。
吉凶由人,无谓为远,今而不变,后悔何及。
授檄之日,心驰贼庭(《宋书·臧质传》。)
宣德皇后梁王 南梁 · 任昉
 出处:全梁文卷四十二
承固兹谦揖,未膺大典,敬复雅旨,良有怃然。
夫至寂难原,言象所绝,教思有律,感通斯在,所以异人者神明,同人者用舍。
王诞兹上睿,对越天行,德冠二仪,化周群动,生民以来,一人而巳。
但达节弘道,每濡迹于中庸,神照惟几,不抑心于钻仰,范宣既让,其下取则;
况圣图睿范,歌思是归,廉约虽弘,庆赏遂替,诚贤者悦义,长难进之风,不肖者矜功,沮竭力之效,劝沮之间,所差已远,王何得不暂纡雅何,允答天人,使朕夜艾以安,早朝有预。
今遣率兹百辟,申荐诚款,万致一途,烦言可略(《艺文类聚》十四。)
皇太子晬日进法衣表 初唐 · 僧玄奘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六
沙门言。元闻兰荣紫苑。
过之者必观。茂青溪。
逢之者斯悦。草木犹尔。
况人伦乎。况圣允乎。
伏惟皇帝皇后挹神睿之姿。怀天地之德。
抚宁区夏。子育偫生。
兼复大建伽蓝。广兴福聚。
益宝图常恒不变之业。助鼎命金刚坚固之因。
既妙善薰修。故使皇太子机神日茂。
王懿杰逾明。佛光王岐嶷增朗。
可谓超周越商。与黄帝比崇。
子子孙孙。万年之庆者也。
猥以庸微。时得参见王等。
私心踊悦。诚欢诚喜。
今是佛光王诞晬之日。礼有献贺。
辄率愚怀。谨上法衣一具。
伏愿皇子万神拥卫。百福扶持。
寤寝安和。乳哺调适。
绍隆三宝。摧伏四魔。
行菩萨行。继如来事。
不胜琼萼天枝英华美茂欢喜之至。谨附表并衣以闻。
轻触宸严。追深战越。
常州刺史平君神道碑714年 唐 · 张说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二十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安阳市
公讳贞慎。字密
一字閒从燕国蓟人也。
盖晋之公族有韩国者。列于世家。
韩之馀子食平邑者。因为氏姓。
有汉丞相。改造绣衣。
在魏蓟侯。宅兹元社。
故瓜瓞绵于三辅。枝叶盛乎两燕。
魏齐之閒。世济其美。
公即北齐司空公鉴之曾孙。秘书郎子敬之季孙。
偃师直容之叔子。钟积庆之洪允。
包太和之粹灵。敦庞沈静。
直方易。仁义根心。
政理率性。度以礼义。
文以诗书。户部尚书清河崔知悌
朝望人伦。公之文友。
深赏延誉。远近宗焉。
始以司成进士补卢州慎县刺史卢宝允举器藏下僚。
冀州大都督府曲沃县。换晋州洪洞县主簿
平阳道昕。气尚标举。
河东裴知礼。鉴裁精拔。
阳推以孝友资身。裴亦荐以经邦兴化
雍州新丰县。卢少儒引为检点判官
差卒选校。小大推允。
休议登闻。擢监察御史里行
奉使黔中监选。有牂柯谢凤节仁奏罢汉官。
专任首领。公上其挟奸树党。
俶扰蕃落。天子悟焉。
再使置吏。远夷骚而旋定。
旧贯改而复完。又駉牧在野。
攘窃是繁。耗以岁月。
莫之禁御。公轺车上陇。
偫慝毕露。表监官斛斯果之辈。
夺职者九人。没赃者万计。
牧圉知禁。思无邪矣。
开耀閒吐蕃侵境。师旅不给。
乃购运酬勋。募耕入选。
利之所在。诈亦居焉。
公与大理正王守一。于河兰鄯廓四州。
推获僦籴王希古卢种王诞。其徒二千馀人。
正处其罪。爰得我直。
监察御史。内难去职。
居丧过毁。死孝贻忧。
光宅初。肇建两台。
分典百郡。服阙。
右台监察御史巡察河南
澄清郡邑。升贤弊罪。
能执其中。类功最。
加两阶。拜右肃政殿中侍御史
郎官法天。古难其选。
具美斯在。再拜司勋员外郎
永昌中。遭凶党网罗。
周兴所奏。贬温州固安
州特举清白。改鸿州栎阳
邑多猾人。屡宰败驾。
公威有素。诚结无欺。
率是而行。人用不扰。
狱犴自静。狼戾反悫。
诏书嘉誉。加朝散大夫
又罗密徒贝锦。为河内所鞠。
括州员外司仓。寻而事白。
吉州司马神龙中兴
官反旧政。穷鳞沛而纵壑。
堕羽翼而顺风。拜司门郎中兼卫王司马。
无何。正除司马
太子左庶子。以节悯之祸。
出为涪州刺史。未往。
又转卢州司马。致仕久之。
景龙中复起左谕德兼荣文馆学士。诏曰。
公缙绅书彦。操履清淳。
令誉播于始终。嘉绩宣于中外。
储闱谕论。雅望尤高。
宜申朝典。俾加徽服。
银青光禄大夫。又摄詹事东都留守
常州刺史。居岁馀。
优诏致仕。享年八十。
先天元年仲冬。薨于河南之正平里第。
遗令近地便葬。敛以终服。
开元二年冬。卜葬于伊阙之西。
夫人河东县柳氏祔焉。礼也。
公出入四朝。历官二十。
其进也。皆择能录勤。
惟德是与。其退也。
必含垢受屈。在涅不淄。
子文之量。从可知矣。
凡撰淳孝友悌传各一篇。以匡储后。
撰先君亲友传十卷。以笃故旧。
撰家谱家志各十卷。以明系本。
河南巡察记十卷。以辨风俗。
非通理博物。立诚锡类。
其孰能见志以著书。因事以设诫。
若斯之盛也。有文集十卷行于代。
初公侍祠清庙。有髦士之宜。
而先考偃师蒲州长史。自祖考三叶。
茔无碑记。公咨诸通儒。
而追建铭碣。幽赵之士。
以为美谈。夫为子则颂德以尊祖。
饰终以荣亲。孝之大也。
为臣则不枉毫发以顾私。不避豺狼以挠法。
忠之至也。洁志则利不涉口。
欲不萌心。清之源也。
履道则不俛眉以悦势。不屈色以苟容。
正之方也。诗曰仲山甫举之。
公有其德。传曰左邱明耻之。
公有其直。总是四善。
远齐二贤。于是芬苾令问。
优游眉寿。惠风激于胜流。
丕绩敷于哲后。然以忤彼权贵。
保兹介特。不登三阶。
以正四国。贞白之士。
慨焉太息。其孤总授。
充穷泣血。靡所寘怀。
俾予作颂。布哀丰石。
恭惟先人之寮友。常奉长者之话言。
公雅珍确实。不尚华靡。
敬慎风规。直纪行事。
业广词褊。万无髣髴。
少子授。八分之妙。
独善当时。公平日惠爱。
故存之刊刻。词曰。
峨峨淑德。克生休命。
履孝蹈忠。含清体正。
如玉之洁。如金之镜。
高明洵美。学以润之
官方正事。静以镇之。
严严宪府。公三峻之。
赫赫储宫。公三训之。
道有行废。时有泰否。
三入三出。无愠无喜
鼓缶而歌。悬车致仕。
全归葬俭。允也君子。
西山幽幽。东川悠悠。
云过坟阙。风薄松楸。
人亡道存。荣往哀留。
贻世作则。行归于周。
湖州乌程主簿君夫人谢氏墓志铭元丰三年五月1080年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三七、《山谷全书·外集》卷二二
夫人陈郡阳夏谢氏,其世序甚远,代常有人。
太子宾客、赠礼部尚书讳涛者,曾大父也。
兵部员外郎知制诰、赠司空讳绛者,大父也。
尝任司封郎中提点成都府路刑狱公事,或以疑似中之,坐失官,家居者数年,已而有大臣冤其狱,天子直之,今为屯田郎中通判襄州,名景初者,父也。
夫人方室处,靖深婉昵,言动皆顾绳墨,父母曰:「吾女材,必择所宜归」。
则以嫁胥君茂谌
茂谌敦厚敏达,学问自将,调湖州乌程主簿以卒。
夫人之归胥氏,年二十,祖姑翰林琅琊公之配、建康太夫人在堂,于夫人为外祖母,然夫人终不以外氏故,不尽节于夫家,礼意笃密,而恩施周,内外族姻,莫不谓宜。
其归未几,舅都官君捐馆舍,乌程又早世,生二子,辄失之,建康君亦终于堂。
夫人独奉其姑成安韩夫人,以立胥氏门户,忧患穷困,人视之若将不终日。
夫人纵观方外之书,求死生之说,时时呻吟,应答不类闺门中语。
或传于亲党间,理致甚高,益知夫人之根惠而韵胜也。
熙宁乙卯四月舆疾归父母家,而卒以九月癸酉,享年三十有一。
客其柩于穰。
成安君乌程之弟茂世,卜以元丰庚申五月甲子,奉建康之窀穸,于是归夫人之柩于阳翟,祔乌程之封,使以其状来乞铭。
庭坚夫人,妹婿也,实叙而铭之。
铭曰:
敏肤顺慈,父母受祉。
斋栗雍穆,舅姑咸喜。
达州党,燕及君子。
宜处宜归,在嫠不疚。
不畀之寿,则莫承其后,无所归咎。
膴膴韩城,葬从其夫。
作铭下宫,示后不诬。
武功大夫昭州团练使骁骑尉徐公行状 宋 · 程俱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四一、《北山小集》卷三四
曾祖,故任尚书屯田郎中陕西路提点刑狱公事
祖,故任朝散大夫太子中舍,赠太常少卿
父,故任中大夫尚书屯田郎中,赠正议大夫
母慎氏,永寿县,赠永嘉大宁华原郡太君,改赠太硕人
衢州西安县人,年六十二。
公讳量,字子平
徐氏系出帝高阳,自柏翳受封有虞,得嬴姓
其子若木别封于徐,传三十二世,至偃王诞,以仁义怀拊其人。
时周天子倦于勤,乘八龙彷徉海外,诸侯无所归,相与朝徐者三十六国。
周天子闻之惧,归与楚谋伐偃王
王义不以所养害人,大去其国,徐人从之武原之下,又国焉。
章禹不竞,子孙散四方,因以徐为氏。
至汉,乐出无终,上书论事有名。
武帝时稚处豫章,眇然穷巷,有公辅之望。
在魏曰干,在梁曰陵,皆以文显。
唐世大,嗣有闻人。
公之先自建武二年彭城来朱方,居官堂城。
七世祖仕吴越,官于信安,死葬西安县清平原,因家焉,号官堂徐氏
公之曾大父初以儒术起家为郎,出使有指,子孙继登进士第
公独忼慨沈固,喜读司马兵法。
熙宁初,置武士举,赵清献公表言公能,会丁通议公丧,不果西。
清献通议姑子也,才以内举,人服其公。
元丰中武学,累试出诸生右。
廷试策,用字犯昌陵嫌名,财得三班借职,调台州海内门巡检
高丽遣使朝,大风失道,漂至松门海上,使人问涂,将出天台以西。
公曰:「使者受命趋四明,今天子之命使与夫导候、饩馆咸在,敝邑不豫戒,其敢越官以共事?
使者入吾疆,关尹不闻,导候不先,而欲创历二州,行千里,无乃不可乎?
繇是转四明,海道径易,商旅所安行也。
使者图之」。
夷人愧去如公言。
三班奉职,调建州浦城县尉
会差役法行,闽俗户知书,其被差为乡兵者,大抵举子也。
公谕使雇人以代。
县令以为言,部使者至面质公曰:「尉沮格耶?
何敢尔」!
公言:「乡兵所以卫不然、折奸宄。
今用书生操利挽强,猝与寇贼遇,无幸也。
又程督有稽怠法,当杖,则为废终身。
今户出一夫,是即差耳,安用问所从来?
不废尉职可矣」。
使者更叹赏。
县有杨倜父子,持吏短长,横一邑。
会公行令事,倜有所诉不直,公命驱出,籍其积犯若干条上府,请置法,按捕甚急。
倜走死延平,其子讫公去,不敢归为人害。
哲宗登极,恩迁右班殿直,为温州海内莆门巡检,迁右侍禁
砦当海道,商贩所往来,至则发赂,砦卒以为常。
卒分财不平,相告,言辞及公。
事骇闻,部使者即具奏,请传重。
比既验治无实状,坐前旨废。
公诣阙,请置狱辨治。
吕观文鄜延,知公之能,又闻狱事曲折,取以为第二部将
会讨西羌,战大吾堆,斩获中率,迁左侍禁
又以明堂川大沙堆战多,超迁内殿崇班,至供备库副使
上登极,恩迁西京左藏库副使
积吃罗铁壁及田家、流轻、清泊等功,超迁皇城使
田家之役,公与刘法部二千人,与贼遇,公曰:「彼众倍我,要当以算胜之」。
则分军为四,一军据山,一军临河堧,馀军左右进。
羌人易之,直贯二伍中,兵奋夹㢋之。
贼溃走,临河军逐之,据山军逆之,斩获自倍。
方战酣,刘法陷覆中,重伤坠马。
公驰救,格数十数人,以刘法还。
是日凡七遇,皆血战,不暇食饮,因得上气疾。
吕观文罢府,公终更赴吏部铨,得监黄州岐亭镇。
后帅治冒赏事,以番休士卒坐家奏功不实,又不觉所部貤虚级,削秩八等,为供备库副使
崇宁元年,除环庆路备将,未至,徙泾原
延帅得罪去,覆治冒赏事异前,复皇城使泾原第九将。
兵屯静边砦,熟羌弓箭手号骁騺,时将佐不和,失抚御。
泾原以公同领,至不踰年,兵厉马蕃,士伍思奋。
明年,诸路大举,入青唐。
公提第九将兵为选锋将,战多,迁持节威州诸军事威州刺史,赐金带、弓槊、器帛有差。
统制官言公功大赏薄,诏加秩二等。
公请以授其犹子云
环庆第七副将
将副故别屯,异公帑,公不以自封,一以犒赉熟羌战士,接以恩意,人满所欲。
偏裨不幸死军中,辄为请官其子父,经纪其家,且使得归葬,人皆感励,乐为用。
明年,为畿内第十将,屯顺宁砦,导护夏国使入朝。
还屯,会筑绥德银川二垒,游翼捍御,公预有劳。
戍满,还军尉氏县,以八宝恩,迁持节昭州诸军事昭州刺史,充本州团练使
寻除知石州
初,畿内将兵亡死多阙,诏诸将募士补所阙,虽亡卒亦听募,过期不足,罪违制。
公自六月八月凡募二千四百人。
既乃有旨,亡卒当究所从来。
尉氏兵马都监尝以亡命禁旅充募,觉,按罪并劾公,降二官废。
政和元年秋,为太原府路兵马都监,复皇城使
明年,权知岚州
官制行,改武功大夫
十二月,行边至府州,疾作请老。
未报,以十八日卒于府州之行馆。
先是,朝廷既辨尉氏募兵事,而公卒,追复昭州团练使
诏别官其子若孙一人。
公配江氏,累受邑封,今为恭人
长男曰慎言,为太学生,不乐武资,以公恤典补将仕郎
次曰硕言,早卒。
次曰昌言,保义郎、监绛州金台监。
曰徽言,承节郎,监华州西岳庙
女长嫁里人江简能,次嫁太常博士冯躬厚而卒,继室以季。
孙男三人,女四人。
其孤将以明年九月癸酉葬公杭州钱塘定山之原。
公姿度脩硕,鬓髯如画。
少时力绝人,里有恶马,公骑不施鞯辔,急鞭之,从空舍过,引手攀栋,两足挟马起,人以为神。
平居衡气低首,恂恂如不能言。
其于事父兄、对子弟、御僮仆,常若恐伤其意者。
居官不以私怒行笞罚。
贵人至敌以下,其礼谨如一,然不为令色谄笑,未尝以竿牍苞苴自媒。
白首与其兄朝奉君基专以孝友信厚示后生,奉稍粟帛入门,莫适专主,群从至僮奴趋走指呼,不见彼我之色。
与人交尽诚口,不道非短。
或见侵侮,不以动容。
生平同危难,救死矢石之间,后贵,不复通。
或以为言,公笑曰:「我得疾,彼得侯,均命也,何尤焉」。
未尝积藏、问生业,间有所馀,或以贫阨告,不计多寡,举与之。
有所施于人,不望其报己。
中间再废免,至数年不得官,妻孥告匮,恬然无不自得之意。
历二郡,不为一毫纵侈事。
其恃武力、矜功伐以扰人骫法者,公所讳也。
方尊礼学官弟子,其劝驾士具宴礼,则遣骑导,作乐迎送,若见所畏者,曰:「边夷不知儒重,非痛折节以竦动之不革」。
他日诣学官求试者倍常。
丧归岚石,州人父老皆涕泣追送。
平时子弟问战获事,绝不肯言,曰:「此录录随人所就耳,是吾所耻,何足云」。
每行军野宿,贼垒在前,他人刺促不得卧,公方大鼾熟睡,其智识气度非等伍所能窥也。
然自士君子至庸人鄙夫,皆称曰吉人长者。
俱之祖母夫人,谓公内弟也,俱故熟公之孝友信厚之槩矣;
又从其家得阀阅事实加备,谨考核比次,以俟立言之君子铭幽宫以信后世焉。
政和三年十二月日,宣德郎、新差知泗州临淮县、管句学事兼兵马监押程状。
昭烈 南宋 · 汪应辰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七九、《文定集》卷九、康熙《广信府志》卷三四、同治《玉山县志》卷二、光绪《南岳志》卷六
古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此盖不易之彝典也。
玉山东岳之行祠,旧创于普宁寺之西,绍兴癸卯,相攸卜食得爽垲,始辟而壮丽之。
侑岳秩祝之神,莫盛于张王。
初庙食湖湘,迤演江右,施及玉山,然封爵同而名讳异,或者疑焉。
按《唐忠义传》,张巡许远,守一州,捍天下,慷慨死难者三十六人,史佚王姓名,邈无考索。
江西宪使方师尹撰《弋阳行祠记》,云曩效官京口,观《淮阴弃指亭记》,论王始末甚有条理,乃知王讳抃,家于滑之白马
安禄山之乱,提孤军守睢阳,筑台募勇士,得南霁云为将。
王与厚善,同出睢阳乞师,贺兰进明不与,俱断一指誓信,军中为之惊骇出涕。
偕还,且射浮图,矢中砖,誓破贼必灭进明。
未几城陷,王等俱死之,梦其家曰:吾得请于帝,令辅南岳为司录事,出乘轻车,迅疾如飞,掌察人间善恶,具以闻而加赏罚,吾乘此可诛不忠。
未几进明遇疾,如雷之震,盖其德也。
然则王之膺帝令以辅南岳,不独表表于三十六人之中,而声灵显赫,且绵绵于千万世之下,岂偶然之故哉?
先是唐开元天宝间,王累举进士不第,曾有题衡州泗州寺诗:「一水悠悠百粤通,片帆无奈信秋风。
几程峡浪寒春月,尽日江天雨打篷。
漂泊渐摇青草外,乡关谁念雪园东。
未知今夜依何处,一点渔灯出苇丛」。
其文章有如此者。
王平生任侠,常袖举金锤以击不平。
死守睢阳,气劲节锐,终始不渝。
之忠义,霁云实赞叹之;
霁云之勇壮,王实佑助之。
气节有如此者。
巢寇俶扰,衡民乞灵于王。
寇过耒江,遇鬻履者皆巨足,询其故,曰吾州兵履也。
俄有寇见伟人,高牙大纛,跃皆丈馀,寇褫魄却走,境赖以安,随处祠像,号感应太保,其威灵有如此者。
是皆善德于唐也。
生为精忠之臣,殁被盛德之庇,如潭、如邛、如、如榞、如抚、如南安建昌,所至灵应,庙貌翚飞,不可缕数。
赐额昭烈,则自政和乙巳始也。
南安查仲正等捐金塑像,名曰取命案,崇奉经年。
绍兴丁卯,仲正梦王坐白马,挥金鞭,曰祠在江东水绝处,香火速移他所,否则祸及兹土。
觉,遂识此语,是岁春暮送神像并其侍从,舟载沿江浒而东,卜皆不叶,至玉山始得卜,寰邑士庶官吏迓,奉安于邑暖水三山,实行岳之佐也。
淳熙乙未春南安张珉等十三人复办供器来献,以备岁时供奉之需。
自是水旱盗疫,无祷不应,邦人咸输财戮力,立祠于行岳之东边。
祠之前有泓泉漪洁,凡有疾疫,谒饮即愈。
岁遇庚伏,市民斋戒徼福,辞曰收瘟,稍茹荤腥,击殴不贷。
七月二十五日,相传为王诞,遐迩稚耋蒙恩戴惠者,香花箫鼓,肩摩踵接,阗咽道途,以答神庥,不但兹邑而已,邑令陆翼平遂更名赐福
案王自政和至乾道,累封八字,是为「忠靖威显灵佑济王」,夫人累封四字,是为「协惠懿泽夫人」。
窃谓古今惟忠义之士,一点英气,磅礴穹窿,生为国家柱石,死则凛凛在斗牛间。
王之忠义颖拔,三十六人知其功,史佚其传,能无遗憾?
然弃指之亭碑可考,异代之蒸尝不绝,有非当时诸将所能企及。
岂非王之名氏史虽不录,而褒封庙祀,不能不昭盛美以垂不朽,殆天录之以报其忠耶?
然则勤事定国,御菑捍患,王无愧于古圣王之祀典矣。
兹庙遂成,缺记颠末,父老俾述其概,且以志邦人被福之侈。
虽然,王之英灵利泽固随遇而随著也,岂独此邦而已哉!
因叙大略,且作诗使歌之以祀云:玉山苍苍兮玉水清,神驭来下兮众心倾。
有秩斯祜兮昭声灵,沴息妖荡兮福群生。
五风十雨兮保秋成,鼓腹终身兮乐升平。
输诚牲酒兮荐芳馨,伐鼓坎坎兮鸣镛笙。
神贶无穷兮曲直亨,欲报罔极兮摇心旌。
祠山祝文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二、《西山文集》卷五四
昔某之在江左也,值王诞弥之日,必致敬焉。
今者再守温陵,祗事之初,盖尝遣官代谒于祠下矣,而未果躬造也。
仲春上弦,时维阳中,毓圣降神,实在此日。
庭讼方殷,展谒未皇,敬以瓣香,肃将诚意。
农方望雨,王其念之,俾清明之前膏泽沾洽,于耜举趾,得以及时,某当涓日以拜王之赐,其敢不虔!
谨告。
临浦徐通判 南宋 · 孙德之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九六、《太白山斋遗稿》卷下
初,偃王诞治国以仁,天启厥后,徐氏十望,其九出焉,尤著于姑蔑。
有名某者,绍兴初,始徙山阴之汀,生子璋,以三舍贡。
子璋生恂,进义校尉,上皋酒人。
子端臣,魁磊多奇节,爱潇山临浦之胜,徙居浙之左,大家推甲乙焉。
子贵,累阶宣义郎致仕,赠光禄大夫
公讳普,字叔平光禄之子也。
少刻意举业,及著文端戴公录牒,学始超迈,其舍不敢雁行比。
光禄乐施,乡里怙赖。
淳熙七年东中荒劄,发常平调度,赈恤尤厚。
朱文公庾使,行部得之目击,亟约越帅请推赏,辞焉。
绍熙癸丑,越复大侵,光禄下价周亟,台府义之,荐之丞相赵忠定公汝愚,堂召公,与检正徐公诹议,公益出奁中金成父志,补迪功郎,非愿也。
庆元初,铨中主义乌簿吏玺,循从事郎,监惠民、和剂局
开禧边事起,虏突两淮,公义激气勇,募衢(下阙八字。)用助军需甚夥,特改合入官。
嘉定初,知严州桐庐县
咸宁郡夫人服阕,知扬州泰兴县。
光禄服阕,佥书高邮军判官
制使贾公涉材之,为辟权通判海州
俸入一钱不受,创官府,造军器,筑城壕,修石湫河,费皆自备。
通直郎奉议郎磨勘承议郎
绍定初,差福州帅司机宜文字
汀郡寇作,势张,公久在边头,老谋祖识,一道倚重。
招捕内翰程公珌委入廖洞抚谕,帅李公某、王公某继委筑漳、泉关隘,平巨寇严用。
最后宪使招捕陈公韡请于李公,特荐之朝,又列荐,乞用军功超转。
史丞相当国,少好牢笼士,谩以甘言留连,实靳不与。
端平改元,始得通判招信军,改添差扬州,至是再入淮东
拳拳之抚国,白首不逾。
耕屯淮北,自出牛具粮种,当路累以为言,庙堂深知其忠勤,竟不能用也。
公亦久厌兵事,秩满赋归,读书手不释卷,细字蝇头,后生不逮。
时往东湖山,与宾客赋诗饮酒为乐,尽忘世故。
救荒一事,乃其家法,不容不为之怛心恻意。
庚子旱,萧山诸暨尤甚。
朝命一下,公收籴归官所给直,尽发廪廥,不足则卖白金、鬻田业,取之浙右,军民幸济,而公之家罄矣。
或者颇疑其干誉,岂知施仁一脉,实源流于偃王,受教于严父,如痛在身,救之不及瞬,夫岂有所为而为哉!
会帅赵公性夫入居法从,诵言于朝,特转为朝奉郎淳祐壬子
明年改元宝祐八月十八日也,以微恙终。
母宜郡夫人洪氏、咸宁郡夫人丁氏。
娶丁侄女也,封安人,先卒。
继室王氏。
子男四俱卒,免解进士某,礼部正奏名。
女一人,适朝散大夫、知兴国军事叶德新,已卒。
孙男四,女三。
以宝祐四年某月日葬公于山阴县新安乡东湖之源,与安人合祔。
于乎!
公从大儒先生游,其品目岂不素定哉。
一从宦辙,世遂得以务法限之。
且公三膺荐选,皆在高处,使策名进士,何患不取显官美职。
而他人之夷俟而裁量者,我且以是而裁量人矣。
今毁家纾国,举世所难,而员外之郎乃刓忍而不予者,馀二十载,岂天下员郎以公而冗哉!
汉司马相如以赀进,而文明一世。
卜式输家财之半,遂为三公官。
家财之半,视百役之无不兴者何如也;
三公之官,与一员外郎之秩,等级又何如也!
汉世不靳于,而朝廷乃靳于公。
虽本朝用人涂辙与前世异,然有人如公,乃不能略破拘挛,俾之展布四体,建侯立功,此则为当世君子有职位而宜为国家惜人才者愧也。
公有至性,事亲先意承志,愉娩天至。
光禄得疾危,惙进汤药也,肤体无所爱。
疾愈,更绵帙,永慕尤笃,一饭必先荐而后食。
岁时祭祀,辄泣下。
移孝为忠,其尽瘁于国也宜哉。
若勤俭谦敬,可记者甚多,兹特著其忠孝之大节,而故略书。
初,光禄寿八十三,公寿亦八十三,天之报应不爽如此。
天固报之,人之报之独有慊者焉,于公乎何损。
某识公四十年,又与德元同为南省进士德元来请铭,不得辞。
铭曰:
繄昔偃王,仁义其德。
世胙于衢,徙越无籍。
猗欤外郎,严父是则。
委身诗书,靡自封殖。
令尹,毁家纾国。
输财助边,奚翅卜式
其忠其勤,其报犹啬。
人故啬之,天则靡忒。
公与严父,俱寿九帙。
子弟进士,倩二千石
庆事方来,有隆无斁。
支水湜湜,西山奕奕。
石坚有泐,铭坚无惑。
虚庵陈郡侯 其二 明 · 邵宝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半溪辞我去半溪谓前守王诞敷也),极口谓公贤。
素履元随地,幽居不愧天。
留台分道日,赐告养痾年。
一见醇醪醉,先声不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