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酬别留后侍郎(蔡平,命马总留后。)817年11月 中唐 · 韩愈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
引用典故:相如 郤縠
为文无出相如右,谋帅难居郤縠先。
归去雪销溱洧动,西来旌旆拂晴天。
王庭凑曾祖五哥之可赠越州都督祖未怛活可赠左散骑常侍父升朝可赠礼部尚书822年 唐 · 白居易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五十七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敕。成德节度镇冀深赵等州观察处置等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工部尚书镇州督府长史大夫上柱国太原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王庭凑曾祖故忠武将守左武卫大将军员外置同正员兼试太常卿五哥之等。
鬼神有知。履孝敬者福禄至。
王侯无种。仗忠信者富贵来。
我有列臣。本于良允。
奋发而励节许国。感激而扬名显亲。
夫教必有初。德无不报。
安有收其才而遗其本。爱其后而忘其先乎。
是用褒崇。以宏宠泽。
庶使闻者起孝作忠。可依前件。
杨子留后殷彪授金州刺史侍御史河阴韦同宪授南郑韦弁授绛州长史三人同制821年 唐 · 白居易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六十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敕。某官殷彪等。
今之郡守。古侯伯也。
今之邑令。古子男也。
于吏有君臣之道焉。于人有父母之道焉。
郡邑之间。承上率下者。
州长史也。凡此之官。
与吾共理。使吾人安而无怨者。
其在吏良而政平乎。金。
秦之郡也。奏告专达。
得行异政。以彪清平信惠。
临事能守。大小之职。
率著名绩。故仍宪。
俾往牧之南郑
梁之邑也。上有贤帅。
无忧掣肘。以同宪河阴有政。
可以移用。故换铜印。
俾往宰之。而绛为名藩。
弁实良士。命之赞贰。
亦叶其宜。宜各悉心。
修举三职。可依前件。
李谅泗州刺史兼团练使当道兵马留后侍御史赐紫金鱼袋张愉可岳州刺史同制821年 唐 · 白居易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六十三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敕。扼淮压湖(一作湘)之列城。
曰泗与岳。州车会焉。
军戎屯焉。是二郡守
不易为政。先是守(一作分)领者。
多会有故。岁时罢去。
长吏数易。人必重困。
宜择良二千石。救而养之。
澄城长讫尚书郎。中间又再为州
三宰剧县。皆苦心恤隐。
煦妪及物。操刃决滞。
砉騞有声。而愉亦学古入仕。
甚自修饰河西有政。
次于焉。故命愉守岳。
守泗。仍以戎职留事。
宪章绶。一加于
其听之哉。异日吾将以重官剧职处尔。
尔安得不副吾所急。用尔所长。
更宜以难理之郡自试尔。各依前件。
授李立则检校虞部员外郎知盐铁东都留后820年 中唐 · 元稹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四十九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敕。李立则。
国有移用之职曰转运使。每岁传置货贿于京师
其大都要邑之中。则委吏以专留事。
洛之间。盖其一也。
柳公绰言尔强白干举。吏难其伦。
乞以台省官假借恩荣。俾专剧务。
勉服所职。无忘谨廉。
镇州王庭凑德音 中唐 · 元稹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四十九
门下。
朕尝读元元书。
至于佳兵者。
是乐杀人。
因念自孩名之逮于羁丱。
不三十年。
不能为成人。
岂忍一朝之忿。
驱而杀之。
然而田宏正首以六州之众。
归于朝廷。
开先帝之雄图。
河朔之旧俗。
除去苛暴。
昭宣惠和
爱人如身。
养士如子。
拊循教训。
必以忠孝为先。
是以魏之师徒。
一年而知恩。
二年而知礼。
三年而知相与让于道矣。
故南征淮蔡。
东伐青齐。
北定赵地。
元勋茂绩。
皆自魏师。
肆我宪宗
付之心膂。
入则辅弼。
出则藩宣。
推诚不疑。
近实无比。
顾朕小子。
获受丕图。
嗣守不遑。
何暇恢复。
而承元请觐。
冀部择才。
苟非勋贤。
不敢轻授。
是用咨我元老。
临于是邦。
而又宠诸将以懋官。
加三军以厚赏。
复其租入。
惠彼蒸黎。
于此一方之人。
可谓无有不至。
而枭音未革。
狼顾犹存。
忍害忠良。
恣为残贼。
临轩震悼。
抚几惊嗟。
天乎不仁。
一至于此。
朕下为君父。
上奉祖宗。
肆舟楫于鲸鲵。
啖股肱于蛇豕。
尚欲因循忍耻。
僶俛偷安。
非唯伤心于田氏之子孙。
亦将何颜谒先帝之陵庙。
人神共愤。
卿士叶谋。
咸愿诛夷。
用申冤痛。
便合兴师进讨。
以剪奸凶
尚念一军之中。
岂无义勇
仓卒变动。
必非众谋。
苟得罪人。
其馀何过。
宜令魏博横海昭义河东义武等军。
各出全军。
以临界首。
仍各飞书檄。
具谕朝旨。
王庭凑能执首谋为乱扇动三军者。
送付邻道。
或就镇州处置
然后束身归朝。
必当超奖三品正员官。
并与实封二百户。
其馀三军将士。
一切不问。
其中大将等。
或有能相劝谕。
翻然改图者。
各随事迹。
当加宠擢。
王庭凑遂迷不寤
道宜便进军。
以时剪灭。
苟不得巳。
至于用师。
其有效忠。
悬赏。
如有能斩凶渠者。
先是六品巳下官。
与三品正员官。
先是五品巳上官。
节级升进。
仍与实封三百户。
庄宅各一区。
钱二万贯。
以一州归顺者。
便与当州刺史
仍赐实封二百户。
如先是刺史以州归顺者。
超三资与官。
仍赐实封二百户。
以一县归顺者。
超两资与官。
赐实封一百户。
如有能率所管兵马及以城镇来降者。
并超三资与官。
仍赐实封一百户。
钱一万贯。
以身降者。
亦与转改。
仍赐钱帛。
应赴行营将士。
如有能枭斩凶渠者。
亦准前例处分。
其有城镇将士百姓等。
守节拒贼。
身死王事者。
各委长吏优给其家。
仍具事迹闻奏。
当加褒赠。
其有潜谋诛斩渠魁。
被其屠戮者。
宜优加追赠。
并赐钱帛。
仍与一子官。
诸军所至。
不得妄加杀戮。
及焚烧庐舍。
掠夺资产。
并有拘执。
以为俘馘。
其管内州县。
有能自置义营堡栅。
王师所至。
能相率来归。
各加酬奖。
时当秋候。
务切农功。
边界之人。
惧废耕织。
应缘军务所须。
并不得干扰百姓。
如要车牛夫役及工匠之类。
和雇情愿。
仍优给价钱
贼平之后。
应立功将士。
并与超资改官。
节级赐物。
其长行官吏归降者。
亦当优厚褒赏。
幽陵变扰。
诚谓乱常。
以其旁及宾僚
有异上加台铉。
校其轻重。
示以招携。
尚开迷复之门。
用广自新之路。
昔者之俗。
比屋可封。
虞芮之人。
让畔可感。
仁义则水火可蹈。
忠信则蛮貊可行
由是言之。
亦在化之而巳。
逮我长理。
何其远哉。
岂朕之满假荒宁。
自圣而不可教耶。
将朝之魁梧骨鲠。
自持而莫我念也。
二者之来。
皆朕不敏。
内省终夕。
其心洗然。
于戏。
封域之中。
干戈作矣。
廊庙樽俎。
无忘弭宁。
布告朕怀。
以须良画。
主者施行。
唐故朝议郎侍御史内供奉盐铁转运河阴留后河南元君志铭819年9月 中唐 · 元稹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五十五 创作地点: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
昭成皇帝十一代而生我隋朝兵部尚书府君讳某
后五代而生我比部郎中舒王府长史府君讳某
君即府君之第二子也。
讳某
字元度
清河崔邻女。
生四子。
长曰易简。
荥阳
次从简。
曲沃
次行简。
太乐丞
幼宏简。
长女适刘中孚。
中孚早卒。
次婴疾室居
次适苏京。
进士
次适李殊。
殊妻早夭。
君始以恒王参军太学治春秋。
中授左清道府录事参军
历湖丞。
秩罢。
丁比部府君忧。
服阕。
兴平长安万年
荥阳太君忧。
服阕。
除万年丞。
监察御史
知转运永丰院事殿中侍御史
留务河阴
侍御史
赐绯鱼袋
元和十四年以疾去职。
九月二十六日
殁于季弟虢州长史稹之官舍。
呜呼。
尚书府君有大勋烈于周隋氏。
比部府君大学行搢绅间。
我诸父法尚严。
家极贫。
而事事于丧祭宾客
虽帚除薪水
不免于吾兄。
贞元初
蝗且俭。
我先太君白府君女奴以足食。
君泣曰。
太夫人专门户。
不宜乏使令。
取新妇氏媵婢以给货。
向是三十年。
养育八男女。
元和中
乃复奴婢之籍焉。
先府君丛集群言。
裁成百叶书抄
君惧不得授。
乃日一食以斋其心者一月。
太君怜而请焉。
由是尽付其书。
是岁货婢足食之一日也。
日一粥而课写千言。
三岁乃卒业。
先府君违养之岁。
前累月而季父侍御史府君捐馆。
子伯兄由官阻于蔡。
叔季皆十年而下。
遗其家唯环堵之宫耳。
皆曰货是以襄二事可也。
君跪言于先太君曰。
斯宇也。
尚书府君受赐于隋氏。
乃今传七代矣。
敢有守失以贻太夫人忧。
死无以见先人于地下。
由是匍匐乞以终其丧。
兴平长安万年
俸不过三四万。
然奉颜色。
礿祀
备吉凶。
宾客
无遗焉均也。
已虽游千里贸费
毫未尝不疏之于书。
还启先太君
下示仲叔季
且曰。
尊夫人慈不我责。
不如是自束。
陷不义矣。
其在于京邑
专捕盗者八年。
破囊橐。
盘牙
不可胜数。
莫不刑者不恳。
强者不暴。
其在河阴也。
朝廷有事于淄蔡。
累百万之费。
一出于是。
朝令朝具。
夕发夕至者。
周五星岁。
而后功成役罢。
凡主供馈之百一于君者。
皆以课迁。
唯君终不言赏。
赏亦不及。
呜呼。
君之生六七十年矣。
四十年事亲。
无一日之怠。
三十年养下。
无一词之倦。
抚诸弟无正色之训。
而亦不至于不恭。
教诸子无鞭笞之责。
而亦不至于不令。
以閒处剧。
而吏不忍欺
以直立诚。
而忤不及物。
没之日。
三子不侍。
无一言之念。
叔季之可以教侄也。
室空墙壁。
无一顾之忧。
叔季之可以任丧祭也。
呜呼。
爱我者张仲
知我鲍叔
予生几何。
惧不克报。
或不忘。
记之斯文。
铭曰。
唐元和之己亥
惟孟年十一月十六日仲月之良辰。
合葬我元君咸阳县之洪渎川。
从先太君之后域。
而共閟于夫人崔之坟。
王庭凑进奉诏 中唐 · 文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七十一
朕初抚天下。
实在便安。
故委同捷节旄
处以华壤。
顾彼童孽。
岂宜当之。
然蔑弃君亲。
不合容覆。
忠臣义士。
咸同忿嫉。
非朕生事。
至于兴戎。
镇州王庭凑
承累朝恩荣。
据四郡士众。
将为率先问罪。
以图策勋。
而乃影援逆寇。
干犯王旅。
诸道使命。
絷为累囚。
内兵沧州
抗战四境。
交支郡之管籥。
弃邻好之姻亲。
无恩于家。
忘义于国。
而犹特遣中使
许其转祸。
词旨坚执。
曾无少悛。
近日又宰臣遗书。
许以效顺。
王诰一去。
寂尔无闻。
朕以成德一军。
代建勋力。
聆风拭目。
待之实殊。
岂为庭凑一人。
致使伤及百姓。
今迫藩臣恳请。
连章继来。
朕犹不能独断。
宣示群公卿士
参详可否。
以观众情。
义不容诛。
列状斯在。
今亦酌其便。
以适事机。
亦以尝在先朝。
曾效忠悫。
宠奖逾等。
骤至三公
开其自新。
以全臣节。
朕之恩义。
亦不负矣。
其诸道与镇州邻接处。
宜并绝其进奉。
严加警备。
其有突犯。
及随指挥并合。
宜依诏旨处分。
诸道须有移军出界。
并不得焚烧庐舍。
横加残害。
归投者抚之。
拒命者御之。
如有忠臣义士。
以一州或城镇降者。
并依讨沧州例处分。
其上都进奏院
宜令御史台京兆府切加守捉。
禁其出入。
待后敕处分。
庭凑翻然改悔。
乞效忠勋。
上表陈诚。
须有闻奏。
亦委邻界。
当时转与进上。
不得停留。
于戏。
朕示帝王至仁。
以安兆庶。
清净。
用宁寰宇。
文诰屡施而不从。
兵革在郊而未弭。
德不能洽。
诚有未孚。
致此费辞。
良多愧叹。
王庭凑 中唐 · 文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七十一
门下。
雷霆雪霜。
上天所以成物。
明罚敕法。
圣人垂之易象。
岂阳春不可以独化。
将辅理固在于威刑乎。
则遏乱禁非。
法天齐俗。
谅有为而然也。
何则。
三纲五常。
王化之正本。
彰善瘅恶。
国经之大防。
君人者。
苟不提此柄以示天下。
是纳人于陷阱。
道俗于豺狼。
而欲家固人安。
上和下顺。
犹北辕而适楚也。
李同捷罪暴寰宇。
告之则悖。
宠之益凌。
乱君臣父子之纪纲。
弃覆育生成之恩义。
则绥讨之命。
盖不得巳焉。
王庭凑为我藩臣
久膺宠命。
致爵位于扰叛之际。
齐恩泽于忠义之伦。
赎过图功。
宜百群帅。
而首扇同捷
使起自墨缞。
党恶之心。
剧于虎兕。
负德之丑。
逾于枭獍。
驱忠义之旅以授凶渠。
率悦顺之人以侵邻壤。
方统帅
飞疏互来。
朝右公卿。
恳章继奏。
皆期鸣鼓问罪。
奋戈启行。
道希包荒。
志在含垢。
多端曲护。
大开坦途。
谕之使致奇功。
告之将酬重位。
显招密示。
抑义降心。
继驰信臣
累谕深旨。
而傲很弥甚。
凶肆不悛。
饰恶言于布章。
资盗粮于狡寇。
拘四邻忠告之使。
坚一境代袭之谋。
与逆竖为辅车。
绝旧欢于姻好。
屡有降卒。
备验奸踪。
潜军入援德棣。
纵燎以焚瀛莫。
河东易定。
被毒骚然。
宪诚从谏。
见侵相继。
加以猜戮无辜。
安忍逞欲。
有族坑屋诛之令。
极削下僭上之图。
井邑衔冤。
道路以目。
自顷冀其迷复。
未议加刑。
但令闭境。
补过。
而乃大举将卒。
期覆定州
取怒人祇。
迎风瓦解。
稔慝搆乱。
前古罕见。
若尚为包容。
则孰分逆顺。
王庭凑在身官爵。
并宜削夺。
应诸道州镇接界处。
各宜逐便攻讨。
镇州将士。
如有枭斩王庭凑者。
先是六品以下官者。
便授三品正员官。
其先是五品以上官者。
节级超奖。
仍赐庄田各一区。
钱二万贯。
兼授以土地。
及赐实封。
如有能率所管兵马。
以州郡来降者。
超三资与官。
仍便正授刺史
赐钱一万贯。
以城镇来降者。
超两资与官。
仍赐钱五千贯。
如先未有官者。
即特授三品四品官。
如以一身降者。
亦与改转。
仍赐钱帛。
其诸道将士。
有因立功能枭斩王庭凑者。
亦准前例处分。
成德一军。
山东所赖。
扼制径险。
控束河防。
武俊之拯横流。
承元之变旧俗。
言念诚节。
何日可忘。
知感弟兄见劫。
妻子为质。
悯恻之志。
朝夕在怀。
当无疑谋。
自致恩外。
光武存大信而舍朱鲔
魏祖推至诚而纳张绣
非无故事。
朕不食言。
庭凑自能束身归朝。
并与洗雪。
若执迷安祸。
罪止其身。
其馀胁污。
一切不问。
纵有迹涉逆节。
事出一时。
劫于凶威。
并从宽宥。
四州之内。
如有谋为向顺。
屈于垂成。
家族无辜。
残酷所及者。
宜优加追赠。
并赐钱帛。
其有子孙得脱免。
委四面节度切加搜访。
当议与官。
四州管内百姓。
久困冤害。
横罹挟制。
念同赤子。
莫匪吾人。
诸军所次。
不得妄加杀戮。
并焚爇庐舍。
暴掠财产。
及有拘系。
以为累囚。
四州百姓。
久废生业。
如有归投。
各宜存抚。
老幼丁壮。
量加优恤。
仍给与空閒田宅。
使之如归。
事平之后。
愿还本贯亦听。
于戏。
原野陈师
虽前王之不免。
干戈屡动。
谅菲德之所兴。
孤我宿尚。
良深怃然。
咨尔辅弼之臣。
暨于藩守群帅。
尔尚悉乃忠力。
匡予寡昧。
经远猷以端理本。
恢上略以速戎功。
缉庶政以康中邦。
明大教以昭昧俗。
宣示内外。
俾知朕怀。
王庭凑 中唐 · 文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七十一
帝王之御大器也。上法天意。
下顺人情。何尝不欲舞干羽以致怀来。
涤旧垢而宏惠贷。朕以寡昧。
获守昌图。享二百馀年之丕基。
纂十三列圣之洪业。而涉道犹浅。
烛理不昭。德未洽于生灵。
信未孚于微隐。至使河朔残梗。
藩臣阻绝。既多在予之责。
每轸纳隍之念。顷者沧州拒命。
将帅专征。有国彝章。
非朕敢赦。谅功成于九伐。
当事止于一方。况成德本军。
早列勋籍。庭凑初意。
亦献嘉谋。因缘细隙。
互搆隙□且闻朝廷。则挂刑书
虽欲上陈。固难自达。
及沧德剪定。甲兵偃戢。
拜章辨数。纳款邻封。
爰妄(疑)台臣。俾通王命。
备闻恭惕。延望私恩。
感激而情动三军。欢呼而声驰四郡。
朕猥居兆人之上。常惧一物失所。
虽外示君臣之义。实内犹父子之亲。
岂可使覆载之中。不沾雨露。
照临之下。独隔辉光。
断自予衷。靡听舆议。
既改之而不吝。则待之而如初。
俾服官荣。载膺寄任。
爵服尽在。恩礼用加。
王庭凑可依前授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徒镇州大都督府长史御史大夫上柱国太原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成德军节度镇冀深赵等州观察处置等使。于戏。
天道之所助者曰顺。人伦之所重者曰忠。
为君在于不疑。为臣在于不贰。
然后上下交畅。以厎泰宁
当宏令猷。勉收来效。
凡百卿士。宜体朕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