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朝奉郎龙图阁待制王震朝散郎 北宋 · 刘攽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八七、《彭城集》卷二○
考绩之法,所以磨砺多士,乃自唐尧行之矣。
具官某文博志修,材优气赡,内参法从,外领州寄,民誉咸服,吏课处最。
有司举岁月之效,易以藉口;
本朝崇明陟之典,亟其诏禄。
俾从进秩,用称恪居。
龙图阁待制河中府王震可知郑州 北宋 · 刘攽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八八、《彭城集》卷二一
介二都之浩穰,承千里之风化,陪京之重,是惟郑邦,择守之慎,非材莫处。
具官某宽裕容物,岂弟信己,治民之效,所至见称。
东里之奥区,按缁衣之旧俗。
务崇民誉,以称上恩。
南京王震可知荆南湖州林希可知南京 北宋 · 刘攽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九一、《彭城集》卷二二
方面之寄,所以屏翰百城;
郊圻之重,所以保釐千里。
朝所付委,二者惟均,材之所宜,试可乃已。
学以知务,智足应物
心虑通达,文采彬蔚。
而皆详究吏术,辉赫民誉,在此无斁,去常见思。
荆州,全楚之旧也。
往莅之,以宣布于蕃之治。
睢阳,王业所兴也。
就尹之,以陪辅维则之化。
并膺休命,益思要术,毋有怠忘,用副铨择。
王子发 北宋 · 王无咎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二五
某顿首,子发宗人足下:旅居,人事亦复扰扰,故去门咫尺而不相见者,动辄累旬。
至节复蒙临况,复不果诣谢,懈弛之尤,恃能见置也。
惶愧惶愧!
前日辱书,喜闻动履恬泰,见问以所惑。
如此等事,始某亦惑,惑而反复以思,思而得其说,未敢以为真是也,试私布之。
若吾身之生于父母也,非独圣人知之,夫妇之愚亦与知之。
然而穷吾父母之犹未生也,则吾身安在?
此非独夫妇之愚不知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也。
凡事之所可知者莫不然。
故曰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
若爱于其亲与其兄弟也,非独圣人能之,夫妇之不肖亦能行之。
然而爱其亲而欲谐瞽瞍之顽嚚,爱其弟而欲谐象之悖,此非独夫妇之不肖不能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也。
凡事之可能者莫不然。
故曰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
传曰「天命之谓性」,盖命有逆顺,则性有善恶,但善则其正性也,恶则非正性也。
故性者常可以善言,而不可以恶言,以其始同出于命,而卒以习而异,故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习乎上而有至于上智,其达至于上智矣,故不移。
习乎下而有至于下愚,其蔽至于下愚矣,故亦不移。
孔子曰「唯上智与下愚不移」,此言性之大略也。
方孟子时,天下之言性者则故而已矣,故孟子救其言之偏也,特曰「性无不善」。
扬子孟子之时言善也,故又救其言之偏也,而曰「人之性也实善恶混」。
虽然,所谓善恶混者,盖与「性相近」者合也。
荀子言「人之性恶」,则非正性也。
非正性者,君子盖不言也。
至于韩子,又分性为三品,此与五经之言不合,故与荀子俱为不知性也。
是说也,某犹未敢以为真是,以子发之明,试自择焉(《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一○。)
性:原误作「信」,据文意改。
左朝散郎龙图阁待制王震故母金华县太君张氏可赠汝南郡太夫人 北宋 · 吕陶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九○、《净德集》卷九
敕:古之人,其母贤则其子有立于时,其令名懿德因而见于后世,此显亲之恩所以同于存没,而广孝之教成于天下也。
具官某故母某氏,柔顺慈爱,嫔于甲族。
治家以礼,著为闺门之法;
教子以善,至于侍从之涂。
遗懿如存,荣养莫及。
会均严享之祜,用迁大郡之封。
幽穸有知,尚歆宠命。
次韵王震1085年 北宋 · 苏轼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携文过我治平间雾豹当时始一斑
闻道吹嘘借馀论,故教流落得生还。
清篇带月来霜夜,妙语先春发病颜。
诗酒暮年犹足用,竹林高会许时攀。
王震给事蔡州1086年 北宋 · 苏辙
 押元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朝廷入忘返,冠盖如云屯。
贤哉贵公子,独以民社言。
西台出命书,落笔波涛翻。
东台典封驳,坐惜日月奔。
试剧得上蔡,高卧强东藩。
旱岁独多,时雨如倾盆。
铃轩省鞭抶,幕府多壶樽。
逡巡文字乐,斥去簿领烦。
赐环行当至,坐席恐未温。
三槐日成阴,富贵属曾孙。
乞追寝王震给事中新命奏元丰八年十二月 北宋 · 王岩叟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一九、《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六二
给事中处门下,当封驳,非他职比。
凡政令之乖宜,除授之失当,谏官所未论,御史所未言,皆先得以疏驳而封还之。
其于扼天下之要,以厉至公而严朝廷,莫先此者,宜得正人,以允公议。
资材不高,特以阿谀附会,骤致清近。
前岁将命西边,所至贪饕,多受馈遗,流闻京师,甚为士论所鄙。
出使无廉介之誉,立朝无端亮之称,封驳之任,非震所当处。
之新命,乞赐追寝。
再乞罢王震给事中之职奏元丰八年十二月 北宋 · 王岩叟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一九、《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六二
臣近弹奏王震不可为给事中,乞赐追寝,至今未蒙施行,理当再有论列。
臣言其出使无廉介之誉,立朝无端亮之称,皆出于中外公论,非臣私言。
窃以震元无科名,偶因铨试,得进士出身,当时之人,已讥忝冒,因缘附会,暴至华显。
无一言一节之美闻于搢绅,惟闻奉使贪污而已。
迨出官以来,未尝历一日外任,四方之事皆不习之。
今论驳之地,政令所自出,非知天下之务、达天下之情,何以讲利病、裁可否、酌是非,以闻于上?
又非忠公劲正,何以敢为?
名器之重,岂当虚以授人?
伏望陛下垂采公议,早赐罢,为官择人,以为朝廷之赖。
〔贴黄〕臣昨以言阿谀附会,骤致清近。
伏望陛下考本末,即知臣言不妄。
别无功能,若非善于阿附,何以未尝为一日外官,数年之间,致位至此?
惟乞陛下特赐睿断,罢此职,别与差遣,以允公议。
臣窃见祖宗以来,给事中皆选用方正不阿、扬历中外之人,补助朝廷。
既未历事,且无清名,何以当此选?
奉使贪污,玷辱君命,因此立出使者供馈之法,则非朝廷不知其人也,非臣诬其人也。
再乞窜黜王震元丰八年十二月 北宋 · 王岩叟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一九、《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六二
臣近两上章,弹出使无廉介之誉,立朝无端亮之称,封驳之任,非震所当处,乞赐追寝新命,不蒙施行。
此必大臣有左右其人而弥缝其恶,以解陛下意,使公言不得伸。
臣初不愿攻其私慝,以伤大体,然知而不言,终为负职,兼须论奏,乞正典刑。
臣访闻事母不孝,凡俸禄之入,尽归其妻室,母不得而有之。
饮食衣服,皆限量以给其母,母常有不足之恨。
尝因覃恩得封诰,母忿而却之,曰:「以此遗我,何如以饱饭一盂遗我耶」?
陕西奉使回,所得数千缗,止以银十两、绢十疋奉母而已。
其厚于妻子而薄于亲,士大夫无不知者。
大族,姻家戚属满京师,善恶不可掩。
《诗》曰:「鼓钟于宫,声闻于外」。
外人之论,有自来矣,固未有笃于事亲,而人能诬之以为薄也。
方陛下新即位,敦孝以示天下之初,而近臣履行如此,甚非所以厚人伦隆王化也。
乞行窜黜,以厉事亲。
〔贴黄〕久为中书属官,日以谄佞事诸执政,多悦其人而力为地,且宰相有亲。
伏望圣慈特赐主张,以行公议。
南都新亭行寄王子发 北宋 · 秦观
 押词韵第一部
洛水沄沄天上动,道入隋渠下梁宋。
宋都堤上十二亭,一一飞惊若鸾凤。
光华远继周王雅,宴喜还归鲁侯颂。
玉觞严令肃衣冠,金缕哀音绕梁栋。
娟娟残月照波翻,习习暖风吹鸟哢。
何处高帆落文鹢,谁家骏马嘶征鞚。
柳枝芳草恨连天,暮雨朝云同昨梦。
借问亭名制者谁,留守王公才望重。
胸中云梦吞八九,日解千牛节皆中。
祥符相公实曾祖,庭列三槐多伯仲。
承明厌直出荆州,转守此都行大用。
此都去天尺五,交广荆扬归引控。
兔园事迹化黄埃,清泠文雅堪长恸。
舳舻衔尾车挂轊,昨日出迎今日送。
送故迎新无已时,古往今来相戏弄。
亭下嵚崎淮海客,末路逢公诗酒共。
一樽明日难重持,岂恤官期后芒种
今年气候颇云早,夭矫梅花春欲纵。
行见亭中祖帐开,千乘送公归法从。
王子发舍人 北宋 · 李复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二七、《潏水集》卷五
某再拜。
不瞻旌棨已踰旬矣,下情倾向。
即辰,不审尊候动止何如?
沈香亭,虽唐人诗及小说曾见有言者,旧史不载。
敬宗时有海外蛮商李苏沙进沈香亭子材
《拾遗》李汉疏云:「以沈香立亭不异于瑶台琼室」。
不知曾立否,不能详见。
今人以兴庆池小亭为旧迹,容更访问。
子发龙图以程公咏三园诗见示亦成一篇 宋 · 孔平仲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名园有一已堪誇,胜事三园属一家。
杖策可游缘近宅,得春最久为多花。
人居玉府真仙格,地占钱塘最物华。
见说江湖堂更好,烟波清兴浩无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