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息妫 清 · 范薇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儿女成行泪暗弹,故宫回首夕阳残。
楚王任有千金赏,祇买桃花笑曲阑。
风节井 清 · 章钟亮
 押庚韵
河水有时浊,不如井水清。
流水有时激,不如止水平。
平以正其命,清以全其贞。
夫人完大节,儿女垂令名。
深闺倡风节,阖郡多贞婴。
宁从封氏死,不学息妫生。
缅怀伊伯氏,彤管表风声。
改邑不改井,有如白水盟。
三村桃花 其一 清末民国初 · 王闿运
 押词韵第六部 出处:湘绮楼诗弟二卷癸丑、甲寅
南浦绿如茵,香风步步春。
明霞秦玉,莫雨息夫人
一见能倾国,重来已化云。
白桃花二首 其一 清末民国初 · 裴景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吴船集下卷
红紫丛中见一枝,水精帘影隔相思。
还家渔父看云候,去国息妫含泪时。
玉燕轻翻朝雨怯,银蟾微照晚烟疑。
销魂等是春风面,别有风流淡宕姿。
夹竹桃丁巳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押豪韵 出处:石遗室诗集卷第七
叶美至于,花美至于
此花兼两美,如风流人豪。
以彼息夫人,而有松筠操。
无言李将军,而有高。
骄阳花不断,穷冬寒不号。
先生作此诗,以为奇才褒。
社园桃花式之和二首 其二 甲戌 清末至民国 · 夏孙桐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不须流水感华年,且向春风一放颠。
今日楚宫残照里,息夫人在更堪怜。
万古愁曲为歌郎梅兰芳癸丑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十八
一笑万古,一啼万古
古来有此佳人不。
君不见古来之佳人,或宜嗔不宜喜,或宜喜不宜嗔。
或能颦不能笑,或能笑不能颦。
天公欲断诗人魂。
欲使万古,欲使万古
于是召女娲,命伶伦
呼精精空空,摄小小真真。
尽取古来佳人珠啼玉笑之全神。
化为今日歌台梅郎兰芳之色身。
天乐园在鲜鱼口,我为兰芳辄东走。
香风吹下锦氍毹,恍饮周郎信陵酒。
我见兰芳啼兮,疑尔是梨花带雨杨妃,我见兰芳笑兮,疑尔是烽火骊山之褒后。
我睹兰芳之色兮,如唐尧见姑射,窅然丧其万乘焉。
我听兰芳之歌兮,如秦穆闻钧天,耳聋何止三日久。
此时观者台下百千万,我能知其心中十八九。
男子皆欲娶兰芳以为妻,女子皆欲嫁兰芳以为妇。
本来尤物能移人,何止寰中叹希有。
正如唐殿之莲花,又似汉宫之人柳。
宜为则天充面首,莫教攀折他人手。
吁嗟乎,谓天地而无情兮,何以使尔如此美且妍,谓天地而有情兮,何以使我如此老且丑。
兰芳兰芳
人人知汝梅兰芳
岂知尔祖为梅芳。
或如拿破仑第一,更有拿破仑第二,勿令林和靖成独,要使林和靖成双。
尔祖先朝第一伶。
内廷供奉留芳馨。
儿童亦称大老板,天子亲呼胖巧龄。
岂惟艳色擅歌舞。
侠迹流传不胜数。
数千馀金券屡焚,七十二家火待举
我见尔祖出葬时,多少邦人泪如雨。
文宗皇帝之末年
我父上计来幽燕。
当时海内忧患亟,书生痛哭空笺天。
佣书典衣一寒士,声伎颇满文山前。
能同歌哭惟尔祖,亦如毕秋帆李桂官。
尔祖之师罗景福,对于吾父心拳拳。
每云易老爷乃非常人,能教此子以正不仅深爱怜。
吾父忽复幡然折节讲学屏声色,移居萧寺遂与尔祖割爱绝往还。
德宗皇帝之初季。
我向幽燕又上计
尔祖才如卅许人,我年甫过二九岁。
不知当时兰芳之父堕地业已十几龄,岂料今日乃与兰芳论交两三世。
正月二月百花生。
东风如虎吹玉城
考旧闻于日下,忆梦馀于明。
记残泪于金台,录梦华于东京
我亦尝呼明僮,召神婴。
集舞燕,招歌莺。
如意馆,沉香亭
樱桃斜畔樱桃熟,胭脂坡上胭脂盈。
或白虎鼓瑟,或苍龙吹笙。
或金鱼换酒,或银甲弹筝。
梦境堪追忆,人才可品评。
孟如秋、朱爱云。
蒋双凤、王霨卿。
顾玉仙、孙梅云。
陈鸿喜、果香菱。
虽有兰芳之色,而无兰芳之声。
紫云紫仙有声而无色,乃知非有九天声、倾国色,不能饮此万古第一之香名。
兰芳兰芳,尔年二十馀,颜色真姣好。
我年五十馀,容貌已枯槁。
且莫叹枯槁,昔日故人皆宿草。
且莫悲宿草,今日天荒兼地老。
我如蓟子训抚铜驼,又似丁令威华表
玉马朝周宋国人金仙辞汉咸阳道
南内无人泣杜鹃,西豢何处招朱鸟。
道家龙汉换开明,杜老龟年话天宝。
去年我见贾璧云,卫价璧人当代少。
去年我见朱幼芬,宗之玉树临风皎。
今见梅兰芳,使我更倾倒。
使我哀贤才,思窈窕。
坐对真成被花恼
犹忆尔祖之楹联,几生修到梅花,何所独无芳草。
茫茫三十七年间,影事前尘如电扫。
嗟我生平喜少不喜老。
恨寿不恨天,未见兰芳兮,自恨我生死太迟。
既见兰芳兮,又幸我生死未早。
兰芳兰芳兮,尔不合一笑万古,一啼万古
尔不合使天下二分明月皆在尔之眉头,尔不合使天下四大海水皆在尔之双眸。
尔不合使西子王嫱文君息妫皆在尔之玉貌,尔不合使韩娥秦青謇姐、车子皆在尔之珠喉
尔不合破坏我之自由。
尔不合使我回肠荡气无时休。
吾将与尔北登恒岳、东观之罘、西上峨眉、南入罗浮,追黄帝襄城之野,叫虞舜苍梧之陬。
索高辛于有娥之台,招周穆于无热之邱。
枕不必洛妃留,香不必韩寿偷。
使常娥后羿,使织女辞牵牛。
丁歌甲舞兮昆崙醉,翠暖珠香兮赡部游。
照影于恒河,老死于温柔含笑于神州。
兰芳兰芳,吾无以名尔兮,名尔曰万古愁。
题画七首 其二 桃花双钩 清末至民国 · 曹家达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曲尘遥带暮江晴,百代风流睇古情。
泪尽苍梧息妫嫁,潇湘清浊两分明。
息妫 清末至民国 · 叶际唐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出处:瀛洲诗集
殉节原知愧绿珠,多情应谅一言无。
试看典午皇后,忍诋前夫媚后夫杨永智编校)
雪美人和杨薰生韵 其一 1905年 清末至民国 · 罗庶丹
七言律诗 押盐韵
白战无声号令严,花飞六出覆茅檐。
自从黄土搏人后,更把红闺韵事添。
天女化身轻玉燕,息妫无语锁金蟾
与君一握纤纤手,寒气森然透指尖。
息夫人(嘲附新朝者) 清末至现当代 · 吴研因
五言绝句 押寒韵
霸图宁与己,颦蹙拜新欢。
学楚腰舞,欲言良亦难。
一萼红越南嘲剧《神水瓶》 现当代 · 王季思
 押词韵第七部
一九六〇年十月,在广州越南嘲剧《神水瓶》演出。剧演越南农民三哥和三嫂勤劳度日,相爱相亲,感动龙王,在梦中赐他神水瓶。他把瓶里的水撒到田里,长的又高又大。三嫂用瓶水浇身,也变得美丽动人。三哥在三艘上集时把她的像画下来给自己看,不意这像给一只老鸦衔到王宫里去,无道的国王派使者按图大索,把三嫂抢回宫中,强封为皇后。三嫂怀念三哥,终日不言不语,直到后来,她遇见了卖葱的三哥,凭人民的力量,杀死了昏王奸相,才开颜一笑。我国《左传》里说楚王灭了息国,杀了息君,把息夫人(即息妫)抢了来,息夫人也一直不说话。后来唐玄宗时宁王,霸占了饼师的妻子,她怀念饼师,一直闷闷不乐,诗人王维宁王座上为她写了一首诗:“莫以今时宠,而忘昔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就是拿息夫人来比儗她的。可是向来有些封建文人,不责楚王的凶残,反责息夫人的失节,把她封作桃花花神(我国文学里习惯以桃花象徵轻薄),且有“千古艰难惟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之句。象息夫人、饼师妻这样动人的故事没有被搬上我国戏曲舞台,我想是跟这些封建文人的观点有关的。看了《神水瓶》,既惊喜于越南嘲剧的艺术成就,复有感于息夫人、饼师妻的故事,为赋此词。
豆花鲜。
正当头鹊噪,绿树护田。
三嫂挑篮,三哥锄地,勤劳同过年年。
画图里含情欲诉,怎相看不语只嫣然。
何处惊鸦,飞来横祸,隔断山川。

子规夜啼残月,叹三哥不见,但见寒烟。
宁府诗成,楚言梦醒,伤心一例难言。
算只有人民世纪,为情天平尽不平天。
谁为息妫翻案,谱入歌弦。
小乔墓 近现代 · 袁尚寅
对联 出处:对联话
问薄游岳阳,彼鲁肃墓巍巍在旁,胡不闻诸君馨香俎豆;
使竟锁铜雀,同息夫人脉脉饮恨,奚足令过者凭吊咨嗟。
戏咏息妫 现当代 · 程坚甫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香车引入细腰宫,雨露三年恩最隆。
寄语君王休错怪,多情尽在不言中。
无题九章 其五 当代 · 林昭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多情每笑钟离春,忧世何因自献身。
巾帼从无儿女想,冕旒合与国邦亲。
茹冰苦志应穿石,守玉清操岂染尘。
幸惜令名全圣德,贞娥匪比息夫人
步妫水至夏都公园北京延庆甲辰 当代 · 幻庐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第一挽柔枝,争香诸色奇。
川流妫女下,日影鸊鷉嬉。
折射多棱镜,来回白小鳍。
眼前空有景,古佚竟难追。
桃乡看花行(与矞晴同往)丙申 当代 · 幻庐
瑶池仙种遗深州,看花人约清辉头(村名)
諠諠车马不得入,士民纷沓争花稠。
花庞人面从何觅,人隙略窥疑戚戚。
日颓返景乱妆痕,鲫趋鹜趋无力敌。
早避郡衢衮衮尘,昧旦即兴独佔
半梦半醒花解笑,唯是方许赏心人。
息夫人女子,千岁蟠柯招徙倚。
澹白深青蘋婆,粉领红唇艳
志和蓑笠正须归,刘阮天台毋庸拟。
低眉含睇为写真,爱花爱画得真髓。
口讽灼灼复夭夭,心仪武陵去来陶。
纵使迷津失歧路,终护朱颜驻冶条。
玲珑透枝朝日射,醉扶太白春夜
金谷数罚属奇男,女儿却遣东君嫁。
开园待熟三千秋,䌽仗云端众仙下。
己习春风送年年,期以鲜实作酬谢。
蓟门临路更相催,萋萋阡陌难一话。
回乡感赋七律四首 其一 故江辛卯 当代 · 林英男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收拾尘缘掸劫灰,枌榆啼宇似萦回。
久违枕上双溪浪,贻笑江浔古炮台
沈浦皎轮玉方碎,观河皓鬓影奚哀。
桃源不带看花眼,息媛(息媛:即息夫人春秋时侯夫人息妫。貌美。楚文王灭息国,夺息妫归。后息夫人在楚育有二子,但始终不语。楚王问其故。夫人曰:『吾一妇人而事二夫,纵弗能死,其有奚言?』历代称为桃花夫人,于湖北黄陂县立有桃花夫人。)无言岁岁开。
虞美人己丑 当代 · 林英男
细腰楚霸何时了,饿殍知多少楚王好细腰,常有宫娥因节食饿死。)
颜默默自无言(《左传•庄公十四年》:春秋息国国君夫人息氏美貌。楚文王起兵灭息国虏息夫人入楚宫为已有,后息夫人在楚育有二子,但始终不语。楚王问其故。夫人曰:『吾一妇人而事二夫,纵弗能死,其有奚言?』历代称为桃花夫人,于湖北黄陂县立有『桃花夫人』。对息氏,文人骚客吟咏不绝,褒贬纷纭。杜牧《题桃花夫人》云:『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几度。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堕楼人。』然息氏知耻近乎勇也,不语为底线也。),忍听风残雨暗滴寒窗。

凭谁一击布衣怒,搏殿苍鹰翥(《战国策•魏策》之《唐雎不辱使命》: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却闻金谷落花人西晋石崇之爱妾绿珠,因大将孙秀欲夺之,于金谷园堕楼而死。杜牧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疑是春来飞燕语嚬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