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崔正言 宋 · 贾公哲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七一、《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九六、《永乐大典》卷一四○五四
呜呼德符,汝颍奇卿,士之先达。
苦节平生,无遗毫发。
介介自守,与世契阔。
欣然言笑,于所投合。
我来乡居,公踰五十。
行成名立,冰玉刚洁。
我近四十,发俱未白。
老壮相从,情敦意洽。
于始见之,相得眉睫。
邂逅开谈,一语三日。
间舍而去,游宦远涉。
及归如初,期我岩穴。
昨见邑中,暮春之末。
过我园林,相共饮食。
我迫选限,次日先发。
公后旬朔,召补馀阙
相见京师,公居言责。
宾客延门,冠佩奕奕。
岂不思公,从容平昔。
慨念眉宇,久不获揖。
入对天子,昆弟往谒。
谓予不求,乃毕此月。
遂解衣冠,坐其悬榻。
语欲更仆,日既西夕。
山城幽居,自放泉石。
去吏十年,解纵羁絷。
墨缴累形,百骸未伏。
仆悍鞭长,群马取捷。
天街九逵,夏日赫烈。
热风嚣尘,罹此瘅暍。
伏忱愔愔,吁欷奸孽。
迨五十日,病以增剧。
谏大夫,助之谂疾。
天子曰噫,举兹朝列。
孰如老成,刚肠劲节?
方欲倚之,言动阙失。
于琳宫,职于延阁。
畀以优閒,庶其勿药。
束装戒仆,疾且向革。
告命临门,是夕殒殁。
张范择友,愧以死托。
惧有不知,谓余周悉。
彼有馀镪,此有行囊。
无以费余,聊厚非薄。
明明兹言,理无挤壑。
历问他事,一不肯屑。
平生所欲,学日制作。
人随取去,无复留箧。
故所上事,世务指切。
并近奏牍,则皆不失。
惙惙在床,以待晷刻。
熟视久之,无可言说。
中心了然,迨至易箦。
奚为怛化,安眠委蜕。
棺具既坚,爰用纻漆。
朝衣入卧,馀从不设。
两街凶肆,取募强猾。
膂力是图,旅榇自挈。
都门之道,坦无阻垤。
水潦未降,无泥可汩。
涕泗长郊,不及引綍。
余待朝辞,后乃至邑。
南园北第,方为痛哭。
吊公佳倩,女久出适。
来自秦中,腰其父绖。
夫妇衔恤,祠公故室。
丧从先祖,考用家法。
出财嚫僧,精意齐七。
爰卜三浮,穿土百尺,茔冢是封,植之刚
嗟余之幸,偷堕是获。
指力不施,友责大寒
晏晏高原,归安公宅。
人世是非,无劳黑白。
妙理所尽,有如《庄》《易》。
尝谓公言,有如默识。
四禅中人,形干枯腊。
世味泊然,少所爱着。
公乃其徒,早自悟入。
溷浊世间,那复遗迹。
悠悠斯心,无足忿嫉。
情识颠倒,难可致诘。
羊昙恸哭,叩门以策。
眷彼丘山,悼兹华屋。
两堕王命,今兹归骨。
侑觞以词,聊助摧咽。
尚享!
齐山洞天记 南宋末 · 王哲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四四、《名山胜概记》卷七、康熙《池州志》卷六、康熙《齐山志》卷二、《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卷九一
齐山如卧虎然,首于申,尾于寅,延庆院南向据其胸也。
其栋宇横架岩石林麓间,望之丽若图画,为是邑名山之胜也。
端平二年提举王伯大扁其外门曰「齐山洞天」。
松径而入,数十步至中门。
蹑蹬道而上,扁曰「云梯」。
前为藏殿,后为佛阁,东西跨壑立亭曰一览,高敞可爱。
其后曰妙空岩,元祐初蒋之奇命名也。
其罅有一石,击之如钟磬,曰丹砂。
由法堂而北,曰蕉笔岩,张公祐以蕉书石壁,故名。
东有,曰新岩;
有泉滴沥而下,曰春溜。
张时脩刻大寿字于左,前有亭曰云壑。
蹑石分道而北上,曰武功岩,正北有上清岩,一名观音岩
西北有寄隐岩。
南有石壁如屏,又数步有石窟,泉滴滴可饮一人,名一人泉
又东三步,绝石栈,临上清岩,曰寄隐岩。
又西北至窦云岩,两石对峙如洞门,有紫微亭
北至小九华峰,峰峦耸拔,肖九华之胜也。
下有石坑,深险不可入,俗呼无底洞。
由云壑分道而南,约数步,曰漫岩。
又二十六步,曰唐公岩。
西北有洞曰九顶,又曰集仙,袤三丈,广半之。
北上至峰之巅,曰翠微亭唐刺史杜牧九日登高赋诗所。
下瞰陂泽及清溪,州治关其前,长江缭其外,最为临眺之佳境。
此见于齐山之右者然也。
由翠微循山脊扪磴攀萝,崎岖东下约二里许,得华盖洞。
石势轮囷如车盖,高约三四丈,下可容数十人。
西有一穴,可罄折而入,飞鼠甚多,执燎照之则回翔,故名石燕洞
西北有玉桂岩,深可一丈。
北有莲子洞,深可二丈。
由坡而上,有危檐杰栋,岿然屹立于东崖之巅者,绣春台也,鹤山魏了翁书,北睇江淮在目。
由此而下,渐觉山环抱,地平夷,而树木阴翳之中,有绣春道院。
依石为扉,傍翼两室,曰仁静、曰智乐。
左有洞曰新兴
坎级而下,豁然明敞,壁立数仞。
嘉定间史定之又刻曰史岩。
傍有绣衣石一洞,秉烛而入,有迹蜿蜒,或指为潜蚪。
别有洞曰左史
左史州守李芃也,杜牧代之,故为立名。
又两石夹道,约数十步,过一石门,伛偻而入,得平地可三数丈,如壶中之天,故曰壶天
石眼有泉一泓,可掬而饮之。
过绣春台数百步,有二洞,东曰狮子,西曰圆顶。
有泉如乳。
旧逸二洞名,今特因其形而命之。
此见于齐山之左者然也。
若夫山北之景,则从道院右边而下。
太守李方元以山无溪涧之泽,乃沿其北址筑防贮潦,广十馀寻,深数丈,长三里,芰荷鱼鳖,可育而蕃,今遗址尚存。
东有虎啸岩石虎洞,中有石如虎蹲,皆险绝不可上。
而中有九曲水,石势萦回,山泉清澈,天造地浚,殆类人为。
又有茂林脩竹,隐映于上,宛然兰亭气象也。
醒翁岩,岩有醒翁石,旧有亭而今不存。
又有待岩者,最远而大,迤逦而西,达于长堤,则一山之景尽矣。
李芃刻有「待岩」者,言有待而存也。
齐山之泉大小凡十一,而半岩为胜,玉壶、连星为奇,飞觞、濯缨为大;
岩壁之号凡十九,而有待为大;
岩壑之号凡有九,而上清为最;
洞之号凡十四,而潜蚪尤清幽。
游者徜徉乎山间,而穷日之力不能遍览。
今历久而湮芜不可复考,姑录所传问者于右,馀阙疑焉。
按:嘉靖池州府志》卷九,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选刊本。
安庆郡庠后亭(亭名「天开图画」)董佥事(一作余阙诗) 元初 · 魏初
 押词韵第七部
鲸鲵起淮服(一作襄汉),郡邑尽烧残。
兹城独完好,使者一开颜。
省风降文囿,弭节遵曲干。
双池夹行径,累榭在云间
天远(一作净)群峰出,地迥沧江还(一作环)
霞生射蛟室,雁没逢龙山。
开樽华堂上,命酌頫危阑。
主人送瑶爵,但云嘉会难。
岂为杯酒驩,乐此罢民安。
魄渊无恒彩,清川有急澜。
明晨起骖服,相望阻重关。
相逢行赠别旧友治将军(并序。) 元 · 萨都剌
予迁官出闽,舟行抵兴田驿二十里许,俄闻击鸣金鼓,应响山谷间。随见旌旗导前,兵卒卫后,中有乘马者,毳袍帕首,徐行按辔,屡目吾舟。吾病久气馁,不能无惧心也。顷之,兴田驿吏以行舆见迓。遂舍舟乘舆,向之旌旗兵卒,移导舆前,马从舆后,舆行马鸣,途中未敢交一语。迫暮至邸舍,烛光之下,毳袍者进曰:「某乃建之五夫巡检官,闻使君至,候此将一月矣。某尝三识使君面,自都门一别,今已五载,使君岂遗忘之耶!」仆惊谢曰:「将军何人也?」答曰:「某即使君旧友云中也。」熟视久之,恍如梦寐。云中复能纪余阙下丰采时否耶?历历关河,旧游如隔世。乃对烛光,夜道故旧,明日复同游武夷九曲,煮茶酌酒,临流赋诗,出入丹崖碧嶂间,心与境会,天趣妙发,长歌剧饮,相与为乐。酒阑兴尽,秋风凄凄,落木雨下,闽关在望,复作远行。予始见君而惧,次得君而喜,终会君而乐。又得名山水以发挥久别抑郁之怀,乐甚而复别,别而复悲,悲复继之以思也。嗟夫!人生聚散,信如浮云。地北天南,会有相见。因赋诗复为《相逢行》以送之。(此序《雁门》刻本不载,今从别本补入。)
一年相逢在京口,笑解吴钩换新酒。
城南桃杏花正开,白面青衫鞭马走。
一年相逢白下门短衣窄袖郎君
朝驰燕赵暮吴楚,逸气自觉凌青云。
一年相逢在阙下,东家蹇驴日相假。
有如臣甫去朝天,泥滑沙堤不敢打。
都门一别今五年,今年相逢沧海边。
千山木叶下如雨,雁声堕地秋连天。
将军毳袍腰羽箭,拥马旌旗照溪面。
小官不识将军谁,卧病孤舟强相见。
岂知此地逢故人,摩挲老(一作病)眼开层云。
旧游历历似隔世,夜雨岂不(一作知)思同群。
郎君别后瘦如许,无乃从前作诗苦。
溪头月落山馆深,剪烛犹疑梦中语。
人生聚散亦有时,且与将军武夷
弓刀挂在洞前树,洞里仙童来觅诗。
稽首武夷君,借我幔峰顶。
分我紫霞浆(一作杯),与子连夜饮。
左手招子乔,右手招飞琼。
举觞星月下,听吹双凤笙
我酌一杯酒,持劝天上月。
劝尔长照人相逢,莫向关山照离别。
凤笙换曲曲未终,天风木杪(一作飘)晨钟。
拂衣罢宴下山(一作峰)去,又隔云山千万重。
召入国学雨中过高沙湖(一作 余阙 诗) 元 · 张翥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细雨洒秋色,平湖生白波。
客心贪路急,帆腹受风多。
落木生诗(一作秋)思,惊禽避棹歌。
舟行不借酒,兀坐奈愁何。
余廷心翰林应奉 元 · 成廷圭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枫叶萧萧江已秋,船三日住扬州
靛花深染青绫被,云叶新裁紫绮裘。
征驿马嘶风满树,别筵人散月当楼。
明年春雁将书去,人在蓬瀛第几洲。
诗薮:全篇整丽,首尾匀和。
三月十五陪乌本初同佥李希颜余廷心大参于断崖因赋是诗以约明年更祭云 元 · 成廷圭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七年苦战守孤城,食尽无人发救兵。
诸将赴河同日死,万家嚎地几人生。
中台星拆天应泣,大节堂空鬼亦惊。
国难未平公已往,临风西望泪纵横。
奉寄余廷心元帅是时出镇之舒州 元 · 成廷圭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保障江淮数十州,中流屹立见君侯。
苍生几堕巅厓苦,白发因分社稷忧。
虮虱竟年生介胄,貂蝉今日出兜鍪
玉堂应有昌黎颂,刻在龙眠最上头。
安庆大节堂至正十二年既陷武昌江州诸郡俱各失守时韩功懋总管安庆指禦有方江淮赖为屏蔽廷心余帅书大节于堂以旌武功 元 · 成廷圭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战胜非难守胜难,逆图未伐胆先寒。
焉知天下无诸葛,始信军中有一韩。
当日雷霆归号令,至今烽火报平安。
雄文大扁同时出,大节名堂后代看。
太湖李尹所收余廷心元帅书二封 元 · 成廷圭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两函妙墨古所见,一代高风人未知。
用兵不下羊叔子,食粥正如颜太师
今日澄清在我辈,长江保障非公谁。
更烦令尹回州日,补入舒人遗爱碑。
余忠宣公 元 · 吴当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沔阳舟楫势如飞,安庆孤城屹不支。
诸葛智谋天地閟,杲卿忠义鬼神知。
纵然身活到今日,未必人生无死期。
一片精忠元不改,男儿到此是男儿。
宪使储布哈守元帅余阙守舒 其一 元 · 吴当
七言绝句 押阳韵
万方海宇一封疆,郡邑胥豪玩宪章。
寂寞荒城今第宅,家家故牍满新墙。
宪使储布哈守元帅余阙守舒 其二 元 · 吴当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败苇萧萧故垒秋,江山如画一渔舟。
怪来不起临濠兴,病久愁深泪易流。
宪使储布哈守元帅余阙守舒 其三 元 · 吴当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庐岳层层耸碧空,仙岩佛塔白云通。
几多楼阁青红地,尽在寒烟野蔓中。
明良诗 其三 元 · 吴当
四言诗 押阳韵
逮乎忠宣,相我世皇。
式开治平,统一万方。
侍御余廷心佥宪浙东三首 其一 元末明初 · 周伯琦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春云阴似幂,春雨细于丝。
史馆承恩日,都门祖道时。
星轺行浙左,采服照江湄。
忠孝应兼尽,同深别后思。
侍御余廷心佥宪浙东三首 其二 元末明初 · 周伯琦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䌷书功未竟,持节命方隆。
已擅雄文誉,还扬肃政风。
杨花飞雪白,芍药舞云红。
咨度多馀力,新诗寄便鸿。
侍御余廷心佥宪浙东三首 其三 元末明初 · 周伯琦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天台环海岸,雁荡插云霄。
胜槩东南绝,才人玉雪标。
访游清暇足,题咏逸怀超。
旅食京华客,因君意也消。
八月十五夜处州分司对月 元末 · 余阙
 押真韵
玄武夕始正,华月升秋旻。
徘徊出西陆,照曜此瓯闽。
金波何穆穆,绿枝满中轮。
馀辉动轩房,紫兰含微津。
皇天降丰岁,王政亦已陈。
乐哉一杯酒,允矣同庶人。
草木子:浙东佥宪余阙案吾郡时,中秋夜望月,尝作一诗题于分司官舍。云云。此词清婉,蔼然有与民同乐之意。后为淮西宣慰,守安庆孤城六年,上下援绝,淮寇益炽,城遂陷,府前有大池,自刎死于池,妻子亦同死。赠淮南行省右丞,进平章事谥文贞公。 案:青阳集首韵「升」作「生」;次韵乃「金波」云云,「枝」作「」;三韵乃「徘徊」云云;四韵「光流河宿隐,气随商律振」,草木子无;馀均同,惟「丰」作「嘉」,「杯」作「卮」。
昭君出塞 元 · 李祁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四十二 故实类
朔风吹沙天冥冥,愁云压塞边风腥。
胡儿执麾背人立,传道单于行急。
蒙茸胡帽貂鼠裘,谁信宫袍泪痕湿。
汉家恩深幸不早,此身终向胡中老。
此身傥负汉宫恩,杀尽青青原上草。
怀麓堂集:族高祖希蘧先生当元季之乱,慨然欲效一障以死,而不可得。又以为委质事人,不可终负,盖见诸明妃诗及青阳集序,自以不得如廷心为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