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题余忠宣公请援兵书卷后 元末明初 · 甘瑾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大将分符自朔庭,出师江汉肃南征。
贺兰不救睢阳厄,无忌难收邺下兵。
唇齿百年谁复恤,简书千里漫多情。
西风一剑英雄泪,已逐寒江日夜声。
读余廷心传 元末明初 · 甘瑾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海风吹浪集楼船,百战疲兵仅数千。
但许有身堪报国,岂知无力可回天。
幽燕北望王师远,江汉南来地势偏。
天堑已空豪杰没,朔云边雪事茫然。
安庆南城寄贺守帅余廷心、郡守韩公懋(余家留是郡,故句中及之。) 元末明初 · 张昱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壮哉淮邑冠荆舒,新筑坚城铁不如。
完美皆吾大夫力,奠安与尔庶民居。
归心江汉朝宗水,滞迹周南太史书。
莫说鬓毛成种种,近来吾亦爱吾庐。
注:余家留是郡,故句中及之。
城南武威楼成,守帅余廷心自安庆使人索诗 元末明初 · 张昱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四部
自来名将出名儒,暂驻襜帷向上居。
城绕朱阑连百雉,门排画戟壮群乌。
云开五老招何及,秋对九峰清有馀。
楼上记成镌琬琰,庐陵须得蔡襄书。
安庆吊青阳先生余廷心 元末明初 · 邓雅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十一部
江云淡淡江水清,吊古又上舒州城。
青阳先生不可见,群玉山人空复情。
一门骨肉死贞节,千古文章留姓名。
高风激烈孰能比,李黻守潭当并称。
过皖城吊青阳先生 元末明初 · 郭奎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明诗纪事 甲签·卷二十一
维舟大江浒,揽梯登兹城。
哲人不复见,黄鸟悲且鸣。
高山尚岩岩,梁木何其倾。
忽逄旧耆老,向我宣忠贞。
明公宿有誓,慷慨存遗铭。
死即为厉鬼,生当殄长鲸。
应敌既神武,百战纵以横。
精诚贯白日,天子无援兵。
岁久矢石竭,捐躯全令名。
安庆府 明 · 林弼
押词韵第一部
连山亘城西,长江走城东。
冈阜纷起伏,波涛争怒雄。
汎览古舒国,永怀青阳公(余阙字廷心元忠臣)。
一旅馀敝卒,千载当兵冲。
狂澜日以溃,砥柱嗟独崇。
弱矢继蒿剡,急檄通蜡筒。
谋身贵食肉,殉国思匪躬。
慷慨望西拜,烈日明丹衷。
封墓昭圣德,建祠励臣忠。
百年等一死,千古留清风。
畴能识公心,愿起文山翁。
过安庆吊余廷心 明初 · 王佑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四十四
左辖当年镇皖城,江淮千里日交兵。
四方共倚雄藩在,一木孤撑大厦倾。
高节分明成蹈海,奇才磊落见行营。
至今书疏留遗恨,丞相旌旗不远征。
读余忠宣公文集 明初 · 王汝玉
押词韵第二部
中原日落秋尘黄,西望烽火连荆襄。
雄藩宿将尽惊遁,书生复见张睢阳。
孤军坚壁大江上,誓欲保障东南疆。
羽书四入丞相府,援兵不出吁可伤。
神州陆沈大势去,夫谁击楫江中央。
七年大小数百战,士卒感发疲复张。
食殚力竭城遂陷,麾下裨将无生降。
嗟公竟作厉鬼死,全家义徇为国殇。
至今遗文落人世,直与日月争辉光。
伊余再拜获披诵,徒抆血泪沾衣裳。
九原精爽应可作,愿歌大招荐椒浆。
观尽忠池拜余忠宣公墓 明 · 童冀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荒池斜日暝云阴,独立空山泪满襟。
遗老能言当日事,寒泉犹照死时心。
百年妻子皆鱼腹,一代山河竟陆沉。
故国春风又芳草,秪应遗恨九原深。
过安庆谒余忠宣公祠 明 · 童冀
押阳韵
舒州城小如堵墙,舒州城外皆战场。
遗民千百多残创,官中况复无糇粮。
余公东来植纲常,民心险固踰金汤。
开门四野烟尘黄,青天白日腾虎狼。
公执忠义为锋铓,追奔逐北如驱羊。
群盗出没犹披猖,蜂屯蚁聚称侯王。
孤城屹立当中央,羽檄徵兵惊四方。
援师不至振复僵,此身真与城俱亡。
举室效节沉沧浪,声名日月齐辉光。
新朝褒忠劝贞良,作庙秩祀严烝尝。
平原睢阳遥相望,云车风马参翱翔。
我尝拜公浙水傍,绣衣玉节何煌煌。
今公遗像俨在堂,九原不作涕四滂。
秋菊春兰荐馨香,岁时奔走来巫阳。
江水日夜东流长,遗民千古心弗忘。
题余青阳郑师山二先生手札 明 · 吕德昭
出处:师山遗文卷五
轩辕山高四千仞,青阳山高势相并。
支脉联络蟠两州,白云吐吞天与近。
古称地灵人杰生,蜿蜒磅礴元气清。
两山秀育二贤出,一死永留千古名。
师山先生高世士,隐居不为苍生起。
春秋著述诛奸雄,月旦评论辩贤否。
青阳先生天下奇,峨冠博带谈书诗。
气吞逆虏似鼷鼠,颐指壮士如熊罴。
二公初交正英妙,许身稷契登廊庙。
事业出处虽殊科,文章制作皆同调。
青阳战守舒州间,砥柱屹立支狂澜。
擐甲城头述艰苦,走书谷口传平安。
师山甘居布衣贱,死报君恩名益显。
高节不屈效两龚,大书遗言训诸阮。
二公翰墨今犹存,烟云满纸秋无痕。
辉辉清光耿星日,凛凛义气横乾坤。
载拜焚香读三复,北斗南箕炫双目。
呜呼二公名节全,力挽颓纲振流俗。
青阳山对轩辕山,二公英魂相往还。
晴虹贯月夜空阔,笙鹤无语松风寒。
安庆谒左丞余廷心祠 明 · 王沂
五言排律 押支韵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四十七
百战孤城陷,先生独有祠。
勋名班左辖,心胆恋彤墀。
已矣英雄死,伤哉国步危。
鱼沉芳草没,虎落坠藤欹。
短日纡长算,高风系远思。
文章传异代,事业贲穹碑。
蘋藻遗年荐,松楸过客悲。
乾坤新历数,社稷旧陵夷。
传入今朝史,歌馀古乐词。
有怀因感激,千载重民彝。
过皖城吊余忠宣公 明 · 管讷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元戎百战守孤城,千里蚍蜉绝援兵。
保障有方文且武,简编无愧死犹生。
神来遗庙乘云气,鬼哭空江杂雨声。
尚忆李侯并达帅,一时忠义属科名(达兼善状元为浙东元帅死于海李子威状元为江州太守死于郡)。
谒余忠宣公庙 明 · 王绅
押支韵
昔在元祚去,四海遭乱离。
群雄互驱逐,戎马纵横驰。
降城贩国者,比比忘忸怩。
坐令疆宇蹙,百二山河隳。
桓桓忠宣公,耿耿匡济资。
蚤负经纶具,晚镇舒江湄。
七年握兵符,裒集多义师。
控禦既云备,抚辑亦己绥。
奈何荆楚间,□□□□□。
望潜山歌 明 · 解缙
东望望见九华远,西望望见潜山高。
江中洲渚不可数,但觉万舰春云涛。
前船远似飞沙起,后船烟中来似蚁。
人生快意如此时,顺风微波日千里。
安庆城池居要冲,一掬之地能消万古之英雄。
纷纷谁可掇将去,恨血不染江波红。
惟有龙眠老居士,画得山川及文字。
更有余忠宣公百战死,荆扬夜夜天光紫。
乔家泪滴江水浑,红颜得失何足论。
三千年事堪消魂,举气嘘天天亦昏。
幸遇太平息征战,却忆先皇泪如霰。
吞声踯躅愁云屯,仰视红日东方暾。
谒青阳先生祠 明 · 胡广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四十五
征舻泊修渚,前登皖城隅。
旷怀浩无际,吊古重踟蹰。
伟哉青阳公,文武足宪谟。
搀抢动南服,劲气空万夫。
百战抚疮痍,六载枕戈殳。
盼穷援兵绝,力竭形势孤。
天步挽不回,已矣夫何如。
慷慨尽一决,取义以捐躯。
全家萃忠节,之死矢不渝。
精诚悬景耀,赫赫凌苍虚。
纲常振颓俗,靡波障奔趋。
褒扬列汗竹,庙食俨龙舒。
大江逝滔滔,惟有伍相俱。
凄凉古祠下,日夕灵飙呼。
安庆城 明 · 唐文凤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大江万里怒流长,环绕坚城接混茫。
地控江淮入吴楚,水通巴蜀汇荆湘。
云连瀛海浮仙岛,天近神州壮帝乡。
千古忠魂何处觅,下招谁为遣巫阳(伪汉兵攻安庆元左丞余阙守城不降死之国朝旌其忠节立庙赐额至今祭奠)。
重修余忠宣公墓堂诗 明 · 吴与弼
七言绝句 押青韵
刘清廉文之参政四川也经同安付白金于怀宁丞胡诠助修余忠宣公之墓并叙礼之堂诠以讼之丽乎罪者役焉民不劳而事集云诗曰
薇垣参辅隆风教,花县郎官尚典刑。
顾我疏顽何似者,敢将名姓污丹青。
安庆谒余忠宣公祠 明 · 陈桭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五十八
高城枕江澨,名山蟠大龙。
巍巍豳国祠,凛凛忠义风。
公昔擢第日,名声已沨沨。
字牧与持宪,到处苏民痌。
迨兹镇舒郡,适值元历终。
贼骑四郊合,敌舟三面攻。
中流屹砥柱,欲障狂澜东。
训练疮痍民,尽为貔虎雄。
射蛟斩鲸鲵,跃马凌烟虹。
七年穷智略,百战多殊功。
岂徒淮海蔽,再期颓运隆。
外援苦断绝,内储亦虚空。
孤城如片雪,置在洪炉中。
力竭继亦死,全家俱徇忠。
更有偏裨士,感恩多委躬。
祗今清水塘,血染荷花红。
大节昭白日,芳名耀苍穹。
幸逢圣明代,追赠昭无穷。
有司洁时祀,应与睢阳同。
我来拜遗像,企仰犹华嵩。
题诗柏台上,感激摅素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