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探梅 北宋 · 张景
 押震韵
跨蹇度溪桥,处处寻春信。
青枝摊蓓蕾,唤仆频频认清陆心源《宋诗纪事补遗》卷四引《梅花百咏》按:查元冯子振释明本梅花百咏》及元韦圭梅花百咏》均不见此诗。)
昌黎先生文集后序嘉祐六年六月 宋 · 苏溥
 出处:全宋文卷九三八、《宋代蜀文辑存》卷二六
益部所雕《昌黎先生集》,虽传行久矣,文字脱烂,实难披阅,唯馀杭本稍若完正。
庆历辛巳岁求荐王府,时从兄涣以小著鄢陵,因即观之。
语及古学,且谓:「退之文自轲、雄没,作者一人而已。
予近获河东先生所修正本,虽甚惜之,于子无所隐耳。
比之杭、蜀二本,其不相类者十三四」。
明年,从兄改秘书丞,倅南隆,复以故龙图烨所增修本为示。
又且正千馀字,并获集外三十八篇。
又得嘉州李推官诩传欧、尹二本重加校勘
既拜厚赐,不敢藏于家,期与好古之士共之,乃募工镂板,备于流行。
其所增修字数乃加音切,具诸目录后。
集外,《顺宗实录》为十卷,仍以河东先生后序附于末。
谨迹传授之自,庶信于人尔。
时嘉祐六年六月旦
雪窦山资圣禅寺 南宋 · 陈著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一四、《本堂集》卷四八、光绪《奉化县志》卷一五
雪窦山秀甲四明,正峰昂首下视,臂左右引宽,抱百顷平麓之阳,资圣禅寺宅焉。
山出二水,交于寺西南隅,战险噀怒,泻峭舞空。
俯之以纳奇观,有飞雪亭
汇支涧而池,环池植美花佳木。
关其拗,延览风月,有锦镜桥
径而北,陟悬崖,纵寻丈许,立万仞表,其下群山紫翠,远近映带,数老松在上,多过龙迹。
筑危而阑槛之,以壮临眺,有妙高台
寺擅名胜,天镜参错,居者游者,如在半空五云中,盘礴不能去。
至元庚辰,师善来以宿望公选领此寺,日以葺,岁以营,气象益以宏丽。
戊子夏四月夜,寺灾风烈,不可扑灭。
惟众寮、涅盘堂存。
师曰:「变酷矣!
非数可诿,秪自引咎。
然栋宇无常,风景故在,坏者复兴,吾责矣。
即日西上,沥苦语白之总统所,莫不感恻赞勉,捷飞公椟,楫沮挠,蠲料歛,主张之孔力。
奋然东还,誓以必办。
特烬馀,茫无费源,于是倾箧蓄,贸财转粟,鸠梓匠,走奴隶,抗焦𡏖以涤瓦砾,拔绝磴以抡屋材,神气劳魄,心计乘之。
不日而伽蓝祠、圆通阁香积院、仓廪、水碓硙成。
大佛殿三门方丈成。
明年斋堂、明轩、东西廊成。
明年今年冬十月,而诸像设,而法堂明觉堂,而楼馆、寮序、湢溷,若梵具皆成。
金碧峥嵘,钟鼓时节。
纪纲规矩之,休其徒数千指。
山川草木,亦焕焕有新意。
厥初罹变,议者谓非三世四世莫克规复,今而三年七越月,翕忽变化,纤悉备完,非他有缪巧也。
天下事,公则立,私则踣,勇则决,懦则贰。
师以平昔服用之赀,弃掷无遗馀。
以不事筋力之年,食息不便安,一念之烈,贯金石,质鬼神。
人无人心则已,有心焉则人必服;
事非人为则已,有人焉则事必济。
人百其力,事倍其功,其速成也固宜。
东南名刹,废者良多:诞不事事者废,猥自营营者废,甚而利其灾则去者废。
以此视,何如哉!
寺本唐会昌以前创,名瀑布
咸通八年更名雪窦宋咸平二年更今额。
以唐慧通禅师为第一祖,尔后湖海称「二觉道场」,以智觉明觉重。
绍兴末燬而复,莫详为谁。
今师之于此寺,不惟复之,而又大之矣。
余家寺之近,杖屦去来为数。
于其成,往观焉。
师以记请。
吁!
世道流易,人事废兴,触于中者浩浩,乃于佛者流,见如师之美迹,是不可不记。
若其以行道说法为己任,则非记寺者所及。
师,郡之象山姓樊氏子自号石门,年今七十有六。
相其役者,耆旧、僧,类有劳,而始终之者三人:允枢、宗永、如明。
具官陈著记。
慧辩圆明悟悦大师塔至元十七年正月 宋末元初 · 卫宗武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五○、《秋声集》卷五
普照宏丽雄特,甲云间诸刹,僧之户分区错处其间而秀伟不凡者,人固不乏。
如师悟悦,盖近世之间见者也。
悟悦师佛智大师处岩,岩四世而上,修證大师可贤,贤之师智觉大师义聪,俱为缁林翘楚。
传衣嗣法,二门独盛。
师质清气和,敏慧得于天分。
髫龀礼佛智祝发,为教不烦,克自勤励,该洽内典,喜能好修,后进规为表则。
扶倾起坠,举寺藉为隆栋焉。
初,智觉以贤首教名于时,行业未易遽数。
佛智,复铿铿有声,著《纵夺章》,论权实经教,制《模象图释宗》,因喻三十三过,及《倒悬解答》、《律宗三十七问》等作,以显奥旨,以警群迷。
遂分座杭之崇先,旋住持越广福、吴报恩。
继被敕。
专席于上都慧因
远方学子翕至骈集,鼎新藏殿,有废必举。
逝之日,目既瞑,复起语人曰:「如来金相示现吾前,宜务进修」。
已而反真,闻者竦异。
悟悦亲承密契,已究海印圆宗,续游诸方,参知识,问难辩议,所得洪深,犹日课诵《华严》,潜心覃思,索精致微而洞彻玄蕴。
人有勉其论著者,则曰:「师言尽矣,可无逊乎」?
于寺之西北隅,建九品忏院,以处佛徒之寅夕礼诵修观行者。
栋宇像设肃洁峻整,淳祐戊申,以敕额扁梵修,而规制尚病于隘。
师纪纲院事,严饬有加,供膳必谨,荤胾不敢入门阈,冰檗自持,涓尘无染
遂储积租羡,盖以钵塍,买院邻民居廓之,创立方丈三十馀楹。
堂室渠渠,崇深宏伟,中庑翼翼,庭硕轩敞。
秀石清池,修丛奇植,森列映带,洒然为幽栖之胜。
庖湢廪厕,壹皆充辟。
续得临流之地屋焉,而梵宇始广而备。
师于所业所事,可谓重规叠矩而无忝前人矣。
素嗜儒书,博涉经史,亹亹形于谈辩,而插架殊夥,尤于比兴重加之意,一吟一咏,幽深玄远,有昔人所不能到者。
燕本越淡乎,琴聪蜜殊乎,几无得以名之。
且工书法,引笔行墨,殆将逼真欧、虞而突过怀、永。
时娱閒于徽弦,寄逸于枰,而运轸发机,俱造其奥。
以至考古博物,有来必名,人多服其精鉴焉。
清致雅上,濯濯乎凡植之梧竹,颙颙乎众羽之鹓鸿也,岂非释流之所罕闻而仅有欤?
繇是胜践名俦,骚人墨士喜与之交,而克上承下逊,不谄不狎。
昔之贵宦,今之元侯,每造其室,至于忘去,而一语不及其私。
然处纷攘而无侮无拂者,侯崇敬之力也。
咸淳间,柄国者有闻,谕意邀致。
不得已一再往,问所欲,纤芥不以请,惟荐进名衲,以弘宗教,丛林伟之。
继而出畀省符,俾世袭梵修,以寿其传,亦非由谒而获。
其与世接而能自立也如此。
方未拓地也,于院之北甃石为岸,累砖为衢,径四十馀丈,以便行者。
其后复欲于西改创津梁,筑堤相直,以通南北之途。
度材储具,将举而弗果,遂用其志于及人及物,抑有可尚者焉。
晚年悟诸有之本空,融三观于一致,尅意可粲之学,使功深力到,则满载月明之诗,岂专美昔之上人!
而遽以寿终。
吾见其进,未见其止,悲夫!
师讳知赜,字致道,悟悦其自称。
族姓钱,邑里云间,初赐号慧辩,加紫衣,以前朝应祷之沛恩也。
赐号圆明,以僧统敬悦名行而颁慈命也。
生于嘉定己卯归寂至元戊寅夏五,得年五十有九,腊四十八。
希白嗣师领院,克绳祖武,动无违事。
且舆杠济涉,以成先志,莫不美其善继
曾玄弘范德馨,犹习读阇维之次,齿舌坚莹,不泯于烬。
或谓平素语不妄之验,视嵩明教其殆庶几。
希白函灰砻石,将以至元庚辰月之朔易日之甲申,窆于祖塔之右,来请铭。
予自假守归,与师交契几二年,谈议赓酬,听琴玩弈,情好笃密,询遁之交不啻也。
其亡,哭之恸,复以诗文写其悲,恶得而逊?
遂为之铭曰:
雅而文,秀而实。
寒露清冰,和风爱日。
于祖于师,光明熙缉。
啽哢飞走,妙墨精笔。
虽游于艺,不流于物。
晚摄诸妄,顿悦禅寂。
退焉若藏,渊然以息。
维塔岩岩,鼎分其一。
继继承承,休垂罔极。
廛居十首(录一。汴梁作。) 元 · 释明本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足迹无端遍海涯,现成山水不堪誇。
市廛既可藏吾锡,城郭何妨著我家。
四壁虚明连栋月,数株红白过墙花。
见闻不假存方便,只么随缘遣岁华。
按:中峰《四居》诗,皆避地时作。如《船居》云「随情系缆招明月,取性推篷看远山。烟蓑带雨和船重,云衲冲寒似纸轻。」「主张风月篷三叶,弹压江湖橹一寻。」《山居》云「雪涧有声泉眼活。雨厓无路藓痕深。」「偷果黄猿摇绿树,衔花白鹿卧青莎。」「白发不因栽后出,青山何待买方归。」《水居》云「波底月明天不夜,炉中烟透室长春。」《廛居》云「锦街破晓鸣金镫,绣巷迎猿拥翠钿。」「月印前街连后巷,呼连舍与西邻。」「玩月楼高门巷永,卖花声密市桥多。」并妙句也。附摘于此。
次韵沈王题真际亭(按《中峰行录》云:驸马太尉沈王王璋参军洪钥赍书币叙弟子礼,期请上命,南来参叩。己未秋九月王奉御香入山,谒师草庐,咨诀心要,请师升座为众普说,师激扬提唱万馀言。王复法名别号,师名王以「胜光」,号曰「真际」,王因建亭师子岩下,以记其事。) 元 · 释明本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高亭结构标真际,体共云林一样閒。
山势倚天忘突兀,水声投涧自潺湲。
伽陀迥出言词外,海印高悬宇宙间。
伫看凭阑人独醒,又添公案入禅关。
中峰行录:驸马大尉沈王王璋,遣参军洪钥赍书币,叙弟子礼,期请上命南来参叩。己未秋九月王奉御香入山谒师草庐,咨诀心要,请师升座,为众普说。师激扬提唱万馀言。王复法名别号,师名王以胜光,号曰真际。王因建亭师子岩下,以托其事。
梅花百咏和冯学士海粟(录十二) 其十二 元 · 释明本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朵中飞下玉霄神,仙韵娇姝一粉真。
冰晓浴乾银浦水,雪篱愁损草堂人。
名姬骏马空词笔,废苑荒台老战尘。
冻野苍茫天四惨,两行啼雁独伤春。
按:中峰梅花百咏》如「斜照窗纱斜照水,半随风信半随尘。」「一点芳心凭驿使,半梢清影伴诗人。」「饥蜂冒雪身游絮,病鹤眠苔迹妒尘。」「晓起白迷烟外策,夜深寒醒酒边人。」「吟对瘦怜寒夜影,折看愁杀故乡人。」对仗极工,应不减孤山处士疏影暗香之句也。
省庵(已上《中峰广录》。) 元 · 释明本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一声幽鸟到窗前,白发老僧惊昼眠。
走下竹床开两眼,方知屋外有青天。
元 · 释明本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冻云四合雪漫漫,谁解当机作水看。
只为眼中花未瞥,启窗犹看玉琅玕。
小窗清纪:古今雪诗甚多,独中峰老人一偈云云。自是中峰好句。
天目山 元 · 释明本
七言绝句 押庚韵
一山未尽一山登,百里全无一里平。
疑是老僧遥指处,只堪图画不堪行。
柳亭诗话:中峰本咏天目云云。结句乃杜荀鹤闽中秋思诗。
净土诗二首 其二 元 · 释明本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身膺宰辅与朝郎,盖世功名势莫量。
自性弥陀如不念,未知何以敌无常。
笔精:中峰净土诗云云。可为富贵人之针砭。
秋夜述古 元 · 释明本
 押词韵第十七部
蛩声唧唧,雁声呖呖。
病叶落空阶,清籁鸣空隙。
客来叩我白云房,三绕禅床振金锡。
玄音落落不覆藏,更加一语成狼藉。
拟来此处寻声迹,万里秋风有何极。
丈夫何事不肯休,直欲参天起荆棘。
九载少林穷的的,一宿曹溪浮逼逼。
偃溪流水香严击,切忌随他那边觅。
良由眼听与心闻,疾燄过风俱莫及。
威音那畔空劫前,底事何曾异今日。
幻住道人都不识,柴扉昼掩千山碧。
寒莎叶底露沈沈,烟外数声牛背笛。
客既无言我亦休,横眠一觉青茅席。
梦里忽闻萧骚淅沥何处生?觉来元是山雨四阎声滴滴。
九字梅花(以下各选本录入。) 元 · 释明本
 押肴韵
昨夜西风吹折千林梢,渡口小艇滚入沙滩坳。
野桥古梅独卧寒屋角,疏影横斜暗上书窗敲。
半枯半活几个檿蓓蕾,欲开未开数点含香苞。
纵使画工奇妙也缩手,我爱清香故把新诗嘲。
风月堂杂志:「昨夜西风」云云。此天目山释明本中峰九字梅花诗也。松雪赵文敏公与之为方外交,同院学士冯海粟子振甚轻之。一日,松雪强扯中峰同访海粟海粟出暇日所为梅花百咏诗示之。中峰一览,走笔亦成一百首,海粟犹未为然。复出此诗求和,海粟竦然久之。致礼而定交焉【按:此条实录自姜南风月堂杂识。】。 升庵诗话补遗:中峰有九字梅花诗云云。池南唐文荐锜谓余曰:「此诗不佳,影不可言敲。又后四句有斋饭酸馅气。」
怀天目山处士张一无二首仙岩道士礼中峰受戒具)其二 元 · 张翥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僧舍蜂腰缀,君居第几间。
池冰寒挂瀑,云雪白藏山
未得抛尘网,相从出死关。
东冈幻住塔,礼罢几时还。
惟则天如师子林 元 · 郑元祐
 押侵韵
天如和尚上嗣普应国师,倡道东南。其谢绝诸方,一以国师遗训。既却,归松江之上,而中吴之人必欲得和尚来吴也,于是,建师子林以延致之。居无何,四方之士为诗为歌,以寓其游从之意者,凡若干。予亦随例赋长句一篇,复作八绝以咏其景物,后之来者纪咏续至,当不止此云。
万竹阴阴师子林,苍霏如雪不厌深。
影当初阳鸾凤舞,响作平地蛟龙吟。
契机元非击后悟,乘凉已在栽时寻。
行鞭土酥虽诘屈,沛润法雨尤阴森。
时不传餐玉法,定起每听贯珠音
那知阎浮有六月,只缘毗耶无二心。
眼光固已烁天地,王度政尔式玉金。
老矣蒲鞋尚堪织,贫岂藜羹长乏斟?
养威窟中善自爱,解铃颔下知谁任?
扰扰尘劳竟何以,便应于此投华簪。
行香子 元 · 无名氏
 押尤韵
阆苑瀛洲
金谷重楼
算不如、茅舍清幽。
野花绣地,莫也风流。
却也宜春,也宜夏,也宜秋。

酒熟堪篘。
客至须留。
更无荣、无辱无忧。
退闲一步、着甚来由。
但倦时眠,渴时饮,醉时讴。
按:词综卷二十四作北宋于真人词,历代诗余卷一百十九及词林纪事卷二十二作元僧明本词。案词综谓此词见鸣鹤余音,但检鸣鹤余音卷六并未注明撰人。
幻住庵中峰和尚莲池野亭小像 元 · 陈秀民
亭前池水生莲花,亭中老禅方结跏。
双枝作供净瓶里,彷佛玉井衔丹霞。
世上莲花亦常有,玉堂不比丹青手。
水底冰蚕已化龙,绝世于今故无偶。
师是莲花花是师,亭亭净植涅不淄。
胸中五色舌上吐,烂漫写出莲花词。
世间物物皆为幻,我托斯图作真看。
君不见中峰峰上十丈莲,吹香夜夜到诸天。
本中峰观莲像 元末明初 · 倪瓒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六十五 仙佛类
东南唱道据禅林,讽咏莲心契本心。
善矣不尘仍不染,美哉如玉复如金。
三周妙法耆阇崛,十丈开花玉井岑。
今日仰师犹古佛,风波回首一长吟。
本大师题唐临晋帖 元末明初 · 刘基
乾符天子万机暇,宫中扈从多儒冠。
玉堂开宴出晋帖,翠气荡摇山雪寒。
侍臣模写各臻妙,碧树琼柯相照耀。
令孜嗟叹至尊喜,内官拜舞宫娥笑。
日斜宴罢归内园,外门有事人不言。
君不见关东夜飞赤白丸,昭陵玉匣秋风酸。
题杂画卷子 元末明初 · 刘基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一百十九 杂题类
山川出云霓,溪谷藏虎豹。
枯树缯绫身,怪石磈礨貌。
竹枝如琅玕,烟雨昏幕罩。
梅花雪中开,的砾珠磊疱。
独称国香,姱丽最可乐。
荑纤草堪籍,伤覃棘能抓。
宋公学元晖,骇兽见腾䶂。
老班性嗜酒,藻思发馀酵。
丹丘泣龙髯,零落江湖棹。
颠王食败笔,得米动盈窖。
僧明本静者,一艺起众闹。
展卷见历历,聊足解喧嗃。
裁诗慕韩豪,琐细非所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