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寄头陀端公 其四 明 · 李之世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两年三度水云期,可似三生石上时。
师自幻游吾幻住,相逢谁唱竹枝词。
梅花,和中峰大师韵四首 其一 明末清初 · 张煌言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间从寂寞露精神,绝世风流换玉真;
梦入梨花浑一色,看来松雪成三人。
等閒标格成凡种,多少芳菲步后尘。
最是枝头元腊破,莺声还报上林春。
梅花,和中峰大师韵四首 其二 明末清初 · 张煌言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自是天工巧入神,不将醋醋混真真。
开从岭外谁为主,折与江南第几人?
铁骨珊珊疑有韵,玉鳞寂寂迥无尘。
醉余好弄柯亭竹,吹彻扬州万树春。
梅花,和中峰大师韵四首 其三 明末清初 · 张煌言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野鹤仙恣别有神,仙昭端的礼群真。
已开香国堪称圣,若贮瑶台便可人。
淡月模糊檀作晕,清霜窈窕玉生尘。
相探莫漫轻攀折,元赏应浇竹叶春。
梅花,和中峰大师韵四首 其四 明末清初 · 张煌言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一泓秋水剪瞳神,绀发纁须看逼真;
冰雪聪明林下客,烟霞色相画中人。
骚魂取次宜呵冻,道貌由来欲辟尘。
却笑化工难免俗,半留绮语到阳春。
注:人物考略
中峰大师:元时钱塘人(或作朱氏子、或作孙氏子、或作李氏子),释名明本(一作本惠)。年十五,祝发于天目山。尝至鄞之海会寺开法,仁宗赐号「广慧」。至治三年,殁;英宗赐谥「智觉」(「鄞县志」「仙释」有传。顾嗣立「元诗选」二集有「明本中峰广录梅花百咏」)。
中峰大师:元时钱塘人(或作朱氏子、或作孙氏子、或作李氏子),释名明本(一作本惠)。年十五,祝发于天目山。尝至鄞之海会寺开法,仁宗赐号「广慧」。至治三年,殁;英宗赐谥「智觉」(「鄞县志」「仙释」有传。顾嗣立「元诗选」二集有「明本中峰广录梅花百咏」)。
和梅花百咏诗 其一 古梅 明末清初 · 王夫之
七言绝句 押冬韵
上湘冯子振自号海粟当蒙古时以捭阖游燕中干权贵盖倾危之士也然颇以文字自缘饰亦或与释中峰相往还曾和其梅花百咏中峰出世因缘为禅林孤高者所不惬于冯将有臭味之合耶隆武丙戌湘诗人洪业嘉伯修龙孔蒸季霞欧阳淑予私和冯作各百首欧阳炫其英多倍之余薄游上湘三子脱稿一即相示并邀余共缀其词既已薄其所自出而命题又多不雅驯惧为通人所鄙戏作桃花绝句数十首抵之以示郑重未几三子相继陨折庚寅夏昔同游者江陵李之芳广生相见于苍梧与洒山阳之涕李侯见谓君不忘浮湘亭上盍寻百梅之约为延陵剑耶余感其言将次成之会攸县一狂人亦作百梅恶诗一帙冒余名为序金溪执为衅端将搆大狱挤余于死不期暗香疏影中作此恶梦因复败人吟兴抵今又十五年矣今岁人日得季霞伯兄简卿寄到伯修元稿潸然读已以示欧子直子直欣然属和仍从臾老汉为前驱祓道时方重定读书说良不暇及乃怀昔耿耿且思以挂剑三子者挂剑广生遂乘镫下两夕了之湘三子所和旧用冯韵以其落字多腐又仿流俗上马跌法故虽仍其题而自用韵亦以著余自和三子非和冯也乙巳补天穿日茱萸塘记
早岁先登秦女峰,腰垂绿发玉为容。
不知甲子真多少,问取前溪偃盖松。
和中峰大师梅花百咏(选八以下梅花诗) 其一 明末清初 · 李确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槜李诗系卷二十一
瑶英无树不精神,历惯风霜老更真。
地僻祇怜□玉者,天寒应少采香人。
难医司马消中渴,不济莱芜甑里尘。
无用只怜我与汝,年来甘让锦城春。
和中峰大师梅花百咏(选八以下梅花诗) 其二 明末清初 · 李确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槜李诗系卷二十一
西湖处士旧交神,千古相知此最真。
得月总为荒径友,栖岩俱是上流人。
先将素影惊衰鬓,不为閒心恼客尘。
放鹤亭前三百树,而今无复故山春。
和中峰大师梅花百咏(选八以下梅花诗) 其三 明末清初 · 李确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槜李诗系卷二十一
澹澹疏疏一种神,水边林下看逾真。
已无蝶翅能怜汝,不学桃花解笑人。
林静尽多閒岁月,山空应少别风尘。
日斜江路归来晚,数遍墙头屋角春。
和中峰大师梅花百咏(选八以下梅花诗) 其四 明末清初 · 李确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槜李诗系卷二十一
蟠桃名姓注三神,尔亦前身侍玉真。
一味清虚应近道,几番荣落岂由人。
宁添白板扉边影,肯羡东华道上尘。
我本梁园旧宾客,当年曾识雪中春。
和中峰大师梅花百咏(选八以下梅花诗) 其五 明末清初 · 李确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槜李诗系卷二十一
驿使安能寄远神,偶从村落见来真。
绨袍未必寒于我,白首徒伤老向人。
自抱孤情成独立,岂堪随俗学同尘。
万家箫鼓千门月,谁问空山寂寂春。
和中峰大师梅花百咏(选八以下梅花诗) 其六 明末清初 · 李确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槜李诗系卷二十一
萧然无累是清神,深谷如依郑子真。
调鼎未逢黄阁老,临妆不妒汉宫人。
高寒只对中宵月,解脱何忧万斛尘。
若问长安旧知已,漫劳持赠一枝春。
和中峰大师梅花百咏(选八以下梅花诗) 其七 明末清初 · 李确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槜李诗系卷二十一
一种翛然物外神,岂从今日学韬真。
芝兰社里无前辈,鸿雁天边亦故人。
老去自能耽白业,梦来何处著红尘。
上林琼树知多少,怪尔先偷碧海春。
和中峰大师梅花百咏(选八以下梅花诗) 其八 明末清初 · 李确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槜李诗系卷二十一
烟添精爽雪添神,腊后年前看始真。
品格可称天下士,娇痴宁学掌中人。
蹇驴寻处聊乘兴,社燕来时已绝尘。
今日岁华从此改,家家门户贴宜春。
再叠前韵 其二 清 · 金居敬
押词韵第四部
轩辕弥明滑稽耳,诗声愧非侯校书(元老亦有和诗以嗜酒相谑故引石鼎联句谓其滑稽)。
石鼎彭亨荷斟酌,逃禅累累百八珠。
幻住风埃五葭琯,炊黍功名带砺如。
吾家甫里有敝庐,散人无号易江湖。
同张东扶石贞石游云居寺礼中峰和尚发塔 清 · 厉鹗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樊榭山房集卷第三
幽磴无人行,露藓绿相待。
倚山为女墙,春物见爽垲。
丛深鸟嘤嘤,沙崩石磊磊。
长廊据寺胜,酌泉散忧痗。
恭闻大导师,岩畔藏落彩(唐净业法师塔铭高宗忌辰方阶落彩)。
作礼向闲房,真风故常在。
选树坐移阴,仰看云意改。
游云忽东南,遐心渺江海。
附:同作(上虞)石 文(贞石) 春雨回荒姿馀寒晴复阴逶迤步石径禅室来幽寻众山已秀发绿浅未满林绕寺雉堞壮入门台殿森阿师久西去遗履犹至今妙相渺难睹默契情更深合十向云际恍闻净士吟四体岂无爱诸妄惟灭心缅彼绀螺色香土岁月沈但馀烟草碧如丝缘塔侵平生慕禅意苦为饥火燖焉知此僻境修廊静愔愔闲闲湖上景悠悠南山岑锄声遍芳野微风忽钟音暂憩殊有会虚寂归冲襟
洪襄惠公园中峰石歌(在钱唐西溪) 清 · 厉鹗
出处:樊榭山房集卷第七
苔梯不埽狐狸迹,崩云上压三十尺。
东风一夜闻履綦,横出残梅点明婳。
当日园开迎贵婿(仇鸾),大凿春池照珠翠。
咸宁侯印竟堕地,七儿争妍犹拥髻。
金闺妖血无人见,塞上燕支洗罗荐。
二百年来如抹电,苍石无言泪如霰。
金浮图 元中峰禅师遗履,在云居寺 清 · 厉鹗
押词韵第十七部 出处:秋林琴雅三
松门碧。
千秋讲席。
不借犹存,素絇如昔。
想高僧、定后工诗笔。
养就新篁,自具参天标格。
踏破山青云白。
双趺解处,游戏何人识。
蛛网积。
堂空磬寂。
未坠真风,笑他留只。
茫茫大块同为客。
回首连昌,藓暗文綦迹。
几緉软红可惜。
携看过午,叶响烟林侧(高峰谓师是竿上林新篁。)。
游云龙山作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二十四
大彭作镇迥超群,蜿蜒如龙叆叇云。
自是气求诠易理,不妨幻住悦声闻。
土馒头下老亚父,石绰楔前狂使君。
千顷麦田民气复,绝胜前度此为欣。
题开化寺六和塔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六
宋初创寺月轮山,闻说江潮镇此间(宋开宝三年僧智觉于龙山月轮峰创建六和塔以镇江潮塔院曰开化寺)。
可识曾无永逸法,曰惟赖有补偏闲(防也)。
每来必鼓吟情勃,罢陟渐惭步力艰。
七级浮屠毕悬额(辛未南巡初登是塔题额云初地坚固二谛俱融三明净域四天宝网五云扶盖六鳌负戴七宝庄严),冥搜亦足破天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