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壬寅二月八日侍御刘朋节月河寺联句 其三 明 · 江源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徙倚□林共晚晴(刘),顿忘朝市有肥轻(江)
壁间惟有笼纱(刘)(旧有杨学士诸公之作,故云。)云外那闻振锡声(江)
(时老禅已故矣。)方丈地飘花雨乱(刘)博山香袅篆烟(江)
等闲莫叹耽游宴(刘),千古兰亭乐事并(江)
锦城赏月 明 · 李浚庆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东皋先生遗稿卷之一
乐国风光此夜回,春霄清赏更徘徊。
城头渐觉栖乌定,海角还迎玉兔来。
万里山河银色界,九天楼阁贝琼开。
须将郫县千筒酒,泻尽今宵十分杯。
次凯歌韵集古十首 其三 明 · 钟篪
七言绝句 押蒸韵 出处:粤西诗载卷二十三
七里清滩映石层胡曾,一朝缠绕困长韩昌黎
能挥宝剑除妖魅邓伯言,星斗光芒万丈腾贝琼
春游殳山贝廷琚 明 · 山岊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槜李诗系卷二十二
小艇来山麓,閒吟趁晚晴。
看烟青嶂合,倚树白云行。
院古摇萝影,林深碍月明。
缅怀今古事,藉草听流莺。
吴山人天台 明 · 沈一贯
 出处:甬上耆旧诗卷十八
吴中年少今吴君,睢盱不揖风尘人。
负图担簦常独往,布袍如雪时时新。
来窥藏书处,又向蓬山望烟雾。
手持白笔摇青天,贝阙琼楼入词赋。
海云扶身身更轻,海水洗眼眼更清。
耸身灵飙白日举,灵飙堕处霞为城。
霞城高标天影空,石梁秋色人如蓬。
山僧若肯乞人住,为余洒埽云中峰。
清风轩(八咏○为闵颐吉有庆作) 其一 长安雪月丁巳 明 · 金止男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龙溪遗稿卷之三
风吹鹤氅上轩楹,坐我泠泠白玉京
贝阙琼宫争壮丽,素娥青女斗妍清。
并看阴候兼晴景,还破时昏作夜明。
对此两人成四皓,耸肩忘却到三更。
醉时行。西湖舟上口号 明末清初 · 李明汉
 出处:白洲集卷之十一
家在西湖白石里,有楼隐映垂杨里。
五月六月苦炎热,开帘四面清风起。
二三佳客携酒至,此日清游偶然遂。
兀坐高舟划然啸,水府老龙初破睡。
金波荡漾光有无,横空素月明如洗。
湘妃汉女争出迎,贝阙琼宫迷眼底。
安得仙人蹑月桥,坐我桂影婆娑处。
安得灵波汎汉槎,送我天孙饮牛渚
蓬莱弱水接渺茫,汉使秦童竟何许。
三清露气冷逼身,两腋泠泠欲轻举。
我醉而歌君起舞,大袖张来隘九宇。
参横月斜夜如何,极浦点灯闻暗橹。
东方渐高天欲曙,清兴未阑还悄悄。
回舟欲系短篷宿,水悍前山未易绕。
此会奇绝孰主之,尔辈何曾办好事。
好事铺张须好手,握笔郁郁凌云气
俛仰之间易陈迹,古来英雄皆寂寞。
何人解唱浪陶沙,噫吁嚱,古来英雄皆寂寞。
仿昭代诸家体三十八首 四 贝助教琼 其四 感乱 明末清初 · 王夫之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正作越来溪上梦,潮声夜打浙东城。
春花春柳皆他日,羽檄羽书悲此生。
戍火摇烟低片月,归鸿掠浦警三更。
堂堂岁月相欺得,明镜新添雪几茎。
鸳鸯湖棹歌一百首 其三十七 甲寅 清 · 朱彝尊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曝书亭集卷第九
小妇春风楼下眠,与论家计最堪怜。
劝移百福坊南住,多买千金圩上田石门春风楼钱塘应才为嘉兴学正,婢曰陆小莲,百福坊人。贝琼元末避地千金圩。)
百福坊:古坊名,现称百福弄,在嘉兴市政府东边。
洞庭湖四十韵 清初 · 查慎行
五言排律 押东韵 出处:慎旃集上
一气吞全楚,孤舟望不穷。
两仪浮澹沲,万象入鸿濛。
冰雪凝壶净,烟霞拂镜融。
恍疑天四合,长见日当中。
散作鱼鳞去,虚凭鸟道通。
洪流年莫纪,开坼力何雄。
险蓄波涛势,阴防雾雨雺。
落帆分向背,瞻斗辨西东。
皛皛趋灵域,泱泱表大风。
回车辞崦嵫,仗剑倚崆峒
绝境何由达,狂飙偶一逢。
未成骑赤鲤,直欲驾晴虹。
空旷曾张乐,轩辕想驭空。
鸾雏娇嶰竹,凤咮引荆桐。
去约西王母,行邀东海童。
舞幽潜百怪,恊律奏群工。
贝阙清于玉,冰帘暖似烘。
人閒常属耳,天外或呼嵩。
沈璧摛辞壮,燔柴望祀丰。
居然冯岳渎,渺矣托神丛。
河伯忧方大,蚩尤祸忽终。
长鲸摧爪甲,封豕殪豝豵。
不分驱秦鹿,终成失楚弓
纷纭吹野马,变化到沙虫
贪说含珠睡,乖从割耳聋。
蛟涎腥蚌窟,鱼目闯龙宫。
往往狼争肉,纷纷雉离罿。
崩沙埋锁杙,坏板拆艨艟。
短景西南陷,浮氛宇宙充。
客行愁渺渺,事往惜匆匆。
飘泊今无地,吁嗟一倚篷。
向来拘眺听,浑似出樊笼。
吊古夫何及,伤时又不同。
九疑荒率指,七泽荡明瞳。
易触苍茫句,难消块垒衷。
非才惭击楫,有识笑从戎。
不作沾泥絮,翻随别蒂蓬。
文词新画虎,爪迹旧飞鸿。
壮志销颓俗,流年抚薄躬。
中流发长啸,谁负济川功。
宋赵千里海天落照图千里名伯驹,画为北宗中高品。) 清 · 张笃庆
 押词韵第十一部
南渡以后推丹青,入妙首数天水生。
光尧皇帝重毫素,集英殿里挥御屏。
赏赐一时颁内府,珊瑚碧玉黄金缯。
云麾将军有遗响,夏圭马远同驰声。
怪石盘绘世所贵,浮峦暖翠千人惊。
零纨断素久磨灭,譬如孤鹤遗修翎。
今兹之图何处得,海天落照临蓬瀛
苍茫岛屿在云际,居然蜃市纷纵横。
贝阙琼楼互隐现,溟渤浩荡朝玉京
金芝瑶草安可数,时有仙侣飘华缨。
方壶员峤生笔底,又如霞起连赤城
鲸涛赑屃走寸腕,依稀喷沫蛟龙腥。
手招徐福呼不起,三山缥缈开金庭。
海堧洲渚势迢递,芥舟叶叶飞晴蜓。
碧岚翠霭千万叠,画工得勿劳经营。
一峰忽起冠云杪,遥睇众岭犹列星。
空斋卧游到悬圃,便欲击汰还扬舲。
琉璃万顷海烟灭,濯锦锦江如练明。
枕碧亭边启缃箧(枕碧亭,焦简庵亭名。),耳畔但觉天风鸣。
隅庭落日杳无际,搔首海天何限情(浩气凌空,近信阳、北地一派。)
夏五闲居八首 其四 清 · 厉鹗
 押遇韵 出处:樊榭山房集卷第四
钱唐古城东,幽澹水木趣。
故人能勖予,写寄灌园赋(至正閒潘时雍隐居杭城东自号灌园生贝清江琼为作灌园赋陈楞山真州曾书一通见贻)
莳蔬利于鬻,荷锄迹尤慕。
西山隔城青,白气半为雨。
九峰咏十首 其九 干山贝清江干山夜泊韵己未 清 · 钱载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萚石斋诗集卷第二
远见如针塔,循溪进小舟。
累累高士宅,渺渺美人愁。
日赤鱼难化,天青泖自流。
龟山近在,曲学悔相求(山顶有双石鱼,相传风雨化去。)
观敦交集册子元季明初,上虞魏寿延仲远辑其三十年所友人酬赠之诗也。淮南潘纯钱唐沈惠心、陆景龙永嘉李孝光、高明,天台陈廷言毛翰朱右暨阳陈士奎,川王璛,会稽王冕陈谟唐肃山阴陈敬赵俶馀姚郑彝张克问徐本诚、宋元僖,上虞徐士原严贞、俞恒,徐以文则文不著地者,于德文而其弟弜,凡七十六首。吾乡朱竹垞先生尝藏是册,手录王冕唐冕李延兴戴良凌彦翀释宗泐诗为仲远者各一首,补于后。)癸未 清 · 钱载
 出处:萚石斋诗集卷第二十六
伏龙山夏盖湖,魏家有堂三伏无。
环千亩青模糊,有斋有楼山不孤。
合名竹深深自娱,仲远能诗兄弟俱。
朋来击鲜提葫芦,酣燕连日声咿唔(见贝清江《竹深记》。)
唱酬岁久集成此,篇篇题与仲远氏。
间书至正并甲子,前如丙戌后乙巳
红军香军乱方始至正十一年辛卯刘福通徐寿辉等兵起。),佳水佳山愁满纸。
浙东海氛况尺咫,辛苦平安各料理郑彝乙巳句「乱离时世全高洁,淳朴山川似古初」,王璛至正廿五年句「也应清旷风尘外,谁道边城尚绎骚」,乙巳即廿五年,他如凡涉忧乱者当在辛卯后。赵俶和《入邑感旧》云「闭户十年方入城」,当在庚子后。至高明吴门乱后逢梅福,辽海来时识管宁」,当在二十七年丁未后,是年明祖平江方国珍降,浙东西甫静也。)
题称处士徵士,闭门忧时旷逾纪。
兵后书孰云喜,高僧金陵既觏止。
唐肃入明擢文字,宋僖朱右修史
白头半白早还里,不尽山云与湖水(二十年庚子之题犹称处士,而其称徵君徵士者不一。玩陆景龙云「喜见书徵国士,尚闻蕙帐隐山人」,释宗泐云「去年听诏来京国,议君脸红头半自」,是洪武初徵书及之,至金陵即归也。唐肃七月廿日翰林东署有,怀竹深高隐」,嘉兴路儒学正洪武三年召修礼乐书,擢应奉翰林文字。时寄仲远,犹称高隐,是未尝仕也。宋元僖,《明史》作宋僖。)
骖鸾翳凤翩尘樊,见山栏槛高出园。
畴音钜公踵其门,文贞二十四世孙(见宋文宪仲远作《见山楼记》。)
集首孝光老承恩,铁崖云林诗共论。
金粟玉山交亦敦,萧萧何似筠深轩(李尝主顾仲瑛家筠深轩,王冕题之盖「竹深」,一曰「筠深」也。)
无锡城东看龙舟(时友人贻《陈忠裕公集》。)戊辰 清 · 洪亮吉
七言绝句 押冬韵 出处:更生斋诗续集卷八
贝阙琼楼结束工,最怜一棹去怔忪。
閒翻卧子先生集,始觉人龙胜水龙。
同庚四君子 其三 三原王公 清 · 金迈淳
 押麌韵 出处:台山集卷三
有明十六圣,太陵实亭午。
孤卿萃众正,麟凤蔚毛羽。
时雍本兵柄,廷珍宪府
颓纲振成化,馀泽逮威武
借问曷臻斯,精选一吏部。
王公汉长孺,瑰望夙台辅
刚肠唾糊老,直气摧珰竖。
初元起留都,龙德配二五。
柔兆阅几甲,长历溯成祖
痴思与高宴,健啖观器宇。
海音诗(一百首之八三) 清 · 刘家谋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收于《海音诗》。此组诗又载于陈汉光《台湾诗录》。
蓝鹿洲鼎元诸生佐从兄廷珍平朱逆〖编者按:「朱逆」,连横抄本作「朱一贵」。〗之乱,军中筹策悉藉赞襄。平台后归,不言功绩也。其自序有「事定归来,满船明月」之语。
戎马书生气浩然,军中草檄笔如椽
功成不复论封赏(编者按:「封赏」,连横抄本作「酬赏」。),大海归来月满船黄宪作编校)
长亭怨慢 黄仲韬伯舅以潞舸词属题 清末至现当代 · 冒广生
 押词韵第四部
又还作、(去声)江湖羁旅。
官烛凄迷,水窗情绪。
贝阙琼楼,人间天上,渺何许。
鹭僝鸥僽。
如证我、烟中语。
说落到杨花,容易化、漫空飞絮。

凝伫。
望灵修不见,祗见白云春暮。
觚棱日远,算犹有、梦魂寻路。
念别后、玉砌雕栏,总闲煞、东风无主。
且分付回波,寄个断肠词去。
东宁百咏 其六十三 清末至民国 · 苏镜潭
七言绝句 押侵韵
短衣匹马去骎骎,盾鼻书成动禁林。
蹭蹬一官如传舍,老来著作岂初心。
作者注:「蓝鼎元号鹿洲福建漳浦人。少孤家贫,刻苦读书。康熙六十年(1721)朱一贵之役,族兄廷珍南澳镇总兵,奉命出师,鼎元遂参戎幕,多所筹画,著《东征集》三卷。雍正三年(1725),分修《大清一统志》成,授广东普宁县,有惠政,忤上吏褫职。闽督鄂尔准谂其才,延入幕,为申被诬始末,召见,命署广州府,未几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