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射乌辞 汉 · 王吉
《风俗通》曰:明帝东巡。有乌飞鸣乘舆上。虎贲王吉射之。作辞云云。帝赐钱百万。遂令亭壁皆画乌。
乌乌哑哑。
引弓射。
洞左腋。
陛下寿万年。
臣为二千石(○《初学记》三十引《风俗通》。《太平环宇记》九。《诗纪》四。)。
通博南歌(一作行者歌。) 汉 · 无名氏
押真韵
《后汉书》西南夷传曰:永平十二年。哀牢王柳貌遣子率种人内属。显宗以其地置哀牢、博南二县。割益州郡西部都尉所领六县合为永昌郡。始通博南山。度兰仓水。行者苦之。歌曰:
汉德广,开不宾。
度博南,越兰津。
度兰仓,为他人(○《后汉书》西南夷传。《华阳国志》南中志。《水经注》若水注。《御览》五十九、七百八十六。《诗纪》八。)。
奏上明帝庙号 汉 · 阙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九十七
孝明皇帝圣德淳茂,劬劳日昃,身御浣衣,食无兼珍,泽臻四表,远人慕化,僬侥儋耳,款塞自至。克伐鬼方,开道西域,威灵广被,无思不服。以蒸庶为忧,不以天下为乐。备三雍之教,躬养老之礼。作登歌,正雅乐,博贯六艺,不舍昼夜。聪明渊塞,著在图诈。至德所感,通于神明。功烈光于四海,仁风行于千开。而深执谦谦,自称不德无起寝庙,埽地而祭,除日祀之法,省送终之礼,遂藏主于光烈皇后更衣别室。天下闻之,莫不悽怆。陛下至孝蒸蒸,奉顺圣德。臣愚以为更衣在中门之外,处所殊别,宜尊庙曰显宗,其四时禘袷,于光武之堂,闲祀悉还更衣,共进《武德》之舞,如孝文皇帝袷祭高庙故事(《后汉·章帝纪》「有司奏言云云,制曰:可」。)。
敦煌长史武班碑 汉 · 阙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九十八
建和元年大岁在丁亥二月辛巳朔廿三日癸卯,长史同□□□□□□□□敦煌长史武君讳斑字宣张。昔殷王武丁,克伐鬼方,元功章炳,勋臧王府,官族分析,因以为氏焉,武氏盖其后也。商周假藐,历世圹远,不陨其美。汉兴以来,爵位相踵,□朝忠臣。君幼门颜闵之懋质,长敷游夏之文学,慈惠宽□,孝友玄妙,包罗术艺,贯洞圣□,博兼□□,耽综典籍,□思□纯,求福不回,清声美行,阐形远近。州郡贪其高贤,□少请以□□岁举□翼紫宫□□诏除光显王室,有□于国,帝庸嘉之。掌司古□领校秘𨞓,研□幽微,追昔刘向辨贾之从比□万矣。时戎□□匡正一□□朝廷惟忧□□有司□□举君,班到官之日,□疠吏士哮虎之怒,薄伐□□□□□□□□□并百姓赖之。邦域既宁,久劳于外,当还本朝,以叙左右。以永嘉元年□月□日遭疾不□,哀哉!于是金乡长河间高阳史恢等,追惟昔日,同岁郎署,咸以为自古在昔,先圣与仁□□兴替□□人存,生荣死哀,是为万年。伊君遗德,□孔之珍,故□石铭碑,以旌德焉。其辞曰:
于惟武君,允德允恭。受天休命,积祉所钟。其在孩提,岐嶷发纵。谦口守约,唯诣是从。孝深凯风,志洁《羔羊》,乐是□□,恬此策光。孳孳临种,窥见□墙。庶仰箕首,微妙玄通。□然清貌。□□□□。□□升□,为帝股肱。扶助大和,万民逌蒙。显宗□□,史官书功。昊天上帝,降兹鞠凶。晻忽徂逝,□□□宫。不享耆耇,大命□□。百辽惟□,后帝感伤。学夫丧师,士女悽怆。旌表金石,令问不忘。垂□后昆,亿载叹诵(碑本)。
计说鲍永 东汉 · 冯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十
衍闻明君不恶切悫之言,以测幽冥之论;忠世不顾争引之患,以达万机之变。是故君臣两兴,功名兼立,铭勒金石,令问不忘。今衍幸逢宽明之日,将值危言之时,岂敢拱默避罪,而不竭其诚哉!伏念天下离王莽之害久矣。始自东郡之师,继以西海之役,巴、蜀没于南夷,缘边破于北狄,远征万里,暴兵累年,祸挐未解,兵连不息,刑法弥深,赋敛愈重。众强之党,横击于外,百僚之臣,贪残于内,元元无聊,饥寒并臻,父子流亡,夫妇离散,庐落丘墟,田畴芜秽,疾疫大兴,灾异蜂起。于是江湖之上,海岱之滨,风腾波涌,更相骀藉,四垂之人,肝脑涂地,死亡之数,不啻太半,殃咎之毒,痛入骨髓,匹夫僮妇,咸怀怨怒。皇帝以圣德灵威,龙兴凤举,率宛、叶之众,将散乱之兵,喢血昆阳,长驱武关,破百万之陈,摧九虎之军,雷震四海,席卷天下,攘除祸乱,诛灭无道,一期之间,海内大定。继高祖之休烈,修文、武之绝业,社稷复存,炎精更辉,德冠往初,功无与二。天下自以去亡新,就圣汉,当蒙其福而赖其愿。树恩布德,易以周洽,其犹顺惊风而飞鸿毛也。然而诸将虏掠,逆伦绝理,杀人父子,妻人妇女燔其室屋,略其财产,饥者毛食,寒者裸跣,冤结失望,无所归命。今大将军以明淑之德,秉大使之权,统三军之政,存抚并州之人,惠爱之诚,加乎百姓,高世之声,闻乎群士,故其延颈企踵而望者,非特一人也。且大将军之事,岂得在于圭璧其行,束脩其心而已哉!将定国家之大业,成天地之元功也。昔周宣中兴之主,齐桓霸强之君耳,犹有申伯、召虎、夷吾、吉甫攘其蝥贼,安其疆宇。况乎万里之汉,明帝复兴,而大将军为之梁栋,此诚不可以忽也。且衍闻之,兵久则力屈,民愁则变生。今邯郸之贼未灭,真定之际复扰,而夫将军所部不过百里,守城不休,战军不息,兵革支翔,百姓震骇,奈何自怠,不为深忧?夫并州之地,东带名关,北逼强胡,年谷独孰,人庶多资,斯四战之地,攻守之场也。如其不虞,何以待之?故曰「德不素积,人不为用。备不豫具。难以应卒」。今生人之命县于将军,钭军所杖,必须良才,宜改易非任,更选贤能。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审得其人,以承大将军之明,则虽山泽之人,无不感德,思乐为用矣。然后简精锐之卒,发屯守之士,三军既整,甲兵已具,相其土地之饶,观其水泉之利,制屯田之术,习战射之教,则威风远畅,人安其业矣。若镇太原,抚上党,收百姓之欢心,树名贤之良佐,天下无变,则足以显声誉,一朝有事,则可以建大功。惟将军开日月之明,发深渊之虑。监《六经》之论,观孙、吴之策,省群议之是非,详众士之白黑,以超《周南》之迹,垂《甘棠》之风,令夫功烈施于千载,富贵传于无穷。伊、望之策,何以加兹(《后汉·冯衍传》,又见《艺文类聚》二十五。案:章怀注据《东观记》,谓是谏邓禹之词非说鲍永。今考建武初,衍未辟邓禹府,禹亦未至并州。至罢兵来降,见黜之后,始诣邓禹耳。此当从范《书》作「说鲍永」为是。)!
奏上明帝尊号 东汉 · 赵熹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十二
礼,祖有功,宗有德。孝明皇帝功德茂盛,宜上尊号曰显宗,四时祫食于世祖庙,如孝文皇帝在高庙之礼,奏《武德》《文始》《五行》之舞(《续汉·祭祀志下》注补引《东观书》「章帝初即位,太尉熹等奏」。)。
上书荐王望刘旷王扶 东汉 · 钟离意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十七
臣窃见琅邪王望、楚国刘旷、东莱王扶,皆年七十,执性恬淡,所居之处,邑里化之,修身行义,应在朝次。臣诚不足知人,窃慕推士进贤之义(《后汉·刘平传》:「显宗初,尚书仆射钟离意上书荐。」)。
以东平王苍为骠骑将军诏(初即位) 东汉 · 汉明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
东平王苍,宽博有谋,可以托六尺之孤。其以苍为骠骑将军(《北堂书钞》六十四引《续汉书·东平王传》明帝诏。《艺文类聚》四十八引《东观汉记》,「六尺之孤」下多「临大节而不可夺」七字。)。
以吴良为议郎诏 东汉 · 汉明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
前以事见良,须发皓然,衣冠甚伟。夫荐贤助国,宰相之职,萧何举韩信,设坛而拜,不复考试。今以良为议郎(《后汉·吴良传》「东平王苍上疏荐良,显宗以示公卿」云云。又见《北堂书钞》五十六引《东观汉记》有「萧何」已下四句。)。
劝农详刑诏(三年正月癸巳) 东汉 · 汉明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
朕奉郊祀,登灵台,见史官,正仪度。夫春者,岁之始也。始得其正,则三时有成。比者水旱不节,边人食寡,政失于上,人受其咎。有司其勉顺时气,劝督农桑,去其螟蜮,以及蝥贼,详刑慎罚,明察单辞,夙夜匪懈,以称朕意(《后汉·明帝纪》)。
日食求言诏(三年八月壬申) 东汉 · 汉明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
朕奉承祖业,无有善政。日月薄蚀,彗孛见天,水旱不节,稼穑不成,人无宿储,下生愁垫。虽夙夜勤思,而智能不逮。昔楚庄无灾,以致戒惧;鲁哀祸大,天不降谴。今之动变,傥尚可救。有司勉思厥职,以匡无德。古者卿士献诗,百工箴谏。其言事者,靡有所讳(《后汉·明帝纪》)。
得雨劳公卿诏(四年二月辛亥) 东汉 · 汉明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
朕亲耕(《文选·东京赋》注引《东观汉记》有「于」字)藉田,以祈农事。京师冬无宿雪,春不燠沐,烦劳群司,积精祷求。而比再得时雨,宿麦润泽。其赐公卿半奉。有司勉遵时政,务平刑罚(《后汉·明帝纪》)。
复元氏县田租诏(十月) 东汉 · 汉明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
丰、沛、济阳,受命所由,加恩报德,适其宜也。今永平之政,百姓怨结,而吏人求复,令人愧笑。重逆此县之拳拳,其复元氏县田租更赋六岁,劳赐县掾史及门阑走卒(《后汉·明帝纪》)。
获宝鼎诏(六年四月甲子) 东汉 · 汉明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
昔禹收九牧之金,铸鼎以象物,使人知神奸,不逢恶气。遭德则兴,迁于商、周。周德既衰,鼎乃沦亡。祥瑞之降,以应有德。方今政化多僻,何以致兹?《易》曰鼎象三公,岂公卿奉职得其理邪?太常其以𧘑祭之日,陈鼎于庙,以备器用赐三公帛五十匹,九卿、二千石半之。先帝诏书,禁人上事言圣,而间者章奏颇多浮词。自今若有过称虚誉,尚书皆宜抑而不省,示不为谄子也(《后汉·明帝纪》)。
日食求言诏(八年十月壬寅) 东汉 · 汉明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
朕以无德,奉承大业,而下贻人怨,上动三光,日食之变,其灾尤大,《春秋》图谶所谓至谴。永思厥咎,在予一人。群司勉修职事,极言无讳(《后汉·明帝纪》)。
班示封事诏(八年十一月) 东汉 · 汉明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
群僚所言,皆朕之过。人冤不能理,吏黠不能禁,而轻用人力,缮修宫宇,出入无节,喜怒过差。昔应门失守,《关雎》刺世;飞蓬随风,微子所叹。永览前戒,竦然兢惧。徒恐薄德,永而致怠耳(《后汉·明帝纪》)。
以邓禹为太傅策(初即位) 东汉 · 汉明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
高密侯邓禹,元功之首,其以禹为太傅(《北堂书钞》五十二引《汉官仪》明帝甲辰策书)。
马仲都哀辞 东汉 · 班固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十六
车骑将军顺文侯马仲都,明帝舅也。从车驾于洛水,浮桥马惊,入水溺死。帝顾谓侍御曰:「班固为马上三十步哀辞(《御览》五百九十六)」。
上言愿发秦昭王吕不韦冢 东汉 · 宋元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十九
臣闻秦昭王与吕不韦好书,皆以书葬。王至尊,不韦久贵,冢皆以黄肠题凑,处地高燥,未坏。臣愿发昭王、不韦冢,视未烧《诗》《书(《御览》五百六十引《皇览·冢墓记》,「汉明帝朝,公卿大夫诸儒八十余人论《五经》误失,符节令宋元上言」。)》。
谏为原陵显节陵起立郭邑疏(建初中) 东汉 · 东平王苍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
伏闻当为二陵起立郭邑,臣前颇谓道路之言,疑不审实,近令从官古霸问涅阳主疾,使还,乃知诏书已下。窃见光武皇帝躬履俭约之行,深睹始终之分,勤勤恳恳,以葬制为言故营建陵地,具称古典,诏曰「无为山陵,陂池裁令流水而已」。孝明皇帝大孝无违,奉承贯行。至于自所营创,尤为俭省,谦德之美,于斯为盛。臣愚以园邑之兴,始自强奏古者丘陇且不欲其著明,岂况筑郭邑、建都郛哉!上违先帝圣心,下造无益之功,虚费国用,动摇百姓,非所以致和气,祈丰年也。又以吉凶俗数言之,亦不俗无故缮修丘墓,有所兴起。考之古法则不合,稽之时宜则违人,求之吉凶复未见其福。陛下履有虞之至性,追祖祢之深思,然惧左右过议,以累圣心。臣苍诚伤二帝纯德之美,不畅于无穷也。惟蒙哀览(《后汉·东平宪王苍传》,又略见袁宏《后汉纪》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