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梦湘肯堂叠前韵复我因顺和之 清 · 江云龙
 押寝韵
大儒盗诗书,大官盗庾廪。
颜稷遇殊途,惠蹠生异禀。
豺虎欺岁凶,螟螣贼岁稔。
鹪■({冥鸟})稳睫巢,鼹鼠饱河饮。
鸡犬舐剩丹,蝇蚋拾馀沈。
凡此芸芸生,实难一一品。
中疑辞或枝,色厉内多荏。
离朱视必明,师旷听必审。
渊明圣之徒,有解不求甚。
昌黎诡于文,天孙织云锦。
大风扬秕糠,长河走砂碜。
奈何一蹉跌,只足怜夔踸。
嗟余才力薄,六马朽索懔。
坐井蛙不旋,竭泽鱼初淰。
先生好六经,日日鸠醉椹。
更得主人贤,向趾请席衽。
河马行负图,宝龟应卜朕。
定■({古见})运昌,后学争来谂。
换骨予大药,咽气谢凡饪。
江左起王谢,眼中无刘沈
颇闻大憝诛,四裔兵革寝。
且图眠食安,肝鬲息雕锓。
吾舌固尚在,愿学寒蝉噤。
约作梦中游,得趣同忘枕。
质言一篇送无错 清 · 姚浚昌
 押词韵第三部
高树不藏暑,火云蒸午晖。
游子戒巾装,何以避炎威。
迢迢望经岁,始来雪霏霏。
鸤鸠啄桑椹,驾言千里违。
贫赘难久留,此情吾已知。
挥手在数日,举室同𥈭眙。
汝归堂上乐,汝去吾亲悲。
悲乐境良殊,那复能挽回。
嫁女不远行,如何慰尊慈。
报刘苦日短,且复聊相依。
滔滔大江水,日夕无停机。
南风发庾岭,著意更相催。
海门何沆漭,狼山何崔嵬。
大泽万怪多,出门慎所之。
常言六合表,壮游岂非宜。
但恐明发怀,一日肠九回
读书爱玉体,勿逐轻薄儿。
天衢轶荡荡,虎豹无蹲睢。
木落江上寒,秋高鹰隼飞。
望汝时登阁,念予或开扉。
予怀江湖深,汝器海山奇。
荆州有豚犬,亦逐龙象驰。
耸身入阊阖,联步思杜韦。
逝将从汝翁,一笑沧海湄。
师曾华遗影徵题有所感怀援笔为赋 清末至民国 · 姚倚云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蕴素轩诗集卷六
柳丝花影后先来,纸上秋姿黯淡开。
恸汝芳形乘物化,嗟吾世味入寒灰。
晓风和泪吹残梦,夜雨增愁诉断哀。
多病亦知颜鬓改,馀情无奈几萦回范伯子有《大桥遗照》绘。)
五美笺寄怀外子肯堂每次书皆用此笺。) 其一 清末至民国 · 姚倚云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蕴素轩诗集卷三
柳色如烟云影稠,美人遥思散江楼。
大堤袅娜斜阳外,不绾芳心一缕愁柳下美人)
五美笺寄怀外子肯堂每次书皆用此笺。) 其二 清末至民国 · 姚倚云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出处:蕴素轩诗集卷三
晓踏苍苔拂碧萝,落红浮水漱微波。
夜来风雨朝啼鸟,唤得春光剩几多(惜花美人)
五美笺寄怀外子肯堂每次书皆用此笺。) 其三 清末至民国 · 姚倚云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蕴素轩诗集卷三
锦城歌管遏行云十里扬州不足珍。
惟有江城生客思,玉人吹破陇头(吹笛美人)
五美笺寄怀外子肯堂每次书皆用此笺。) 其四 清末至民国 · 姚倚云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出处:蕴素轩诗集卷三
桐影疏疏烛影残,星河脉脉锦襦单。
素娥青女情无限,相对清华待夜阑(桐阴美人)
五美笺寄怀外子肯堂每次书皆用此笺。) 其五 清末至民国 · 姚倚云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蕴素轩诗集卷三
日暮谁怜翠袖凉,欲将心事托潇湘。
浣花笺写萧郎笔,叶叶相思节节长(修竹美人)
道愔夫人招饮其家西林山庄归题四绝 其三 清末至民国 · 姚倚云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蕴素轩诗集卷十
莫问当年新绿轩,伤心祗有泪潸然。
升沉不禁存亡感,遗迹苍茫五十年(新绿轩为先夫子肯堂先生少时读书之处,今访其遗迹已无存者。以先生才志,不幸不遇而早殁,致所学不伸,思之不胜感慨矣。)
用大人乐字韵怀肯堂 其一 清末至民国 · 姚倚云
 押药韵 出处:蕴素轩诗集卷二
心閒忘岁周,凝寒亦云乐。
朝来翠巘间,皑皑微云阁。
天边翱翔鸟,傍我庭木落。
不觉望征夫,轻帆作未作。
淡泊忘屈伸,宁静任美恶。
扰扰蜉蝣子,何知龙与蠖。
用大人乐字韵怀肯堂 其二 清末至民国 · 姚倚云
 押药韵 出处:蕴素轩诗集卷二
侍宦来章江,三载趋庭乐。
秋水共长天,遥忆滕王阁
文章海山奇,风云助我作。
何者见天心,几点梅花落。
嘉言终益美,佞言徒益恶。
变化看无穷,日耀青黄蠖。
九江诗人熊香海肯堂索余赠言明日复以书来请义不能却勉赋诗书扇赠之 清末至民国 · 姚倚云
 出处:蕴素轩诗集卷四
我来浔阳江头泊,春水春山满四侧。
千艘横系不能窥,使我心神顿不怿。
人生莫作闺中人,徒对名山少登陟。
此间夫子有故人,磊落胸襟作词客。
洒然独啸匡庐间,掩蔽诗名隐其迹。
嗟哉浮世何为者,年年奔走天南北。
岂无青山可放閒,乃为清贫之所迫。
此公向子乞吾句,出扇勉力为之赋。
嗟我牢愁满腹中,焉有琳琅向人吐。
涂鸦且复应其命,何必以此邀世誉。
明朝解缆更东去,万里苍苍看烟雾。
人生邂逅听所遇,志士怀抱安吾素。
沪上行赠肯堂 清末至民国 · 姚倚云
 出处:蕴素轩诗集卷六
王氏伉俪好风雅,招我来停沪上驾。
曾是匆匆逆旅馀,华发重来就官舍。
车驰马骤碧天高,丝管入云凝九霄。
万里劳人勿嗟叹,到此能令别恨消。
灯月辉辉夜杲杲,泼眼清光净如扫。
梨园子弟演兴亡,青楼少女长姣好。
与君且复登高楼,能醉莫辞消积愁。
会当快意岂易得,相顾韶光皆白头。
酒阑日暝兴未已,驱车再作名园游。
亭台壮丽尽精妙,曲径雕栏依水流。
珍禽在树兽在野,花木灿烂交明眸。
嗟尔大钧无停机,宇宙由来谁是非。
扬眉击剑空慷慨,倚槛和歌志不违。
丈夫何必悲身世,群动无为静者讥。
况复行止如藻,聚散因风迹又陈。
遨游莫负五湖兴,弹铗公侯为食贫。
苦将人力夺造化,可惜江山已失真。
即今载酒豪华客,旧是山中泉石人。
题双肇楼因缘图(楼乃张次溪、徐珞云夫妇所居。) 清末至民国 · 姚倚云
 出处:蕴素轩诗集卷十一
关雎赋好逑,治齐于婚姻。
以其关系大,而致家国宁。
万福之造端,岂可徒因循。
所以君子义,绸缪重彝伦。
东莞张公子,翩翩姿出群。
超然负所学,慷慨薄世纷。
淑雅徐女士,家学邃渊源。
椿萱诗礼教,贞静胸无尘。
高行两美合,儒释二难并(二子均皈三宝。)
愧我穷且朽,无由接清芬。
嗟我范伯子,抱道终其身。
徐公敦古谊,辛勤刊遗文。
邮书徵其稿,襄助赖吴君吴北江先生为之协助。)
遂令千秋后,斯文得以伸。
引领望云天,心香志其仁。
二子成佳耦,始介此因缘。
遥知北平雪,双肇楼中月。
雪月本双清,斯人更清绝。
庭梅已含春,冷香犹寒澈。
唱和吟佳篇,愔愔鸣琴瑟。
福慧宜室家,相宾永愉悦。
共證真空理,菩提空是色。
我惭老不文,因风陈臆说。
潮桥遣闷 清末至民国 · 姚倚云
 出处:沧海归来集消愁吟卷上
己卯吾年七十六,遭乱无家心局促。
日薄西山愁累人,生不逢时思反覆。
三载烽烟无好怀,辜负春兰与秋菊。
挚友贤徒阻江海,畴昔欢娱那能续。
尝诵古人旷逸诗,消遣烦忧转可淑。
朋侪弟子交情真,爱惜衰老怜风尘。
且复作诗聊自慰,有孙伉俪能相亲(次孙在此为商校教员,吾故依之。)
忽忆伯子有警句,悼其前室悲情频。
我用其语以解闷,得福当足蒙天仁。
若为近死复愁苦,达者胡为不自宁(末二句伯子诗,真、青二韵通用。)
范伯子 清末民国初 · 缪荃孙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青鬓蹉跎成白首,冷吟闲醉一年年。
谁云蒲柳能禁老,闻道糠秕已在前。
溟北鹍鹏难语海,淮南鸡犬升天
朝衣典却勤农事,愿把犁锄荷上肩。
秋夜宿天宁寺送陈鹿笙太守杭州 其二 清末民国初 · 裴景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吴船集上卷
循声鼎鼎动山公,元宰儿孙自不同。
名帖峥嵘宫柱上,离怀牢落酒杯中。
朝来压菊霜华重,到日惊潮铁弩雄。
春水生时定相访,六桥立尽柳丝风。
【评】范肯堂云:「雄」韵一联,伸缩喷薄,深得杜法,解此者罕。
闻近事感赋戊戌春夏之间。) 清末民国初 · 裴景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出处:岭云集下卷
日斜谁挽鲁阳沧海横流事奈何。
运极诗书收效寡,时危将相负恩多。
倘逢国手回全局,莫误灵丹起宿疴。
忍下新亭风景泪,中原王气遍山河
自注:诗人无一篇一句不是感事,但非大事,却不可以「感」字入题

【评】范肯堂云:通首无一字含胡。
范仲林南归并讯其兄肯堂近状 清末民国初 · 裴景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出处:岭云集下卷
高标久识范莱芜,橐笔如君岂滥竽。
灶下劳薪心共热,门前旧雨眼中孤。
年来时事煨榾柮,别后情怀旋辘轳。
寄语伯华相问讯,茂陵春到病应苏。
陈仁先出示李烈妇殉夫事略徵诗 清末民国初 · 裴景福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风泉集
铁铸三纲横破除,谁捐弱质激顽夫(古鱼、虞同韵。)
我姑啮贼甘悬轭咸丰末,予四姑为颍上李氏新妇,闻城破,吞金未殊。贼至,强背之去。及门,以一手持榫,啮贼脱肤。贼怒,洞其左腋,舍之。夜半,仅有残息,吴媪抚之泣。忽张目问曰:「此何地也?」曰:「汝家大门。」乃一笑而逝。范伯子为立传。),有妇殉夫应表闾。
列女魂归中垒传,参军肠断大雷书(烈妇书与兄诀词极哀婉。)
愧无搜次宣城笔,简学文孙试诲予。
自注:姚、方两先生丹黄至此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