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摘安石榴赠刘孝威诗 南梁 · 王筠
中庭有奇树,当户发华滋。
素茎表朱实,绿叶厕红蕤。
既标太冲赋,复见安仁诗。
宗生仁寿殿,族代河阳湄。
有美清淮北,如玉又如龟。
退书写虫篆,进对多好辞。
我家新置侧,可求不难识。
相望阻盈盈,相思满胸臆。
高枝为君采,请寄西飞翼(○文苑英华三百二十二。《诗纪》八十六。)。
行过康王故第苑诗 南梁 · 刘孝仪
押东韵
入梁逢故苑,度薛见馀宫。
尚识招贤阁,犹怀爱士风。
灵光一超远,衡馆亦蒙笼。
洞门馀旧色,甘棠留故丛。
送禽悲不去,过客慕难穷。
池竹徒如在,林堂暧已空。
远桥隔树出,迥涧隐岸通。
芳流小山桂,尘起大王风。
具物咸如此,是地感余衷。
空想陵前剑,徒悲垄上童(刘集作桐。文苑同。又注云。一作童。《诗纪》云。一作桐。○刘孝威集作过康王第宅。文苑英华三百七作过康王第宅。《诗纪》八十七。又《初学记》十引宫、风、笼、丛、穷、空、通、衷九韵。)。
侍宴饯陆倕应令(《诗纪》云。苑诗类选作刘孝威者非。) 南梁 · 萧子显
押阳韵
储皇饯离送,广命传羽觞。
侍游追曲水,开宴等清漳。
新泉已激浪,初卉始含芳。
雨罢叶增绿,日斜树影长(○《类聚》二十九。文苑英华百七十九。《诗纪》八十五。)。
箜篌谣(《诗纪》云。乐府失史。次刘孝威后。) 南梁 · 刘孝威
结交在相得(一作知),骨肉何必亲。
甘言无忠实,世薄多苏秦。
从风暂靡草,富贵上升天。
不见山巅树,摧扤下为薪。
岂甘(一作日睹)井中泥,上出作埃尘(文苑作时至出作尘。本集同。《诗纪》云。一作时至出作尘。○本集。文苑英华二百十失名。次刘孝威后。《乐府诗集》八十七作无名氏。《诗纪》八十八。○逯案。《御览》引此篇起首四句。题作古歌辞。细玩其辞。亦不类六朝人作。今分别列入汉诗及此集。)。
拟古应教 南梁 · 刘孝威
《诗纪》云。乐府作孝威诗。题云东飞伯劳歌。英华作梁简文帝。非也。简文别有二首。○逯案。此篇玉台新咏作拟古应教。文苑英华二百五作拟古。与《乐府诗集》作东飞伯劳歌有异。然知拟古应教者。即拟古东飞伯劳歌以应教也。文苑英华二百三作梁简文。绍古歌。绍古亦即拟古。
双栖翡翠两鸳鸯,巫云洛月乍相望。
谁家妖冶折花枝,蛾眉𥊑睇使情移。
青铺绿琐琉璃扉,琼筵玉笥金缕衣。
美人年几可十馀,含羞转笑敛风裾。
珠丸出弹不可追,空留可怜持与谁(○本集作东飞伯劳歌。玉台新咏九。文苑英华二百三、二百五。《乐府诗集》六十八。《诗纪》八十八。)。
婚谢晋安王赐钱启 南梁 · 刘孝威
出处:全梁文卷六十一
孝威问吉已通,请期有日,而贤夫之誉,多愧张耳。非齐胥之才,偶同王粲;眷言前事,良以自羞。曲降隆慈,俯垂珍锡。便使禽贽获举,纁币有资。佩服宠灵,殒越非报(《艺文类聚》六十六)。
东飞伯劳歌二首(一云绍古歌。○《诗纪》云。刘孝威拟古应教别见。) 其一 南梁 · 萧纲
翻阶蛱蝶恋花情,容华飞燕相逢迎。
谁家总角歧路阴,裁红点翠愁人心。
天窗绮井暧徘徊,珠帘玉箧明镜台。
可怜年几十三四,工歌巧舞入人意。
白日西落杨柳垂,含情弄态两相知(○文苑英华二百三作绍古歌。《乐府诗集》六十八。《诗纪》六十七。)。
东飞伯劳歌二首(一云绍古歌。○《诗纪》云。刘孝威拟古应教别见。) 其二 南梁 · 萧纲
西飞迷雀东羁雉,倡楼秦女乍相值。
谁家妖丽邻中止,轻妆薄粉光闾里。
网户珠缀曲琼钩,芳茵翠被香气流。
少年年几方三六,含娇聚态倾人目。
馀香落蕊坐相催,可怜绝世为谁媒(同上)。
钓竿 南北朝 · 戴皓
押叶韵
试持玄渚钓,暂罢池阳猎。
翠羽饰长纶,蕖花装小艓。
钩利断莼丝,帆举牵菱叶。
聊载前鱼童,还看后舟妾(○刘孝威集。《类聚》四十一。文苑英华二百十作刘孝威。《乐府诗集》十八。《诗纪》九十三。)。
法宝联璧序 南梁 · 萧绎
出处:全梁文卷十七
窃以观乎天文,日月所以贞丽;观乎人文,藻火所以昭发。况复玉毫朗照,出天人之表;金牒空解,生文章之外。虽境智冥焉,言语斯绝;咏歌作出焉,可略谈矣。粤乃《书称汤诰》,篇陈梦说。昔则王畿居亳,今则帝业维扬功施天下,我之自出。岂与姚墟石纽,谯城温县,御龙居夏,唐杜入周而已哉!皇帝垂衣负衣,辨方正位,车书之所会同。南暨交趾,风云之所沾被;西渐流沙,武实止戈。秉宜生之剑,乐彰治定;减庖牺之瑟,相兼二八。知微知彰,将称四七;如貔如虎,宁俟容成。翠屋之游,广成石室之会。故以宗心者忘相,归凭者常乐。昔转轮获法,南宫有金龙之瑞;梵天请道,东朝开宝盖之祥。尽善尽美,独高皇代。古者所以出师入保,冬羽秋签。实以周颂幼冲,用资端士;汉盈末学,取凭通议。《大传之论孟侯》,《小戴》之谈司业。山川珍异,俟郊迎而可知;帷幄后言,藉垦田而求验。以今方昔,事则不然。我副君业迈宣尼,道高启筮之作。声超姬发,宁假卞兰之颂。譬衡、华之峻极,如渤、澥之波澜。显忠立孝,行修言道;博施尚仁,动微成务。智察舞鸡,爻分封蚁;爰初登仕,明试以功。德加三辅,威行九流。董师虎据,操铍蝉冕。律乡沈济,物仰平分之恩;沂岱邛岷,民思后来之政。陈仓留反裘之化,淮海高墨帻之声。威渐黄支,化行赤谷。南通舜玉,北平尧柳;朝鲜航海,夜郎款塞。然后体道方震,两施云行;汉用戊申,晋维庚午。增晖前曜,独擅元贞;恩若春见,惠如冬日。履道为舆,策贤成驷;降意韦编,留神缃帙。许商算术,王围射谱;南龟异说,东驰杂赋。任良奕基,羡门式法;箴兴琴剑铭自盘盂。无不若指诸掌,寻泾辩渭。重以凤艳风飞,鸾文飙竖。纤者入无经,大者含元气,韵调律吕,藻震玄黄。岂俟取赞彦先,询闻雅主。至于鹿苑深义,龙宫奥说;远命学徒,亲登讲肆。词为宪章,言成楷式;往复王粲,事轶魏储。酬答蔡谟道高晋两,似悬钟之应响,犹衢尊之待酌,率迩者踵武,逖听者风声。是使金坚闭法,宝冥夕梦;无怀不灭,华胥夜感。自非建慧桥,明智剑,薰戒香,沐定水,何以空积忽微,尘贤劫而终现,黍累回干,蕴珠藏而方传。加以大秦之籍,非符八体;康居之篆,有异六爻。二乘始辟,譬马传兔;一体同归,弃犀崇象。润业滋多,见思平积;本有凝邈,了正相因。虽谈假绩,不摄单影;即此后心,还踪初焰。俱宗出倒,莲华起乎淤泥;并会集藏,明珠曜于贫女。性相常空,般若无五时之说;不生烦恼,涅槃为万德之宗。无不酌其菁华,撮其旨要,采彼玳鳞,拾兹翠羽,润珠随水,抵玉昆山。每至鹤关旦启,黄绮之俦朝集;鱼灯夕烂,陈吴之徒晚侍。皆仰禀神规,躬承睿旨。爰锡嘉名,谓之联璧。联含珠而可氦,璧与日而俱升。以今岁次摄提,星在监德百法明门,于兹总备,千金不刊,独高斯典,合二百二十卷,号曰《法宝联璧》。虽玉杯繁露,若傍蒹葭;金台凿楹,似吞云梦。绎自伏枥西河,摄官南国,十回凤官,一奉龙光。笔削未勤,徒荣卜商之序;稽古盛则,文惭安国之制。谨抄纂爵位,陈诸左右:
使持节、平西将军、荆州刺史、湘东王绎,年二十七,字世诚。
侍中、国子祭酒、南兰陵萧子显,年四十八,字景畅。
散骑常侍、御史中丞彭城刘溉,年五十八,字茂灌。
散骑常侍、步兵校尉、东宫侍南琅邪王修,年四十二,字彦远。
吴郡太守、前中庶子、南琅邪王规,年四十三,字威明。
都官尚书、领右军将军彭城刘孺,年五十五,字孝稚。
太府卿、步兵校尉河南褚球,年六十三,字仲宝。
中军长史、前中庶子陈郡谢桥,年四十五,字国美。
中庶子彭城刘遵,年四十七,字教陵。
中庶子南琅邪王稚,年四十五,字孺通。
宣城王友、前仆东海徐喈,年四十二,字彦邕。
前御史中丞河南褚稚,年六十,字士洋。
北中郎长史、南兰陵太守陈郡袁君正,年四十六,字世忠。
中散大夫、金华宫家令吴郡陆襄,年五十四,字师卿。
中散大夫、琅邪王藉,年五十五,字文海。
新安太守、前家令东海徐离,年六十四,字士缋。
前尚书左丞沛国刘显,年五十三,字嗣芳。
中书侍郎南兰陵萧几,年四十四,字德玄。
云麾长史、寻阳太守、前仆京兆韦棱,年五十五,字威直。
前国子博士范阳张绾,年四十三,字孝卿。
轻车长史南兰陵萧子范,年四十九,字景则。
庶子吴郡陆罩,年十八,字洞元。
庶子南兰陵萧填,年四十,字文启。
秘书丞、前中舍人南琅邪王许,年二十五,字幼仁。
宣城王文学南琅邪王训,年二十五,字怀范。
洗马权兼太府卿彭城刘孝仪,年四十九,字孝仪。
洗马陈郡谢禧,年二十六,字休度。
中军录前洗马彭城刘蕴,年三十三,字怀芳。
前洗马吴郡张孝总,年四十二,字孝总。
南徐州治中南兰陵萧子开,年四十四,字景发。
平西中录事参军、典书通事舍人南郡庾肩吾,年四十八,字子慎。
北中记室参军颍川庾仲容,年五十七,字仲容。
宣惠记室参军南兰陵萧滂,年三十二,字希传。
舍人南兰陵萧清,年二十七,字元专。
宣惠主簿前舍人陈郡谢嘏,年二十五,字茂范。
尚书都官郎陈郡殷劝,年三十,字弘善。
安北兵参军彭城刘孝威,年三十九,字孝威。
前尚书殿中郎南兰陵萧恺,年二十九,字元才(《广弘明集》二十)。
拟雨诗(《诗纪》云。诗汇作刘孝威者非。) 南梁 · 虞骞
押文韵
清风送凉气,薄暮荡炎氛。
虹照涟漪水,电出嵯峨云。
落晖散长足,细雨织斜文(○《类聚》二。文苑英华百五十三。《诗纪》九十一。)。
送刘评事赴广州使幕 唐 · 韩翃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引用典故:刘孝威 蛮府参军 征南
征南官属似君稀,才子当今刘孝威。
蛮府参军趋传舍,交州刺史拜行衣。
前临瘴海无人过,却望衡阳少雁飞。
为报苍梧云影道,明年早送客帆归。
秋夕文宴(得成字) 唐 · 陆龟蒙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笔阵初临夜正清,击铜遥认小金钲。
飞觥壮若游燕市,觅句难于下赵城。
隔岭故人因会忆,傍檐栖鸟带吟惊。
梁王座上多词客,五韵甘心第七成(梁昭明尝文宴,赋诗各五韵,刘孝威第七方成)。
奉和袭美茶具十咏 茶瓯 唐 · 陆龟蒙
押职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昔人谢塸堤,徒为妍词饰(刘孝威集有谢塸堤启)。
岂如圭璧姿,又有烟岚色。
光参筠席上,韵雅金罍侧。
直使于阗君,从来未尝识。
文选楼记 南宋 · 陈琪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一二、同治《襄阳县志》卷一、《湖北金石志》卷一二
淳熙九年夏六月,诏前礼部侍郎齐公镇襄阳。越明年,教条既定,氓俗知劝,边鄙不耸,民恬以嬉。公于是搜访古先哲人遗风轶迹隐而未著者,以寓游观,得梁昭明高斋故址于谯门直西古城上。按图经:昭明尝聚才士刘孝威、庾肩吾辈凡十人著《文选》,号「高斋学士」。《南史》载昭明生襄阳,五岁读五经,悉通讽诵,高斋之号,或者基于是欤。后人即其址为斋,岁久挠腐,摧于蓬藋,公命撤而新之。斋虚而明,高而安,心舒目朗,周览无碍。其西为楚山,蟺蜒扶舆,而环翠屏,旁出数峰,苍然秀色,远与天际。浮以清江,飘以白云,纤秾去来,瞬息百态。其南则鹿门、岘首,肩随踵接,横阑几席,若将俯而有之。凡樵夫牧儿,步上下山,皆可指数于烟霞杳霭之中。近而里阁楼观,万瓦如鳞。方春草木摇飏,杂以丹碧,市城雉堞,回环璀璨,凿凿照人。凭虚而望者,不临流,不适野,而得大观。虽古今盛衰兴废或者不同,而山川高下之吞吐,烟云朝夕之变化,阅千载如一日者固有焉。此昭明所以饰为斋宇,以处其徒,廓其见,辑其书,而公为之激昂慷慨,尚友昔人,挹其风于既颓也。始公以人物议论被上眷知,入为监察御史,疏十事讥切时病,当上意,迁太常少卿,日趋经筵,益陈治道。上以公所学为有用,不数月而三迁其官。公于斯文,诚有大过人者,犹惓惓于《文选》何哉?昔李善嗜《文选》之学,积其注为六十卷。李德裕家独不置《文选》,诮其书为不根。好恶所在,二者俱失之偏。惟公忘言于觖择,而涉取其精华,发为斯世之用,公盖得其全者欤!新其斋而表出之,昭明之遗,繇公而不泯矣。公名庆胄,字子馀,青社人云。
按:乾隆《襄阳府志》卷三二。乾隆二十五年刻本。
襄阳咏史 其四十三 文选楼(在子城南门按祥符图经云梁昭明太子于此楼撰文选聚才人贤士刘孝威等一十馀人资给丰厚日设珍馔诸才子号曰高齐学士又云世传文选成楼下所弃书与楼齐) 金末元初 · 李俊民
七言绝句 押鱼韵
朝朝暮暮蠹书鱼,选尽人閒得意书。
常恐不能精此理,祗缘老杜近楼居。
注:杜诗熟精文选理又眼前文字积如山想见中閒笔削难一自登楼开卷后满天依旧斗星寒
次韵和王文明绝句漫兴十八首 其十八 元末明初 · 刘基
七言绝句 押词韵第十一部
故乡蛇豕满柴荆,异域风尘叹此生。
至竟迂狂成濩落,可怜天地一浮萍。
“辽东鹤”:辽东丁令威学道成仙后,化作白鹤回到家乡去。后常用来表示怀着思恋家乡的心情久别重归,慨叹故乡依旧,而人世变迁很大。出处:晋·陶渊明《搜神后记》卷一:“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丁令威的故事,又演化成辽城鹤化、辽东白鹤、辽东归鹤、辽东化鹤、辽东老鹤、辽鹤归来、辽鹤重来、辽天孤鹤、辽天归鹤、辽阳鹤返等成语。“天边云气来须女,湖上轻雷起少男”:古代把东北风称为少男风,把西风称为少女风。这是因为在阴阳八卦系统中,八卦和八个方位及各种事物相互搭配,用来解释各种现象。八卦中的艮卦与八方中的东北方相配,又与人中的少男相配,所以把东北风称为少男风。八卦中兑卦与八方中的西方相配,又与人中的少女相配,所以把西风成为少女风。这跟“金木水火土”五行中金与秋相配,从而把秋天成为“金秋”,把秋风称为“金风”的道理是一样的。刘基本“天边云气来须女,湖上轻雷起少男。”“须女”是天上的星宿名。诗句的意思是说,天边的云气是从须女星飘来的,湖面上响起轻微的雷声,刮起了东北风。南朝刘孝威的诗《雨》中有“电舒长男气,枝摇少女风。”在八卦中,长男与震卦相配,震在古代是雷的意思。诗句的意思是说,闪电释放着雷神的怒气,西风吹得树枝摇晃。
乌生八九子 元末明初 · 刘基
树上乌,一生八九子,相呼哑哑聒人耳。
何不学衔泥燕,和鸣集桃李。
又不学鹰与隼,奋翅高飞碧云里。
胡为巢此庭树间,啄腐吞腥饕吻觜。
少年挟弹如流星,祸机潜发不见形。
翅翎槯析身首磔,蝼蚁伤残谁女惜。
“乌生八九子”:《乐府解题》曰:古辞云:“乌生八九子,端坐秦氏桂树间。”言乌母生子,本在南山岩石间,而来为秦氏弹丸所杀。白鹿在苑中,人可得以为脯。黄鹄摩天,鲤在深渊,人可得而烹煮之。则寿命各有定分,死生何叹前后也。若梁刘孝威“城上乌,一年生九雏”,但咏乌而已。又有《城上乌》盖出于此。
城上乌者取晋叔向城上有乌齐师其遁之谓而作也汉桓帝时则有其谣迨梁刘孝威吴均辈比有作焉然各有托而不及此意余方感悼其事因补其义而赋云 元末明初 · 陆仁
城上乌,群相呼。
群相呼,护其雏。
公侯干城民父母,官军见贼莫遁逃(叶。)。
城中之民势亦孤,安得千金觅壮夫。
城上乌,乌有翮。
东西引雏飞格格,胡为群来尽红帕。
驱民登城要相杀,乌啼城头头亦白。
送门人刘将军谪居西广 明 · 吕希周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粤西诗载卷十八
忽睹清都刘孝威,蛮横严谴思依依。
青山瘴疠天疑别,落日萧条鸟独飞。
万里孤臣看玉匣,南中北望泣金微。
元戎未报收交趾,好仗吁筹疾解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