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书
姿 作為 餓也 參差 委迤,自得貌 順遷也,類推 係累 理也 跨馬,動詞 蔫也 恨聲 鼻液 水索也 委蛇 比鄰 高麗 衣下曰齊。又與薺通 水中高地 語助辭 音茲 音詩 音夷 牛駁 生息 月氏 羣飛貌 九嶷 嗚戲,歎辭 以箸取物 犛牛尾也。又與釐通。 相欺也。遺也 重也。又與累同 蹇也 偲偲,相切責也 與逵同 谷蠡。瓠勺 節也 觿 舉目貌。又縣名 梓也 我也。悅也。 口聲 下也 委蛇 木名 牛黑色 翦齊也 蘄茝也。求也 捕魚具 克也,任也 荷衣 㠁嵯 山足 木名 屋棟 [更多438]
难字僻字
𩅰 𤪌 𦑡 𥰭 𩆂 𧧺 𪆁 𥯨 𢓡 𧹛 𣢑 𦝢 𨾚 𢜽 𣟵 𠻗 𣮉 𠠍 𦳈 山名 水曠遠之貌 𥁼 𡖂 𧢦 𤿎 𩄚 𧥤 𢤂 𪋩 𦃇 㺿 𩆵 𦗕 趍趙 𪗋 𠈩 䲿 𤱍 𧡺 𧦧 𦉈 𧪡 𧕯 𧩹 𤇴 𤸬 𩣚 𢻹 𣚂 𥍋 𨵎 𦐉 𢹍 𧔍 𪘫 𩓠 𪎫 𩁌
古文:𠀠𠴩䇧𦋊𥫶𠷛𠔋𥫚𠔛𡿸

  • 廣韻》《集韻》《韻會》居之切《正韻》堅溪切,𠀤音姬。 (支韻)
  • 宿名。《詩·小雅》成是南箕。《傳》南箕,箕星也。正義曰:箕,四星,二爲踵,二爲舌,踵在上,舌在下,踵狹而舌廣。《韻會》箕者,萬物根基,東方之宿,考星者多驗於南方,故曰南箕。《爾雅·釋天》析木之津,箕斗之閒,漢津也。《疏》天漢在箕斗二星之閒,箕在東方木位,斗在北方水位。分析水木,以箕星爲隔。隔河須津梁以渡,故此次爲析木之津。《史記·天官書》箕爲敖客,曰口舌。《註》敖,調弄也。箕以簸揚調弄爲象。又受物有去來。去來,客之象。箕爲天口,主出氣,是箕有舌,象讒言。《石氏星經》箕四宿,主後宮別府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爲相天子后也。《書·洪範註》好風者箕星,好雨者畢星。《春秋緯》月麗于畢,雨滂沱。月麗于箕,風揚沙。《天官書》箕,燕之分野。
  • 又《篇海》箕,簸箕,揚米去糠之具。
  • 又《廣韻》箕,箕帚。《禮·曲禮》凡爲長者糞之禮必加帚於箕上。《世本》古者少康作箕帚。
  • 又國名。《書·洪範》王訪于箕子。《註》箕,國名。子爵也。
  • 又地名。《山海經》釐山西二百里曰箕尾之山。《春秋·僖三十三年》晉人敗狄于箕。《註》太原陽邑縣南有箕城。《孟子》益避禹之子於箕山之隂。《疏》箕山,嵩高之北是也。《前漢·地理志》琅琊有箕縣。《水經注》濰水出箕屋山。
  • 又姓,晉有大夫箕鄭。
  • 又斯螽別名。《周禮·考工記疏》幽州人謂斯螽爲舂箕。
  • 又木名。《鄭語》檿弧箕服。《韋註》箕,木名。服,矢房也。
  • 又《張衡·思𤣥賦》屬箕伯以函風兮。《註》箕伯,風師。
  • 考證:〔《爾雅·釋天》箕斗之閒,漢津也。〕
  • 謹照原文箕斗之閒上增析木之津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