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南郡王义宣诏(二十一年) 南朝宋 · 刘义隆
出处:全宋文卷三
师护以在西久,比表求还,出内左右。自是经国常理,亦何必其应于一往。今欲听许,以汝代之。护虽无殊绩,洁己节用,通怀期物,不恣群下,此信未易。非唯声著西土,朝野以为美谈。在彼已有次第,为士庶所安,论者乃谓未议迁之。今之回换,更在欲为汝耳。汝与护年时一辈,各有其美,物议亦互有少劣。若今向事脱一减之者,既于西夏交有巨碍,迁代之讥,必归责于吾矣。复当为护怨,非但一请而已也。如此,则公私俱损,为不可不先共善详。此事亦易勉耳,无为使人动生评论也(《宋书·南郡王义宣传》,又略见《南史》十三。案:义季小字师护。)。
诏有司(二十二年) 南朝宋 · 刘义隆
出处:全宋文卷三
恬所陈当是事,宜近诸除授可悉停(《宋书·申恬传》,时迁换诸郡守,恬上表。上从之,诏有司。)。
答徐湛之上范晔等反谋诏(二十二年) 南朝宋 · 刘义隆
出处:全宋文卷三
湛之表如此,良可骇惋。晔素无行检,少负瑕衅,但以才艺可施,故收其所长,频加荣爵,遂参清显。而险利之性,有过溪壑,不识恩遇,犹怀怨愤,每存容养,冀能悛革。不谓同恶相济,狂悖至此。便可收掩,依法穷诘(《宋书·范晔传》。)。
嘉奖师儒诏(二十三年十月) 南朝宋 · 刘义隆
出处:全宋文卷三
庠序兴立累载,胄子肄业有成。近亲策试,睹济济之美,缅想洙泗,永怀在昔。诸生答问,多可采览。教授之官,并宜沾赉。赐帛各有差(宋书文帝纪。)。
嘉征林邑将帅诏(二十三年) 南朝宋 · 刘义隆
出处:全宋文卷三
林邑介恃遐险,久稽王诛。龙骧将军交州刺史檀和之,忠果到列,思略经济,禀命攻讨。万里推锋,法命肃齐。文武毕力,洁己奉公,以身率下。故能立勋海外,震服殊俗,宜加裒饰,参管近侍,可黄门侍郎、领越骑校尉、行建武将军。龙骧司马萧景宪,协赞军首,勤捷显著,总勒前驱,克殄巢穴,必能威服荒夷,抚怀民庶。可持节督交州广州之郁林、宁浦二郡诸军事、建威将军、交州刺史。龙骧司马童林之九真太守传蔚祖战死,并赠给事中(《宋书·林邑传》。)。
下衡阳王义季诏(二十三年) 南朝宋 · 刘义隆
出处:全宋文卷三
杜骥、申恬,仓卒之际,尚以弱甲琐卒,徼寇作援。彼为元统,士马桓桓;既不怀奋发,连被意旨,犹复逡巡。岂唯大乖应赴之宜,实孤百姓之望。且匈奴轻汉,将自此而始;贼初起逸,未知指趋,故且装束,兼存观察耳。少日势渐可见,便应大有经略,何合安然,遂不敢动?遣军政欲乘际会,拯危急,以申威援,本无驱驰平原方幅争锋理。又山路易凭,何以畏首尾回弱?若谓事理政如此者,进大镇,聚甲兵,徒为烦耳(《宋书·衡阳王义季传》。)。
谒京陵诏(二十六年三月) 南朝宋 · 刘义隆
出处:全宋文卷四
朕违北京二十馀载,虽云密迩,瞻涂莫从。今因四表无尘,时和岁稔。复获拜奉旧茔,展罔极之思,飨宴故老,申追远之怀。固以义兼于桑梓,情加于过沛,永言慷慨,感慰实深。宜聿宣仁惠,覃被率土。其大赦天下。复丹徒县侨旧今岁租布之半。行所经县,蠲田租之半;二千石官长,并勤劳王务,宜有沾锡。登城三战,及大将战亡坠没之家,老病单弱者,普加赡恤。遣使巡行百姓,问所疾苦,孤老鳏寡六疾不能自存者,人赐谷五斛(《宋书·文帝纪》。)。
徙民实京口诏 南朝宋 · 刘义隆
出处:全宋文卷四
京口肇祥自古,著符近代,衿带江山,表里华甸,经途四达,利尽淮、海。城邑高明,土风淳壹,苞总形胜,实唯名都。故能光宅灵心,克昌帝业。顷年岳牧迁回,军民徙散,廛里庐宇,不逮往日。皇基旧乡,地兼蕃重,宜令殷阜,式崇形望。可募诸州乐移者数千家,给以田宅,并蠲复(《宋书·文帝纪》。)。
搜访旧人诏(五月) 南朝宋 · 刘义隆
出处:全宋文卷四
吾生于此城。及卢循肆乱,害流兹境。先帝以桑梓根本,实同休戚;复以蒙稚,猥同艰难。情意缱绻,夷险兼备,旧物遗踪,犹存心目。岁月不居,逝逾三纪,时人故老,与运零落。眷惟既往,倍深感叹。可搜访于时士庶文武今尚存者,具以名闻。人身已亡而子孙见在,优量赐赉之(《宋书·文帝纪》。)。
征萧思话为吏部尚书诏 南朝宋 · 刘义隆
出处:全宋文卷四
沈尚书暴病不救,其体业贞审,立朝尽公,年时尚可,方相委任。奄忽不永,痛惋特深。铨管要机,通塞所寄。丈人才用体国,二三惟允(宋书萧思话传。)。
下诃罗单诸国诏(二十六年) 南朝宋 · 刘义隆
出处:全宋文卷四
诃罗单、媻皇、媻达三国,频越遐海,款化纳贡,远诚宜甄,可并加除授(《宋书·夷蛮传》。)。
与始兴王睿诏(二十六年) 南朝宋 · 刘义隆
出处:全宋文卷四
沈璞累年主簿,又经国卿虽未尝为行佐。今故当正参军邪。若尔,正当署馀曹兼房任;不尔,便宜行佐正署中兵,恐于选体如不多耳(宋书自序,浚出为南徐州,太祖谓璞曰:「睿既出蕃,卿故当卧而护之。」与浚诏,乃为正佐。)。
别诏沈璞 南朝宋 · 刘义隆
出处:全宋文卷四
近者险急,老弱殊当忧迫邪?念卿尔时难为心,想百姓流转已还。此遣部运寻至,委卿量所赡济也(宋书自序,璞为盱眙太守,虏攻守三旬退,太祖嘉其功,遣中使深相裒美,又别诏。)。
北伐诏(二十七年) 南朝宋 · 刘义隆
出处:全宋文卷四
虏近虽摧挫,兽心靡革,驱逼遗氓,复规窃暴。比得河朔秦雍华戎表疏,归诉困棘,跂望绥拯,潜相纠结,以候王师。并陈芮芮此春因其来掠,掩袭巢窟,种落畜牧,所亡大半,连岁相持,于今未解。又猜虐互发,亲党诛残,根本危敝,自相残殄。芮芮间使适至,所说并符,远输诚款,誓为犄角。遐迩注情,既宜赴奖,且水雨丰澍,舟楫流通,经略之会,实在兹日。
可遣宁朔将军王玄谟率太子步兵校尉沈庆之、镇军、咨议参军申坦等,戈船一万,前驱入河。使持节、督青冀幽三州徐州之东安东莞二郡诸军事、辅国将军、青冀二州刺史霄城侯萧斌,推三齐之锋,为之统帅。持节、都督徐兖青冀幽五州豫州之梁郡诸军事、镇军将军、徐兖二州刺史武陵王骏,总四州之众,水陆并驱。太子左卫率始兴县五等侯臧质,勒东宫禁兵,统骁骑将军安复县开国侯王方回、建武将军安蛮司马新康县开国男刘康祖、右军参军事梁坦,步骑十万,径造许洛。使持节、督豫司雍秦并五州诸军事、右将军、豫州刺史、领安蛮校尉南平王铄悉荆河之师,方轨继进。东西齐举,宜有董一,使持节、侍中、都督扬南徐二州诸军事、太尉、领司徒、录尚书、太子太传、国子祭酒江夏王义恭,德望兼崇,风略遐被,即可三府文武,并被以中仪精卒,出次徐方,为众军节度。别府司空府使所督诸镇,各遣虎旅,数道争先。督梁南北秦三州诸军事、绥远将军西戎校尉梁南北秦三州刺史秀之,统辅国将军杨杨文德,宣武将军巴西梓潼二郡太守刘弘宗,连旗深入,震荡汧陇。护军将军封阳县开国侯萧思话、部龙骧将军杜坦,宁远将军竟陵太守南城县开国侯刘德愿,藉荆雍之劲,揽群师之锐,宜由武关,棱威震𣸥,指授之宜,委司空义宣议量(《宋书·索虏传》。)。
嘉陈宪诏(二十七年) 南朝宋 · 刘义隆
出处:全宋文卷四
右军行参军行汝南新蔡二郡军事陈宪,尽力捍御,全城摧寇。忠敢之效,宜加显擢。可龙骧将军汝南新蔡二郡太守(《宋书·索虏传》,南平王铄镇寿阳,以宪行郡事,固守县瓠,虏主攻城四十二日不拔。)。
鲁爽归下诏(二十八年) 南朝宋 · 刘义隆
出处:全宋文卷四
伪宁南将军鲁爽,中书郎鲁秀,志干列到,忠诚久著,抚兹福先,阖门效款,招集义锐,枭剪獯丑,肃定边城,献馘象魏。虽宣孟之去翟归晋,颓当之出胡入汉,方之此日,曾何足云。朕实嘉之,宜即授任,逞其忠略。爽可督司州陈留东郡济阴濮阳五郡诸军事、征虏将军、司州刺史,秀可辅国将军、营阳颍川二郡太守。其诸子弟及同契士庶,委征虏府,以时申言。详加酬叙(《宋书·鲁爽传》。)。
虏退下诏(二月) 南朝宋 · 刘义隆
出处:全宋文卷四
𤞤狁孔炽,难及数州,誉言念之,寤寐兴悼。凶羯痍挫,迸迹远奔,彫伤之民,宜时振理。凡遭寇贼郡县,令还复居业,封尸掩骼,赈赡饥流。东作方始,务尽劝课。贷给之宜,事从优厚。其流寓江淮者,并听即属,并蠲复税调(《宋书·文帝纪》。)。
答袁淑诏(二十八年) 南朝宋 · 刘义隆
出处:全宋文卷四
令仆治务所寄,不共求体当,而互相推委,纠之是也。然故事残舛,所以致兹疑执,特无所问,时详正之(《宋书·徐湛之传》,时尚书仆射徐湛之,与尚书令何尚之,有事互相推委,御史中丞袁淑并奏免官,诏云。)。
与南郡王义宣诏(二十八年) 南朝宋 · 刘义隆
出处:全宋文卷四
善脩民务,不须营潜逃计也(《宋书·南郡王义宣传》,南史十三。)。
赠刘康祖诏(二十八年) 南朝宋 · 刘义隆
出处:全宋文卷四
康祖班师尉武,戎律靡忒,对众以寡,歼殄大半。猛气云腾,志申力屈。没世徇节,良可嘉悼。宜加甄宠,以旌忠烈。可赠益州刺史,谥曰壮男(《宋书·刘康祖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