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长沙馆碑 南梁 · 陶弘景
出处:全梁文卷四十七
夫万象森罗,不离两仪所育(《茅山志》作「有」),百法纷凑,无越三教之境,缙绂之士,饰礼容于闱阁,耿介之夫,扬旌麾于门(《茅山志》作「山」)裔,铭曰: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皇王受命,三才乃理。惟圣感神,惟神降祉。德被歌钟,名昭图史。友于兄弟,敬惟西宣。言追茂实,用表遗先。敢循旧制,有革杂章。刊石弗朽,奕代流芳(《艺文类聚》七十八。)。
太平山日门馆碑 南梁 · 陶弘景
出处:全梁文卷四十七
日门馆者,东霞启晖,开岩引烛,以为名也。先是吴郡杜徵君,声高两代,德贯四区,教义宣流,播乎数郡,拓宇太平之东,结架菁山之北,爰以此处幽奇,别就基构,栖集有道,多历世年(《艺文类聚》七十八。)。
请雨词 南梁 · 陶弘景
出处:全梁文卷四十七
华阳隐居陶弘景、道士周子良词。窃寻下民之命,粒食为本,农工所资,在于润泽。顷亢旱积旬,苗稼焦涸,远近嗷嗷,瞻天雀息,百姓祈请,永无感降。伏闻雨水之任,有所司存,愿哀悯黔首,霈垂沾渥,呵风召云,肤寸而合,使洪潦溢川,水陆咸济,则白鹄之咏,复兴于今,共伸至诚,稽颡词情,谨词,天监十四年太岁乙未六月二十日词,诣句曲华阳洞天张理禁赵丞前(本集。)。
遗令 南梁 · 陶弘景
出处:全梁文卷四十七
既没不须沐浴,不须施床,止两重席于地,因所著旧衣,上加生裓裙及臂衣靺未冠法服,左肘录铃,右肘药铃,佩符络左肘下,绕腰穿环,结于前钗,符于髻上,通以大袈裟覆衾蒙首足,明器有车马,道人道士,并在门中,道人左,道士右,百日内夜常然灯,旦常香火(《南史》七十六《陶弘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