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系乐府十二首 其八 寿翁兴751年 唐 · 元结
 押词韵第十五部 创作地点: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商余山
借问多寿翁,何方自修育。
惟云顺所然,忘情学草木。
始知世上术,劳苦化(一作分)金玉。
不见充所求,空闻肆(一作恣)耽欲。
清和存王母潜濩乱黩
谁正好长生,此言堪佩服。
其九 农臣怨751年
 押麌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商余山
引用典故:采诗
农臣何所怨,乃欲干人主。
不识天地心,徒然怨风雨。
将论草木患,欲说昆虫苦。
巡回宫阙傍,其意无由吐。
一朝哭都市,泪尽归田亩。
谣颂若采之,此言当可取。
其十 谢大(一作天)751年
 押支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商余山
客来自江汉,云得双大(一作天)龟。
且言龟甚灵,问我君何疑。
自昔保方正,顾尝无妄私。
顺和固鄙分,全守真常规。
行之恐不及,此外将何为。
惠恩如可谢,占问敢终辞。
其十一 古遗叹751年
 押支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商余山
古昔有遗叹,所叹何所为。
有国遗贤臣,万事为冤悲。
所遗非遗望,所遗非可遗。
所遗非遗用,所遗在遗之。
嗟嗟山海客,全独竟何辞。
心非膏濡类,安得无不遗。
其十二 下客谣751年
 押先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商余山
下客无黄金,岂思主人怜。
客言胜黄金,主人然不然。
珠玉成(一作诚)彩翠,绮罗如婵娟。
终恐见斯好,有时去君前。
岂知保忠信,长使令德全。
风声与时茂,歌颂万千年。
说楚何荒王赋(上)750年 唐 · 元结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八十 创作地点: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商余山
梁宠王召君史问曰。史之记事。
无有遗乎。对曰。
有之。臣楚人也。
请说楚人之遗事。昔闻臣何荒王使钓翁相水。
相置浮宫之所。相用罛钓之处。
翁曰。臣相水多矣。
不能悉说。请说湘江之流。
有砻有泷。其至险也。
回山如斗。㩻壁若合。
阳崖阴壑。景气常杂。
崩流激声。空响相答。
则有峮𡸙峻束。喷濆触沃。
冲回瀪漩。圮崖开谷。
故众声相喧。积气相昏。
鼘阗深沈。出入千里。
常如凝阴。是以鱼经其中。
皆鬣秃鳞脱。眄腮嚅煦。
忽为渊流。瀛瀛油油。
蕴淳无声。岛屿若浮。
则有厌波涛湍险之苦者。必于其閒养鳞让鬣。
休游施舒。如此之处。
皆曰鱼都。君王审之。
无易此乎。荒王眺叹曰。
钓翁皂父。其思隘欤。
乃欲置吾于湘水一曲。钓罗病鱼。
吾自相水洞庭可矣。于是命造罛钓
于是命造浮宫。令罛钓所至。
渊无藏龙。令浮宫所状。
与仙府比同。宫有天䑢龙殿。
当居史端。实孁巫鬼祝女。
司宫侍何荒王。而公族国卿。
莫得至焉。宫有艎台揭拔。
类拟天都。薰珍钿涂
缨佩垂纡。金珠玉炉。
萧漻清泠。苾馥芬敷。
臣何荒王于此台上。与妊女嫭姝。
双歌闲徐。娭然自娱。
宫有艂堂𦨽房。䑦馆艨廊。
载戏儿奴妓官。谐奴内臣
宫姥优倡。及玩器不名。
戙维宫傍。宫有联⿰(舟需)
负土以为𦫃囿。囿多夭草媚木。
淫禽丑兽。宫有海之阙。
仡倔解悬。左曰瑞风。
右曰祥烟。宫有四门。
青气白云。丹景元寒。
然后始为鹢城。匝宫屯备。
交战禁御。𡹚罗攒峙。
其馀骇鲸之艆。飞龙之舫。
凫艋鹤𦩿。罗宫上下者。
千里相望。浮宫可御。
罛钓无成。臣何荒王乃浮浮宫于都龙之漩泠。
出洞庭之南渶。将观蛮师夷人。
与渔者试罛钓于沅湘会浘。臣何荒王始见积鱼之山。
而喜色未起。及见罘犹畜。
委钓未施。已潆洄渊洑。
周袤千里。罛中之鱼。
皆触蹙锻骇。投跳委垒。
可以荐车。臣何荒王辇于其上。
而心始喜。是日置鱼监。
拜网尉。钓尹司纶。
各有等次。又有类龙学鳇。
肘钓䏶剑。鹏腾鹗跃。
潜深错𢱢。得怪鱼状龙者。
皆差授官爵。宠王闻之喜曰。
吾国无有长流激湍。平湘大渊
而不知有此乐也。始知城池宫馆。
为拘我之邸。山泽鹰犬。
为劳我之方。当诵记所闻。
归学而主。君史证曰。
不然。须臣言已。
或可听焉。臣闻浮宫之成也。
臣何荒王令偫臣。有后为浮司不为浮者族。
百姓能率为浮家共为浮乡者复。男子能湍游上下者为王宾。
女子能渊居移日者为王嫔。未及一年。
遂变楚俗。川原有楚室之乡。
江湖有骈舟之曲。家见湍上之悲。
户闻临渊之哭。时野有叹曰。
呜呼。有国者非喜爱亡国。
有家者非喜爱亡家。当取其亡也。
如喜爱者耶。今君上喜爱浮宫罛钓
令臣下喜爱浮司浮乡。吾恐君臣各迷。
而家国共亡。此实楚正士叹臣何荒王。
臣愿君王惊惧为心。指此为箴。
说楚何惑王赋(中)750年 唐 · 元结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八十 创作地点: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商余山
宠王聥然。复问君史曰。
更有记乎。曰。
有之。甚妖怪也。
何故不说。宠王曰。
当必为吾说之。对曰。
臣闻天鄙有山。山有玉鼓。
实有天𩵀。扣之歌舞。
声媚金石。韵便宫羽。
宠王曰。生休矣。
吾将购之。君史证曰。
不可。臣所不欲说者。
惧君王好之。君诚不忘欤。
臣请备说。其可好乎。
昔臣何惑王用阍嬖之谋。肆极荒淫。
更经年岁。凿险填深。
转馈通千里。万金五译。
臣妾借喻其心。然后云获。
非孁女抚鼓。而天𩵀不舞。
非孁女引和。而天𩵀不歌。
天𩵀舞。一容化。
一分眄。一祥襜。
一宛袂。臣何惑王见之。
舒舒曳曳。若多醇酎而不知所制。
天𩵀歌。一化颜。
一主顾。一更声。
一换气。臣何惑王听之。
娭娭懿懿。若已酎昏而不知所至。
天𩵀歌舞。臣何惑王气如阳春。
始霁时雨。天𩵀不歌舞。
臣何惑王心若已丧。而颓坏不主。
呜呼天𩵀。惑人至此。
呜呼天𩵀。媚人至斯。
如有𩵀顮。甡甡辅之。
使臣何惑王之心无所不欲。使臣何惑王之意无所不为。
独言选女。于馀可知。
其选女也。岂止嫈㜲美嫭。
及孁未笄。将龉将齯。
将嬩将嫛。可喜美者。
母姨负抱。姑姊引提。
诣于王宫。字籍王闺。
然后割楚国庙右。为天𩵀作宫。
楚国社阳。为𩵀顮作馆。
楚国之好。奉之已穷。
于所奉之心。其犹未满。
楚国之人。已悲咨冤怨。
日苦其毒。其臣何惑王尚熙恞敷娱。
日思未足。野有直士。
触而证曰。大王溺于天𩵀。
惑于𩵀顮。不顾宗庙遂亡。
人民如何。下命其令。
且云舞者能变一度。歌者能变一声。
应𩵀乐之节数。充寡人之性情。
且能富其亲族。又能贵其父兄。
至于母姨姑姊。皆能与之封邑。
以为世荣。令行逾月。
楚俗皆化。女忘蚕织。
男忘耕稼。里开学歌之馆。
乡筑教舞之榭。遂使黄钟大吕
生溺惑之声。孤竹空桑
起怨离之调。变风俗于一欢。
忘正始于一笑。大王未觉。
遂不节损。此所谓凿颠覆之源。
造乱亡之本。今之所好则妖恶之物。
所为又怪丑之事。羲轩之耳必不肯听。
尧禹之心必不肯喜。臣何惑王悟之。
于是使嬖臣挟玉鼓与𩵀乐。使阍尹抱天孁𩵀顮。
锁以金索。系于石人。
沈之深渊。飞楫而旋。
说楚何惛王赋(下)750年 唐 · 元结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八十 创作地点: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商余山
宠王曰。
殆哉楚国
几为浮宫𩵀乐所亡。
君史曰。
几亡楚国
有甚于是。
昔臣何惛王极暴极虐。
使臣下得肆奸肆佞。
肆凶肆恶。
臣何惛王不知如此。
亡可待矣。
而乃叹曰。
于戏。
尧实皂帝。
禹实隶王。
殷周君长。
并夫可方。
焉有惨然劳苦。
而为人主。
焉有隘然九州。
而裂封诸侯。
吾必合外荒夷狄。
海内人民。
悉奉我为主。
欲世世臣臣。
此臣何惛王所云。
又谋变先王之典礼。
更万物之名号。
宫官于海外。
穷天地而遍到。
而复思稽极变化。
徵验怪异。
尽难得之物。
充无穷之意。
荒娱厌怠。
思计所为。
度国土之不大。
料财力之不支。
乃令人曰。
吾欲劳汝人民。
休汝人民。
汝人民岂知。
今悉汝丁壮。
妇人继之。
童翁分力。
负载而随。
我已老谋。
我已名师。
人民听我。
当无二思。
所举既甚。
所资不足。
乃署官而贾。
钳孤而鬻。
始令国中。
绝人谤讟。
赞谋者侯。
敢谏者族。
其令朝行。
其俗暮改。
有以逃罪。
正言不发。
万口如封。
谄媚相与。
千颜一容。
野有忠臣。
负符矫谒。
伪为齐客。
绐而证曰。
臣入君王之封域。
见君王之风化。
踟蹰路隅。
不觉泣下。
或闻哀号。
或闻悲呼。
讯于闾里。
必鳏寡茕孤。
或见凶侈。
或见骄奢。
讯于左右。
必公侯之家。
客说未已。
臣何惛王曰。
然乎谓何。
对曰。
噫。
君王不知忠正不植。
奸佞骈生。
能焇㱠仁惠。
冒盖聪明。
令巧媚得口为矛戟。
令奸凶得心为甲兵。
此皆明迹甚于鬼神。
发机有若雷霆。
实畏君王已刍于牢圈。
实恐君王已暴夫乾枯。
君王如何。
不是念乎。
臣恐楚国化为荒野。
臣恐君臣不如犬马。
臣何惛王于是眄容而惭。
抚身而哀。
仰为客曰。
君幸怜之。
得无戒哉。
君为臣化心。
心化身。
身化化人。
呜呼。
递化之道。
在制于内外。
外之入也有视听言闻。
内之出也有性情嗜欲。
出入相应。
必有祸福。
臣何惛王闻之。
宴居化心。
讽诵斯言。
终身为箴。
遂罢已成之事。
寝未成之谋。
废所贾之官。
复所鬻之孤。
敢谏者侯。
赞谋者诛。
君史言已。
王客捧酒。
为宠王寿。
起而赞曰。
君史说楚。
似欲戒梁。
敢愿君王。
示鉴不忘。
虎蛇颂 其一 虎颂 唐 · 元结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八十
猗玗子逃乱在𥒵南。人云。猗玗洞中。是王(一作三下同)虎之宫。中𥒵之阴。是均蛇之林。居之三月。始知王虎如古君子。始知均蛇如古贤士。然哉。猗玗子夺其宫。王虎去而不回。猗玗子侵其林。均蛇去而不归。借顺惠让。可作颂矣。
猗王虎。将何与方。
方古太王。非不方于今。
今也惠让。不如王虎之心。
其二 蛇颂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八十
猗均蛇。将何与俦。
俦古延州。非不俦于时。
时也顺让。不如均蛇之为。
进士永泰二年通州问) 其一 766年 唐 · 元结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八十 创作地点:湖南省永州市道县
问。天下兴兵。
今十二年矣。杀伤劳辱。
人似未厌。控强兵据要害者。
外以奉王命为辞。内实理车甲。
宾客。树爪牙
国家亦因其所利。大者王而相之。
亚者公侯。尚不满望。
今欲散其士卒。使归乡里。
收其器械。纳之王府。
随其才分。与之禄位。
欲临之以威武。则力未能制。
欲责之以辞让。则其心未喻。
若舍而不问。则未睹太平。
秀才通明古今。才识杰异
天下之兵须解。苍生须致仁寿。
其策安出。子其昌言。
其二 766年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八十 创作地点:湖南省永州市道县
问。往年天下太平。
仕者非累资序。积劳考。
二十许年。不离一尉
至于入廊庙。总枢辖。
则当时名声籍甚者得至焉。今商贾贱类。
台隶下品。数月之閒。
大者上污卿监。小者下辱州县。
至于廊庙。不无杂人。
如专经以求进。主文而望达者。
若不困顿于林野。则必悽惶于道路。
今日国家行何道得九流鉴清。作何法得侥倖路绝。
施何令使人自知耻。设何教使贤愚自分。
其三 766年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八十 创作地点:湖南省永州市道县
问。开元天宝之中
耕者益力。四海之内。
高山绝壑。耒耜亦满。
人家粮储。皆及数岁。
太仓委积。陈腐不可校量。
忽遇凶年。谷犹耗尽。
当今三河膏壤。淮泗沃野。
皆荆棘已老。则耕可知。
太仓空虚。雀鼠犹饿。
至于百姓。朝暮不足。
而诸道聚兵。百有馀万。
遭岁不稔。将何为谋。
今欲劝人耕种。则丧亡之后。
人自贫苦。寒馁不救。
岂有生资。今欲罢兵息戍。
则又寇盗犹在。尚须防遏
使国家用何策得人安俗阜。不战无兵。
用何谋使纵遇凶年。亦无灾患。
其四 766年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八十 创作地点:湖南省永州市道县
问。往年一斛。
估钱四百犹贵。近年一斛。
估钱五百尚贱。往年帛一匹。
估钱五百犹贵。近年帛一匹。
估钱二千尚贱。今耕夫未尽。
织妇犹在。何故往年耕织。
计时量力。劳苦忘倦。
求免寒馁。何故今日甘心寒馁。
惰游而已。于戏。
曩时粟帛至贱。衣食至易。
今日粟帛至贵。衣食至难。
而人心勤惰如此。其何故也。
试一商之。欲闻其说。
其五 766年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八十 创作地点:湖南省永州市道县
问。
古人识贵精通。
学重兼博。
不有激发。
何以相求。
三礼何篇可删。
三传何者可废。
墨氏非乐。
其礼何以。
儒家委命。
此言当乎。
天女天孙
不知何物。
日兄月姊
弟妹是谁。
驵侩与伧奴宁分。
一纯将二精何说。
孤竹之君何姓。
新城老妇何名。
棘竹出自何方。
毒铜产于何国
何乡无水可饮。
何地卧冰而温。
何人恩信过于田横
何人壮勇等于关羽
何人凿坯而遁。
何人终日扫门
无浅近之不为。
悉说。
广德二年大赦表 唐 · 元结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八十
臣某言。
臣伏奉某月日赦。
某月日宣示百姓讫。
伏惟皇帝陛下以慈惠驭兆庶。
以谦让化天下
凡所赦宥。
皆允人望。
凡所敦劝。
皆合大经。
生识之类。
不胜大幸。
臣方领陛下州县。
守陛下符节
不得称庆下位。
蹈舞阙庭。
不任欢恋之至。
谨遣某官奉表陈贺以闻。
永泰改元大赦表765年 唐 · 元结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八十 创作地点:湖南省永州市道县
臣某言。
某月日恩赦到州。
宣示百姓讫。
百姓贫弱者多。
劳苦日久。
忽蒙惠泽。
更相喜贺。
欢呼抃跃。
不自禁止。
伏惟皇帝陛下增修典礼。
宏正纪度。
劳谦慈惠。
与人更新。
此实兴王之盛烈。
明圣之至德。
戴履天地。
谁不庆幸。
臣方镇守州县。
不得蹈舞阙庭。
无任欢欣之极。
谨奉表陈贺以闻。
监察御史760年 唐 · 元结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八十 创作地点: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
臣某言。臣伏奉某月日敕。
除臣监察御史里行。依前充山南东道节度参谋
忽承天泽。不胜庆喜。
负荷恩任。伏增忧惧。
臣在至德元年。举家逃难。
生几于死。出自贼庭。
远如海滨。敢望冠冕。
陛下过听。疑臣有才谋可用。
谓臣以忠正可嘉。枉以公诏徵臣。
延问当时之事。言未可取。
荣宠已殊。事未可行。
授任过次。其时以康元狡逆。
陛下忧劳。臣亦不辞疲驽。
奉宣圣旨。招集士卒。
师旅未成。又逢张瑾奸凶。
再惊江汉。臣恐陛下忧无制变。
遂曾表请用兵。陛下嘉臣恳愚。
频降恩诏。圣私殊甚。
特加超擢至今。臣自布衣。
未踰数月。官忝风宪
任兼戎旅。今不劳兵革。
凶竖伏辜。臣不可终以无能。
苟安非望。自奸臣逆命。
于今六年。愧无寸能。
苟求禄位。分符佩印。
不知惭羞。戮辱及之。
死将不悔。陛下忍而从者。
其可胜言。臣才弱识下。
非智无谋。循涯顾分。
实自知耻。臣老母多病。
又无弟兄。漂流殊乡。
孤弱相养。伏愿陛下矜臣愚钝。
不合齿于朝列。念臣老母。
令臣得以奉养。则圣朝无辱官之士。
山泽有纯孝之臣。不任悃之至。
谨遣某官奉表以闻。谨言。
节度使762年 唐 · 元结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八十 创作地点:湖北省荆州市
臣某言。臣自以愚弱无堪
远迹江湖。全身之外。
无所冀望。陛下过听。
徵臣顾问。今臣起家数月之内。
官忝台省。尔来三岁。
无益效用。愧耻之甚。
在臣无踰。臣窃以荆南是国家安危之地。
伏愿陛下不轻易任人。陛下若独任武臣。
则州县不理。若独任文吏。
则戎事多阙。自兵兴以来。
今八年矣。使战争未息。
百姓劳弊。多因任使不当。
致使败亡。伏惟陛下审择重臣。
即日镇抚。全陛下上游之地。
救愚臣不逮之急。谨遣某官奉表以闻。
乞免官归养表762年4月 唐 · 元结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八十 创作地点:湖北省荆州市
臣某言。
臣以为才不称任。
位过其量。
不自知分。
祸辱皆及。
臣才不如人。
量识褊僻。
踰越秩次。
忝辱衣冠。
人亦有惭。
臣自知愧。
臣少以愚弱。
不愿为吏。
书学自业。
老于儒家。
今迹在军中。
日预戎事。
此过臣才分。
近于祸辱者矣。
臣常恐荒浪
失于礼法。
自逸山泽。
预于生类。
今秽污台省
紊乱时宪。
此过臣才分。
近于祸辱者矣。
伏惟陛下察臣才分。
不令乱官。
则贪冒苟进之徒。
自臣知耻。
陛下若官不失人。
则天下自理。
故曰天下理乱。
系之官人。
臣以为官人之难。
无敢易者。
陛下焉可易于臣哉。
臣无兄弟。
老母久病。
所愿免官奉养。
生死愿足。
上不敢污陛下朝列。
是臣之忠。
下不欲贻老母忧惧。
是臣之孝。
全忠孝于今日。
免祸辱于将来。
伏惟陛下许臣免官。
许臣奉养。
在臣庆幸。
无以比喻。
谨遣某官奉表陈请以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