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史王隆每受路州文书皆纳贿钱被御史弹付法计赃十五匹断绞不伏 唐 · 张鷟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七十二
王隆忝沾趋吏。幸列胥徒。禄虽给于斗储。官未阶于尺木。鸡卵之馔。虽避嫌疑。鹅目之钱。若为窥觇。每受一状。皆取百文。未申疵面之功。翻起黑头之患。猎青蚨之小利。触骢马之严威。因事受财。实非通理。枉法科罪。颇涉深文。宜据六赃。式明三典。
吏部侍郎山巨源奏称选人极多缺员全少等邑之色书判不公词学优长选号复少望请判事鉴镂词理酸寒者虽有等级十选并放(吏部二条) 唐 · 张鷟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七十二
六卿分职。百官总已。周开冢宰之司。汉列尚书之位。铨衡万国。不易其人。藻鉴九流。古难斯任。在魏则荀攸鉴识。毛玠公方。居晋则裴楷清通。王戎要。故能辕轮莫弃。玉石咸收。不求备于寰中。无滞才于天下。宏词硕学。不积功劳。浅见狭闻。多求等级。秪如视肉之辈。篌瑟莫分。走骨之徒。狐狸讵辨。食梅衣葛。无以暴其寒酸。咀蘖餐荼。不足方其辛苦。鸷鸟累百。不如一鹗之雄。羊皮数千。不如一狐之腋。镂冰之子。万众不可滥收。画饼之夫。百选犹其堪总。自然私谒之门塞。公平之路开。长闻振鹭之飞。无复促牛之谤。
王觇山有策略解行兵选司补拟神武军御史弹不应置而置选部为首岘山为从并仰处分 唐 · 张鷟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七十二
岘山素闲武略。早习戎昭。张良千里之谋。陈平六出之术。观丁父鄀俘也。楚王以为军帅。李左车赵囚也。韩信收其兵计。求贤为国。进善无私。压长敌而振威容。安国家而利社稷。徵虽要籍。准法勿论。量事应机。据条尤坐。更宜审鞫。方可裁科。
考功郎中吕讷奏比年奏考不求才行贪猥辈好行贿赂请托多有使勤劳清慎之徒不事行赇例应排摈若据部当考便成失鉴若不收劳效又是弃功请为安稳法(考功二条) 唐 · 张鷟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七十二
同力度德。为政之大经。明试以功。经邦之上策。三载考绩。芳尘振于有虞。六府孔修。懿范光于大禹。故知激扬清浊。才行为先。黜陟幽明。勤劳是务。吕讷含香礼阁。染翰仙台。觉朱邑之廉明。知黄霸之尤异。恐贪猥之吏。政以贿成。黩货之夫。情随利动。赠金蛇于梁冀。奔竞无厌。献璧马于虞公。骄淫不息。遂令浊滥之士。却在上流。清慎之徒。翻居下等。苍蝇迷其黑白。素匠枉其丹青。有蠹朝章。深惊物听。试可询其政术。察以廉能。考殿最于锱铢。烛妍媸于冰镜。自然陈群考课。深明九品之宜。严助恭勤。尤奉三年之最。
诸州贡举悉有保明及其试芜滥极多若不量殿举主或恐奸源渐盛并仰折中处分 唐 · 张鷟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七十二
进贤匡国。先典攸高。求贤审官。前王所重。或学兼马郑。蕴万卷于胸中。或业亚班杨。包九流于掌内。总斯群艺。乃应宾庭。岂得举不求才。惟力是荐。贡不求器。惟赇是闻。徒招画饼之讥。终致举肥之谤。兔丝燕麦。竟是虚名。草狗泥龙。终非实用。鸡冠比王。乍可依稀。鱼目参珠。曾何髣髴。贡人不充分数。举目自合徵科。法有常刑。理难逃责。
洛阳人祁元泰贿司勋令徐整作伪勋插入甲奏大理断泰为首整为从泰不伏(司勋二条) 唐 · 张鷟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七十二
止戈为武。靖乱之嘉谋。致果为毅。安边之茂轨。畴庸命赏。将酬犬马之功。书劳策勋。用答鹰扬之效。祁元泰奸回是务。逞狙诈于千端。徐整乾没为怀。纵狼心于百变。勋随笔注。官逐贿成。将此白丁。插名黄绶。虽复龙蛇共泽。善恶斯殊。终是鸡鹤同群。是非交错。整行诈业。泰授伪勋。两并日拙为非。一种雷同获罪。执行故造。造者自合流刑。嘱请货求。求者元无首从。
前屯营将军游最犯赃解官乃于怀远军叙勋至上柱国司勋郎中崔仵奏最犯名教不合加勋左丞批士有百行可以功过相掩 唐 · 张鷟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七十二
游最素闲武略。早习戎昭。轻述爪牙之功。忝当心膂之寄。不能恪勤在职。虑慎当怀。俄担张武之赃。遽罢绛侯之职。退从里闬。屏迹丘园。却扫长门。开闭无事。旧时廷尉。徒有箴于故人。昔日将军。终见诃于醉尉。因兹结愤。展效边荒。申劲节于龙城。荡妖氛于雁塞。蒙轮竞进。拔距争先。将宣百战之勋。以赎九章之罪。郎中以往愆名教。功未可收。左丞以今振其威。劳堪补过。曩虽贪财好色。未亏吴起之名。盗嫂受金。不掩陈平之智。海浮小芥。讵玷洪波。玉隐微瑕。何妨美宝。如愚浅见。叙录为宜。
主爵员外郎梁瓒(龙筋凤髓作璨)奏左仆射魏宰无汗马劳御史大夫李嘉为佐命功并妄爵也请皆追夺(主爵二条) 唐 · 张鷟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七十二
疏茅建社。剪桐开国。隆定鼎于昌基。茂勤王之令典。公侯圭组。百代相仍。带砺山河。千秋不绝。祗如吴邓四县。东汉之功臣。萧曹万家。西京之佐命。莫不甘棠敷化。光宣召伯之风。大树辞荣。独擅将军之气。魏宰智不动俗。曾无汗马之勋。李嘉谋不出凡。讵展饥鹰之效。无功而禄。不可励勋臣。无德而官。如何奖朝士。昔豕突命赏。伪新于是覆亡。羊烂封侯。更始由其丧败。并为爵人失叙。锡土无纲。宜遵操斧之柯。岂踵覆车之辙。
羽林将军王畅薨无嫡子取侄男袭爵庶子告不合承 唐 · 张鷟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七十二
父昭子穆。千龄不易之仪。继祖承祧。万代相承之道。若骨肉无爽。鸤鸠之美克昌。血属不同。螟蛉之子何寄。王畅名参骁卫。职绾羽林。俄缠风烛之灾。近绝烝尝之嗣。弃其庶子。收彼侄男。意既不保其家。神必不歆其祀。故荀顗令君之子。珠玉相辉。韦元成丞相之苗。芝兰递茂。枚皋孽子。不废光门。裴秀旁生。无妨贵族。三鳣之宝。银黄所以挺生。七貂之门。金紫于焉间出。侧男自须绍允。犹子不合承宗。诈袭者处以徒刑。应续者宜从改正。
户部侍郎韦珍奏称诸州造籍脱落丁口租调破除倍多常岁请取由付法依问诸使皆言春疾疫死实多非故为疏漏(户部一条) 唐 · 张鷟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七十二
虞书五教。实委司徒之官。周礼六卿。爰开地官之位。莫不织成都邑。编缉氓黎。设九土之纲维。成四方之管辖。班固申犬牙之制。疆场绮分。应璩论马齿之规。井田鳞次。户标九等。俱陈万国之图。人有十伦。并挂三年之籍。岂容丁口脱漏。任意疏遗。租调破除。恣情抽减。遂使廒庾顿乏。帑藏皆空。军兴于是缺支。国用由其不足。付法科罪。仍敢薄言。依问款辞。咸推遘厉。否终则泰。造化之常图。福谦害盈。幽明之极数。魏文帝修书永叹。念亲故之凋亡。刘孔才矫制徵兵。促黎元之残丧。荐臻不息。僵毙相仍。遽利人符。多编鬼录。生者固宜存附。死者难以执留。灾异不拘。案宜从记。
工部员外郎赵务支蒲陕布供渔阳军幽易绢入京百姓诉不便务款布是粗物将以供军绢是细物宜贮官库(工部一条) 唐 · 张鷟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七十二
赵务鸣鹤登朝。含鸡伏奏。转箸之敏。未见称奇。聚米之能。无闻播美。张苍之善算国用。讵肯留情。冯勤之巧计军储。曾何介意。回长作短。赵达之精心。变近成遥。殊顾潭之屈指。蒲陕之布。却入渔阳。幽易之缣。反归关陇。同北辕之适越。类东走之望秦。人之情乎。繄独无也。细绢称以纳库。粗布贮以充军。非直运者苦劳。抑亦兵家贾怨。宜从削黜。以肃愚顽。
仓部郎中胡敬称内外官禄准令据阶级有费仓储望请准见任官品级极为裨益未知可否(仓部二条) 唐 · 张鷟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七十二
冰霜凛冽。白璧不可以御形。水旱灾危。黄金不可以适口。故饥者忘食。不从抵雀之珍。寒者思衣。不贵灵蛇之宝。珍台门馆。不可以无膳而存。金城汤池。不可以无粟而守。秖如给禄给俸。具在朝章。准阶准官。俱编甲令。岂容谄佞之辈。曲路邀名。趋竞之徒。僻涂生巧。窥测人主。汲黯由其面折。割剥黎元。桑宏以之腰斩。我国家咸有一德。法无二门。动必依绳。言不逾矩。比成王之制度。令出惟行。则大舜之温恭。朕言不再。胡敬识非稽古。学未知今。作聪明而乱旧章。持薄才而隳正法。南山之峻。宁资覆篑之饶。东海之津。何藉操觚之润。请仍旧贯。无替前规。
沧瀛等州申称神龙元年百姓遭水奉旨贷半租供渔阳军许折明年又遭涝免无租可折至三年百姓诉州以去年合折不许百姓不伏 唐 · 张鷟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七十二
沧瀛等州。频遭水涝。泥牛转盛。滂沛成河。石燕争飞。霖霪变浦。当时奉旨。令贷半租。此日蠲科。仍闻款诉。准旨有明年之语。据条无三年之文。以此狐疑。莫能龟决。明年复涝。乃是折空。后岁总徵。元无折处。菖蒲去蚤虱。而蚰蜓竟来。矾石止龋痛。而牙根遽折。所益全少。所损愈多。徵一丁之半租。招百姓之深怨。是则国家之信。不及于豚鱼。王者之仁。不流于行苇。得原失信。文公之所不为。献鼎弃言。展季由其未许。有家有国。乍可去食而去兵。大车小车。不可无輗而无軏。譬如洞庭之屿。彭蠡之湖。添只雁不为之多。去双凫不为之少。货藏天下。何必前徵而后徵。物寄人间。终是楚弓而楚得。元贷未折。许折还徵。涣汗发而却收。丝纶抽而复返。四方取则。百姓何凭。政在养民。理从矜折。
礼部奏海州朱雁集岐州奏白麟见及荐郊庙二项俱无空信州申未知合附以否(礼部二条) 唐 · 张鷟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七十二
典朕三礼。大舜委于姜夷。分敕六卿。成王任于宗伯。建兹岁首。实曰春官。敦叙九族之亲。钦若五常之教。祀地郊天之典。举其宏纲。朝日夕月之仪。撮其机要。岐州俯邻八水。斜瞻鸑鷟之峰。海部近控三山。回瞰鲸鲵之穴。陈敬所奏瑞雁翻朱。薛泰申文。祥麟孕素。赩丹霞于日羽。晃若朝轮。晶白雪于霜毛。皎同秋练。既无状验。空有奏章。寻鸟迹于云空。察人形于冰镜。刻猿猴于棘刺。尚切见欺。说蚕茧于天公。谁堪辄信。语同捕影。不可诬神。状等系风。如何荐庙。管窥其事。案记为宜。
于旦奏孝门旧多伪作祥瑞并请破孝门勒从课 唐 · 张鷟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七十二
天地所生。人为万物之贵。人伦所重。孝为百行之原。昔传曾闵之名。今有荀何之誉。孝通厚载。则白兔呈休。孝感圆穹。则丹乌结庆。于旦巡省风俗。敷畅皇猷。未闻沮劝之方。遽表浇浮之迹。旧蒙旌表。今请剔除。诈浊不逮于诈清。慕善犹愈于慕恶。岂可以已无仁。不信仁者之行仁。以已无孝。即疑孝者之非孝。蛮貊之国。尚或难容。父母之邦。如何自处。靡闲大体。好讦微疵。事既不然。若为通允。
祠部郎中孙佺状称往年度人多用财贿递相嘱请元无经业望更铨试不任者退还本邑(祠部二条) 唐 · 张鷟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七十二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人之所崇。惟仙与佛。伏自恒星夜陨。吉梦宵传。既脱酣象之踪。爰开白马之寺。明须慈悲结虑。忍辱凝怀。坐鸽珍以勤诚。护鹅珠而守戒。指法场之门户。豁尔天开。导智海之波澜。涣然冰释。如此之行业。乃出乎尘嚣。岂容阐提末品。沙弥浅学。不精不进。曾无罗汉之因。行嘱行赇。翻习檀施之业。四分十诵。本自面墙。六度三明。旧来胶柱。为鸡为鹜。玷鹤树之清风。如虺如蛇。秽龙宫之妙法。铨择为滥。解退为宜。
大云寺僧昙畅奏率僧尼钱造大像高千尺助国为福诸州僧尼诉云像无大小惟在至诚聚敛贫僧人多嗟怨既违佛教请为处分 唐 · 张鷟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七十二
泥洹归静。涅槃入寂。法初不灭。故现灭以归空。道本无生。故因生而不用。十大弟子。忆妙觉之微言。八部龙王。礼如来之双足。象牙塔庙。刻画真容。牛头旃檀。雕镌宝相。祇如垂仪设教。岂以广大自矜。抽道俗之筋髓。暗凡庸之耳目。论其壮也。释迦文之清液。纳海吞江。语其高也。卢舍那之形象。包天括地。乃法身之自在。匪人力之堪为。赤熛似弹。能烧万顷之波。白日如盘。独耀四天之下。大钟千石。藉小木而方鸣。高屋万间。待微灯而破暗。心方一寸。经营宇宙之先。目阔数分。历览虚空之外。何必大者则圣。小者不神。此顽僧之褊情。非达士之深见。佛在虚廓之上。不居空木之中。何用聚怨为形。敛悲成像。大推初意。实是不然。小人之言。宜从案记。
鸿胪寺中土蕃使人素知物情慕此处绫锦及弓箭等物请市 唐 · 张鷟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七十二
一人有庆。四海无虞。万国于是星驰。八方由其雾凑。乌孙合种。咸雁集于鸿胪。犬族振群。并蜂归于蛮邸。眷彼茅宇。开此稿街。即崇三揖之仪。爰设九宾之礼。祇如土蕃使者。实曰酋豪。沮渠蒙逊之苗。秃发乌孤之族。占风入谒。越驼岭而输诚。就日来朝。隔驴山而纳款。观鹤绫之绚烂。彩映冰霜。睹凤锦之纷葩。光含日月。弯弧六合。犀角麋筋。劲箭三同。星流电激。听其市取。实可威于远夷。任以私收。不足损于中国。宜其顺性。勿阻蕃情。
波斯昆崙等舶到拟给食料已前隐没不付有名 唐 · 张鷟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七十二
扶南杂种。安西诸国。跨险凭危。梯山航海。飞艎走浪。望鼠岛而三休。大舶参云。指麟洲而一息。鸢波象郡。万舳争先。乌浒狼㬻。千艘竞进。游贼满山。刑人半市。督邮从事。犹密兴于私门。贤者圣人。尚潜行于暗室。饮德何负。徒发孔融之讥。淫具未除。终获简雍之诮。利存禁酒之法。害远鬻酤之家。楚国之猿。祸连林木。吴宫之燕。殃及楼台。所丧全多。所存讵几。理贵崇乎梗槩。政无伺于禁虚。位人之方。居斯而已(谨按此判自督邮从事以下与前文气不类疑是错简)。
兵部奏默啜贼入赵定却取幽州居庸程出都督梁亶牢城自守不敢遮截请付法依问得款古之用兵全军为上亶既全幽州城不合有罪(兵部一条) 唐 · 张鷟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七十三
兼弱攻昧。武之善经。在祀与戎。国之大事。皇天震怒。发雷电以申威。王者矜残。用干戈而肃令。蠢兹日逐。蕞尔天骄。苞玉塞以疏江。控金微而作镇。韦鞲毳幕。射多食鼠之夫。膻肉酪浆。俗负乘羊之化。鸱鸮万路。凭陵燕赵之郊。狐兔千群。挠乱并幽之地。梁亶忝司金鼓。谬掌铜符。既典军容。兼知州务。理须击蛇作阵。列鹗为军。驱貔貅而扫蚩尤。纵熊罴而扑猃狁。山陵向背。握元女之灵符。日月虚空。操黄公之秘术。岂得拙于对寇。怯于用兵。拥坚甲以自防。坐重城而固守。不存邀截。故纵奔驰。脱翔鸟于高林。送游鱼于深水。无心捉搦。鸱挂网而还飞。有意宽疏。鼠入橐而重出。空执全城之语。虑贻纵敌之辜。宜据刑书。准条科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