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孙秘 五代十国初 · 李柷
 出处:全唐文卷九十三
是故崖州司户参军孙乘亲弟。其兄既处极典。
其弟难贷馀生。宜除名配流爱州
充长流百姓。仍委御史台差人所在赐自尽。
禅位梁王 五代十国初 · 李柷
 出处:全唐文卷九十三
宰臣
文武百辟。
藩岳庶尹。
明听朕言。
夫大宝之尊。
神器之重。
傥非德充宇宙。
功济黔黎。
重华纳麓之功。
彰文命导川之绩。
允熙帝载。
克代天工。
则何以统御万邦。
照临八极。
元帅梁王
龙颜瑞质。
玉理奇文。
以英谋睿武定寰瀛。
以厚泽深仁抚华夏。
神功至德
绝后光前。
缇油罕纪其鸿勋。
讴诵显归于至化。
二十年之功业。
亿兆众之推崇。
迩无异言。
远无异望。
朕惟王圣德。
光被八纮。
顺元穹。
膺兹宝命。
况天文符瑞。
杂沓宣明。
虞夏昌期。
显于图箓。
万几不可以久旷。
天命不可以久违。
神祇叶心。
归于有德。
朕敬以天下传禅圣君。
退居旧藩。
以备三恪。
今敕宰臣张文蔚杨涉等。
率文武百僚。
备法驾奉迎梁朝。
勉励肃恭。
尊戴明主。
冲人释兹重负。
永为虞宾
奉新朝。
庆泰兼极。
中外列辟。
宜体朕怀。
内库银充文武常参官救接敕 五代十国初 · 李柷
 出处:全唐文卷九十三
朕奉太后慈旨。以两司纲运未来。
百官事力多阙。旦夕霜冷。
深轸所怀。令于内库方圆银二千一百七十二两。
充见任文武常参官救接。委御史台依品秩分俵。
嘉会节敕 五代十国初 · 李柷
 出处:全唐文卷九十三
三月二十三日嘉会节。伏以大行皇帝仙驾上升。
灵山将卜。神既游于天际。
节宜辍于人閒。准故事嘉会节宜停。
屈原 五代十国初 · 李柷
 出处:全唐文卷九十三
楚三闾大夫屈原。正直事君。
文章饰己。当之是佞。
𦶜之不香。显比干之赤心。
彭咸于绿水。虽楚烟荆雨。
随强魄于故乡。而福善祸淫。
播明灵于巨屏。名早流于竹素。
功有益于州闾。爰表厥封。
用旌良美。宜封为昭灵侯
李彦威等敕 五代十国初 · 李柷
 出处:全唐文卷九十三
彦威等主典禁兵。妄为扇动。
既有彰于物论。兼亦系于军情。
谪掾遐方。安能塞责。
宜配充本州长流百姓。仍令所在赐自尽。
皇太后册礼改期敕 五代十国初 · 李柷
 出处:全唐文卷九十三
太常礼院奏。于十二月内择日册太后者。
朕近奉慈旨。以山陵未毕。
哀感方缠。凡百有司。
且虔充奉。吉凶之礼。
难以并施。太后册礼。
宜俟山陵毕日。庶得桥山攀慕。
彰尽节于群臣。兰殿承荣。
展盛仪于朕志。情既获遂。
礼实宜之。付所司。
亲送山陵敕 五代十国初 · 李柷
 出处:全唐文卷九十三
朕祗丕图。
仰惟先训。
方追号弓之痛。
俯临同轨之期。
将展孝思。
宜亲营护。
皇太后义深鸣凤。
情极攀龙。
亦欲专奉灵舆。
躬及园陵寝庙。
冀尽追摧之道。
用终哀敬之仪。
其大行皇帝发引日。
朕当从皇太后亲至陵所。
宜令中书门下准此指挥
均文武俸料敕 五代十国初 · 李柷
 出处:全唐文卷九十四
文武二柄。
国家大纲。
东西两班
官职同体。
咸匡圣运。
共列明廷。
品秩相对于高卑。
禄俸皆均于厚薄。
不论前代。
祗考本朝。
太宗皇帝以中外臣寮。
文武参用。
或自军卫而居台省
亦由衣冠而秉节旄
足明于武列文班。
不令分清浊优劣。
近代浮薄相尚。
淩蔑旧章。
偃武以修文。
竞弃本而逐末。
虽蓝衫鱼。
当一见而便许升堂。
拖紫腰金
若非类而无令接席。
以是显扬荣辱。
分别重轻。
遽失人心。
尽隳朝体。
致有今日。
实此之由。
须议改更。
渐期通济
文武百官自一品以下。
逐月所给料钱。
并须均匀。
数目多少。
一般支给。
差使诸道。
亦依轮次差遣
既就公平。
必期开泰。
叶群情于天下。
崇故事于国初。
凡百臣庶。
宜体朕怀。
皇太后册礼再改期敕 五代十国初 · 李柷
 出处:全唐文卷九十四
朕获丕图。
仰遵慈训。
爰崇徽号。
巳定礼仪。
冀申为子之心。
以展奉亲之敬。
昨所司定今月二十五日行皇太后册礼。
再奉慈旨。
以宫殿未停工作。
蒸暑不欲劳人。
宜改吉辰。
固难违命册礼俟修大内毕功日。
所司以闻。
彗星见避正殿敕 五代十国初 · 李柷
 出处:全唐文卷九十四
朕以冲幼。
克嗣丕基。
业业兢兢。
勤恭夕惕。
彗星谪见。
罪在朕躬。
虽己降赦文。
特行恩宥。
起今月二十四日后。
避正殿。
减常膳。
以明思过。
付所司。
裴枢崔远 五代十国初 · 李柷
 出处:全唐文卷九十四
朕谬将眇质。叨丕图。
常怀驭朽之心。每轸泣辜之念。
谅于黜责。岂易施行。
左仆射裴枢右仆射崔远
虽罢机衡。尚居揆路
既处优崇之任。未伤进退之规。
不能秉志安家。但恣流言谤国。
颇兴物论。难抑朝章。
须离八座之荣。尚付六条之政。
勉思咎己。无至尤人。
可责授朝散大夫登州刺史可责授朝散大夫莱州刺史
并委御史台催促出京。所在驰驿发遣。
妖星不见敕 五代十国初 · 李柷
 出处:全唐文卷九十四
上天谪见。下土震惊。
致夙夜之沈忧。恐生灵之多难。
不居正殿。尽辍常羞。
益务斋虔。以申禳祷。
果致元穹覆祐。孛彗消除。
岂罪己之感通。免贻人于灾沴。
式观陈奏。深慰诚怀。
裴枢等敕 五代十国初 · 李柷
 出处:全唐文卷九十四
责授陇州司户裴枢琼州司户独孤损白州司户崔远濮州司户陆扆淄州司户王溥曹州司户赵崇濮州司户王赞等。皆受国恩。
咸当重任。罔思罄竭。
唯贮奸邪。虽巳谪于遐方。
尚难宽于国典。委御史台差人所在州县各赐自尽。
裴贽李煦敕 五代十国初 · 李柷
 出处:全唐文卷九十四
君臣之间。
进退以礼。
矧于求旧。
保初终。
苟自掇于悔尤。
亦须行于黜责。
特进司空致仕上柱国河东县开国公食邑二千户裴贽
早以公望。
常践台司
靡闻竭力以匡时。
每务养恬而避事。
洎从请老。
不谓无恩。
合慎枢机。
动循规矩。
虽云勇退。
乃有后言
自为簿从之酋。
颇失人臣之礼。
谪居郡掾。
用正朝纲。
尚谓从轻。
所宜自咎。
可责授青州司户
刑部郎中李煦可莱州司户
贬敬沼敕 五代十国初 · 李柷
 出处:全唐文卷九十四
卫尉少卿敬沼。是裴贽之甥。
常累于舅。或以明经挠文柄。
或以私事窃化权。巳左迁。
尔又何逭。可贬徐州萧县
停贡橄榄 五代十国初 · 李柷
 出处:全唐文卷九十四
禹别九州。秦分百郡。
勉务随方之职。须资利物之源。
朕所以鄙蒟酱于汉朝。慕菁茅于周室。
用为儆戒。以省征徭。
福建一道。远在海隅
尝勤土贡。每年所进橄榄子
颇甚劳役往来。本因阉竖生长瓯闽。
自为耽爱。率令供进。
以为定规。况非荐熟之珍。
仍异厥包之礼。虽彰忠荩。
无济阙如。每年但供进腊面外。
不要进奉橄榄子。永为常例。
张全义摄行太尉中书令 五代十国初 · 李柷
 出处:全唐文卷九十四
汉代元勋。邓禹冠诸侯之上。
晋朝重位。王导居百辟之先。
皆道著匡扶。功宣寰宇。
其于崇宠。迥异等伦。
朕获以眇躬。重兴丕运。
凡关制度。必法旧章。
实仗勋贤。永安宗社。
副元帅梁王正守太尉中书令忠武军节度使河南尹张全义亦正守中书令
俱深倚注。咸正台衡。
其朝廷册礼。告祀天地宗庙。
司空则差官摄行。太尉侍中中书令宰臣摄行。
太尉副元帅任冠藩垣。每遇行礼之时。
或不在京国。即事须差摄太尉行事。
全义见居阙下。任正中枢
不可更差别官又摄中书令事。其太尉官。
如梁王朝觐在京。便委行事。
如却赴镇。即依前摄行。
所合差中书令。便委全义以本官行礼。
侍中司空司徒即临时差官。付所司。
司空图还山敕 五代十国初 · 李柷
 出处:全唐文卷九十四
大中大夫尚书兵部侍郎赐紫金鱼袋司空图。俊造登科。
朱紫升籍。既养高以傲代。
类移山而钓名。志乐漱流。
心轻食禄。匪夷匪惠。
难居公正之朝。载省载思。
当徇幽栖之志。宜放还中条山
朱全忠荆襄 五代十国初 · 李柷
 出处:全唐文卷九十四
梁王躬临貔武
收复荆襄
拔岘首若转丸。
荆门如沃雪。
连收两镇
并走二凶。
乃眷勋庸。
载深嘉注。
宜赐诏奖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