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笔髓论原古 其一 辨应 隋末唐初 · 虞世南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三十八
文字经艺之本。王政之始也。仓颉象山川江海之状。虫蛇鸟兽之迹。而立六书。战国政异俗殊。书文各别。秦患多门。定为八体。后复讹谬。凡五易焉。然并不述用笔之妙。及乎蔡邕张索之辈。钟繇王卫之流。皆造意精微。自悟其旨也。
心为君。妙用无穷。
故为君也。手为辅。
承命竭股肱之用。故为臣也。
力为任使。纤毫不挠。
尺丈有馀故也。管为将帅
处运动之事。执生死之权。
虚心纳物。守节藏锋故也。
毫为士卒。随管任使。
迹不拘滞故也。字为城池。
大不虚。小不孤故也。
其二 指意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三十八
用笔须手腕轻虚。虞安吉云。
夫未解书意者。一点一画。
皆求象本。乃转自取拙。
岂成书耶。太缓而无筋。
太急而无骨。侧管则钝慢而多肉。
竖管则乾枯而露骨。及其悟也。
粗而不钝。细而能壮。
长而不为有馀。短而不为不足。
其三 释真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三十八
笔长不过六寸。
捉管不过三寸。
真一行二草三。
指实掌虚。
右军云。
书弱纸强。
笔强纸弱。
笔强者弱之。
弱者强之也。
迟速虚实。
轮扁斲轮
不徐不疾。
得之于心。
而应之于手。
口所不能言也。
拂掠轻重。
若浮云蔽于晴天。
波撇勾截。
如微风摇于碧海。
气如奔马。
亦如朵钩。
变化出乎心。
而妙用应乎手。
然则体约八分。
势同章草。
而各有趣。
无问巨细。
皆有虚散。
其锋员豪蕝。
按转易也。
岂真书一体。
篆草章行八分等。
当覆腕上抢。
掠豪下开。
牵撇拨䟐。
锋转行草。
稍助指端钩距转腕之状矣。
其四 释行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三十八
行书之体。略同于真。
至于顿挫磅礡。若猛兽之搏噬。
进退钩距。若秋鹰之迅击。
故覆笔抢豪。乃按锋而直引其腕。
则内旋外拓。而环转纾结也。
旋豪不绝。内转锋也。
加以掉笔联豪。若石璺玉瑕。
自然之理。亦如长空游丝。
容曳而来往。又似虫网络壁。
劲实而复虚。右军云。
游丝断而能续。皆契以天真。
同于轮扁。又云。
每作点画。皆悬管掉之。
令其锋开。自然劲健矣。
其五 释草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三十八
草则纵心奔放。
覆腕转蹙。
悬管聚锋。
柔豪外拓。
左为外。
右为内。
起伏连卷。
收揽吐纳。
内转藏锋。
既如舞袖。
挥拂而萦纡。
又若垂
樛盘而缭绕。
蹙旋转锋。
亦如腾猿过树。
逸虬得水(一作跃鲤透泉)
轻兵追虏。
烈火燎原。
或气雄而不可抑。
或势逸而不可止。
纵狂逸放
不违笔意也。
右军云。
透嵩华兮不高。
踰悬壑兮能越。
或连或绝。
如花乱飞。
若强逸意而不相副。
亦何益矣。
但先缓引兴。
心逸自急也。
仍接锋而取兴。
兴尽则巳。
又生𢳇锋。
仍豪端之奇象。
兔丝之萦结。
转剔刓角。
多钩篆体。
或如蛇形。
或如兵阵。
故兵无常阵。
字无常体矣。
谓如水火。
势多不定。
故云字无常定也。
其六 契妙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三十八
欲书之时。
当收视返听。
绝虑凝神。
心正气和。
则契于妙。
心神不正。
书则欹斜。
志气不和。
书则颠仆。
其道同鲁庙之器。
虚则欹。
满则覆。
中则正。
正者冲和之谓也。
然字虽有质。
迹本无为。
禀阴阳而动静。
体万物以成形。
达性通变。
其常不主。
故知书道元妙。
必资于神遇。
不可以力求也。
机巧必须以心悟。
不可以目取也。
字形者
如目之视也。
为目有止限。
由执字体也。
既有质滞。
为目所视。
远近不同。
如水在方圆。
岂由乎水。
且笔妙喻水
方圆喻字。
所视则同。
远近则异。
故明执字体也。
字有态度。
心之辅也。
心悟非心。
合于妙也。
借如铸铜为镜。
非匠者之明。
假笔传心。
非毫端之妙。
必在澄心运思。
至微至妙之閒。
神应思彻。
又同鼓琴。
轮指妙响。
随意而生。
握管使锋。
逸态逐毫而应。
学者心悟于至妙。
书契于无为。
苟涉浮华。
终懵于斯理也。
劝学篇 隋末唐初 · 虞世南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三十八
自古贤哲。勤乎学而立其名。
若不学。即没世而无闻矣。
会稽之竹箭。湛卢之断割。
不括而羽之。不淬而砺之。
终不见利用之材耳。羲之云。
耽玩之功。积如邱山。
张芝学书。池水尽墨。
当其雅趣。求彼真意。
无图其形容。而滞于体质。
此贵乎志意专精。必有诚应也。
余中宵之閒。遂梦吞笔。
既觉之后。若在胸臆。
又因假寐。见张芝指一道字用笔体法。
斯源也。足明至诚感神。
信有徵矣。故羲之于山阴写黄庭经。
三台神降。其子献之于会稽山
见一异人披云而下。左手持纸。
右手持笔。以遗献之。
献之受而问之曰。君何姓字。
复何游处。笔法奚施。
答曰。吾象外为宅。
不变为姓。常定为字。
其笔迹岂殊吾体耶。献之佩服斯言。
退而临写。向逾三岁。
竟昧其微。况乃不学乎。
羲之云。自非通灵感物。
不可与谈斯道。夫道者
学以致之。饱食终日。
而无所用心。则去之逾远矣。
不得其门而入。虽勤苦而难成矣。
今立以君臣之体。类以攻战之势。
将以近而喻远。必因筌而得免。
务欲成其体要。启其户牖。
庶将来君子。思而勉之。
帝基帖 隋末唐初 · 虞世南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三十八
世南闻大运不测。
天地两平。
风俗相承。
帝基能厚。
道清三百。
鸿业六超。
君寿九宵。
命周成算。
元无之道。
自古兴明。
世南
乐毅论帖 隋末唐初 · 虞世南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三十八
贤兄处见临乐毅论。
便是青过于蓝。
欣忭无巳。
数愿学耳。
世南近臂痛。
发书不堪覼缕也。
虞世南呈。
十三日遣书。
谨空。
得书为慰。
可言也。
东顾帖 隋末唐初 · 虞世南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三十八
疲朽未有东顾之期。惟增慨叹。
今因使人指申代面。必公力也。
郑长官致问极真。而其三人恒不。
荡荡将如何。故承后时有所异责。
设斋疏 隋末唐初 · 虞世南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三十八
弟子早年忽遇重患。
当时运心。
差愈之日。
奉设千人斋。
今谨于道场供千僧蔬会。
以斯愿力。
希生生世世。
常无疾恼。
七世久远。
六道怨亲。
并同今愿。
孔子庙堂碑 隋末唐初 · 虞世南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三十八
微臣属书东观。预闻前史。
若乃知几其神。惟睿作圣。
元妙之境。希夷不测。
然则三五迭兴。典坟斯著。
神功圣迹。可得言焉。
自肇立书契。初分爻象。
委裘垂拱之风。革夏剪商之业。
虽复质文殊致。进让罕同。
靡不拜洛观河。膺符受命。
名居域中之大。手握天下之图。
象雷电以立威刑。法阳春而流惠泽。
然后化渐八方。令行四海。
未有偃息乡党。栖迟洙泗。
不预帝王之录。远迹胥史之俦。
而德侔覆载。明兼日月。
道艺微而复显。礼乐弛而更张。
穷理尽性。光前绝后。
垂范于百王。遗风于万代。
猗欤伟欤。若斯之盛者也。
夫子膺五纬之精。踵千年之圣。
固天纵以挺质。禀生德而降灵。
载诞空桑。自标河海之状。
才胜逢掖。克秀尧禹之姿。
知微知章。可久可大。
为而不宰。合天道于无言。
感而遂通。显至仁于藏用。
祖述先圣。宪章往哲。
夫其道也。固以孕育陶钧。
包含造化。岂直席卷八代。
并吞九邱而巳哉。虽亚圣邻几之智。
仰之而弥远。亡吴霸越之辨。
谈之而不及。于时天历寝微。
地维将绝。周室大坏。
鲁道日衰。永叹时艰。
实思濡足。遂乃降迹中都
俯临司寇道超三代。
止乎季孟之閒。羞论五霸。
终从大夫之后。固知栖遑弗巳。
志在于求仁。危逊从时。
义存于拯溺。方且重反淳风。
一匡末运。是以载贽以适诸侯。
怀宝而游列国。元览不极。
应物如响。辨飞龟于石函。
验集隼于金椟。触舟既晓。
专车能对。识罔象之在川。
明商羊之兴雨。知来藏往。
一以贯之。但否泰有期。
达人所以知命。卷舒惟道。
明哲所以周身。羑里幽忧。
方显姬文之德。夏台羁绁。
弗累商王之武。陈蔡为幸。
斯之谓欤。于是自卫反鲁。
删书定乐。赞易道以测精微。
修春秋以正褒贬。故能使紫微降光。
丹书表瑞。济济焉。
洋洋焉。充宇宙而洽幽明。
动风云而润江海。斯皆纪乎竹素。
悬诸日月。既而仁兽非时。
鸣鸟弗至。哲人云逝。
峻岳巳隤。尚使泗水却流。
波澜不息。鲁堂馀响。
丝竹犹传。非夫体道穷神。
至灵知化。其孰能与于斯乎。
自时厥后。遗芳无绝。
法被区中。道济天下。
及金册斯误。玉弩载惊。
孔教巳焚。秦宗亦坠。
汉之元始。永言前烈。
褒成爰建。用光祀典。
魏之黄初。式遵古训。
宗圣疏爵。允缉旧章。
金行水德。亦存斯义。
而晦明匪一。屯亨递有。
筐筥蘩。与时升降。
灵宇虚庙。随道废兴。
炎精失御。蜂飞猬起。
羽檄交驰。经籍道息。
屋壁藏书之所。阶基绝函丈之容。
五礼六乐。剪焉煨烬。
重宏至教。允属圣期。
大唐运膺九五。基超七百。
赫矣王猷。蒸哉景命。
鸿名盛烈。无得称焉。
皇帝钦明睿哲。参天两地。
乃圣乃神。允文允武。
经纶云始。时维龙战。
爰整戎衣。用扶兴业。
神谋不测。妙算无遗。
宏济艰难。平壹区宇。
纳苍生于仁寿。致君道于
职兼三相。位总六戎。
元圭乘石之尊。朱户渠门之锡。
礼优往代。事踰恒典。
于是在三眷命。兆庶乐推。
克隆帝道。丕承鸿业。
明玉镜以式九围。席萝图而御六辩。
寅奉上元。肃恭清庙。
宵衣食。视膳之礼无方。
一日万几。问安之诚弥笃。
孝治要道。于斯为大。
故能使地平天成。风淳俗厚。
日月所照。无思不服。
憬彼獯戎。为患自古。
周道再兴。仅得中算。
汉图方远。才闻下策。
徒勤六月之战。侵轶无厌。
空尽贰师之兵。凭淩滋甚。
皇威所被。犁颡厥角。
空山尽漠。归命阙廷。
充仞稿街。填委外厩。
开辟以来。未之有也。
灵台偃伯。玉关虚候。
江海无波。熢燧息警。
非烟浮汉。荣光莫河。
楛矢东归。白环西入。
犹且兢怀驭朽。兴眷纳隍。
卑宫菲食。轻徭薄赋。
斲雕反朴。抵璧藏金。
革舄垂风。绨衣表化。
历选列辟。旁求遂古。
克巳思治。曾何等级。
于是眇属圣谟。凝心大道。
以为括羽成器。必在胶雍。
道德润身。皆资学校。
矧乃入神妙义。析理微言。
厉以四科。明其七教。
懿德高风。垂裕斯远。
而栋宇弗修。宗祧莫嗣。
用纡听览。爰发丝纶。
武德九年十二月廿九日。有诏立隋故绍圣侯孔嗣哲子德伦为褒圣侯。
乃命经营。惟新旧址。
万雉斯建。百堵皆兴。
揆日占星。式规大壮。
凤甍骞其特起。龙桷俨以临空。
霞入绮寮。日晖丹槛。
窅窅崇邃。悠悠虚白。
图真写状。妙绝人功。
象设巳陈。肃焉如在。
握文履度。复见仪形。
凤跱龙蹲。犹临咫尺。
唍尔微笑。若听武城之弦。
怡然动色。似闻箫韶之响。
襜襜盛服。既睹仲由
侃侃礼容。仍观卫赐
不疾而速。神其何远。
至于仲春令序。时和景淑。
皎絜璧池。圆流若镜。
青葱槐市。总翠成帷。
清涤元酒。致敬于兹日。
合舞释菜。无绝于终古。
皇上以几览馀暇。遍该群籍。
乃制金镜述一篇。永垂鉴戒。
极圣人之用心。宏大训之微旨。
妙道天文。焕乎毕备。
副君膺上嗣之尊。体元良之德。
降情儒术。游心经艺。
楚诗盛于六义。沛易明于九师。
多士伏膺。名儒接武。
四海之内。靡然成俗。
怀经鼓箧。摄趋奥。
并镜云披。俱餐泉涌。
素丝既染。白玉巳雕。
覆篑成山。导涓流而为海。
大矣哉。然后知达学之为贵。
宏道之由人也。国子祭酒杨师道等。
偃元风于圣世。闻至道于先师。
仰彼高山。愿宣盛德。
昔者楚国先贤。尚传风范。
荆州文学。犹镌歌颂。
况帝京赤县之中。天街黄道之侧。
聿兴壮观。用崇明祀。
宣文教于六学。阐皇风于千载。
安可不赞述徽猷。被之雕篆。
乃抗表陈奏。请勒贞碑。
爰命庸虚。式扬茂实。
敢陈舞咏。乃作铭云。
景纬垂象。川岳成形。
挺生圣德。实禀英灵。
神凝气秀。月角珠庭。
探赜索隐。穷几洞冥。
述作爰备。邱坟咸纪。
表正十伦。章明四始。
系缵羲易。书因鲁史。
懿此素王。邈焉高轨。
三川削弱。六国从衡。
鹑首兵利。龙文鼎轻。
天垂伏鳖。海跃长鲸。
解黻去佩。书烬儒坑
纂尧中叶。追尊大圣。
乃建褒成。膺兹显命。
当涂创业。亦崇师敬。
胙土锡圭。礼容斯盛。
有晋崩离。维倾柱折。
礼亡学废。风颓雅缺。
交驰。星分地裂。
藻莫奠。山河巳绝。
隋风不竞。龟玉沦亡。
樽俎弗习。干戈载扬。
露沾阙里。麦秀邹乡。
修文继绝。期之会昌
大唐抚运。率繇王道。
赫赫元功。茫茫天造。
奄有神器。光临大宝。
比踪连陆。追风炎昊。
于铄元后。膺图拨乱。
天地合德。人神攸赞。
麟凤为宝。光华在旦。
继圣崇儒。载修轮奂。
义堂宏敞。经肆纡萦。
重栾雾宿。洞户风清。
云开春牖。日隐南荣。
锵耾钟律。蠲絜齍明
容范既备。德音无斁。
肃肃升堂。兟兟让席。
猎缨访道。横经请益。
帝德儒风。永宣金石。
高祖神尧皇帝哀册文 隋末唐初 · 虞世南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三十八
维贞观九年岁次癸未五月乙未朔六日庚子
大行太上皇崩于大安宫
殡于前殿西阶
十月甲子朔二十七日庚寅
将迁座于献陵
礼也。
九天落构。
七曜沉晖。
引鹭翿于双阙。
驾龙轜于六飞。
哀子嗣皇帝讳。
擗踊崩心。
攀号泣血。
悲慕望其如在。
痛音颜之巳绝。
去昭景而不留。
即幽途而永诀。
孝以追远。
哀惟慎终。
爰诏史册。
叙德宣风
其词曰。
元览载籍。
逖听皇王。
立德可久。
应运斯昌。
天基崇峻。
帝系悠长。
虹晖降祉。
真气呈祥。
葱珩朱绂。
熊轼龙章。
契叶祯符。
诞生睿圣。
彤云昼聚。
黄星夕映。
舒卷潜跃。
几深道性。
地载天临。
日晖川镜。
历试藩岳。
风移俗正。
火德云谢。
群龙战野。
蚩尤曜旗。
王良策马。
拔山曀日。
滔天泯
荡析黎元。
阽危宗社。
提剑创业。
仗钺专征。
风驱云动。
海运天行。
伐谋上略。
制胜神兵。
尊王践土。
复帝夷庚。
职惟上相
任隆群辟。
六阶巳平。
四门咸辟。
殊物显命。
彝章典册。
锡重介圭。
礼优乘石。
烟云改色。
镛筦变音。
观图受命。
负扆君临。
仁沾动植。
化感飞沉。
殷辂周冕。
禹迹尧心。
削觚返朴。
抵璧藏金。
商俗未改。
遗氛阻乱。
沙塞虔刘。
伊叛涣。
应变雷动。
乘机电断。
十角云消。
三川冰泮。
渐以文教。
致诸王道。
制礼和乐。
尊儒养老。
翠凤栖桐。
鱼在藻
水浮元贝。
阶荣朱草。
威加海外。
泽被区中。
要荒合轨。
鞮译遐通。
没羽沈浪。
飞轮驾风。
眷言释负。
有怀高谢。
倏尔栎阳
杳同姑射。
趋诗礼以承天。
禀义方以成化。
聿应景福。
方期大年
玉几奄及。
金縢遂骞。
五日之晨省。
遽千龄而上仙。
攀帏扆以孺慕。
抱剑舄以缠绵。
呜呼哀哉。
虔奉顾托。
式遵遗志。
捐珠玉而不藏。
即陶甄以成器。
贻俭德以为谟。
垂风声于后嗣。
呜呼哀哉。
永去天邑。
言遵地市。
背沃野于神皋。
通川于渭涘。
怀岐下之前迹。
新丰之旧里。
笳哀噎以留思。
旐联翩而顾指。
悲风急而古木吟。
平野晦而愁云起。
呜呼哀哉。
缀衣之如昨。
忽驰光之不驻。
亟时游而节改。
俄涉新而履故。
野苍苍以日衰。
岁凛凛而行暮。
感物悲于气序。
衔哀践于霜露。
泣川水之东流。
商山之风树。
蹐厚地而无感。
仰高天而何诉。
呜呼哀哉。
曰圣与仁。
谁前谁后。
炎昊无金石之固。
勋华异松乔之寿。
孰历世而长存。
惟令名之不朽。
矧元功与至德。
冠列辟而为首。
俾轶五而登三。
与造化而长久。
呜呼哀哉。
文德皇后哀册文 隋末唐初 · 虞世南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三十八
维贞观十年岁次甲申六月己未朔二十一日巳卯。
大行皇后崩于立政殿。
九月十一日丁酉
将迁座于昭陵
礼也。
殡宫夕启。
灵轜晓前。
俨帷帟于空殿。
肃陛卫于灵筵。
皇帝亲临宵载。
义深追远。
瞻青蒲而永绝。
悼玉阶之莫反。
蜃辂将引。
牺樽巳彻。
爰诏记言。
式扬徽烈。
其词曰。
二仪合德。
两曜齐光。
列圣观象。
邦家克昌。
猗欤华族。
英灵降祉。
比齐越姜。
匹宋踰子。
育德高门。
腾芬素里。
体仁将圣。
披图阅史。
造舟为梁。
嗣徽前德。
履和思顺
自家刑国。
淑问不巳。
柔风允塞。
紃组执勤。
𤧚珩垂则。
时逢昌圣。
运属休徵。
代邸膺历。
唐侯嗣兴。
紫宫并曜。
黄道阶升。
化宣风始。
业赞丕承。
比德无竞。
凝神不测。
应物达理。
抚机先识。
体备贤能。
晖无朓侧。
绩苞九乱。
恩加八极。
性道希夷。
言容庄敬。
戒奢处约。
怀冲履正。
景暧风暄。
霜严冰净。
领略三古。
箴规六行。
源浚流远。
时昌祚延。
国贞诞睿。
皇支挺贤。
谈高辨日。
学贯通元。
慈训所及。
懿德光前。
五福云备。
千龄方永。
地纪绝维。
月轮韬景。
晨兴弗豫。
德音弥整。
马鬣无封。
鹤珠斯屏。
呜呼哀哉。
异人神于倏忽。
变容服于平生。
改清跸以哀挽。
易朱旗以素旌。
昔照朝景。
响环佩于增城
今冥永夜。
吟松于山楹。
呜呼哀哉。
气变灰飞。
暑退寒袭。
烟触树而凝惨。
露分枝而泫泣。
闻哀雁之夕飞。
听悲风之晓急。
仰云霄而永慕。
恸陵寝其何及。
呜呼哀哉。
元武而北辕。
绝牵牛而横度。
途去去而逾远。
马骎骎而不驻。
渭水之贯都。
黄山而隐雾。
呜呼哀哉。
嗟人生之浮促。
若飘风之过牖。
牖何风而暂停。
人何生而能久。
惟承天与载物。
邈慈深而德厚。
迈任姒之高踪。
播英声而无朽。
呜呼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