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孝肃包公奏议跋淳熙元年五月 宋 · 赵磻老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八、《爱日精庐藏书志》卷一二、《皕宋楼藏书志》卷二五
孝肃包公《奏议》十卷,绍兴閒胡帅治庐,以公本庐人,丘墓祠堂在焉,命置板郡学
艰难悉为煨烬,独岁时烝尝之奉得不废祀典。
淳熙元年春,郡既肇新学宫,别作公像,迎致于东序,惧其书之弗传,将敬慕有时而怠,乃访旧本于学正汤氏家,教授霅川吴公芸又从幕属番阳辛氏所藏补亡书七篇,是正讹谬,及遗脱计二百八十六字,遂为缮本,锓版以附新学。
或公之道未坠于地,读者必慕其为人,且以遗君子之乡,知名节取重于世,尚友先烈,庶几乎遗风之不泯,是磻老区区建学刊书之意也。
淳熙元年夏五月,书成,合肥假守东平赵磻老敬书其后。
按:《包拯集编年校补》附录,黄山书社一九八九年版。
庐州府新学碑淳熙元年 宋 · 赵磻老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八
乾道癸巳夏五月,磻老假守山阳郡归,冒恩为尚书郎
两淮复分帅,上命行淮西事、合肥郡,引辞便殿。
上宣谕淮帅:「比更民不堪命,往其奉扬安静之风,馀应在所后」。
磻老受命疾驰,以七月上浣到郡,谒先圣先师于学。
败屋几椽,揭榜为位,赞者揖拜其下。
月朔上丁,行释奠礼,视器陈益陋,升降几无为容。
退,合郡寮暨学之师生,问废置状。
咸曰:「郡自唐会昌庙学鼎盛,迄绍兴隆兴,一再坏于戎马。
后帅以迂阔不益武备,固弗为,欲为而弗久者,亦不竟。
若有待焉」!
磻老曰:「嘻,有是乎!
晋士蔿以礼乐慈爱为战之蓄,楚申叔以德刑详义礼信为战之器,先儒谓使民逊事乐利,爱亲哀惧,而后可用。
生厚而德正,用利而事节,时顺而物成,战必以克,二者非学不能。
故齐小白骤兴,以兵搂诸侯。
鲁僖公趋舍独异,及考服淮夷之诗,颂其能修泮宫,圣人亦与其无事能养,胜表而系之。
然则非武备乎?
矧天子以安静属我,我其为庐父兄修明其政,刷固陋之耻」。
众虽拱立听命,顾郡政不常,公私弊于取予,必罢斥无益,更服儒俭。
乃济爰齐,量出入,持以坚忍,历一时而后吏卒有常俸,始日夜营度。
嗣岁改元淳熙,虏骑横至,喜乱之说将已动摇边情,士大夫亦不根持论。
天子明见万里,畴昔之训,常在定民志以消奸慝,此其时也。
乃下令禁妄议边者。
即日鸠材庀工,分命鼓率,一切主办于官,而民不知。
二月癸亥经始,七月庚子告成,计为屋四十九楹。
垣墉外峻,堂殿屹立,阶序门屏,斋厨庖湢,罔不具备。
中严象貌,配从祭陈如典礼,他亦称是。
又取邦之先烈马忠肃包孝肃二公像祀于翼室,揭示所当学,俾君子砥砺,爱身以有待,养身以有为,小人动化安生,固本知教,而愿死其上。
戎马之迹,盖将削于吾国矣。
磻老不学,闇于治体,上过听,俾临其民,方一时诪张为幻,辄违俗如此,不自意卒媮今日之安。
凡民幸益见信,似未为甚迂阔也。
异时易以贤帅,增益所不能,文德远畅,销患于未萌,然后知吾先圣之道,与天地元气相磅礴,曲成万物而不遗。
磻老汲汲于庙学,实本明天子安静之训,庶几乎其不朽也!
邦人既愿纪岁月,遂书以为新学记云。
按:光绪《续修庐州府志》卷一七,光绪十一年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