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十二月二十日雪后车行竟日达都忾往抚今杂述以诗 其六 清末至民国 · 诸宗元
 押阳韵 出处:大至阁诗
新昌有二园,临河郁相望。
曰熊氏漆氏,每雪登其堂。
吾时方少年,策骑结客场。
敝裘不求煖,志意何飞扬。
城南雪棹图,甲乙题其旁。
今念同游人,一一皆凋丧。
我今幸不死,我发亦已苍。
不知此时雪,曾否同新昌
其七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大至阁诗
辛丑祀灶日,我从东乡江西县名。)还。
母病正念儿,计程两日间。
道行忽大雪,岭峻不可攀。
急投逆旅宿,未暝先掩关。
苇薄列三榻,壁镫照冻颜。
一夜雪不止,一夜寒不眠。
晨兴见邻榻,陈尸方赫然。
始知昨新死,棺远故待迁。
趣行忍寒冽,见母不敢言。
此亦雪中事,追忆今何年。
其八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大至阁诗
燕市我七至,见雪惟四冬。
又一至津上,即逐南飞鸿。
信知北土异,不与南中同。
祠祭陈后山,故人多相逢。
或从故人饮,谈宴能从容。
判别半死生,今复各西东。
吾诗不能寄,江上多北风。
经过江南地,今日在雪中。
其九
 押屑韵 出处:大至阁诗
西湖十年住,饱看湖上雪。
船路通浅澌,柴芦见森列。
积冰煖始开,其声如帛裂。
重烟化为云,山崦各明灭。
远岸顿使近,其景尤奇绝。
近岁多去乡,惟湖不忍别。
惜哉今未归,欲辨言辞拙。
更念红桕庄,丛篁冻欲折。
忍饥甘里居,此乐岂盗窃。
其十
 押虞韵 出处:大至阁诗
此行无聚散,两地皆寄孥。
嫁女未远行,伴母同晨晡。
尚言别离苦,自笑非丈夫。
到都日未旰,积冰断衢涂。
辙困多费时,入夜犹驰驱。
平生念行役,乐与冰雪娱。
到家就炉火,奇温在肌肤。
得煖念奇寒,谁欤共崎岖。
积雨楼居戏示钵文特璋 清末至民国 · 诸宗元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大至阁诗
雨声雨声挟以风,一楼坐卧如舟中。
直疑江海走巨舶,邻有机轴何隆隆。
牵船岸上古所喜,今我不乐诚颛蒙。
冲泥陷淖者谁子,踞楼俯视誇三翁。
狭扉起鐍避急溜,纵谈大笑惟乖龙(是日谈江西铁柱宫事。)
龙方行雨愤相怼,亦翻奔瀑倾长空。
家人所苦在蚊蚤,中夜数起为忧恫。
昼潜宵嘬蜰更黠,不如飞跃容此虫。
沈霖蕴湿始致此,驱搏可恃惟人功。
明朝雨止日不出,枕簟安梦宜朦胧。
骄阳果使灼大地,更恐喘汗相忡忡。
年来袖手罢篙楫,虚舟一任随西东。
此时风雨听横集,却胜软语依篷。
平生苦乐分若此,我与二子今相逢。
暑夜听琵琶因感昔游且念亡友怆然作 清末至民国 · 诸宗元
 押庚韵 出处:大至阁诗
古乐一变为新声,久无琴瑟琵琶筝。
琵琶入唐已乱雅,今亦寂寂弦难鸣。
忽雷大小昔曾见(唐琵琶大小忽雷,昔为聚卿所藏,余曾见之。),委弃幸未归榛荆。
纵张伎舞盛歌拍,谁遮半面檀槽横。
暑雨苦溽秋未成,高楼镫火誇初晴。
市尘倦踏避曹偶,不意入耳如闻莺。
发喉掩抑杂激楚,心苦不乐移吾情。
拨搊即使失真意,视此已足娱生平。
近听列座悔不远,强欲舍去终未行。
声从何来出四弦,一时惘惘无它营。
盛娥老嫁断消息(余二十年前识盛氏姬,一时许为琵琶圣手。),沈侯(谓小沂沈五叔兆祉,曩曾戏语余,跳荡少年,当为盛姬败道。今世亦十年矣。)雅谑旁人惊。
阿宗误我哀一语,李翁晚亦言林生(此谓林宗孟长民。林与盛最昵,阿宗者,盛之称林也。)
颓鬟不理泪承睫,每为再奏倾杯觥。
曩时绿鬓今白发,后有继者名难争。
此夕愀然闻此乐,沈林逝矣岁历更。
才人不遇世尚惜,旁罗繁猥皆荒伧。
钱塘江上棹女迎,有女能弹目苦盲钱塘船伎钱鬘珠之姊,工琵琶而目病盲,知余嗜此,在江楼曾为弹半夜,至月出始罢。)
眼中海曲卅年事,更比钱塘江月明。
哀李觕巢丈(宗言。) 清末至民国 · 诸宗元
 押阳韵 出处:大至阁诗
丁巳卒于京师后十三年庚午寒腊,检是年所为诗,有《哀二翁》者,盖为魏君季渚、王君又点所作。追念往岁,追悼丈之五言二篇竟难记忆,然丈之风义行谊,不能不见于吾诗,补成一篇,得三十四韵。
江西四知府,丈与(元霖。)于密。)以慜。)
忘年论文字,延誉亲老苍。
我翁与丈游,徐叟同激昂。
赵王时稍后,相视若辈行。
丈既守广信,招客宝井堂。
扁舟我未赴,一诺今岂忘。
抱关强自卑,将母有不遑。
其时数相见,丈正留南昌
后来走海上,日坐屋下廊。
喜我能造门,药裹曾分将。
一朝聚京师,驱车历城坊。
杂坐随家人,愿言日在旁。
贫官食不给,囊金资其粮。
怜我已抱子,甘语酸中肠。
一朝愤南归,丈独称其刚。
湖山恐坐懒,出处恐无商。
奈何不继见,一棺葬其乡。
为诗曾哭之,行谊哀无量。
距此十年,宙合仍茫茫。
近闻最小女,将嫁缝裘裳。
感丈书生平,所师闻四方。
偶斋(宝竹坡先生。)与芳郭袁忠节公。),如苏从欧阳。
故山欲归卧,为园题曰偿。
此志纵未副,先业云久荒。
流传支社诗,岂播文酒场。
在家曰孝弟,在政曰循良。
恒行不可掩,作传畴能详。
母为文肃女沈文肃公。),厥妃氏曰黄。
所生有六子,大都工文章。
吾诗语止此,为时卅载强。
幸不负故人,百变安故常。
约堂丈犹子,今同旅江乡。
如丈能厚我,投分容其狂。
诗成一写示,愿共慎箧藏。
拔可近游燕子矶有诗依韵奉和 清末至民国 · 诸宗元
 出处:大至阁诗
岩洞缘江达悬岸,谁其游者趾垂半。
此城燕子果飞来,靖难当年曾召乱。
日与山灵洗谤名,大江潮落复潮生。
岸人失色舟人险,历历篙痕石隙行。
儿子章世今岁年十五于其生日以诗勉之 其一 清末至民国 · 诸宗元
 押先韵 出处:大至阁诗
四十始生汝,汝今十五年。
诵书能上口,我意为忻然。
慎哉幸自择,人有贤不贤。
其二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大至阁诗
汝今所作书,先慎后颇肆。
作书当主敬,古人必如是。
儿毋效翁书,老作跁跒字。
其三
 押歌韵 出处:大至阁诗
汝近多放言,为我所屡诃。
儿时不自敛,少壮将如何。
士憎兹多口,垂戒思孟轲
其四
 押阳韵 出处:大至阁诗
搬演出诸人,幻戏原寻常。
汝今喜往观,杂坐闭广场。
小则可致疾,念及为旁皇。
其五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大至阁诗
两姊为女兄,弟妹皆后汝。
门户将以托,善恶宜自取。
我生无弟兄,汝应感此语。
其六
 押支韵 出处:大至阁诗
日夕在我侧,犹觉多荒嬉。
求学走四方,茫昧后难知。
第一当猛省,如在我侧时。
其七
 押元韵 出处:大至阁诗
人生小天地,惟有父母恩。
应推父母心,敬爱以自存。
家庭相雍和,其乐在一门。
其八
 押尤韵 出处:大至阁诗
饮食本细事,口腹莫浪求。
过饱易致病,我心屡为忧。
吾今幸少病,此故汝知不。
妙高台众异 清末至民国 · 诸宗元
 押庚韵 出处:大至阁诗
我闻妙高台,缥缈化人城。
溪山占幽胜,缁素皆经营。
幻住果何有,风松不留声。
土木誇一时,有情徇无情。
游者能一至,虎迹迷纵横。
崇楼俯废塔,过视谁重轻。
山中人有言,从浴疑华清。
云窗雾阁,岂得山灵盟。
拔可既和众异妙高台诗更依韵一首 清末至民国 · 诸宗元
 押庚韵 出处:大至阁诗
名山古游幸,列骑如坚城。
况近楼山村,何殊夹马营。
红妆从娥娥,刀剑应无声。
荒塔寺重垩,辉映若有情。
念以缄白骨,涕泪当纵横。
美人果何物,休令黄屋轻。
前鱼亦可泣,浊井不再清。
妙高留此台,忍见钗钿盟。
奉天陷于日本九月十九夜。) 清末至民国 · 诸宗元
 押侵韵 出处:大至阁诗
内讧召外侮,累载垂至今。
江淮痛告灾,辽沈警来侵。
奉天一朝陷,忍复闻吉林
毁车殪渠帅,其势本骎骎。
蒙面以事仇,忘耻同无心。
此即足致亡,不待鸣笳音。
久疑非我土,旌旆何沈沈。
叩关号习战,坐视皆为瘖。
嗟哉万宝山,后将不可寻。
亦如皇姑屯,世不哀作霖。
燕云十六州,委弃归辽金。
其源在五季,此辱同呻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