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政事疏 五代至宋初 · 窦俨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六十三、全宋文卷三九、《全唐文》卷八六三、《宋史》卷二六三《窦俨传》
臣伏睹御札,应内外臣寮,有所见所闻,并许上章议论者。臣菲才寡识,备位旷官,仰承纶綍之言,聊贡刍荛之说。其一曰:伏以设官分职,授政任功,欲为政之有伦,在命官之无旷。今朝廷多士,省寺华资,无事有员,十乃六七,止于计月待奉,计年待迁。其中廉干之人,不无愧耻之意。如非历试,何展公才。伏请改两畿诸县令及外州府五千户以上县令为县大夫,升为从五品下。畿大夫见府尹,亦如赤令之仪。其诸州府县大夫见本部长官,如宾从之礼。郎中、员外郎、起居、补阙、拾遗、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光禄少卿以下四品,太常丞以下五品等,并得衣朱紫。为之满日,当在朝一任,约旧官迁二等。自拾遗、监察除授回日,即为起居、侍御史、中行员外郎。若前官不是三署,即罢后一年,方得求事。如此,则士大夫足以陈力,贤不肖无以驾肩,各系否臧,明行黜陟,利民益国,斯实良规。其二曰:为国为家之方,守谷守帛而已,二者不出于国,而出于民。其道在天,其利在地。得其理者蕃阜增积,失其理者耗啬焦劳。民之颛蒙,宜有劝教。伏请于《齐民要术》及《四时纂要》、《韦氏月录》之中,采其关于田蚕园圃之事,集为一卷,下三司彫木版广印,颁下诸州,流布民间。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