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真宗陕西事宜咸平四年十月 北宋 · 张齐贤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国朝诸臣奏议》卷一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九、《宋史》卷二六五、《历代名臣奏议》卷三二三、《右编》卷二三、光绪《甘肃新通志》卷八六、《曹南文献录》卷五九
臣窃见昨者清远陷没以来,青岗寨烧弃之后灵武一郡,援隔势孤。
贼迁必窥觇城池劫胁熟户
兵力伤沮,难固垒垣。
塞北未宁,方有调发若果分兵西面,亦恐两失机宜
今日西鄙事势言之,穷讨则不足防遏则有馀。
其计无他,惟在激励自来与继迁有仇蕃部,招诱远处大族首领,啖之以官爵,诱之以货财推恩信以导其诚,述利害以激其志。
山西蕃部响应远处族帐倾心,则凶丑之势减矣。
弓箭手及旋点义军对本兵士,臣责得十三州军有二万馀人
若更于他州近处对替,又合得五六千人
其本城兵士试加料拣,亦甚有材勇可捍边者。
沿边兵得及五万馀,更诱蕃部踰十数万,彼出则我归,东备则西击,使其奔命不暇,矧更能外侵哉?
仍许蕃汉兵获得马畜赀财悉令自取明行晓谕远近皆知,则蕃汉将士之心,孰不见争进
灵州军民不翅六七万,陷之死地,危难可知
臣又虑贼迁谓来春发兵救援灵武,于我未举兵之际,尽驱蛇豕并力攻围,则灵州孤城,亦必难固。
万一陷失,贼势益增,纵使多聚兵革广积财货,亦难保必胜矣。
所以乞封潘罗支为六谷王,及厚赐金帛,仍先敦谕,彼必向风,恐迁贼旦暮用兵断彼族卖马之路。
朝廷信使得达潘罗支,则泥埋等族,西南远蕃不难招辑
西蕃既已禀命沿边兵士自雄,则鄜、延、环、庆之浅蕃,原、渭、镇戎熟户自然齐心讨贼竭力圣朝
设能与对替兵甲驻泊军马互为声援,伺间而兴,则万山闻之,必不敢灵州河西顿兵矣。
万山退缩,则贺兰山蕃部亦稍叛迁贼矣。
如此灵州孤垒未至忧虞
今议者谓六谷虚名,终宜吝惜
灵州孤垒,翻未筹量
与其滥赏而收羌夷之心,臣谓滥赏之失轻矣;
茍若蹙地而稔豺狼之势,则蹙地之耻大矣
今议者不过名器不可假人刑赏不可滥及,此乃圣人治中国之道,非议夷狄者也。
陛下即位之初,以银、夏一管尽与继迁,委高爵匪人,屋王臣穹帐,分储廪以悦其志,辇金帛以慰其心,有以陛下爱全生灵,耻用凶器,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者也。
朝廷于迁贼之恩,可谓厚矣。
殊不知契丹虑迁贼感大国之恩,断右臂之势,防患甚切,其谋甚深,置王爵以赐之,遣戎使以镇之。
王爵至,则旌节之命轻矣;
旌节之命,适所以资之也。
戎使至,则动静皆伺之,向背之心异矣;
我使往,适所以坚之也。
西平之命,亦虚名也,契丹命之,有何损哉!
今日言之,当时之策,岂不为失乎?
六谷者,西北远蕃也,羌夷之内,推为雄豪
若于平时,但以市马,须示羁縻,则一怀化将军亦已厚矣。
今日事体,似失权宜
兼恐今后边事兵机,更有准前失中,即于国家大有妨损。
清远之陷,是使奸凶转成丰富兵民官吏六七千馀,或含恨重泉,或永囚异域伤和致沴,思之痛心
顾惟灵州,还同阱兽,外则虞寇戎之逼,内则变故之生,朝夕之间,垂饵虎口
然而握兵者畏懦逗遛坐观覆败
运筹安然自若曾不忧边。
臣虽至愚,不胜忠愤,且戎虏之性,变诈多端,必恐丑类之谋,潜俟间隙
伏望明谕边将内备外虞
不任忧国思报之至。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