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兴学校奏 北宋 · 夏竦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七、《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一四
臣闻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礼乐之始,教化之伦,于是乎在。五帝有成均之名,虞夏贵胶庠之礼。周监二代,四郊立学;汉氏握符,雅尚学校。元帝不限博士弟子之员,孝明教授期门羽林之士,永平之际,揖让兴焉。李唐好文,崇设两监,不游太学以为耻。旋及叔世,事亦陵迟。国家法遵典故,惟远是图,时文载郁,化成天下。但谨教劝学,有殊经意。设广文之馆,列博士之员,胄子惰尚齿之礼,中年废考校之规。或有生徒,隶名而已。故儒雅之士,厌其同方,由是九州罕修学校。蜀郡坠文翁之训,豫章隳范宁之制。太守但思于固禄,刺史不闻其兴学。遂使边遐之俗,罔知邹鲁之风;冠带之民,安有弦歌之化?虽间有俊材,而罕闻师训。执泥经指,不知所裁。伏愿陛下稽考古义,恢崇人文,明太学之道。于中广庠序之学,于外分命郡国各置学官。讲信修睦,以裨教化。无使子衿之诗,复歌于圣代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