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宜论文书 北宋 · 夏竦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二
某尝闻之于师曰:文章盛于三代先圣刊为六经
春秋之外,则《战国策》、《国语》,迨于《史》《汉》。
诗》《书之后,则《》《》导仁义之流,《离骚》振章句之秀。
两汉去圣犹近,故文壮而气雅;
魏晋世态滋弊,故词奇而理驳。
由齐宋而降格调轻靡
李唐龙兴,世有良士
虽体不谐古,而气梗文润。
其后国政陵迟,文亦旋弱。
五代之乱,几不坠地
然则文体沿革,各存大略
记言载事必简不诬脩辞措意必典而无杂。
沿诸子则削杨墨之迹,谈正经则贬纬候之说。
碑碣纪事而述功,铭盘盂则因器以垂戒
赋舒而婉,发语宜壮;
诗清而远,振采当峻。
论议酌中庸以折理,序传则约史策记述
美辞施于颂赞明文布于笺奏
诏诰语重而体宏,歌咏言近而音远。
当标义以为辙,设道以为辔,使忠信驱于其前,规戒揭于其后然则可以谓之文矣。
故某常伏膺斯说,以为近于述作
今得执事陶情》、《归道》二集,伏而读之,始恨某师授体裁未至。
何则
执事之文,辞采飞动,瞻之垂近,而忽然复远。
奫沦滉瀁,若江海涨溢
灿焕炜烨,若花卉之彩贲。
之者望其波涛,羡其丹青,而犹不暇,其谁能知其何以使之然哉?
后进者欲师之范之,而不能及,皆未知何以奉教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