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孙少傅 北宋 · 石介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二、《徂徕石先生全集》卷一五
百拜献书少傅阁下:古之人有不幸而生孔子既没之后孟轲尚未之前,前不得孔子,后不得孟轲不归杨,则墨矣。
虽有生当孔子孟轲之时,不幸而居戎狄之外夷蛮之间,去中国远,不得圣贤而学之,服终左衽,而言终侏离矣。
今有人生幸而值于孔子孟轲者同其时,居幸而孔子孟轲者同其里,则是生遇孔,孟,亲见圣贤不隔数千百年得其人而师之,不走万数千里获其师而学之也。
噫!
孔子没,七十之徒随丧,圣人之道,无关键扃颋以固,夜半有人坏墉撤扉,挈之而去,则人人各由其门户自出处焉。
不幸又有穿窬之盗,盗之而出于中国之内,放诸四夷之外故有杨、墨佛、老氏之教作焉。
杨、墨佛、老之下,诸子且数百,又乖而离之,合诸妖妄怪诞,复有纵横家者、杂家者、刑名家者、小说家者,仪、秦商鞅韩非庄周之徒,鱋起而莫之御也。
譬诸水,出诸渎,溢于防,浩然汗漫,或入于沱,或沦于汉,无所属焉。
譬诸涂,背诸夏,由诸径,分然支离,或之于夷,或之于貊,无所会焉。
孟轲扬雄文中子韩吏部相与止其横流颓波会于宗源,夷其荒棘芜梗由诸大路一人防之。
万民决之,奔溢流散,常不胜防矣;
一人廓之,万人塞之,芜没榛莽,常不能廓矣。
圣人之道多梗。
韩愈又且百年大道荒芜甚矣,六经缺废久矣
异端乖离放诞肆行无所畏;
邪说枝叶蔓引,蜪长而无所收。
正经之旨,崩析百分之;
先儒之言,叛散而各守之。
春秋》者,孔氏经而已,今则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之传焉。
周易》者,伏羲文王周公孔子而已,今则说者有二十馀家焉。
《诗》者,仲尼删之而已,今则有齐、韩、毛、郑之杂焉。
《书》者,出于孔壁而已,今则有古今之异焉
礼》则周公制之、孔子定之而已,今则有大戴、小戴之记焉。
是非相扰黑白相渝,学者茫然慌忽,如盲者求诸幽室之中,恶睹夫道之所适从也?
孔子曰:「就有道而正焉」。
扬子曰:「万物纷错,则经诸天
众言淆乱,则折诸圣」。
伏惟阁下睶心于仲尼,适于文王,明于天、地、人之际。
睶心于仲尼,适于文王,则为正道
明于天、地、人,则为真儒
然则圣人之道,果不在他人在于阁下也。
孔子居于洙、泗之间,七十子三千之徒,就之而不肯去也。
孟轲则有公孙丑万章之徒,扬雄则有侯芭之徒,文中子有程元、薛收之徒,韩吏部则有皇甫卜、孟郊张籍李翱之徒,随之而师,皆能受其师之道,传无穷已。
顾介何人,独不能阁下而学乎?
阁下独不欲传授于其徒乎?
洪范》曰:「凡厥庶民有猷有为有守,汝则念之。
弗协于极,弗罹于咎,皇则受之,而康而色。
曰余攸好德,汝则锡之福」。
又《孟子》曰:「以先知觉后知以先觉觉后觉」。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
与其洁也,不保往也」。
茅容于野等辈夷踞相对危坐愈恭
孟敏堕地不顾而去。
郭林宗异之,因劝令学,皆成德知名
介至愚且甚不肖,比之互乡童子危坐愈恭堕甑不顾者,庶几可勉至于道也,惟阁下进退之。
小子狂狷愚闇,懵无所知,肆其说于大贤君子,其罪不容诛,固甘心受戮无悔焉。
朝闻道,夕死可矣,岂复逃其诛殛云。
不宣
介皇悚战汗顿首再拜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