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淮南子题序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三七、《苏魏公文集》卷六六
谨案班固《前汉书》:淮南王安「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作为《内书》二十一篇,《外书》甚众。又有《中篇》八卷。书言神仙黄白之术,亦二十馀万言」。《中篇》者,《刘向传》所谓《鸿宝苑秘》是也,与《外书》今并亡。《内书》则《鸿烈》是也,《艺文志》谓之《内篇》。是书有后汉时太尉祭酒许慎、东郡濮阳令高诱二家之注,隋、唐目录皆别传行,今校崇文旧书与蜀川印本,暨臣某家书凡七部,并题曰《淮南子》。二注相参,不复可辨。惟集贤本卷末有前贤题载云:「许标其首,皆曰『閒诂』,《鸿烈》之下谓之『记上』。高题卷首,皆谓之『鸿烈解经』,《解经》之下曰『高氏注』,每篇之下皆曰『训』,又分数篇为上下,以此为异」。《崇文总目》亦云如此。又谓「高氏注详于许氏本书,文句亦有小异」。然今此七本皆有高氏训叙,题卷仍各不同,或于《解经》下云「许慎记上」,或于「閒诂」上云「高氏」,或但云《鸿烈解》,或不言「高氏注」,或以《人间篇》为第七,或以《精神篇》为第十八,参差不齐,非复昔时之体。臣某据文推次,颇见端绪。高注篇名皆有「故曰」、「因以题篇」之语,其间奇字,并载音读。许于篇下粗论大意,卷内或有假借用字:以「周」为「舟」、以「楯」为「循」、以「而」为「如」、以「恬」为「惔」,如此非一。又其详略不同,诚如《总目》之说。互相考正,去其重复,共得高注十三篇,许注十八篇。又案高氏叙「典农中郎将卞揖借八卷,会揖丧,遂亡,后复补足」。今所阙八篇,得非后补者失其定著?外所阙卷,但载《淮南》本书,仍于篇下题曰「注」,今亡许注,仍不录叙,并以黄纸缮写,藏之馆阁。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