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龙图阁直学士朝散大夫给事中同群牧使兼知审官东院权发遣开封府上柱国陇西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二百户食实封四百户赐紫金鱼袋公行 北宋 · 强至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五五、《祠部集》卷三四
曾祖守澄,皇任开封府襄邑县尉
祖珣,皇赠殿中丞
父陟,皇任尚书屯田员外郎,累赠吏部尚书
公讳中师字君锡姓李氏
其先博平人后徙魏之内黄,又徙京师,今为京师人
幼孤,能自刻苦,过成童,已与乡贡
既冠,中景祐元年进士第,类得补幕职
便母夫人边氏养,俛就广德军广德县主簿
为令者鄙,一县赖公以治。
无何,以母丧去官
服除,用制置发运使举,以真州军事判官蕲州蕲口镇都盐仓
课上,改大理寺丞知开封府鄢陵县
岁旱,诏案苗免租,其佐不问可否一切欲免。
公曰:「被旱浅深奈何一切免也」?
止蠲其可免者。
民愤,且率众诉府,反劾公。
公钩得倡者,即致之罪。
由是民吏率服,而尹亦以此知公才也。
已而辟公管勾府检校库。
宰相荐公文章召试入等,充集贤校理,判太常院,又判登闻鼓院
殿中丞提点府界诸县镇,赐绯鱼袋
又迁太常博士
时属邑多盗,吏不时获,公为设方略躬自督捕,而盗悉就缚
朝廷议加一官,以赏公劳。
公辞曰:「此提点职耳,冒赏可耶」?
遂已。
三司度支判官大享明堂恩转祠部员外郎淮南转运使,改刑部员外郎,复为判官度支,迁兵部员外郎
使契丹,还授河东转运使,面赐三品章服
工部郎中召拜三司度支副使,迁刑部
英宗即位,又迁兵部,寻除天章阁待制陕西都转运使,改谏议大夫
始至,兵食卒岁,公骇,因筹所以转给。
及去知澶州,而陕部之蓄已足支数年矣。
澶当北使往来之道,乃城庳不壮,公曰:「此不足以自卫,且无以邻国」。
遂增筑斥旧,加瓮城其上,时出按役。
城成,莫不古制
北使过,果惊顾发问接伴以非在设备特体适然为对,北使亦称善。
岁满,入判吏部流内铨三班院,又判太府寺
今上即位,迁给事中
京东歉,往安抚一路
使还,留守西京
先是,洛吏恬于慢令官逋省帐,至有十数岁未追而不发者。
公至,即追而立发之,无一敢缓者。
岁率三进牡丹,又府例以百花名会,然花一出民间
每进花及会作,花价必翔贵
民苦岁市,公亟奏罢之,会亦寻废。
判都水监权发遣三司
朝廷以公治洛有素,且因洛人之请,特除龙图阁直学士,复守西京
初,洛中旱,开府日,雨辄大作都人喜,目其雨曰「随车」。
一日甘露园亭,取而食之如蜜,寮佐议以瑞闻。
公曰:「岁穰物和,民不受敝,乃瑞也,此何足道」?
于是议者惭而止。
辛亥役法下,公善立法本意,即推行之,最为天下先,而天下之行新法者,亦莫不河南为准。
前后守洛,岁辄大稔
既去,或旱暵风雹随起。
为政务先惠爱故所至必治,而其去必见思也。
召归,充群牧使,兼知审官东院
久之开封尹以事出境,命公权领府事。
早作听断,日过中已,庭无留讼。
未几感疾
疾且革,犹条未决事以属幕府
翌日,遂终群牧正寝熙宁八年闰四月十四日也,享年六十一。
公屡试要剧,无一不修举大用谓在朝夕
及其死也,物论为公惜。
公性仁气温平居人言唯恐忤物
当官处事,茍一决于心,虽群议旁撼,不动也。
即有可听,随改不吝
勤职奉法不以一毫私己特出天性尔。
初,陈丞相执中居守南都,公年妙韵爽,一见公于学,即许以远到
及读公所业,复以早成期公。
他日,卒用丞相荐,得帖职后果近侍
丞相薨,始不得美谥公力争于朝,遂改谥「恭」。
君子丞相能知人,公为能报知己也。
博学属文,复喜言当世事。
仁宗朝,尝著十三策,号曰《裨治》,以进,天子以为善,降玺褒谕
后朝廷有所更为往往多如所论者。
长于歌诗,顷使契丹往还得诗百篇当时殆为绝唱
凡著文集奏议五十卷,藏于家,未始轻出示人故人罕有见者。
笔札尤妙,得徐浩体,济以清劲,遂自成一家
孝子之得铭先墓者,获公书石,始以为慰幸。
公累阶朝散大夫上柱国开国陇西,爵侯,食邑一千二百户,食实封四百户。
初娶刘氏,再娶吕氏封延安郡君,故相申国文靖公之孙,翰林侍读学士公绰之女。
相成法度,盖有内助焉。
生一持正太常寺奉礼郎,亡。
女一尚幼,馀皆嫁良士真州军州推官罗浃、殿中丞张规、同州朝邑县令张宰大理寺丞元靖光禄寺丞吕之问、国子博士陈世修,其婿也。
卜以今年五月某日葬公卫州新乡县贵德乡戒海里,合刘氏之穴。
某实佐公群牧,因得状公历官行事,以献能文宗公求铭公墓云。
谨状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