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治说二 其一 说实 北宋 · 陈舜俞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四一、《都官集》卷六
说曰:实者,天下先务也。
实为成德,名为虚位有名不实有矣未有不循名而能致其实者也。
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事者,实之谓也。
仁者博爱之名也;
润泽亭育,仁之实也。
义者,得宜之名也;
裁制画一,义之实也。
礼者,恭肃之名也;
中正无邪,礼之实也。
乐者,和乐之名也;
天下无怨,乐之实也。
日诏宽大而市有不辜,是尧名而桀实也。
之位而不以之道事其君,是臣名而盗实也。
古之君,惟其实,命禹作司空,曰:「汝平水土」。
命弃作后稷,曰:「汝播百谷」。
命契作司徒,曰:「汝敷五教」。
皋陶作士,曰:「汝明五刑」。
命垂作共工,曰:「汝若予工」。
命益作虞,曰:「汝若予上下草木」。
伯夷秩宗,曰:「汝典朕三礼」。
命夔典乐,曰:「汝教胄子」。
命龙作纳言,曰:「汝出纳朕命」。
所谓司空后稷司徒、士、共工、虞、秩宗典乐纳言者名也;
吁俞咨,又从而戒饬之责之者,实也。
故唐虞官皆百,而后世称治者卒不可及知实之效也。
不求其实,虽命官百千,相观维持,习为茍简,官有亡职,职有废事,而望治定,犹却走而追前也
一扃之鼎,乌获不举,而童子挈之,乌获用力,而童子用心,实也。
汉宣可谓知之矣,故其说曰:「庶民所以安于田里无愁叹者,政平讼理也。
与我共此者,其惟良二千石乎」!
故自丞相至于刺史守相莫不名实而致赏罚
是以王成黄霸龚遂信臣之属,一出当世,此责实之效也。
今则异于是
且如太常礼官也;
大理法官也;
将作,工官也;
国子学官也。
今徒有位号之具,而杂然贸乱下至于领管库、奉簿书,此所谓不正孔子不欲为。
然犹未病也。
贤者退而穷处不肖蹑足以进,宰相不之愧。
疆埸重垒,卒骄力堕而不能教,将军不之耻。
田野不辟,民穷而逃亡郡守县令任责
侵侮暴横,为奸赃狱讼冤枉,下无所措手足转运提刑乐之
天下名虚而实亡矣。
昔者王良与嬖奚乘,终日不获一禽,曰:「我不贯小人乘」。
他日复往,不终朝十禽。
此以为善御,盖智者所不为矣。
弈秋通国之善弈也,专心致思得之
出见鸿鹄而迁,持缯缴而往则不得之
无他,顾加意如何耳。
臣窃以朝廷清明典刑昭烂才智杂遝,分罗臣工名实之治,视古未及,是弗加之意而已
欲加之意奈何
责实
责之,则致国唐虞,称治如汉宣,孰御哉!
臣愚不佞故为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