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令州长吏举人才疏元祐元年六月 北宋 · 刘挚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七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八○、《国朝诸臣奏议》卷八一
臣伏近制升朝官各举进士经明行修一人升等推恩、理为举主过犯同罪等事
臣窃原朝廷之意,患程试考校徒得文词,故更立此制以进实行
天下幸甚
臣退而熟计及考学士大夫之议,以谓法则善矣,然使升朝官举之,不若使州郡以上举之便。
臣谨条上利害
国朝旧制臣僚通判知州得举官。
知人实难,非行谨、阅事久,诚未可责以保任
今陛朝官无职罪,若私罪重。
此外不计资任不察能否诸科刀笔之吏一切荐士
不可一也。
经术深浅,问而可知也。
至于行义污洁,非乡里庠序群居久处毁誉素著,谁能知之?
不拘路分,但非有服亲,皆得奏举。
臣恐流离之人虚伪见售。
不可二也。
天下升朝官无虑二千人,则所荐士亦如之。
积累岁月,不被荐者无几矣!
人人升等推恩无以示劝。
不可三也。
议者谓朝士固皆选择可任使之人,然入流不一员品猥众
势利相市,必有受赇造讼以挠陛下之法者。
臣诚浅薄不敢臆度士大夫以为必然,亦不敢以为不然
然则举选之利未见奔竞之俗先成。
不可四也。
《传》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今天下之士,一郡一邑,随其众寡,必有善士。
乡里之行,询庠序之论,其势亲,其事察,无如州郡之吏。
至于司则朝廷所任以按察台谏侍从朝廷所倚以议论
故臣愿每遇科场诏下,委逐州长吏奏举经明行修进士一名,仍以应举实数二百人为率不满二百人听举一名,每二百人一名,至三人止。
监司转运司判官以上于本路,在京台以上开封府、国子监各许奏举一名
乡贡不经学校,或无可应诏,并听勿举。
自馀升等推恩、理举主同罪等事并依元降朝旨
臣愚以谓三代乡举之制未易遽复,欲少仿古,则诸侯岁贡之法莫此为近。
伏望详酌施行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