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闰月告朔犹朝于庙(文六年1056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四七、《苏文忠公全集》卷三、《历代名贤确论》卷一五、《唐宋名贤确论》卷二 创作地点:四川省眉山市
春秋》之文同其所以为文异者,君子观其意之所在而已矣。
先儒之「论闰月告朔」者,牵乎「犹朝于庙」之说而莫能以自解也。
春秋》之所以书「犹」者二:曰「如此犹如此」者,甚之之词也。
辛巳有事太庙,仲遂卒于垂,壬午犹绎」是也
曰「不如此而犹如此」者,幸之之词也,「不郊犹三望闰月」、「不告朔犹朝于庙」是也
夫子周道残缺,而礼乐文章之坏也,故区区掇拾遗亡以为其全不可得而见矣,得见一二斯可矣。
故书曰「犹朝于庙」者,伤其不告朔而幸其犹朝于庙也。
夫子之时,告朔礼亡矣,而有饩羊者存焉。
夫子不忍去,以志周公之典,则其朝于庙者,乃不如饩羊之足存欤!
公羊传》曰:「曷为不言告朔
天无是月也」。
谷梁传》曰:「闰月者,附月之馀日也。
天子不以告朔丧事不数也,而皆曰犹者,可以已也」。
是其以幸之之词而为甚之之词,宜其为此异端之说也。
且夫天子诸侯所为告朔听政者,以为天欤为民欤?
天无是月而民无是月欤?
彼其孝子之心,不欲因闰月以废丧纪,而人君乃欲假此以政事欤?
夫周礼乐之衰,岂一日之故,有人焉开其端而莫之禁,故其渐遂至于扫地而不可救
《文·十六年》:「夏六月,公四不视朔」。
公羊传》曰:「公有疾也。
何言乎公有疾不视朔
自是公无疾不视朔也」。
故夫有疾而不视朔者,无疾而不视朔之原也。
闰月而不告朔者,常月而不告朔之端也。
圣人忧焉,故谨而书之,所以记礼之所由废也。
左氏传》曰:「正时,时以作事,事以厚生生民之道于是乎在。
不告闰朔,弃时政也,何以为民」?
杜预以为虽朝于庙,则如勿朝,以释经之所书「犹」之意,是亦曲而不通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