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延州来季子(并叙)1093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八七、《苏文忠公全集》卷二一、《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八七、《古今图书集成》经籍典卷一九九、乾隆《镇江府志》卷四九、光绪《丹阳县志》卷三三、旧钞《吴氏族谱》卷一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鲁襄公十二年吴子寿梦卒。
延州来季子,其少子也,以让国闻于诸侯,则非童子矣。
至哀公十年冬令尹子期伐陈,季子救陈,谓子期曰:「二君务德力争诸侯,民何罪焉?
请退以为子名,务德安民」。
乃还。
时去寿梦卒,盖七十七年矣,而能千里将兵季子何其寿而康也。
然其卒不书于《春秋》。
哀公之元年吴王夫差败越于夫句践使大夫种太宰嚭行成于吴,吴王许之,子胥不听,则吴之亡形成矣。
季子观乐于鲁,知列国废兴于百年之前,方其救陈也,去之亡十三年耳,而谓季子不知,可乎?
阖庐自立也,曰:「季子虽至,不吾废也」。
季子德信吴人,而言行于其国也。
且帅师救陈,不战而去之,以为敌国名,则季子之于吴,盖亦少专矣。
救陈之明年,而子胥
季子知国之必亡,而终无一言夫差知言之无益也。
子胥阖庐霸,而夫差杀之如皂隶岂独于季子乎!
乌乎悲夫,吾是以夫差不道至于使季子不敢言也。
苏子曰:延州来季子张子房,皆不死者也。
江左诸人好谈子房季札之贤,有以也夫
此可与知者论,难与俗人言也。
作《延州来季子赞》曰:
泰伯之德,钟于先生
弃国如遗,委蜕而行。
坐阅春秋,几五之二。
古之真人,有化无死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