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乞以义理辨异说奏元丰八年十二月 北宋 · 朱光庭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六二
伏以忠邪之迹,自古难辨,治乱之道,由此而分。
忠臣爱君,惟循天理,任之则治;
邪臣蔽君,惟徇私欲,任之则乱。
为人君者孰不欲任忠臣,以成治道
然或不能始卒者,邪臣蔽之也。
则是忠邪不可以不辨也。
臣伏睹圣政日新思致天下元元入于太平之域,爱养基本,为无疆之福,此甚盛德也。
臣愚不肖,得于斯时亲蒙圣选,拔自常调,置之谏列,固当尽忠谒愚,以报万一。
恭惟神宗享御十有九年,勤劳可谓至矣。
太皇太后陛下仁圣至明总揽万机,保祐皇帝陛下夙成之德,讲求善治,登任正人天下翕然所向矣。
窃以朝廷之事,犹一家一身治也
祖宗以至今日,事或未安于理,则必更张乌有先后异同之说,惟其而已
朝廷之上,所与谋谟论议者,数执政大臣
同心于公,则惟理为是,一怀私意,则异说不胜
方圣意孜孜图治之始,或虑为大臣不顾义理是否,辄怀私意,复为顾望以为先朝之事不可遽更,肆为辨说,以惑天听,此乃天下邪臣不可以不察也。
臣愿当廷见执政大臣论事之际,或说有异同,一以义理辨之,则忠邪自见
忠臣则任之宜坚,邪臣则亟行显黜不使异说以害政事,则天下太平不难致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