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村回河事奏 北宋 · 彭汝砺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九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一六
臣看详孙村回河事,自王令图首议,后来经户部侍郎李常、冯宗道等,又经天章阁待制顾临及陈祐之相度,及其他臣僚上言不一,淹久未决。今年十月,都堂召河北转运使谢卿材、都水使者王孝先等合议,逐人所见不同,是致今来遣使,谓当尽付前后臣僚申陈利害事件,及计会逐路监司参详可否,然后可见利害之实。今来指挥即是以孝先之言为主,然尚令计会逐路监司详察可否,即是孝先所陈亦未为确论。王孝先之言未为是,则李常等言未为非。夫是非公器,非一人所能擅,利害系一国,当与一国共之,利害系天下,当与天下共之。今河议,大臣可否者相半,近臣以谓不可者十六七,察于众亦然。朝廷恐其难一,至烦陛下内降指挥。今来敕命惟是王孝先一说,众言屏弃不用,盖惟恐不复故道而已。臣以为不然,事之可为不可为,天也,人不能胜天久矣。河事利害半天下,上系宗社,下系数十州人命,河非藏于山川,其道路形势,高下深浅,可见可测,其不可欺者如皦日。使可为也而敢以为不可为,不可为也而敢以为可为,是以国重事为玩戏,使者为聋瞽,非人则可,茍有耳目,必不至此。臣闻之:天无心而万物生,圣人无心而天下治。是非并至,惟无心者能定。臣愚欲乞指挥相度河事官,尽取前后应干臣僚文字,计会逐路监司参详可否。如此,则可为不可为立见,使有定议,众言自屈。譬之治讼,穷尽彼此曲直,然后情伪可见,刑罚可行;未有独用偏辞一说而能折狱者也。夫财力非出于天,出于民而已。中人之家,春夏有不能及耕种,饥寒有不敢辄衣食,以待上之政令赋役。使之有道,用之有名,民虽死不怨,或非其时,或非其义,怨疾且并作。此不可不审。京东河北荐罹饥馑,去年苦寒,麦不及下种者十五六,今岁虽小熟,然流移者未复,病者未苏,赋役之作尤须重惜。今回河议未定,所有指挥物料价钱,亦乞付相度河事官,候见得的确利害及合消得收买,即径仰施行。如此则议论得稳当。所有文字,未敢行下,更乞详酌指挥。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