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元丰大裘(时张璪等皆请服无旒之冕,不被衮,且以黑缯为裘独上此议。) 北宋 · 陆佃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〇三、《陶山集》卷五、《历代名臣奏议》卷二○
宣德郎、守太子中允集贤校理、充崇政殿说书详定郊庙奉祀礼文陆佃
看详冕服有六,而《周官·弁师云「掌王之五冕」,则大裘与衮同冕矣。
故《礼记》曰:「郊之日,王被衮以象天
冕璪十有二旒则天数也」。
又曰:「服之袭也,充美也」。
「礼不盛,服不充是故大裘不裼」。
明王大裘,以衮衣袭之也。
先儒或谓祀天地,皆服大裘,而大裘之冕无旒,非是矣。
古者不徒服,则其上必皆有衣。
故曰:「缁衣羔裘黄衣狐裘素衣麑裘」。
郊祀徒服大裘则是表裘以见天地
表裘不入公门而乃欲以天地,可乎?
先王之服,冬裘夏葛,以适寒暑,益未有能易之者也。
郊祀天地,有裘无衮,则夏祀赤帝,与夏至日郊祭地示,亦将被裘乎?
然则王者冬祀昊天上帝,中裘而表衮明矣。
至于夏祀天神地示,则去裘服衮,以顺时序
周官》曰:「凡四时祭祀,以宜服之」。
明夏必不衣裘也。
或曰:「王被衮以象天」。
此鲁礼也。
以为《记》曰:「周之始郊,日以至」。
王被衮以象天,则岂得以为鲁哉?
或曰:「祭天尚质,故徒服大裘
王被衮则非所尚质」。
以为谓之尚质,则明有所尚而已,不皆用质也。
苍璧以礼天,黄琮以礼地,十有二旒龙章日月
此岂用质也哉
故曰:「祭天扫地而祭焉,于其质而已矣」。
牲用骍,尚赤也。
用犊,贵诚也。
王被衮以象天,戴冕璪十有二旒则天数也。
十有二旒龙章而设日月,以象天也。
夫理岂一端而已,亦各有所当也。
今欲冬至禋祀昊天上帝,服裘被衮,其馀祀天及祀地示,并请服衮去裘,各以其宜服之。
如允臣所议,乞赐施行
敕旨
原注元丰四年十月二十二日中书劄子奉圣旨,依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