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江陵府承天禅院塔记1095年2月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二五、《山谷全书·别集》卷二、《豫章先生遗文》卷三、《湖北金石志》卷一○ 创作地点: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
绍圣二年,余以史事得罪黔中,道出江陵,寓承天,以补纫春服
住持智珠,方撤旧僧伽浮图于地,瓦木如山,而嘱余曰:「成功之后,愿乞文记之」。
余笑曰:「作记不难顾成为难耳」。
六年,余蒙恩东归,则七级浮图岿然立于云霄之上矣,因问其缘,珠曰:「此虽出于众力,费以万缗,鸠工丁丑,而落成壬午
其难者既成功矣,其不难者敢乞之」。
余曰:「诺」。
谨按承天禅院僧伽浮图,作于高氏荆州时,既坏,而主者非其人,枝撑以度岁月
有知进者,住持十八年,守旧而已
智珠问心法于清源道者,而自闽中来,则佐知进主院事。
道俗欣欣,皆曰:「起废扶倾,惟此道人能之」。
于是六年,作而新之者过半
知进殁,众归珠,而不释浮图,遂崇成耳。
僧伽本起于盱眙于今宝祠天下,其道化乃溢于异域何哉
释氏所谓愿力普及者乎?
儒者常论一佛寺之费,盖中民万家之产,实生民谷帛之蠹。
虽余亦谓之然。
自余省事以来,观天下财力屈竭之端,国家大军勤民丁赋之政,则蝗旱水溢,或疾疫数十州,此盖生人共业盈虚有数非人力所能胜者耶?
天下善人少,不善人常多。
王者刑赏以治其外,佛者之祸福以治其内,则于世教,岂小补哉!
儒者尝欲合而轧之,是真何理哉!
因珠乞文,记其化缘,故并论其事。
智珠古田人,有智略无心与人崖岸,又不为翕翕然,故久而人益信之。
买石者邹永年篆额者黄乘,作记者黄某,立石马珹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