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大仁院重建佛殿熙宁八年十一月 北宋 · 吕南公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七一、《灌园集》卷九
殿为屋名,不见古经
以《尔雅细碎不著,而《南华·说剑》乃著之。
六国诸侯初变题号,以异者为高,至于秦穷,而其称遂著,其究主以易乎内外朝之名。
刘汉始承,惟视事之位,则以题之,乃世皆烂熟,则宴私之地亦以题焉。
礼文之变,其必弊如此
象教立于中土,帝公助庄严,故梵王以殿居。
而学老之徒攀玉京称秩其奉,与梵王同
孔子死二千岁,乃蒙王爵,而有庙于天下,庙有殿。
三人者,生无百里之势以临众民,而死以能圣之德,享齐大君
周公复作,必不发论
凡为殿,压以鸱吻,环以钩盾,其庭容,其陛崇,其位正以深,其事重矣。
势非君主,德非孔、老释迦,而辄居焉,智虽不及周公,论之可也
天下之人,知殿之名尊,而不思所以居其尊,是故轻于奉拥,而不当公义
自今而察,苟有灵真之号于佛老下风,而因其所奉之力足,则皆居以殿而不疑
此与夫宴私名殿何异
至于房祠邑祀,民壹以其正座为之殿。
呜呼,作始有伦,而令乎妇女,古之人岂虚言哉?
是维世习极弊,而邹鲁搢绅以阳弗闻为宏者也。
而今则论焉,岂勇于反之哉?
谨礼之变,难俗之非,缘事以寄乎情,故论焉而不以罄。
凡今三圣人所享,唯梵王为莫盛,何者
孔子之庙,郡国以为学,则谓之盛,然其中一殿而已
佛老之居谓之盛者,其殿则二三之,而精密壮丽不可赀,其如是孰能肩
若夫钟梵所建,星分鳞布于井落山林,其势虽不在于盛,而各不失于足。
盖徒有院,佛有殿,斯足矣
事有然,理有原,此又余之论而不以罄者也。
江西之县四十六,而南城县之一。
南城佛寺二百一十五,而大仁居寺之一。
其地去县七十里而遥,其于井落山林盖又居星鳞之一。
长老言其起于唐太和中然则焚修旧矣。
光化三年,行常禅师于此迁寂,其真身塔在今院西偏乡民祷雨之地,怀赴如响,故其为佛事也滋足。
熙宁元年,院僧有暹请于众,言吾舍毕治,惟佛殿宜新而未新。
于是里豪余致收者,率力户资之。
或敦匠,或献材,诸役具。
至是岁十月戊申,新殿成,诸像亦蜕尘,力户来落之,相与庆欢。
凡计其赀杂五百千而羡,论其资之优者,指过有成黄守安徐守忠
众谓有暹必记于石,以告而勤。
暹雅于余,遂来恳乞,盖非文无以行于远也。
使世道而每不变,则此院之得名,若暹之谋,余、过、黄、徐氏之力,何必无继?
且以余之不佞,而文之不苟也,何直岁云乎
论虽不以罄,世必有知余者矣。
有暹姓陈氏,其为人静以庄,其举非轻于奉拥,其乞宜于莫之拒。
殿成后七年冬十一月记。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