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范尧夫图书 北宋 · 毕仲游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九四、《西台集》卷八
五月十七日文林郎试秘书省校书郎、守罗山县毕某谨再拜上书知府龙图阁下:某尝论众人之诗,一读之而怡然,再读之而怠,三读之而厌者,非能诗也。
譬夫粗锦贱绣,开缄铺置,初若烂然,及交手持玩逼视反覆求其精粗工拙之致,则有投地不顾者,其理同也。
近世之士,以诗名家者众矣。
方其声誉四发动人耳目,挟之以富贵之力,上自公卿大夫布衣韦带束修之重,下至野人徒隶妇女无识之辈,皆知诵习向慕不能自已
其单章只句流落讽咏,如饮甘露而食熊蹯未有不恨其少者。
盖非再读之可怠,三读可厌,则亦真能诗矣。
及其人已死,声誉已定富贵已去,集其诗而观之,则或厌或怠,而怡然无几,是何耶?
生死存亡之有异,盖能诗之中所畜有深浅,则其传亦有久近,而富贵名誉足以借其重也。
杜甫李白俱号诗人,而诗,以为不足故道清俊敏捷,比之庾、鲍,而未道其他也。
襄阳孟浩然,则弟子视之,而爱其有新语而已
韩愈时,人或谤之诗,为作诗讼之。
非特之时有谤者,未死之日谤已多矣。
迨今四百馀年,读诗者岂徒无厌怠之意,亦咨嗟咏叹欢欣鼓舞不暇不独怡然而已
则始信诗之工,而富贵名誉不足以借其重也。
曩某居翟阳,有陈知默者,字子思号为能诗
子思世家之后,身为子弟无名誉,某始不信能诗
后某病居房中,有诵子思之诗于户外者,疑为唐人之诗,而怪其未尝见也。
问之,乃子思诗。
某惊,因尽取前后诗继观之,大可爱
后二年子思卒,得其遗稿时出而诵之,至今十有三年矣,凡百诵矣,一无厌怠之意,而未尝不为怡然
子思之诗虽不足杜甫,然亦非富贵名誉之诗也。
某尝观孟浩然集,其诗无三百首,而为之序者数人。
欲以子思之诗比浩然,乞序于诸公
子思不显于世,无闻于人,非有道者未易序其诗也。
伏惟阁下仁义忠信己任,而富贵名誉穷达出处不为动心
日者台阁,职谏诤端言上前,争朝廷大义天下想见公之为人
而世有忠孝,号为令族,今之言名臣者必稽焉。
陈子思者贫且贱,又已死亡矣。
平平之人未易动也,而某敢以累公,求为子思之宠者,盖惟平平之人然后贫贱死亡为意,而如公者则素不以为意
不以贫贱死亡为意,则子思之诗实过人,必有以宠之也。
今某望子思之诗比浩然,乞序于公。
如因公之序有见后世,则子思者生不得游于门下,而死为门下之所收。
异日人观诗读序,必有掩卷流涕叹息者。
虽无益于他事,然为望朝作一孟浩然,岂小补哉!
愿公勉之
不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