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岁时杂咏诗序 北宋 · 毕仲游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九九、《永乐大典》卷九○八
阴阳之代化,寒暑密移,吾不知其然也,而数可知
哀乐相寻美恶相形,吾亦不知其然也,而情可见
盖数隐于空虚渺茫之外,而人情亦起于有无恍惚之中。
方人之无事也,夷居澹坐收视横膝,若遗肝胆所在
而风噫箨鸣,日熭阴转油然有感,则振发慷慨徘徊太息
况睹阴阳之运,寒暑之节,连万物盛衰,而杂以岁时忧喜变则鼓歌笑傲低昂自得,与夫嘻吟咏叹,傍徨散发流涕者,其得已乎?
此《风》《雅》之所作,而骚人文士所以世起而不穷者也。
吾欲议于天,索情于人,遍观骚人文士奇怪以永吾日,而患吾力之少也。
盖闻宣献宋公中书第三阁,手编古诗及晋、宋、齐、梁北齐、周、隋、唐人岁时章什一千五百有六,总十有八卷,名曰《杂咏》,予未之见也。
宣献公之孙有刚叔者,复次本朝卿大夫高才名士与其家内先世之作,诗歌赋颂、吟词、篇曲,三千三十有五,以续前编甚备
予壮其事,因借观三月,而告之曰:昔宣献公之外杨文庄公之事太宗也,文章道义天下诵之,而子之祖考叔父复以文章显。
仁宗之初年宣献公号为文师
治平熙宁以来常山公入居侍从,为太史博文有守,如汉之董仲舒
四人之作,世不得而备也。
其单章只句流落讽味,如尝甘露而食熊蹯讵可以多有。
而今全篇具简,散列于其中
诗固未易知,然并我之时,君子之后,必有流饮大嚼不厌者,刚叔之力也。
虽然岂特如是而已
夫论诗之人,古今异论所以为诗之性古今同,故诗可亡也,而性不可忘也。
性苟不忘,诗或有道
古诗三百馀篇孔子删取寡矣。
然自商周至鲁卫未有无诗之国也。
使删诗在今,庸讵知数千百年之间,而无可取之诗乎?
刚叔之二十卷用力多矣,宜有为孔子取者。
然则所谓议数于天,索情于人,偏观骚人文士奇怪,以永吾日,乃馀事而兼得者也,何足为刚叔言
或曰:刚叔之二十卷果传乎?
曰:以文庄宣献两家四人之盛,与诸公卿大夫高才名士之作,类非苟作也。
吾意孔子有取,而人以为不传,吾不信
月日左朝奉郎、充集贤校理尚书礼部郎中毕某序。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