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伯均字序 北宋 · 李昭玘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一一、《乐静集》卷七
南阳晁子过余曰:「公秉名,伯父所命也,取周诗秉国之均』为义,愿请字左右,敬从教」。
余因即其义字之曰伯均
伯均之理固有本,为子详说之。
世俗之言薄等厚、小齐大,割疣补劓,断胫加足,一视同情,乃谓之均,非也。
此小仁私智,信情灭理,自以谓尽物之心,不知抢攘剖击之患自此始矣。
天之于物,寒往则暑随之,春生秋杀之,一雨即润,一风即动,不为大者馀、小者损,乘其运之相推,付其分之自宜,即参而该,更先后而一,此均之义也。
地道亦然陵高泽深,水湿火燥金沈木浮,翼飞角逐,若违若从,若离若合,各正性命,混为一区,所均亦大矣
有人道焉,贵食肉,贱食藿,君子乘,小人徒,贤役不肖不能事能,尊则数隆,卑则数杀,使人以域守、以畔立,靡然听顺而无怨争者,各得其均故也。
天地阴阳,犹不能反物以行其私,任人之事者,不以好恶取舍累其心,从其理之当得则不斟酌推移,而天下平矣。
必曰吾能贵,吾能贱,可进可抑,可与可夺,不任其均,而惟其均之者在我,其克济者鲜矣。
斗斛权衡不为怨府至公之所寄也。
轻重虚满一有心焉,则无以信于人,操之者罪也。
晁氏,汉家令后。
文庄公亮直忠厚真宗政事,推大公至正以服天下,而天下称其贤。
吾子四世孙也,好学远致,以名节自励异日必能似之,吾子勉夫。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