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西汉杂论 其九 司马迁李陵 北宋 · 晁补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三三
韩延年战死,曰:「无面目陛下」!
遂降云云。)
群臣皆罪,上以问太史令司马迁盛言:「国士之风。
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
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
右《李陵第二十四》。
武帝不察路博德羞为后距,疑悔不欲出,固非矣。
又竟不遣博德,使以少击众,尚杀匈奴数千人单于震恐亦名将矣
如迁之言:「其所摧败,亦足以暴于天下」,此知者之言也。
至言欲得当以报汉」,匹夫没彊虏,何能为耶?
使其有谋,不过投隙边人拔身来归,必不能匈奴内属明矣。
自为苏武言:「令汉且贳罪,全其老母庶几曹柯之盟」。
自信足以为此与,齐事匈奴事异也。
夷狄之俗,丧君有君。
劫一单于可病吾国,则立一单于以信吾国。
且与俱毙,何以报汉?
之言皆非也。
其劝降而不得,泣曰:「嗟乎义士
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至此知悔其身之不幸,复以自还而将死矣。
然则有功耶,罪耶?
曰:汉用不尽其才,兵少而数胜,亦功也。
使如韩延年死,则后世复何议?
忍死而降,曰「吾将有为」,孰明之?
以谓「安知其不能有为」,则母诛,不可还而可死,又竟不死,是忠孝皆负矣,曰罪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