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古今学者 宋 · 韩拙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七三、《山水纯全集》卷四
天之所赋于我者性也,性之所贵于人者学也。
性有颛蒙明敏之异,学有日无穷之功,故能因其性之所悟,求其学之所资,未有不精于己者也。
古人以务学而开其性,今人天性而耻于学,此所以去古逾远贻笑大方之家也。
顾恺之夏月登楼家人罕见其面,遇风雨晦明、饥饱喜怒皆不操笔
唐有王右丞杜员外歌云:「十日一水五日一石能事不受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
古者如此多,略举一二。
前人销日养神
今人反以图利劳神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古之冠冕上士,燕閒馀裕,以此清幽自适之乐。
唐张彦远云:「书画之术,非闾阎之子可为也」。
奈何顷者往往以画为业,以利为图,全乏九流之风,不修士大夫之体?
岂不为自轻其术哉!
不精之原,良以此也,真所谓弃本逐末矣。
且人之无学谓之无格,无格谓无前格法也,岂有不落格法者而为越古超今名贤者欤!
所谓寡学之士,则多性强而自为蔽者有三,难学者有三。
何谓也?
有心高而自耻下问,惟凭盗学者,为自蔽也。
有性敏而才高,杂学狂乱,志不归一者,为自蔽也。
少年夙赋其性,不劳而颇通,慵而不学者,为自蔽也。
学者何也?
有慢学而不知其学之理,茍侥倖之策,唯务作伪劳心,使神志散乱,而不究于实者,难学也。
本性无学之心,而假以为生者,难学也。
如此之徒,技之下耳,安得以传古人糟粕,达前贤阃奥
未有不学良能也,信斯言也。
学者执一家之体法,学之成就,方可变易为己格,则可矣。
噫!
源深者流长,表端者影正,则学造乎妙,艺尽乎精思,盖有本者亦若是而已